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方新中考》化学__第一部分_第二单元_第9讲_质量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课件(18页)(科粤版)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课件(18页)(科粤版)
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 )
A、CO2 B、Cl2 C、O2 D、N2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一、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4、FeCl3溶液用语制作印刷电路板,反应为2FeCl3+Cu=CuCl2+2X,X
的化学式是( B )
A、Fe B、FeCl2 C、Fe(OH)2 D、Fe(OH)3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二、微观示意图题 1、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说法不正确( C )
A、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产生了改变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各分子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1、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
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分子 分裂
原子 重新组合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分子 分裂
原子 重新组合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微观
种类 数目
宏观 元素
种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以镁和氧气反应为例
+
Mg
Mg
O2
元素种类 镁原子个数 氧原子个数
反应前 Mg元素和O元素
2 2
MgO
点燃
MgO 反应后 Mg元素和O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一、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2、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
光照 叶绿素
有机物+O2,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
A、有机物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 B、有机物中只含C、H两种元素 C、有机物中可能含有三种以上的元素 D、有机物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

化学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9讲质量守恒定律[配套课件]

化学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9讲质量守恒定律[配套课件]

考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求化学式、原子个数或元素符号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某些物质化学式来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
的化学式、化学计量数或相对原子质量。依据是化学方程式 原子种类和数目 “===”两边各种 ________________必须相等。例如:已知反应
H2O 。 3NO2+X===2HNO3+NO,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质量守恒定律 总质量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 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说明。 质量 ①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________ 守恒,而不是密度、体 积等其他物理量的守恒。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质量总和”中,即不 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 地理解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不包括未反应的 物质,也不包括杂质。 ③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
第9讲质量守恒定律
近三年广东中考考点分布及分值
1.质量守恒定律(理解) 2.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应用) 3.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 作用(了解)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选择填空3分
中等
1.(2015年茂名)髙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 处理剂,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髙铁酸钾受热时发生分
质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生成物,不能因为生
成了气体使固体或液体质量减少而误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 律。
(2)“一定改变”(2个)。
①宏观(1个):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②微观(1个):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改变”(2个):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分子总数 目可能改变。 易错提示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物理变化。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2014年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2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2014年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2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B
C.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2.(2013•聊城)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
【试题解析】 1、由上面表格可知,反应前的总质量为 32g +51g+6 g =89 g;反应后的总质 量为 60 g +17 g + 11 g +12 g =100 g 所以待测为:100 g—89 g=11g
2、根据上述数据可知:X 质量增加了 28 g,为生成物 ;Y 质量减少了 34 g, 为反应物;Z 质量未发生变化,可能为催化剂;Q 质量增加了 6g,为生成 物。该表达式可以初步写成:Y →X + Q A .该反应中 X 和 Q 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28g:6g=14:3,此项错误。 B .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Y →X + Q,此项错误。 C .Z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 化剂,此项正确。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此项错误。所以此题大兴区第一学期期末)反应 H2 + Cl2=======2HCl 中,反应 前后没有 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宏观上①元素种 类,②元素质量,③参加化学反应不变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微观上④原子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一定变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种类;可能改变:分子数目。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有 化合价的改变。故选 B。
C
Z 漏测 11 Q 6 12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32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6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 X 和 Q 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5:1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Y→X+Z+Q C .Z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9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9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
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考点、知识清单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 总和,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 质量 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 2.解释: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 原子 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 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 种类 没有改变,原子的 此在反应的前后,原子的________ 质量 也没有改变,所以 数目 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 ________ 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
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中间用等号连接→注明反应条件和
生成物状态。
3.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各物质粒子之间的数目比。 4.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即将反应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用
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使其数目相等。适用于较为简单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
记录数据后再点燃蜡烛(如图14-1Ⅲ),与实验一燃烧相同的
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大了。
Ⅰ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4-1

(1)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 密闭 容器内进行。 应通常应在__________ (2)请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选择其中的一个实验进行解释。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蜡烛)+m(氧气)=m(剩余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蜡烛)>m(剩余蜡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秤第一次是测蜡烛的质量,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 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第二次测得的是剩余蜡烛的质量,所以电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秤的示数变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蜡烛)+m(氧气)+m(装置)=m(剩余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蜡烛)+m(装置)<m(剩余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m(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秤第一次是测蜡烛和装置的质量,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 二氧化碳气体被碱石灰吸收,第二次称得的是剩余的蜡烛、装置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的二氧化碳、水的质量之和,所以电子秤示数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质量守恒定律(精)

