金线莲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金线莲调研报告

金线莲调研报告——,福建漳州、厦门一、金线莲组织培养 1、培养基制作配制培养基南靖本地大量培养及种植金线莲外,香蕉也是本地一个重要农业种植品种。
上山下乡路途中常常可见大片香蕉种植基地。
本地金线莲培养企业也在培养基配方中加入香蕉作为添加物,此外还有活性炭。
其他配方为企业机密,不对外透露。
分装加塞灭菌2、接种过程:母苗→取出→去除叶片、根部,留下茎→剪成茎段→置入新培养基→摆好茎段→加塞→移至培养室培养4个月→留作母苗↓↘烘干出售出瓶种植茎段长1cm-3cm,每一茎段留一个茎节每瓶培养基接种25左右个茎段3、培养培养条件:培养灯光:普通荧光灯,适宜光强为3000lux左右,但有厂家为控制电费成本低于该光强培养温度:空调控制为25℃左右开灯时间:一般为白天关灯,夜间开灯12h。
主要为夜间温度低,控制空调电费成本考虑。
培养时间:从接种之日培养至出瓶一般为4个月左右,期间不转接,直至金线莲出瓶。
培养目的:留作母苗:继续留在培养室,作为下一次接种的母苗。
烘烤干品:冲洗根部培养基后烘烤成干品后出售。
出瓶种植并洗瓶:出瓶冲洗培养基后进行种植。
清洗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损伤根部,不可使用毛刷,用水漂洗。
4、残次品:残次品:接种剪下的叶片、根茎及炼苗失败的瓶苗洗净培养基后,厂家也将其烘烤成干品制成茶包低价出售。
有的干品在500元/斤左右。
5、典型案例:福建“嘉胜集团”系南靖县乃至福建省最大的金线莲组培集团,该公司有接种室12间,接种工作人员≥200人,金线莲组培苗月产量可达100万瓶。
二、金线莲大棚种植1、炼苗:瓶苗出培养室后一般炼苗15-30d,或者更久。
炼苗一般有专用炼苗大棚,瓶苗出培养室后运至炼苗大棚摆放即可,使瓶苗逐步适应外界的光、温、湿等。
2、出瓶:开盖后适当加水于瓶内,然后摇晃,用手指轻轻勾出苗后,洗净培养基。
3、种植:种植基质:进口泥炭土:珍珠岩=5:1。
加水量:种苗基质和水混合至手抓一把土挤压后约一滴水漏下,即含水量60%左右种植密度:每盆14×14=288株种植盆钵:42cm*42cm,高的无孔盆钵种植方法:用镊子等工具将泥土挖开小洞,将金线莲根部轻轻埋好,一般不超过其底部第一个茎节处。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摘要金线莲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该文对金线莲组培快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金线莲无菌培养的建立、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驯化4个阶段,以期为今后组培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Abstract The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belongs to the genus Anoectochilus Bl.(Orchid),which is a perennial herb pla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edical us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dvances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tissue culture,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septic system,multiplication culture,rooting culture,transplanting domestication. We hoped that the paper coul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in tissue culture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Key words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tissue culture;rapid propagation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为兰科(Orchidaceae)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 Bl.)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金蚕、金线兰、金线虎头蕉等,产于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东南部[1-2]。
金线莲作为名贵珍稀的中药材,性平、味甘,有“药用植物之王”的盛誉,在民间素有“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高热、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肾炎等。
金线莲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金线莲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杨红丽;胡靖锋;徐学忠;和江明;宋爽【摘要】以金线莲茎段为外檀体,研究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激素水平对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并进行了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消毒以70%酒精处理30S+ 0.1%次氯酸钠处理20min为宜;丛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6-BA0.8mg/L+NAA 0.5 mg/L+ KT 1.0 mg/L为最佳;金线莲茎段中部为最佳外植体;生根培养基以1/2MS+ NAA1.0 mg/L+ IBA 1.0mg/L+去皮香蕉50 g+活性炭5 g 为最佳.【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3(026)006【总页数】4页(P2485-2488)【关键词】金线莲;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作者】杨红丽;胡靖锋;徐学忠;和江明;宋爽【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9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是兰科开唇兰属植物,又名金线兰、金不换、乌人参等。
其全草均可入药,享有“金草”、“神药”的美称[1~2]。
