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合集下载

2018-2019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8文天祥教案设计

2018-2019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8文天祥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读准它们的字音,区分它们的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点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天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2.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炽热、效法、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文天祥的资料;生字词卡片;重点语句投影。

一 导入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出了一种不屈从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文天祥。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课文来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出示文天祥的资料、图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其他事物受到人们的广为称赞和传颂。

脍,本义是指切细切薄的肉。

炙,烤熟的肉。

惊慌失措:因害怕而感到慌张。

效法:照别人的做法去做。

骁勇善战:十分勇猛,善于作战。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生气。

大义凛然:指十分严肃、可敬的样子。

花言巧语:指敌人那虚假而动听的话。

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3.整体把握课文: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人。

(第1自然段)文天祥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第2自然段) 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

(第3、4自然段)文天祥拒绝劝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 文天祥|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 文天祥|语文S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二、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1.学习生字,掌握重点词语。

多种形式读写以下重点生字、词语: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2.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第1自然段)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第2自然段)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

(第3、4自然段)文天祥拒绝劝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5—8自然段)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长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

(第9自然段)(二)自主探究1.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的问题:(1)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2)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2.全班交流自主探究的成果。

明确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及学习技巧:(1)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2)每段文中的重点语句。

(二)合作探究1.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问题:(1)第5、6自然段中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2)第8自然段中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2.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3.全班交流组内合作探究中的疑难问题。

明确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及学习技巧:(1)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抓文天祥的语言。

(2)抓他说的两句话:“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改耶?”“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8 文天祥|语文S版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8 文天祥|语文S版 (1)

《文天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英雄: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英雄?那么你都认识哪些英雄呢?2、提示课题: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二、合作探究,感悟品质。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同桌互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师:可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3、师: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师: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词语评价一下文天祥。

5、师:练习给课文分部分。

(二)抓住重点,感受品质。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括出相关的语句,并做好旁批。

1、学生默读,做好旁批。

2、汇报交流。

(1)第3自然段。

抓文天祥的语言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

”①体现出在国家危难之际,为国担忧,以实际行动抗击元军,保卫国家。

②看图激情。

看这幅图,文天祥站在战车上,对那些产生悲观情绪的人郑重地说:——(出示文天祥的话,朗读)③练习有感情朗读。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2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  18 . 文天祥》优质课教学设计_2

《18*.文天祥》教案(s版上册18课)备课教师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主要教法读思议品诵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执教时间:2016 年9 月日节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标检测一、新知探究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

(用时:5分钟)导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用时:15分钟)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出示自读要求: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出示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展示给同学。

1.看图。

2.齐读课题。

3.说说课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的文天祥。

1.读准字音。

2.读准下列词的读音: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

3.学生互相交流记忆方法。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脍()人口惊()失措()风而起大义()然宁死不()洋洋()意()然正气阴谋()计褒义词:_____________贬义词:三、探研展示。

2017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文天祥教案 语文S版

2017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文天祥教案 语文S版

文天祥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课时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出示文天祥肖像图)二、新课:、学习生字词:①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②出示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这些词语中,哪个生字的字音容易读错,你快把正确的读音提示给同学们。

(重点读:脍)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整体把握课文: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分段)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第自然段)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第自然段)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

(第、自然段)文天祥拒绝劝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自然段)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长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

(第自然段)、抓住重点内容,感受人物品质。

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阐述。

汇报、交流:围绕“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来抓重点语句感受。

2019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文天祥教案设计语文S版

2019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文天祥教案设计语文S版

文天祥【教材分析】《文天祥》是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讴歌了他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

全文可以分为五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由文天祥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引入,概括介绍了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文天祥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文天祥在元军大举南侵的危急时刻,征集义兵组成勤王军,投入抗元斗争之中,保卫家国。

第四部分(第5-9自然段)写文天祥被俘后多次严词拒绝劝降,不为花言巧语和高官厚禄所动,不畏惧刑具折磨,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第五部分(第10自然段)讲文天祥的浩然之气千秋长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

