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8 文天祥|语文S版 (4)

合集下载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1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文天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这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重点记叙了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高歌了他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选编本篇课文,一是通过文天祥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继续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为重点训练项目,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思路:这篇略读课文,作者在结构上,采用“先概括——具体——总结”的写法,运用具体的事例,反映了人物品质。

为此,在教学中,我分别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抓住具体事例中的重点语句,在合作交流中,反复的品读,批一批,注一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在总结课文的内容时,引导学生从课文写法入手,加强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提示课题: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的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认识文天祥。

2、先来看一份资料,我找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2位)二、反馈性学习,梳理出问题。

(一)反馈前置性学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都已经读过这篇课文了,我们来看看各小组读的怎么样?先看字词情况。

(小组反馈字词的读,一读字二读词三领读)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文天祥的哪些事?3、文中概括性评价文天祥的词语是什么?4、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想一想你从哪些语段读懂他是这样的人?(二)抓住重点,感受品质。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8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8

《文天祥》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坚持长文短教的原则,大胆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细致地品读课文,了解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2)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关键:默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说一说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从而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具准备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18课——《文天祥》。

从古之今,我们民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都表现出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追溯英雄的荣光,穿越到几百年前,去寻找那位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PPT出示文天祥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孩子们了解文天祥吗?从哪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学生回答后,PPT出示补充资料)2、孩子们想知道文天祥的英雄事迹吗?我们就去看看课文里是怎样写的。

请大家按照学校提示自学课文。

(PPT出示学习提示)3、交流学习情况(1)PPT出示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说服这些词语中哪个生字的读音容易错?请快把正确的读音提示给同学们。

(重点读:脍)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们?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理解的?(2)交流:给课文分段情况,用什么方法概括段意。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7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7

18* 文天祥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性作业检查,巩固会认字和词语的掌握。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前置性学习作业单、ppt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8课《文天祥》,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我可要先检查你们的前置学习情况。

二、前置作业汇报请拿出前置学习作业单和红笔。

1.第一题,谁来?你来汇报。

请同桌互评,可以补充一下。

很好,要按题目要求完成。

2.继续汇报第二题,还有补充吗?请自己评改一下。

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真棒!掌声送给仔细做题的孩子!3.相信第三题也一样棒,谁来?检查一下词语的书写情况,不错!语文的学习要注意平时多积累。

我们来读一读。

4、同学们真不错呀!瞧!(出示文天祥像)有一位相貌堂堂的男子来了,是谁呢?5、对,用今天的话说,他就是帅哥一枚呀!6、你能简单介绍一下文天祥吗?(1)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

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他是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2)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7、感谢同学们的分享!(不过温馨提示:在网上查阅资料时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便捷,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它只是工具,可不要沉溺于网络哟!)8、下一题,继续汇报:课文写了文天祥的哪几件事?真不错!预设:可以说三件事,把以身殉国单列为一件,因为挺重要;也可以说两件事,因为以身殉国是拒绝劝降的结果。

评价:理清课文脉络,抓住主要内容才能读懂文章。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4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4
学习单一(认读生字词)
1、脍炙人口日趋腐败俘虏铿锵押解刑具囚犯哑口无言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花言巧语浩然正气
2、学习单二(内容铺垫)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二、引线串珠,切入主题
1、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
提示:快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对文天祥的评价的语句。.
2、思考:文章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结合具体语句剖析人物精神。
提示:仔细默读课文,用“”画出文天祥语言的句子,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人物精神。
三、全文总结
1.这篇课文,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
2.文章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和中间部分有什么关系?
四、一珠窥海,课堂延伸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英雄?
六年级语文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8.文天祥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新,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业
设计
1.完成本课练习册
板书
设计
文天祥
受父影响坚持抗元誓死不降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文天祥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文天祥语文S版

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①这两句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脍(kuài)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

这正是他那炽(chì)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❶的真实写照。

段导读:第1自然段赞扬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精神。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蒙古贵族向南宋发动进攻和南宋政权日趋(qū)腐朽的时代。

父亲的教育和影响,在文天祥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②“深深地”一词说明什么?]3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文天祥受时代和父亲教育的影响,成为一名爱国青年。

1☜2①这两句诗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思是: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表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妥协,不会投降,也表现了他宁死不屈、一心为国的高尚品格,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奠定了感情基调。

❶气节:坚持正义,刚正不阿的品格。

3②说明父亲对文天祥的影响很大,爱国已成为他一生始终坚持的信念。

1271年,蒙古汗❷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

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

一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❸。

[句导读:写出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危急——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

