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金线莲的离体快繁技术

金线莲的离体快繁技术

金线莲的离体快繁技术金线莲别名花叶开唇兰,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珍稀中草药。

有关部门测定发现,金线莲中氨基酸组成成分含量、抗衰老活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在中药界有药王之称。

全草味甘,性凉,有清热润肺、消肿解毒的功效。

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痛、胃炎、膀胱炎、肾炎、吐血、毒蛇咬伤;还可降低胆固醇,防止血压升高等。

由于人们长期大量采挖和野生动物包括昆虫的咬食,加之近年来的山地开发、生态资源的破坏,野生金线莲数量大为减少,致使药源紧缺,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金线莲的种子发育不全,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很低,传统的分根扦插繁殖时间长、繁殖系数低,无法大量种植生产。

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繁殖可大大提高繁殖速度,并有效地保护野生资源,解决中药材来源匮乏的问题,满足人们用药的需要。

在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提取液来取代水解乳蛋白或其它有机复合物,既降低了成本,又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一、离体快繁技术1、外植体的准备为了获得较多的接种材料和降低污染率,可将植株剪成带2~3节的插条扦插于细河沙与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中,浇透水,搭一塑料小拱棚,在棚上盖上双层遮阳网,使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在80%左右,25天生根发芽。

当芽长到1cm左右时剪下,作为接种材料。

采芽前15天左右不要浇水。

也可以直接从产地取嫩枝作为外植体。

2、培养条件及马铃薯提取液的制作方法以N6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根状茎诱导培养基:N6+6~BA0.5mg/L+NNA0.1mg/L+10%马铃薯提取液+0.08%活性炭;增殖培养基:N6+6~BA0.1mg/L+NNA0.2mg/L+10%马铃薯提取液+0.08%活性炭。

上述培养基均加0.7%琼脂和3%白糖,pH5.5~6.0。

培养温度20~25℃,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度2000~2500Lx。

马铃薯提取液的制作方法:将未发芽的马铃薯去皮,按需制培养基量计算并称量,用清水洗净,切成厚2~3mm、长和宽分别为3~4cm的薄片,放入比需制培养基量少一些的清水中,大火煮开后15~20分钟,用单层纱布过滤,其过滤液即为马铃薯提取液。

金线莲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金线莲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金线莲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陈汉鑫;王雅英;杨忠耿;黄德贵;林荣耀;冯志红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
【年(卷),期】2004(035)004
【摘要】金线莲是珍稀的民间草药,目前野生资源趋于枯竭,为此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金线莲进行快速繁殖,以促进其产业化生产.文章介绍了金线莲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消毒、接种、培养技术和室外移栽方法以及温度、光照等对生根率、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总页数】2页(P325-326)
【作者】陈汉鑫;王雅英;杨忠耿;黄德贵;林荣耀;冯志红
【作者单位】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漳州市荣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3+9
【相关文献】
1.金线莲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试验 [J], 汪佳秀;武艳艳;钟田坤
2.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J], 郑云峰;阎淑滑;陈小丽;郝晓昭
3.兴仁金线莲组织培养与快繁试验 [J], 罗晓青;申刚;蒙秋伊;张显波;查兰松
4.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 [J], 陈永快;林一心;邹晖;林江波
5.金线莲优良种质筛选及快繁技术研究 [J], 王桦;邵梦恩;葛航悦;林雅;陈伟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陈永快;林一心;邹晖;林江波【期刊名称】《现代园艺》【年(卷),期】2008(000)010【摘要】以福建和台湾2种金线莲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以期建立完整、高效、廉价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对金线莲的分化、生根有显著影响.福建金线莲最佳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4.0mg/L+NAA0.1mg/L和MS+6BA2.Omg/L+NAAO.1mg/L;台湾金线莲的最佳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5.0mg/L+NAA0.1mg/L和MS+6BA3.0mg/LNAA0.1mg/L.2种金线莲的最佳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IBAl.Orng/L或者1/2MS+NAA0.5mg/L.【总页数】4页(P9-12)【作者】陈永快;林一心;邹晖;林江波【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36300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36300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36300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363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相关文献】1.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不同采收期多糖的变化 [J], 蒋元斌;李健;马玉芳;黄一帆2.台湾金线莲与浙江金线莲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J], 唐楠楠;陶佳青;陈常理;金关荣;李珊;程舟3.金线莲与台湾金线莲显微结构比较 [J], 林美珍;陈育青;陈美燕;田惠桥4.福建野生金线莲与组培金线莲品质评价及道地性研究 [J], 林方;倪政彪;林学锦5.不同基质覆盖料对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J], 马盼;姜慧玲;吕亮;杨苗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兴仁金线莲组织培养与快繁试验_罗晓青

