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Ⅱ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Ⅱ

说“ 特立独行” 是对 的, 现在也可 以表述为“ 独立 之精神 , 自由之 思想” 。西南联大 的学术传 统 , 主要由学校的教授 和学生体 现。 在 当时 ,教授可 以说是传统 的继 承者而学生则是传统 的延续 者。 西南联大在其消失几十年后 , 依然让人不断提起 , 而且充满 敬意 , 即因为这个传统 的核心价值是有生命力 的。这个传统就 是 陈寅恪 在王 国维纪念碑 中所说的 “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 想” 。一个 时代 , 一个群体 的学术贡献 , 都是这种学术精 神的体 现 。西南联大 的学术传统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是 中国 2 0世纪三
遍。 那 么在读 的过程 中, 大家一定会有 自己的感受 。 下面 , 我给 大家两分钟 的时 间, 大家再把课前读 的捋一捋 , 待会儿我们 来
交流 , 看 看 自己 读 了 课 文 之 后 最 欣 赏 的 是 什 么 , 又 在 哪 里 有 问
正是 这种精神 吗?甚至于本文的作者汪 曾祺先生 , 也同样具有
出了文章中的一个观点 , 权 当抛砖引玉 , 请其他 同学 指正 。( 众 轻声笑) “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 ” , 这个 “ 怪” 在文章 的第 2段有 体现 。 上课时“ 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 比较低 , 脑袋总是微微地仰
着” , 然后他的眼镜 “ 一只镜 片是 白的, 一只是黑的” , 还有“ 除了
四十年代学术精神 的缩影。 本文的主人公金岳霖先生 以及文 中
所 提 及 的 闻一 多 、 朱 自清 、 王浩 , 他 们 身 上 所 共 同具 有 的 气 质 不
的?( 大部分学生举手) 读 五遍 的?( 一部分举手) 读六遍的? ( 几 个学生举手 ) 好 的, 大家把手放下来。 说 明大部分同学读 了四五

金岳霖先生教学案例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金岳霖先生教学案例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金岳霖先生教学案例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设想:《金岳霖先生》是一篇语言平实而有韵味、文字简练而不事夸张的优美文章。

这篇文章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本来面目,使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源于作者对老师的由衷敬爱,也源于作者的精湛的细节描写技巧。

学习本文,主要通过捕捉人物的细节描写,体味其塑造金岳霖先生形象的重要作用,从理性上理解细节描写传神写照的妙处,并进而通过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增强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意识,以期逐渐提高描写人物的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传神写照的细节美。

2.学习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过程与方法1.品味语言,体会细节的丰富内涵。

2.培养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审美积累、生活积累理解鉴赏细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深入体会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金岳霖先生率真、自然、幽默、风趣、重情的性格美。

2.了解其和蔼平易、平等交流的态度美。

3.学习他的博学而不故作高深以及治学严谨的精神。

教学重点:知能目标教学难点:分析关键细节的深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由写作的困惑导入新课:从前有没有写过“我的母亲”“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之类的作文?是否满意,能传达出人物的本来面目吗?怎样才能把人物写得鲜活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回想一下名家是怎样写人物的。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孔乙己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指向细节。

[课件1演示]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肖像)2.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动作)3.“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为偷”;“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语言)4.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神态)5 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

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课堂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课堂教学实录

《金岳霖先生》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知人论世,了解金岳霖和汪曾祺点滴,西南联大人物散文,读出人物(金岳霖和西南联大教授)的性格形象和描写手法。

学会从人物故事中去解读人性,体会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品行。

【教学重点】:金岳霖的形象、语言平淡质朴【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最好的教育,在什么时候吗?(民国),在民国最高的大学是什么吗?(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最好的大学,但他存在才8、9年,1937—1946年,抗战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培养出中国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9年)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其中有杨振宁、李政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平、彭佩云、王汉斌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百度百科》西南联大有许多学贯中西的大师,精通古文、外文。

冯友兰、赵元任、陈寅恪、金岳霖、吴宓、刘文典、钱穆、闻一多、朱自清、王力、钱钟书、沈从文等等。

西南联大师生在昆明风雨8年,留给后人许多佳话美谈。

今天,我们来学习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老先生。

二、知人论世金岳霖先生,(简单)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

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

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

金岳霖终生未婚,为纪念他,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汪曾祺(稍详细)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大屏幕出示金岳霖漫画像,有学生吃吃发笑)师:这几个同学笑得有些“诡秘”,能不能说说你们笑的原因呢?生1:这副画太可笑了,有点儿怪怪的感觉。