]在这危急时刻,在江西赣(ɡàn)州做地方官的文天祥,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作为军饷(xiǎnɡ),征集义兵组成勤王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元斗争之中。

5[③文天祥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的起兵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

他们悲观地认为元军来势凶猛,文天祥带的兵都是临时招募来的,这不是赶着羊群去和老虎斗,白白送死吗?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

”[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6果然,许多军民闻风而起,有的来投奔文天祥,有的则在各地起兵,互为声援,抗击元军的力量一时声势大增。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课题 18*、文天祥执笔人集体备课个案补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邢、囚”等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有力、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等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重点)2、学习课文时,抓住课文中的具体事例,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主气节。

(难点)【教学准备】文天祥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学同学们,从古到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如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抗金英雄岳飞等,他们身上表现出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感悟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这些词语中,那些生字的字音容易读错。

你能把正确的读音提示给同学们(重点:脍),这些字中,你认为那些生字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

3、朗读课文后,思考:文章写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斗争?4、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提示:围绕“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等关键词句)5、认真读第3自然段,抓住文天祥的语言,在文中勾画出来,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到了什么?(提示:从文天祥的语句体会到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为国家担忧,以实际行动抗击元军,保卫国家。

)6、细读课文第5自然段,从文中画出文天祥严词拒绝投降的语言及所写下的诗句,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文天祥怎样的气节?提示(这句诗的意思: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8 文天祥|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8 文天祥|语文S版

文天祥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文天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2、对比《文天祥》《詹天佑》两篇课文,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3、仿照《詹天佑》《文天祥》这两篇课文的写法,用具体的事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2、仿照《詹天佑》《文天祥》这两篇课文的写法,用具体的事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詹天佑》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詹天佑的什么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二、提炼写法
1、默读课文《文天祥》,思考:这篇课文讲了文天祥的几件事,表现了文天祥的什么精神或品质?
2、比较阅读《詹天佑》《文天祥》,思考: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写法迁移
1、仿照《詹天佑》《文天祥》这两篇课文的写法,用具体的事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可以是亲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同学等等,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2、围绕主题,自由选择
老师对工作负责。

王羚菲做事认真。

爸爸很爱我。

李宛凝爱唱歌。

王墨林酷爱读书。

李之言痴迷篮球运动。

杨欣钰乐于助人。

李沅蘅幽默风趣。

……
3、以小组为单位,列出提纲
4、展示交流。

四、布置作业
按课堂上列出的提纲把这篇文章写具体。

板书设计:
文天祥
组建勤王军爱国和
宁死不降崇高的民族气节
(事例)(特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 文天祥|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 文天祥|语文S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二、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1.学习生字,掌握重点词语。

多种形式读写以下重点生字、词语: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2.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第1自然段)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第2自然段)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

(第3、4自然段)文天祥拒绝劝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5—8自然段)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长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

(第9自然段)(二)自主探究1.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的问题:(1)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2)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2.全班交流自主探究的成果。

明确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及学习技巧:(1)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2)每段文中的重点语句。

(二)合作探究1.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问题:(1)第5、6自然段中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2)第8自然段中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2.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3.全班交流组内合作探究中的疑难问题。

明确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及学习技巧:(1)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抓文天祥的语言。

(2)抓他说的两句话:“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改耶?”“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文天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3、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二、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给下列划线生字注音,并朗读。

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
关押()刑具()囚室()
2、联系上下文解决词语。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效法:找比人的做法去做。

骁勇善战:十分勇猛,善于作战。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大义凛然:指十分严肃,可敬的样子。

3、知识链接:文天祥《过零丁洋》以及译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争停止已经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你对文天祥有那些了解?
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找出文中体现他的精神的语句吗?
2、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五、感悟写作特点。

1、这篇课文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民族气节的?
2、文章第一段与最后一段和中间部分有什么关系?
六、课文内容展示。

1、小组交流,组内达成共识。

2、班内交流。

七、学生质疑。

八、小结。

文天祥的浩然正气,铁骨铮铮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让我们再来共同朗读这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九、随堂检测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人口惊慌()()()()善战
大义()()()()激昂花()巧()()()正气()()有力
2、巧填关联词语。

(1)文天祥离开我们已经七百多年了,()他的浩然正气,()千秋常在。

(2)被俘时,他服下冰片,想以死报国,()却未能如愿。

(3)这首诗()体现了文天祥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气魄,()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

(4)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弃城逃跑,()不战而降。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