这篇文章叙事集中,思路清晰,先概括后具体总结,步步深入的表现了中心思想,通过人物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忠心耿耿、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

【学情分析】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对于文章的结构、其中的一些描写,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

通过查找资料,学生们对边防军人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对边防战士的生活,情感了解甚少,再加上边防战士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作者对边防战士的情感表达。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通过反复读,使学生由整体到部分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文天祥》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文天祥》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文天祥》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学习文天祥忠贞爱国、致死不渝的精神。

教学重点:背诵短文。

教学难点:文天祥忠贞爱国、致死不渝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都读过《过零丁洋》这首诗,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一生最好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篇短文来了解这位英雄人物。

二、了解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宋朝杰出的民族英雄,生活在一个汉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

13世纪初,蒙古诸部在塞外强大起来,部落首领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国。

几十年间,蒙古铁骑席卷欧亚,攻城略地,基本统一了欧亚大陆。

次子窝阔台继位后,相继灭掉金国,随即挥鞭南指,进军南宋。

从西元1235-1279年,南宋顽抗了40多年,君臣军民蹈海殉天下。

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壮烈的民族存亡抗击战争相始终。

他是一个永远被载入历史的爱国将领和著名诗人。

他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

战败被俘后,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蒙古汗国,慷慨殉国。

三、朗读选文,自学生疑中山有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

京城亦有匿名书,言某日烧蓑城苇,率两翼兵为乱,丞相可无忧者。

时盗新杀左丞相阿合马,命撤城苇,迁瀛国公及宋宗室开平,疑丞相者天祥也。

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四、理解文意,学习释疑五、灵犀一点,师生交流明末抗清志士夏完淳,年仅十八岁时被清军逮捕杀害了。

临刑时,他大义凛然,毫不畏惧,并作《别云间》诗曰:“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09教育网优选】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天祥》教案教学设计

【309教育网优选】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天祥》教案教学设计

《文天祥》教学设计《文天祥》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民族之魂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以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背景的文章。

课文记叙了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讴歌了他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课文讲述民族英雄文天祥怀革命激情奋起抗元的过程。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理解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1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谈话引入新课。

①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诗句吗?(出示文天祥肖像图)②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你所了解的文天祥呢?(出示文天祥生平介绍)③这句诗出自文天祥写的哪一首诗呢?2、文天祥简介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8*、文天祥执笔人
集体备课个案补充【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邢、囚”等生字,理解
“脍炙人口、铿锵有力、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等词语的
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重点)
2、学习课文时,抓住课文中的具体事例,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
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
主气节。

(难点)
【教学准备】
文天祥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学
同学们,从古到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如虎门硝烟的
林则徐,抗金英雄岳飞等,他们身上表现出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
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
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感悟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
民族气节。

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
刑具、囚室”这些词语中,那些生字的字音容易读错。

你能把正确的读音提示给同学们(重点:脍),这些字中,你认为那些生字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

3、朗读课文后,思考:文章写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斗争?
4、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
(提示:围绕“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等关键词句)5、认真读第3自然段,抓住文天祥的语言,在文中勾画出来,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从文天祥的语句体会到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为国家担忧,以实际行动抗击元军,保卫国家。


6、细读课文第5自然段,从文中画出文天祥严词拒绝投降的语言及所写下的诗句,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文天祥怎样的气节?
提示(这句诗的意思: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诗句表达了文天祥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气节。


7、面对张弘范的花言巧语,文天祥有什么样的态度,他又是怎样的回答的呢?反复品析文天祥的语句,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呢?
(提示:抓文天祥的语言、朗读,读出无比轻蔑的语气。


8、在第8自然段中,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文中勾画出来,反复品读,仔细体会。

(提示:抓他说的两句话“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攻耶?”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9、对比文章的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段和中间部分有什么关系?
(提示:开头概况——中间具体——结论总结)
1、展示分工
一组展示1、2 二组展示3、4
三组展示5 四组展示6
五组展示7 六组展示8
(9 师生共同总结、揭示)
2、共同准备
在学生展示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深入各小组,听取同学们的交流,并及时点拨、引导。

