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2018最新版本高考地理复习课件_专题_比例尺(专题拔高特训-通用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最新-2018浙江省高考地理知识点总复习课件38

高考地理最新-2018浙江省高考地理知识点总复习课件38
• 第1课时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 质循环
• 【考试标准】 •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 1 . 地 壳的物质组成: (1) 地壳的物质组成 (a) ; (2) 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b) ; (3) 三大类岩石及 其成因(b)。 • 2.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 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c)。
• 1.地壳的物质组成(a) 矿物 • 化学元素组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岩石 组成地壳。 是 • 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 2.矿物与岩石的关系(b) 固态 • (1)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 固态 单质或者化合物。 • 矿物 矿物有气态、液态和方解石 三种基本存在 云母 形式。 • (2)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聚
• 3.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b)பைடு நூலகம்成 因 常见岩石
侵 岩浆在地表 冷凝 花岗岩(最常见) 入 以下 岩 岩 成为岩石 浆 岩 喷 岩浆喷出地 玄武岩和流纹岩、 出 表冷凝形成 安山岩 岩 的岩石
风化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 砾岩、砂 沉积 作用下产生的碎屑物 岩、页岩、 岩 质经过漫长的岁月, 固结 石灰岩 沉积、 为岩石
变质岩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 如温度、压力等产生 片麻岩、 变质 变化,导致岩石原先 大理岩、 岩 的结构、矿物成分等 石英岩、 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 板岩 石
• 4.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 转化及图示(c)
岩浆

(1)参与循环的地壳物质名称:① ; 外力作用 ②岩浆岩; 变质作用 • ③ 。 •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质作用:A冷却凝

高考地理微专题课件 答题中的时空尺度思维

高考地理微专题课件  答题中的时空尺度思维

尺度差异的答题差异
大尺度空间
宏观,一般性规律
小尺度空间
其所在区域的一般规律 小尺度空间的特性
每个具体的地理事项都存在于一定的区域中,而这个区域又存在于范围更广、等级 更高的另一个区域中。
• 小尺度区域有其个 性化地理特征
• 也具备大尺度区域 共性地理特征
尺度转换
小尺度拓展到更大尺 度,确定其位置
答题
综合考虑大尺度空间的 共性特征和小尺度空间 的个性特征
研究表明,与100年前相比,东北地区现代冻土时南间界尺已度北判移20-30km。同时,大兴安岭地区出现 原始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现象;部分林区大片兴安断落错叶误松倾倒、死亡。 1.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6分)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燥;夏季冻土融化,土壤水分增加,形成新 生湿地;该地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易积水;
分会向低处流动,低处的土壤变湿,形成新生湿地,高处的土壤变干,湿地退化。 • 当我们聚焦“东北平原”这样一个较小尺度空间时,相对于山地,这里地势低平,但也有起伏,北
部的松花江向东北流动,南部的辽河向南流动,中间有分水岭,因此可以说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大兴安岭地区降低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2018年合肥二模文综第10题)
恩克斯堡岛位于南极洲罗斯海西岸,该岛岩石裸露,独有超强、超干、超冷的 风。2018年1月16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抵达南极洲恩克斯堡岛,开始建设中 国的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下图为恩克斯堡岛附近卫星遥感影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C.地形
D.洋流
图2
(2017年全国卷1第6题) 关注区域层次结构

高考地理最新-2018浙江省高考地理知识点总复习课件31 精品

高考地理最新-2018浙江省高考地理知识点总复习课件31 精品

•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球陆地降水量变化显著,北半球中高纬 地区 ,热带 减少 • 地区增加,亚热带地区减少。 • (3)雪盖和冰川面积 。 • (4)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 3.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 影响(d)
• 第2课时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 【考试标准】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1 . 全 球气候变化: (1)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 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b);(2)近现代全球气候 变化的特点与图示(c)。 •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地 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d)。
•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b) 冷暖干湿 • (1)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相互交 湿润期 • 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 冷期偏短;湿润期 温暖期 • 寒冷期 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 为主。 • (2)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 一次是公元前