兴仁金线莲组织培养与快繁试验_罗晓青

兴仁金线莲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彻底清理叶、叶苞 培养基进行长期培养试验。
鞘、根,用肥皂水浸泡 20 min,流水冲洗 30 min,在超 1. 2. 3 种子无菌培养 经消毒处理的蒴果在超净
净工作台上用 75 % 酒精消毒 30 s,后用 0. 1 % 升汞 工作台上用无菌解剖刀剖开果皮,将内部种子撒播
收稿日期: 2013 - 06 - 03 基金项目: 贵州省农业攻关“贵州金线莲有机生产关键技术研 究与加工应用”[黔科合 NY 字( 2010) 3032]; 贵州省科学基金 “金线莲 丛 生 芽 悬 浮 培 养 基 配 方 研 发”[黔 科 合 J 字 ( 2012 ) 2254] 作者简介: 罗晓青( 1971 - ) ,男,副研究员,从事兰科植物保育 与资源利用研究,E-mail: luoxq999@ 126. com。
DOI:10.16213/ki.scjas.2014.01.055
2014 年 27 卷 1 期
西南农业学报
Vol. 27 No. 1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331
文章编号: 1001 - 4829( 2014) 01 - 0331 - 06
mosanus Hayata ) [11 ~ 12],滇 越 金 线 莲 ( A. chapaensis Gagnep. ) [13]。但到目前为止,未见兴仁金线莲的组
准备好的培养基上。蒴果表面消毒采用清水清洗 后,放在 75 % 酒精里浸泡 3 min,在酒精灯上快速烧
培研究报道,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贵州珍稀名 贵药用植物兴仁金线莲,笔者于 2011 - 2012 年对兴
1. 1 材料

金线莲如何繁殖?金线莲的繁殖技术

金线莲如何繁殖?金线莲的繁殖技术

金线莲如何繁殖?金线莲的繁殖技术金线莲素有“药王”的美称,在民间传说中具有治疗百病的功效,种植价值非常高。

在金线莲的种植过程中,多采用分株、播种、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

那么,金线莲如何繁殖?现将金线莲的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分株繁殖金线莲分株繁殖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

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于。

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

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二、播种繁殖金线莲的种子极细,种子内仅有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力很低,加之种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规方法播种不能萌发,故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才能萌发,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的酒精灭菌后,取出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5-10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然后置暗培养室中,温度保持25C左右,萌动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茎。

金线莲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年到一年。

组织培养已获成功,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三、组培培养1.配制培养基:按特定的配方要求进行培养基配制,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包装好,放入高压消毒锅中消毒,经过消毒的培养基或直接使用或保存在无菌接种室内待用,但存放时问不宜超过两周。