3、学生展示:
根据分工内容,在某个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可以补充,老师一定要细心听取并及时点拨、引导。

四、探究:
师:同学们,通过咱们的共同交流,课文的内容大家已经比较熟悉,请同学们再回过头再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你觉得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这篇课文中,是哪些具体事例让我们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
(提示: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人,具体事例:组织勤王军,多次严词拒绝劝降,为国捐躯。


五、总结:
师:古往今来,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古往今来,人们提到爱国,一定会提到文天祥,可见世人对他的尊敬。

学习了课文之后,咱们更能清楚地感受到他那伟大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他那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
18*、《文天祥》学案
【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 、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这些词语中,那些生字的字音容易读错。

你能把正确的读音提示给同学们(重点:脍),这些字中,你认为那些生字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

3、朗读课文后,思考:文章写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斗争?
4、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提示:围绕“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等关键词句)
5、认真读第3自然段,抓文天祥的语句,在文中勾画出来,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到了什么?(提示:从文天祥的语句体会到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为国家担忧,以实际行动抗击元军,保卫国家。


6、细读课文第5自然段,从文中画出文天祥严词拒绝投降的语言及所写下的诗句,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文天祥怎样的气节?提示:(这句诗的意思: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诗句表达了文天祥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气节。


7、面对张弘范的花言巧语,文天祥有什么样的态度,他又是怎样的回答的呢?反复品析文天祥的语句,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呢?(提示:抓文天祥的语言、朗读,读出无比轻蔑的语气。


8、在第8自然段中,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文中勾画出来,反复品读,仔细体会。

(提示:抓他说的两句话“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攻耶?”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9、对比文章的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段和中间部分有什么关系?
【资料袋】
文天祥,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诗人,元朝军队入侵南宋,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举兵抗元,保卫国家,最终失败,敌人多方诱降,始终不屈服,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南宋(1127-1279),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较快,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元朝(1206-1368),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起来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1927年统一全国,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灭。

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个皇帝,共163年。

【自学题】
1、看拼音写词语
kuài zhì qū fú kēng qiāng gàn ()( )人口()势()虏()()州说客 yā xíng qiú chì xiǎng ěr 关()苦()()犯()热军()诱()
2、补充词语
()炙()口日()腐()贪()怕()
()()失措()()而起()勇()战()()有力大义()()()()激昂花()巧()高官()()()口无()3、按要求填空
脍炙人口中的“脍”的音序(),音节(),脍炙人口这个词语中“脍”的意思是(),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上一句话:()。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抱负——()反对——()脍炙人口——()效法——()旺盛——()铿锵有力——()5、填空。

本文通过记叙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的事迹,表现了他的()和(),讴歌了他()()和崇高的()。

6、回答问题。

阅读文段
1278年,文天祥不幸被俘,被俘时,他服下冰片,想以死报国,然而却未如愿,投降元军的张弘范前来劝降,文天祥严词拒绝道:“(),()!”张弘范又让他给坚持斗争的南宋爱国将领写劝降信。

他却以《过零丁洋》一诗作为答复。

“()()”正是这诗中()的诗句,体现了文天祥()()的气节,也表达了他()的坚强意志。

这首诗是(),又是(),它告诉人们:文天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不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出自著名民族英雄的《》一诗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3)、面对坚贞不屈的文天祥,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爱国英雄,请写出来吧!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k kuài 脍:切得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
词语意思:原来指人人爱吃的美食,现比喻好的事物受到人们的称赞。

造句:略。

4、志愿反驳家喻户晓
仿效充沛高亢激昂
4、文天祥抗元斗争英雄气概高风亮节炽热的爱国主义
民族气节
6、(1)只求一死,别无他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铿锵有力慷慨激昂高风亮节宁死不屈决心书宣战书
妥协投降
(2)文天祥《过零丁洋》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3)略
(4)岳飞屈原詹天佑林则徐郑成功于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