高考地理最新-2018浙江省高考地理知识点总复习课件16

高考地理最新-2018浙江省高考地理知识点总复习课件16

• 4.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b) • 等温线。 0℃ (1)1月 800 mm (2) • 年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 • (3)暖温带与 的分界线。 半湿润 • (4)湿润区与 区的分界线。 水田 • (5)旱地与 的分界线。
• 5.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c) 北 方
跨暖温带、中温
南 方
高寒荒漠
主要为
• 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b) 高科技产业 • (1)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 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 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 在 农业经济 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 (2)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外 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 传统型工业 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 西 部 地 区 和 东 北 地 区 , 仍 然 是 以 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 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 第4课时 区域差异
• 【考试标准】 • 区域差异 • 区域差异:(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b);(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b);(3)我国 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b);(4)秦岭—淮河的地 理意义 (b) ; (5)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 异(c)。
Hale Waihona Puke • 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b)
西北干旱半干 青藏高寒 东部季风区 旱区 区 大兴安岭 深居内陆,包 内蒙古高原 括 包括 青藏高原 位置 以东、内蒙古 主要指 、 范围 高原以南、青 河西走廊和新 藏高原以东 疆的大部分地 区
地 形
气 候
海拔较高, 海拔较低, 以高山和 盆地 以平原、低 为主,地势 流水堆积 起伏 山丘陵为主, 以 大,广泛呈 地貌为主 现风成地貌 温带大陆性 景观 季风气候显 著,雨热同 气候,降水 期 稀少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图1)中Q地 等的高离海距拔为越A可1.0大9能0米0为,,米说瀑( 布明的) 落等差高为7B线2米.。1越0稀0米疏,坡度越缓;交点间的距离越小,说明等高线越密
((22))桥 比梁例附尺集近和,C河等坡岸高.2度与线0山疏0较峰密米的程陡高度。相同因,等D此高距.M3不0同10处,则米相坡同度的水陡平范,M围2等处高距坡越度大,坡缓度,越P大1;>等P高2距,故越小选,坡度A越项小。。 第(2)题,
(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
成第3~4题。
3.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4第.甲3题、,读乙图间,根修据建图一中条数山值区判公断路,等, 高距是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 关闭 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 A角.山方峰案,1海B拔.方为案7020~800米,海拔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高差为 C60.方0~案8030米D.,方所以案该4 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800米。第4题,根据山区修路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 为72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关闭
第(A1.)9题0米,先根据题B目.2提30供米的信息确定图中每条等高线的数值,注意河流一 C.340米 D.420米
般发(2)育桥在梁河附谷近中河。岸山与峰山海拔峰5的80高米,等高距为100米,推断山峰到Q地各等 高线差数最值接依近次( 为50)0米、400米、300米、300米、400米,所以Q点海拔 大于A.420600米米。第(2B)题.31,根0米据河流穿过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桥梁位于瀑 布的C.下36游0米,二者位D于.两41条0米300米等高线之间,海拔为200~300米,又因瀑布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微专题 专题一 等高线地形图 微专题1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微专题 专题一 等高线地形图 微专题1

答案
5
返回
深化练习
123456
如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地图(单位:m),图中a、b、c为甲湖泊一年中
三个时期的湖岸线位置。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四地海拔可能相同的
是( ) A.①③
√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①和②海拔为
350 ~ 400 米 , ③ 和 ④ 海
拔为450~500米。
6
解析
2.图中四地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盐碱化较严重的地
区往往是排水条件差、地
下水位高的洼地。
பைடு நூலகம்
123456
7
解析
3.根据湖岸线变化可知,甲湖泊( )
123456
√A.b—c时段比a—b时段水面变化大
B.b—c时段比a—b时段水位变化大
C.b—c时段比a—b时段水量变化大
4.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 ,可能有河流发育。即河流一定发
育在向高值凸出的等高线处。

5.根据等高线判断气温和气压:海拔越高,气压和气温越 地。形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风向判断降峡水谷: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多 雨。
7.水库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 处。
4
答案
8.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地谷带。 9.如果M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最大值,d为等高距,则陡崖顶部的绝 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为M:≤H<(M+。d) 10.如果x条重合等高线间的等高距为d,那么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计算 公式为:(x-1)d≤ΔH<(x+1)d。
√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米
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米

高考地理最新-2018浙江省高考地理知识点总复习课件1 精品

高考地理最新-2018浙江省高考地理知识点总复习课件1 精品

•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 1.太阳辐射的概述及能量分配(a)
电磁波 • (1)概念:太阳辐射是太阳以 的形式向 宇宙空间放射的能 • 量。 可见光 • (2) 能 量 分 布 : 太 阳 辐 射 波 长 范 围 在 0.15 ~ 4μm,分为可见光、 • 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 中在 波段, • 约占总能量的50%。