2014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质量守恒定律(精)
例2(13陕西)下列实验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3.3
质量守恒定律
分值:共7分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例1(11陕西)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以盖房子的游戏来建立几种重要 物质之间的联系图,游戏规则是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 应。(2)写出图中有CuO参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例2(12陕西)下图是实验室中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例3(12陕西)小明取少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先加适量水振荡 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接着加过量稀盐 酸,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例4(13陕西)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取该稀硫酸20g与量锌粒完全反应,收集到0.08g氢 气。(2)按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3
质量守恒定律
分值:共5分
考点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3(13陕西)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炼铁的主要原料 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为: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 (1)上述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理由:—————— (2)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Fe2O360%的赤铁矿石800 t,理论 上可炼出纯铁多少吨?
3.3
质量守恒定律
分值:共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存在,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CO2 == CaCO3 ↓+ H2O
例6(12陕西)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能与其他四种金属发生反应 ,该金属是 Ag或银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 2AgNO3 === Cu(NO3)2 +2 Ag 例7(13陕西)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例8(13陕西)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右图试剂中的过氧化钠溶液制 取氧气,取该溶液17g,加入适量MnO2充分反应。完成下列分 析及计算:⑵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氧气的质量。 要求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的方程式————。

2014年《南方新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8讲 变化及性质 配套课件

2014年《南方新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8讲 变化及性质  配套课件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第8讲
变化及性质
近三年广东中考考点分布及分值 1.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了解) 2.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应用)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难易度 选择 2 分 容易
3.物质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理解) 填空 2 分 选择 2 分 4.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探究) 5.催化剂及其重要作用(了解) 选择 2 分
金刚石 。 (7)特殊硬度: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
(8)特殊密度:密度最大的金属是 Os;密度最小的金属是 Li。
(9)特殊溶解性:可溶于水的气体有 CO2、SO2;微溶于水 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固体是 Ca(OH)2;溶于水时温度 升高的物质有 CaO、NaOH、浓硫酸;溶于水时温度降低的物 质有 NH4NO3、KNO3;溶于水时温度不变的物质有 NaCl。 (10)特殊挥发性:强挥发性酸是浓盐酸,打开试剂瓶盖可
③白色固体:碳酸钙、氧化钙、熟石灰、碳酸钠等;白色
沉淀:AgCl、BaSO4、CaCO3、BaCO3 等。 ④银白色固体:Mg、Fe、Ag、Al 等大多数金属。水银(汞) 在常温下是银白色液体。 ⑤黑色固体:铁粉、木炭粉、Fe3O4、CuO、MnO2。 ⑥黄色固体:硫黄、黄金;黄色溶液:FeCl3 溶液。 ⑦红色固体:Cu、Fe2O3。 ⑧红褐色沉淀:Fe(OH)3。 ⑨浅绿色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
(4)具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 C;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有 H2、 CO。
(5)不稳定的酸性物质是 H2CO3,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会分解 成 H2O 和 CO2;不稳定的碱性物质是 NH3· H2O,常温或加热条
件下会分解成 NH3 和 H2O。 (6)空气中含量第一的较稳定的气体的是 N2,含量第二的较