金线莲全草入药,味甘、性平,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的功效,近年来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肺炎、急慢性肝炎等疑难病症方面日益受到医药界的广泛重视[3]。
金线莲是中国传统的珍贵药材,清凉解毒、滋阴降火、消炎止痛,对无名肿痛、发烧、止泻、蛇伤等均有显著的疗效,无毒无副作用,使用安全;其株型小巧美观,叶型优美,叶脉金黄色呈网状排列,也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室内观叶珍品,因此金钱莲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4~5]。
由于金线莲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生长缓慢;种子不易萌发,自然繁殖很困难;且虫、鸟等动物喜食,自然资源稀少。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金线莲(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等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由于野生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污染等因素,金线莲的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的进展,包括组织培养的优势、关键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
一、金线莲组织培养的优势1.资源丰富:相比野生资源,金线莲组织培养的范围更广,栽培更方便,不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能够实现持续、大规模的生产。
2.高效物质产生: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控制金线莲的生长环境,提高其有效成分的产量和纯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品质稳定: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金线莲生长环境,避免外界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得到品质更加稳定的中药材。
1.原料选择:选择适宜的金线莲品种进行组织培养,能够提高培养成功率和有效成分产量。
2.组织培养培养基优化:金线莲的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包括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养分成分、PH值、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优化。
3.培养条件控制:金线莲的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通气等条件,对培养环境进行严密控制,能够提高培养效率和产量。
4.无菌培养:无菌培养是金线莲组织培养的基础,需要严格控制无菌操作,避免外界污染对金线莲的影响。
5.生长调控:通过植物激素的添加和调控,能够有效控制金线莲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积累。
6.组织再生:金线莲的组织培养需要实现组织再生和增殖,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
1.培养基的研究不足:金线莲的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但目前对金线莲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研究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植物激素的应用不足:植物激素对金线莲的组织培养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对于金线莲的植物激素应用研究不足,需要深入研究其应用规律。
3.无菌培养技术不够成熟:金线莲的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但无菌培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线莲(Ligularia fischeri Turcz. ex Besser)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现代药物研发领域。
金线莲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包括清热解毒、消肿止咳、抗炎镇痛等功效,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对象。
金线莲野生资源受限,采集困难,种植周期长,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大规模繁殖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为金线莲高效繁殖的有效手段。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金线莲的无性繁殖和高效繁殖,大大缩短了繁殖周期,提高了金线莲的产量和品质。
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在金线莲种苗繁殖、药材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方法和应用,可以为金线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1.2 研究意义金线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金线莲组织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加速繁殖金线莲,提高金线莲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金线莲组织培养,可以大幅提高金线莲产量,缩短培育时间,同时减少自然环境的影响。
金线莲组织培养对金线莲的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方法和应用,可以为金线莲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促进金线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发展,提高金线莲产量和品质,保护金线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方法金线莲(Lycium barbarum)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保健食品原料,其种子、根、果实等部位均具有药用价值。