•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b) • (1)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提供的光、 热资源。 大气运动 • (2)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转化 为生物化学能。 • (3)太阳辐射是地球 、水循环的 能源 主要能源。 • (4)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 也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
• 第2课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考试标准】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1 . 太 阳辐射与地球: (1) 太阳辐射的概念及 能量分配(a);(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 的影响(b)。 • 2 .太阳活动与地球: (1) 太阳活动的类型和 特点 (a) ; (2) 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b) 。
•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 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a)
• (1) 概念与类型: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 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包括太 耀斑 太阳风 阳黑子、 、日珥和 等。这 • 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 ( 如上 图 )。 光球 • (2)特点: • ①太阳黑子:出现于 层,是光球层中 11年 高速旋转的气体涡 • 旋,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低 1 000~ 1 500 K。是太阳活动强弱 日冕 • 的标志,周期约 。 • ②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耀斑是太阳
• 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 气候 • (1)地 球 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 关性;在太阳活动 电离层 • 高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 明显增加。 短波通讯 • (2)引起大气 中强烈的电磁扰动 —— 极光 磁暴,影响 • ,干扰电子设备。 • (3)受太阳风影响,在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 现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讲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讲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课件
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
若a的经度为45°E,b的经度为135°W,从a到b最短航线的航向为( )
特 ① 30° 纬线是中、低纬度 只要知道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或估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即用两点间的经度差值乘以111cos φ千米。
长 度
都相等(约 2 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 渐 缩短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 赤道上最大
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 隔 相等
关 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所有纬线都相互 平行
-6-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图 示
划 从 本初子午线 向东、向 从 赤道 向南、向北各分
分 西各分 180°
90°
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如上图中AB。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
就可以计算或估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即用两点间的纬度差值
乘以111千米即可。
-17-
考点一
考点二
②若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或几乎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度相差1° 的纬线长度约为111×cos 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上图 中AC。只要知道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或估算出两地之间的 实地距离,即用两点间的经度差值乘以111cos φ千米。
经 度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如上图中A(40°N,20°W)与D(40°S,160°E)。
纬度
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②弧线式划经纬网2图0(以°极点W经~纬0网°图为~例1)上6相0对°方E向的确定。
第一讲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分 为 东半球 , 以 赤道 为界,以北为北半 第(2)题,结合图示知,甲、乙两地的距离约为555千米,根据比例尺公式即可计算出①图的比例尺约为1∶30 000 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比例尺的计算与应用 公式: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应用:在地图上量算两个地点 的距离) (3)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5.比例尺的扩大与缩小: (1)图幅不变化,比例尺扩大到 n倍,反映地区的实际面积缩小到 1/n2。
(2)反映地区的实际面积不变, 比例尺扩大到n倍,图幅扩大到n2.
3.根据房屋的朝向定向
我国位于北半球,而且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 正午的太阳一般都在我们的南面,房屋坐北朝南,能得 到更多的阳光。因此,农村的房屋门窗和庙宇的正门通 常朝南开。
5、利用手表定方向 北京时间下午3时,位于105°E的某兴趣小组借助太阳的位 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则下图中正确的是_____.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图(第1课时)
比例尺专题
考点预览
考点一: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考点二:比例尺的扩大与缩小
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高度的判读
考点五:等高线地形图地形类型的判读
考点四:等高线地形图坡向和坡度的判读
考点六:等高线图的综合应用
考点七: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应用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 数字式:1:100000、1/100000 文字式:十万分之一 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
P 南半球 O 北半球 M Q L
练习:
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2, 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绘 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B ) A.2㎝2 B.20 ㎝2
C.200 ㎝2
D.2×1015 ㎝2
二、地图上的方向 1.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 根据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的箭头一 般指向北方。 面向北方,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例:
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一幅是师大附 中学校的平面图,一幅是湖南地图,哪一 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一幅地图表达的内 容更详细?
答:师大附中学校的平面图比例 尺大,它表达的内容更详细
3.大小: (1)分数形式比较大小
(2)图幅与内容结合比较大小 (3)经纬网地图中,根据经纬度 跨度比较大小
东亚地图
第二类:极地经纬网图
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 纬网图上,判断东西 方位的最简捷方法是: 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 的劣弧,画地球自转 方向箭头,箭尾为西, 箭头为东。
第二类:极地经纬网图
(1)经线和纬线:在极地经纬网图上以极点为圆 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 的一条条直线。 (2)极点的判读方法有以下几点: ①根据圆心处的字标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 ③根据图中标注的经纬度数
北京地图
北京
图 A 图 B
0
1000kmຫໍສະໝຸດ 0100km图B 两图图幅相等,哪幅地图的比例尺大?—— 图A 哪幅地图 哪幅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 图B 的内容详细——
甲、乙两图分别为印度和 意大利的地理简图,两国中面 积较大的是 , 判读依据是 。
经纬网地图中,根据经纬度跨度比较大小
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地形的坡度比乙图小。
原理:将时针对
准太阳,当地时间 12点和时针的角 平分线即为正南 方.
6、根据太阳定方向
二分、二至时太阳的升起和落下的方向有何不同?
E
N
W
北半球夏半年 全球太阳东北升 西北落 北半球冬半年 全球太阳东南升 西南落 春秋分,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S
7、根据日影定方向
若OM OL分别是北半球中纬 度某地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的 影子,则河流PQ的延伸方向?
正西 在实验区的___ 学 科技园区 校 东北 在学校的__ 在 学 校 的 东 _ 南 火车站 _ 正东 在学校的___ 农业实 验区
3.有经纬网的地图: 根据经纬线和经纬度定向: 根据纬线和经度定东西 根据经线和纬度定南北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第一类:网格状经纬网图
该类图中的经线和纬线直交(或斜交)成网格,如图判读时应注意以下规律。 (1)经线和纬线:图中横线(或弧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 (2)度数的判定: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经(纬)线之间的度数间 隔一般都是相等的。如图甲中纬度间隔为20°,经度间隔为20°。由此我们可以 确定各点的地理位置:如图甲,A点为东经20°、北纬20°;B点为西经20°、 南纬30°。
■利用自然界特征来判定方向
• 1 月相-农历法定向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弦月在上半月上半夜,出现在西边天空,月面朝西 下弦月在下半月下半夜,出现在东边天空,月面朝东
2 利用星座确定方位
▲利用北斗七星(大熊座)找北极星来定向
北斗七星—形似勺子,将勺头的两颗星连线并延 长5倍处为北极星。 北极星在正北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