2.切取外植体、灭菌接种:在无菌条件下,从植物优良母株上切取适当长度的器官(茎尖、茎段、叶、芽、根)外植体,接种培养基中,放入培养室诱导。

3.丛苗诱导、分化诱导:在培养室温度为20~28℃,光强3000~4000Lux的荧光灯12~16小时的光照下,同时在培养基中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低浓度生长素的作用下,促使外植体分化丛生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摘要】?? 目的建立金线莲快繁体系。方法以茎段为外植体,开展了茎段不同部位、培养基、激素、有机物和活性炭对不定芽增殖、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并进行了移栽试验。结果外植体以不含顶芽和长根的中间段茎节为好;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或B5)+BA3.0?mg/L?+NAA0.5~1.0?mg/L,两个月增殖倍数达5.0以上;壮苗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3.0?mg/L+6-BA?0.5?mg/L+香蕉提取物20%(或椰子汁20%);试管苗移栽适宜的基质为菜园土1份+2~3?mm粗砂2份(或1份)+木屑1份(或2份),3个月成活率均达100%,且生长良好。结论采用上述方法,能实现金线莲幼苗的快速繁殖。 ?? 【关键词】??金线莲;?快速繁殖;?增殖;?生长;?移栽? 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wall.)lindl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别名金蚕、金线兰、金线虎头蕉等,是我国传统珍贵药材,素有“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在民间应用范围较广,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和强身健体、病后体虚恢复等方面,在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和东南亚地区被视为珍稀名贵药材,特别在台湾省更是备受青睐,被称为“药中之王”[1,2]。? ????? 金线莲种子微小,由未成熟的胚及数层种皮细胞构成,自然萌发率和繁殖率低,目前市场上货源主要来自于野生采挖,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近年来,随着对其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对金线莲药用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其市场货源紧缺的状况更为严峻,野生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性采挖,以致于处于濒临灭绝之地。本研究旨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解决金线莲种苗来源,加快人工栽培,以保护金线莲野生资源、稳定市场供应。现将有关实验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为浙江金线莲野生种源,其它实验为继代培养的不定芽及无根幼苗茎段。? 1.2?? 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 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去叶后放入低浓度的洗衣粉水中漂洗3~5?min,然后用流水冲洗30?min。在超静工作台前,用75%?酒精湿润5~6?s,放入0.1%的HgCl溶液灭菌12~13?min,用无菌水冲洗5~6次。将消毒好的茎按上段(具茎尖)、中段和下段(匍匐茎段)切成长约1.5~2?cm,带有1~2个节间的小段,分别接种于MS+6-BA?4.0?mg/L?+NAA?0.4?mg/L?培养基上,pH5.6,蔗糖2.5%,琼脂0.7%。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1?500~2?000?lx。? 1.3??不定芽诱导? 1.3.1??基本培养基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采用单因素实验,培养基选用MS(Murashige-Skoog)[3],1/2MS(大量元素减半,其他成分不变),VW(Vacin?&?Went),B5(Gamborg?Miller?&?Ojima)和KC(Knudson?C)等5种,分别添加6-BA?4.0mg/L,NAA?1.0?mg/L。? 1.3.2??激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 上述实验选取无菌健壮植株,切取长约1~1.5?cm,带有一个节间的茎中段,每处理接10个茎节,重复3次。培养期间定时观察不定芽生长情况,培养60?d后统计不定芽数。其它条件同实验“1.2”项。? 1.4??壮苗培养? 1.4.1??激素对幼苗生长和发根的影响 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NAA设1~5?mg/L?5个处理,6-BA设0.5,1.0和1.5?mg/L?3个处理,共15个处理。? 1.4.2??添加物对幼苗生长和发根的影响以1/2MS+NAA?2.0?mg/L+6-BA?0.5?mg/L为基本培养,考察马铃薯提取物、香蕉提取物、苹果提取物、椰子汁等4种天然有机物和活性炭对金线莲幼苗生长的影响。? ????? 上述每种培养基均接入经增殖培养高约3?cm,具3~4节间、有1~2片的无根幼苗,每处理接种接无根幼苗10株,重复3次。培养后每隔15?d观察生长情况1次,至3个月考察每株净增加的叶片数、重量及发根数,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1.5??移栽??选苗高约6~8?cm,茎基直径约2?mm,丛生根有2~3条的试管苗,炼苗4?d后,洗净附着在植株上的培养基,并晾干洗涤水后移人直径为15?cm,装有不同基质的土盆中,考察不同基质对金线莲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移栽前,实验基质均用4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浇透消毒。实验条件为遮荫度80%的荫棚,保持空气相对湿度的80%~90%。如发现有病死植株,及时拔除。每处理5盆,每盆种5株,重复3次,移栽3个月后考察成活株数,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实验表明,外植体茎段的分化程度对诱导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从表1可知,上、中段茎均能萌动生长。上段茎因有顶芽的存在,顶端优势表现较为强烈,因而以生长为主,不定芽发生较少,平均芽增殖数为0.6个;中段茎不定芽发生快、量大、长势好,平均芽增殖数为4.05个,并形成多枝丛生状。下段茎由于组织相对老化,虽有不定芽发生,但发生量与生长势均较弱。这和陈自力[4]报道的结果一致。? ????? 从实验中观察到,不定芽的产生以侧芽萌生为主。一般在培养15~20?d后,茎节上潜伏的叶腋芽萌动膨大,芽丛在节的四周萌出,起初为白色略带黄色,随着培养时间加长,芽不断伸展,逐渐转为黄绿色,形成主芽。