金线莲的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在种子繁育、遗传改良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实验10植物快速繁殖

实验10 金线莲快速繁殖摘要:以金线莲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培养。
选取金线莲的茎段进行发芽繁殖培养。
运用两种培养基来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比较NAA、6-BA激素对金线莲快速繁殖培养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0.2mg/L的NAA比0.5mg/L的NAA浓度更适合金线莲的繁殖生长培养,一定浓度的6-BA对金线莲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金线莲快速繁殖激素生长前言:金线莲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是我国传统珍贵药材。
近年来,随着对其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对金线莲药用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其市场货源紧缺的状况更为严峻,野生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性采挖,以致于处于濒临灭绝之地。
本研究旨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解决金线莲种苗来源,加快人工栽培,以保护金线莲野生资源、稳定市场供应。
1 材料与方法1.1 植物材料金线莲无毒苗1.2 方法1.2.1 金线莲发芽培养基1:MS(大量,微量,肌醇,铁盐)+ NAA0.2mg/L +6-BA2mg/L+蔗糖25g/L+琼脂粉7g/L2:MS(大量,微量,肌醇,铁盐)+ NAA0.5mg/L +6-BA2mg/L+蔗糖30g/L+琼脂粉7g/L按照培养基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来配置培养基,分装到3个广口瓶中,灭菌,待接种。
1.2.2 金线莲的接种以金线莲组培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增殖培养。
在超净台上,用镊子和小刀把组培苗的茎段取出来,剪掉叶片,把茎段剪成0.5cm左右,包含有叶芽,用镊子夹茎段,把茎段下面插进培养基中固定,叶芽不能插到培养基下面,露出来,等待发芽。
1.2.3 培养条件在光照培养,25℃条件下培养。
比较两种不同浓度的NAA对金线莲快速繁殖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金线莲发芽结果统计是,由于培养基2在配置,倒板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凝结不够完全,最终对金线莲的发芽生长也有影响。
结果不够理想,没有达到实验目的的要求。
实验图片:培养基1 培养基1培养基2参考文献:[1 ]金线莲种子培养的研究伍成厚1、2,冯毅敏1,贺漫媚1,陈妙贤1,朱纯1,叶振华1 (1.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405;2.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 ]金线莲组织培养及栽培技术研究吴艺东[3 ]金线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张以忠,邓琳琼,黄丽华,陈坤浩。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

摘
要: 通过设置不 同的试验来优 化金 线 7 5 % 乙醇 ( 浸泡 3 0 S ) +
0 . 1 %H g C I ( 浸泡 8 m i n ) 的效果较好 , 诱 导芽培 养基 以 MS+B A 2 . 0 m s / L+N A A 0 . 3 m g / L的处理效果 最优 , 芽丛生增殖培 养基 以 MS+B A 1 . 5 mg / L+N A A 0 . 5 mg / L的效果 最优 , 在 增殖培 养基 中添加 2 0 %香蕉泥对芽苗的增 殖及壮苗培养均有极 大的促进作用。在 芽体 分化培 养过程 中, 在M S+B A 0 . 0 5 m s / L+N A A 0 . 5 m g / L的培养基 中, 接种密度为每瓶 1 0颗和 8 0 0
Ab s t r a c t :Di f f e r e n t t e s t s we r e c o n d u c t e d t o o p t i mi z e t h e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An o e c t o c h i l u s r o x b u r g h i i .T h e r e s u l t s
Ke y wo r d s : A n o e c t o c h i l u s r o x b u r g h i i ; S t e m s e g me n t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a n d r a p i d p op r a g a t i o n ;B u d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B u d i n d u c e me n t
mg / L+NAA 0. 5 mg / L.t h e i n o c u l u m d e n s i t v 0 f 1 0 p l nt a s p e r b o t t l e a n d t h e l i g h t t r e a t me n t o f 8 0 0 I x c o u l d p r o d u c e i d e l a e f e c t s .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金线莲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然而,由于野生资源受到破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金线莲的生长和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因此,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金线莲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和前景。
一、金线莲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体的一部分组织或细胞培养在适当的营养基上,利用其再生能力进行繁殖或栽培的一种方法。