201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201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 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在---------------- 化学--------------------(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80 分钟 ): H—1 C—12 N—14 O—16 Na— 23 Cl—_ 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__ Ca—40 Cu—64 Ag —108___ 一、选择题 ( 此题共 14 小题, 每题 2 分, 共 28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___ 个是正确的 )___--------------------__ 1. 以下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_ 卷( )号_生考_ A . 铁矿炼铁 B . 干冰制冷 C. 海水晒盐 D. 风能发电___ 2. 以下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符合的是___ _ _( )_ __ _ --------------------__ 上__ _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 A . 液化气站 B. 煤矿的井下通道 C. 农产品批发市场 D .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名_ _ --------------------姓__ 答 3.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 )__ A . 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资料___ B . 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___ C. 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__ --------------------__ 题 D . 用灼烧的方法差别棉花和羊毛__ 4. 以下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选项是校( )学业A.碳酸钙——纯碱B. 氯化钠——食盐毕C. 碳酸钠——小苏打 D . 氧化钙——熟石灰--------------------无5.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 极易溶于水 , 以下采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第 1页(共 8页)效化学试卷A B C D6. 以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A . 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 B. 生铁和塑料:合成资料C. 金刚石和石墨:碳单质D. 氧化钾和碳酸钾:盐类7.以下考证明验不可以成功的是()A .CO2能与烧碱溶B. 不一样物质的着C. 分子在不停运动D . 质量守恒定律液反响火点不一样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B. 大海有大批的水, 因此不用珍惜水资源C. 施用农药造成污染, 应严禁使用D. 少食蔬菜水果的同学会缺维生素C, 有可能惹起坏血病9.如图是某芝麻酱说明书 , 以下对于该芝麻酱判断正确的选项是()芝麻酱每 100 g 含有:蛋白质: 19.2 g脂肪:52.7 g糖类:16.8 g维生素 A: 17 ug铁:50.3 mg硒: 4 ug钙: 720 mg( 提示:可惹起部分婴儿过敏性皮炎)A . 不含微量元素 B. 不含糖类和油脂化学试卷第 2页(共 8页)C. 婴儿要慎用 D . 钙含量高于蛋白质10.以下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展现象两者之间不发生反响B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 过滤红墨水变无色活性炭拥有吸附性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划痕黄铜的硬度比铜大D电解水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水电解有气体生成11. 如图是 R 原子构造表示图和磷元素的有关信息,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X8B .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C. 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P2 R 5的化合物D . 磷能够在R 的单质中强烈焚烧12.KCl 与KNO3在不一样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中所示。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解析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解析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3.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H2B.Cl2C.NaOH D.Na2CO3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2215反应后质量/g1029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是生成物B .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C .乙可能是催化剂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7.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 B .X 一定是2CuCl C .Y 可能是2H O D .Y 可能是24Na SO 8.物质X 、Y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0H 2Y+Cu(OH)2↓,则()A .X 一定是Cu(N03)2B .X 的式量比Y 大C .Y 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D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9.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 .H 2OB .HeC .O 2D .NaCl10.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AlO ﹣﹣氧化铝B .2N ﹣﹣2个氮元素C .H +﹣﹣1个氢离子D .Cl 2﹣﹣2个氯原子 11.闽西盛产杨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质量总和”中,即不 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 地理解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不包括未反应的 物质,也不包括杂质。
③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
质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生成物,不能因为生 成了气体使固体或液体质量减少而误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 律。
A.5∶1
B.4∶1
C.2∶1
D.1∶1
3.(2012 年佛山)3 月 23 至 25 日,佛山展开了“功勋航天 员走进校园”活动,学生知道了很多飞船的知识。飞船常利用 反应 2Na2O2+2CO2===2 质的化学式是( D )。 A.CO C.NaOH B.Na2O D.Na2CO3 +O2 来提供氧气, “ ”中物
渐增大的是生成物”的规律,判断出 M、N、Q 是生成物,R 是反应物,即可得出反应式为 R→M+N+Q,从而可知此反应
为分解反应。 答案:C
题型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应用
[例 2] (2012 年广东)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 4K2Cr2O7 ( D )。 A.CrO2 C.Cr2O5 B.CrO3 D.Cr2O3 4K2CrO4+2X+3O2↑,则生成物 X 的化学式是
持不变。
(2)“一定改变”(2 个)。
①宏观(1 个):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②微观(1 个):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改变”(2 个):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分子总数
目可能改变。 易错提示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物理变化。
考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求化学式、原子个数或元素符号
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应用
[例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 M、N、Q、R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待测物质 N 的质量为 22 g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中 M、N、Q、R 四种物质质量比为 9∶37∶80∶111 M 2 11 N 15 待测 Q 5 85 R 111 0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某些物质化学式来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 的化学式、化学计量数或相对原子质量。依据是化学方程式
原子种类和数目 必须相等。例如:已知反应 “===” 两边各种 ________________ H2O 。 3NO2+X===2HNO3+NO,推断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求质量 根据化学反应中某些物质的质量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 量。例如:
4.(2013 年雅安)蜡烛(足量)在如下图甲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 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B )。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题型一
温馨提示
原子的“三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 质量均保持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
相等。
1.(2013 年宜昌)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粉,发生的反应为: 3Fe+4H2O
A.FeO
X+4H2,则 X 为( C )。
B.Fe2O3 C.Fe3O4 D.Fe(OH)2
2.(2013 年潍坊)现有 10 g A 和足量的 B 混合加热,A 与 B 发生化学反应,10 g A 完全反应后生成 8 g C 和 4 g D,则参加 反应的 A 与 B 的质量比是( A )。
(1)将 27.5 g KClO3 和 MnO2 的混合物共热,反应完全后剩
9.6 ,其中原混合物 余物的质量为 17.9 g,则产生的氧气是______g 24.5 。 中 KClO3 的质量是________g
(2)已知反应:2A+B===3C+D,且 A 和 B 参加反应的质 量比为 5∶2,如果反应后生成 C 和 D 的质量共 2.1 g,则消耗
1.5 。 反应物 A量减少的现象
例如: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是大于镁
条的质量,因此这个反应是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这种说法 正确吗?不正确 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空气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氧气参与了化学反应,使得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这个反应仍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第9讲 质量守恒定律
近三年广东中考考点分布及分值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难易度
1.质量守恒定律(理解) 填空 2 分 选择 2 分
容易
填空 5 分 中等
2.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应
用) 3.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
大作用(了解)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及理解 1.质量守恒定律 总质量 等于反应后生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说明。 质量 守恒,而不是密度、体 ①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________ 积等其他物理量的守恒。
)。
解析:本题可分两步计算思考。第一步是先计算出表格中
的“待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
总质量,M、N、Q、R 反应前的总质量=2 g+15 g+5 g+111 g
=133 g,反应后的总质量=11 g+待测+85 g+0=96 g+待测,
解得“待测”=37 g。
第二步根据“在反应中质量逐渐减小的是反应物,质量逐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原子的“三不变”)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一定不变”(5 个)。 ①宏观(2 个):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 和质量不变。 质量 均保 种类 、________ 数目 、________ ②微观(3 个):原子的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