叶腋芽是单生的,极个别节上能对生两个腋芽,未发现茎部或切口处长出不定芽。培养30?d左右,主芽基部的节再生侧芽(称一级侧芽),45?d左右一级侧芽节上又可发生二级侧芽,随着芽的生长、出现叶片,节处毛并产生根,外被浓密的白色绒毛,从而形成完整小植株。培养3个月后每天观察,侧芽分生组织的增殖,一般只出现主芽和一二级侧芽或苗;培养5个月以上,主芽、侧芽较高,叶片较多、大,只有少数出现三级侧芽或苗。这种腋芽萌生的增殖形成了主轴分枝型的芽苗,随培养时间或继代繁殖代数的增加,或激素的作用,芽或苗因节间短,多数为形成似不定芽或丛生苗。培养过程中,未见愈伤组织,也没有发现有原球茎和类原球茎产生。? 表1??金线莲茎段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略)? 2.2??不定芽诱导? 2.2.1??基本培养基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以金线莲的茎节段作为外植体,腋芽能快速萌发出不定芽体。经60?d的培养,增殖倍数可达3.1~5.4倍。但基本培养基对不定芽的诱导具有明显的影响,MS,B5培养基不定芽增殖率分别为5.4倍与5.2倍,比其它培养基增加23.8%~74.2%。? 表2??基本培养基对金线莲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略)? 经LSR差异显著性测定,MS,B5培养基之间无明显差异,与1/2MS,KC和VW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MS,B5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不定芽色绿、粗壮(见表2),表明MS,B5培养基适合作为金线莲茎段不定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5]。? 2.2.2??激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激素种类、水平与配比对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在效率存在明显的影响,6-BA、KT和NAA是3种常用生长调节剂,其添加量对金线莲不定芽增殖的影响很大。结果见表3。从表3可知,同为细胞分裂素的6-BA,KT在相同的添加量下对不定芽的增殖效果差异极显著,6-BA比KT的增殖率提高46.0%和55.0%,表明6-BA比KT更适合金线莲茎节不定芽的诱导。? ????? 6-BA的浓度也影响不定芽诱导效果。在添加量小于4.0?mg/L的情况下,随浓度的提高,不定芽增殖率明显上升,添加量为4.0?mg/L的不定芽增殖率比2.0,1.0?mg/L分别提高22.1%和47.6%。当6-BA添加量达到6.0?mg/L时,其增殖率还出现下降趋势,表明本实验条件下6-BA添加的适宜量为4.0?mg/L。? 表3??激素对金线莲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略)? 生长素NAA对金线莲不定芽的诱导与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表3可以看出,添加了NAA的培养基不定芽增殖量与生长明显较不添加的好,芽体粗壮、色浓绿,其中添加0.5?mg/L的表现最好,添加1.0?mg/L的其次,但二者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其它不添加NAA的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NAA适宜添加的量为0.5~1.0?mg/L。? 2.3??壮苗培养? 2.3.1??激素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在金线莲壮苗培养中,NAA较6-BA对促进幼苗生长的影响更为明显。结果见表4。NAA浓度低于3?mg/L时,对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叶片净增量、发根数和鲜重净增量明显增加,当浓度达到4.0?mg/L时,叶片净增量、发根数和鲜重净增量增加不明显。6-BA在0.5?mg/L情况下,比不加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未达显著水平;在浓度为1.0?mg/L,1.5?mg/L情况下,叶片净增量、发根数和鲜重净增量反而减少,但在幼苗基部观察到丛生状不定芽的产生,表明6-BA在浓度高于1.0?mg/L情况下,有利于金线莲不定芽的生成,对幼苗生长不利。? ????? 从表4也可以看出,处理9、10号在发根数、鲜生净增量方面较其它处理明显提高,达极显著差异;在叶片净增量方面,除与处理13、14号无明显差异外,与其它处理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在金线莲壮苗培养中,NAA适宜添加的量为3.0~4.0?mg/L,6-BA?添加量为0.5?mg/L或不加。? 表4??激素对金线莲幼苗生长的影响(略)? 2.3.2??活性炭与有机添加物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见表5。从表5可知,不同的添加物对金线莲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不一,香蕉、椰子汁对促进幼苗生长最为有利,叶片净增量、发根数和鲜重净增量均高于其它处理,二者间无明显差异;马铃薯对幼苗生长不利,与其它处理相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活性炭对金线莲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添加0.3%情况下,叶片净增量、发根数和鲜重净增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与香蕉、椰子汁处理相比,其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不如前二者,除发根数无差异外,叶净增量与香蕉、椰子汁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鲜重净增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观察到活性炭、香蕉和椰子汁新发根洁白、粗壮。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香蕉和椰子汁最适宜金线莲幼苗的生长。? 表5??添加物对金线莲幼苗生长的影响(略)? 2.4??移栽??金线莲试管苗移栽3个月后的植株成活情况见表6。从表6中可以看出,处理7和处理9保持100%的成活率,处理3和处理8的植株成活率也在93%以上,处理1的成活率最低,仅为56%。经LSR差异显著性测定,处理3、7、8、9号之间无明显差异,与处理5、6号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处理1、2、4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在菜园土中加入粗砂、木屑能明显提高金线莲试管苗移栽的成活率,适宜添加的比例为1份菜园土中加入粗砂2份、木屑1份或粗砂1份、木屑2份,要求充分混匀。? 表6??种植基质对金线莲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略)? 3??小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