金线莲组织培养包括愈伤组织培养、无菌苗培养和细胞培养等,其具体步骤主要包括杀菌、取材、培养、分化和移栽等。
1.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体的切片、叶片、幼芽等组织培养在含有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基础培养基上,使其分化成生长旺盛、具有再生能力的愈伤组织。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金线莲的愈伤组织培养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快速繁殖优质无病害的材料,并可以应用于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改良。
2.无菌苗培养无菌苗培养是将愈伤组织培养在含有生长素和细菌素的培养基上,使其分化出极少量的离体小苗。
无菌苗培养具有生产性强、生长快、抗病性好等优势,可以有效地促进金线莲的大规模繁殖和生产。
3.细胞培养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广泛,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组织培养不仅可以繁殖优质无病害的植物,还可以进行快速育种和优良品种的保护、推广和开发。
因此,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在今后的应用和发展中,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
综上所述,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成为金线莲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明确金线莲组织培养的适宜条件以及快速育种和产业化的技术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T 1 . 0 mg / L ,t h e c u l t u r e m e d i u m i s s u i t a b l e f o r t h e i n d u c t i o n o f c l u s t e r b u d, s t a l k s o f A n o e e t o c h i l u s r o x b u r g h i i i s t h e m o s t s u i t a b l e e x ・
3 0s ,s t e il r i z a t i o n t i me o f 0. 1% s o d i u m h y po e h l o i r t e i s 2 5 mi n,t h e mo s t a p p op r ia r t e c o n d i t i o n s i s MS+ 6 - B A 0. 8 mg / L+NAA 0. 5 mg / L
2 0 1 3年 2 6卷 6期
vo 1 . 2 6 No . 6
西
南
农
业
学
报
S o u t h w e s t C h i n a J o u ma l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8 2 9 ( 2 0 1 3 ) 0 6—2 4 8 5一 o 4
p l a n t .W h e nt h e c u l t u r e me d i u mi s1 / 2 MS+NAA 1 . 0 ms /L + I B A1 . 0 ms /L + p e e l d e b a n a n a s 5 0 g+ c h a r c o a l a c t i v e p o we r 5 g.i t wa s
中图 分 类 号 : ¥ 5 6 7 .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S t u d y o n Ti s s u e Cu l t u r e a n d Ra p i d Pr o p a g a t i o n o f An o e c t o c h i l u s r o x b u r g h i i
Abs t r a c t : S t Mk s o f An o e c t o c h i l u s mx b u r g h i i we r e u s e d a s e x p l a n t s t o s t u d y d i fe r e n t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me t h o d s a n d h o r mo n e l e v e l s i n lu f e n c e o n t h e
YANG Ho n gXU Xu e . z h o n g ‘ HE J i a n g . mi n g ¨ ,S ONG S h u a n g  ̄
, , ,
( 1 . H o r t i c u l t u r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i t t u t e , Y u n n a n 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ur t a l S c i e n c e s , Y u n n a n K u n m i n g 6 5 0 5 0 2 ,C h i n a ; 2 . Y u n n a n 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u t r a l S c i e n c e s ,Y u n n a n K u n mi n g 6 5 0 5 0 2, C h i n a )
金 线 莲 的 组 织 培 养 与 快 速 繁 殖 研 究
杨 红 丽 , 胡靖锋 , 徐 学 忠 , 和 江 明h , 宋
( 1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 云南 昆明
爽
6 5 0 2 0 5; 2 . 云南省农业科学 院, 云南 昆明 6 5 20 0 5 )
摘
要: 以金线莲 茎段为外植体 , 研究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激素水平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 筛选 出合适 的培养基 配方, 并进行 了移栽试
验 。结果表 明, 消毒 以7 O%酒精处理 3 0 S+0 . 1% 次氨酸钠处 理 2 0 m i n为宜; 丛 芽诱导 的适 宜培 养基为 MS+6 - B A 0 . 8 m s / L+ N A A 0 . 5 m g / L+K T 1 . 0 m s / L为最佳 ; 金线莲 茎段中部 为最佳外植体; 生根培养基以 1 / 2 MS+N AA 1 . 0 m g / L十I B A 1 . 0 m g / L+去 皮香 蕉 5 0 g +活性炭 5 g为最佳。 关键词 : 金 线莲 ; 组织培养 ; 快速 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