生2:就觉得很好玩儿,尤其那眼睛都被大眼镜给罩住了,看起来度数不小。

生3:这老头可真够瘦的。

(学生笑)师:大家知道这是谁吗?生1:不知道,应该是个老学究,或者是个大学者吧。

生4:是金岳霖吧。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4:我们该学《金岳霖先生》这一课了,画像应该就是他吧。

师:你很聪明。

大家对金岳霖了解多少呢?哪个同学介绍一下?生5:(怯怯地)金岳霖是哲学家、逻辑学家,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学生笑:念书呢!)师:课文后面有对金岳霖的简要介绍,大家要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

金岳霖被称为现代中国哲学第一人,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大学者。

生6:他和林徽因关系比较密切。

(生笑)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笑)生6:我在《林徽因传》中读到过相关的内容,好像金岳霖因为追求林徽因没有成功打了一辈子单身。

师:多读课外书是很好的习惯,可以开阔视野,也有助于思维质量的提升。

对金岳霖先生的学术体系,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不能究其一二,但对他的为人、处世、治学等方面的特点、风度尽量还是应多了解一些。

《金岳霖先生》是金先生的学生、也是著名作家的汪曾祺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可以说是弟子眼中的老师。

下面呢大家就用几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写了金先生的哪些事儿,写出了他的哪些特点?(学生读书,5分钟)师:大家谈谈吧。

生2:我明白了,金岳霖的眼神儿不太好,漫画突出了他的这一点。

师:这是画漫画的基本技法之一。

生1:金岳霖确实很怪,外貌、穿衣服、走路、讲课都很怪。

师:讲课都怪在哪里呢?生1:按毛衣颜色来回答问题,有时上课变成了与王浩两人的对话。

师:这种“怪”若换个说法还可以叫……(生七嘴八舌:“特点”“个性”“特色”“风格”)师:姑且称为风格吧。

金岳霖的衣着、行为举止很有特点,当然这特点在当时是有些无可奈何,与他的身体状况有很大关系;他在教。

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金岳霖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2、体会金岳霖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由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一细节描写导入。

(学生听录音)(板书:金岳霖先生汪曾祺)二、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1、汪曾祺写金岳霖选用了哪些材料?(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明确:穿着打扮课堂提问关心林国达理解专业对话教学捉跳蚤和斗鸡同桌吃饭和小孩子比赛给林徽因过生日坐三轮车逛王府井大街2、你认为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这个问题采取分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板演,再由学生点评,然后根据学生所写得出问题的答案。

(性情率真,学问渊博,感情真挚)3、本专题是“慢慢走,欣赏啊”,第一个板块是“一花一世界”,A组两篇文章是欣赏景,B 组两篇文章是欣赏人,由景到人,其实欣赏的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小事中人的真性情。

文本中有许多细节描写都表现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细节描写?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捉跳蚤和斗鸡同桌吃饭(展示漫画)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重点欣赏上面这两个细节。

4、“捉跳蚤”,“和斗鸡同桌吃饭”这两个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非常有趣的老顽童形象。

但金岳霖先生受人们的尊敬仅仅是因为他有趣吗?文本中有没有哪个细节表现了金岳霖先生另外一面,读了以后让你感动,让你慨叹?明确:“给逝去的朋友林徽因过生日”这个细节表现了金岳霖先生重于情深于情的一面。

(这个教学环节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文字,深入文本体会细节的魅力)三、走出文本,拓展延伸1、[英]塞斯迈尔斯《自助论》“就像从很小的孔穴能窥见阳光一样,细小的事情刻画出人的性格”,细节描写运用得当,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读下面一则材料,找一找文中有哪些精彩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材料: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肖培东:《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肖培东:《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肖培东:《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class=“text_body” id=611834 >【点击进入名师肖培东专栏,阅读更多内容!】《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肖培东一、初读感知师:金岳霖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67岁的汪曾祺在金先生去世后为他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着汪曾祺的回忆走进金岳霖先生的人生世界。

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吗?生:预习过了。

师:行,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两段。

生读得较快。

师:这么焦急、这么快速的朗读显然是不太适合汪曾祺的文章。

语速放慢一点,好吗?生再次齐读这两段。

师:你看回忆的感觉就出来了,是吧?回忆它本身就是一种缓慢的思维过程,汪曾祺这样平淡的文字,你也要读出回忆的味道。

在文末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对金岳霖先生所知甚少,那么请问同学们,在所知甚少的回忆当中,你能读出金先生的什么呢?请你简要地结合课文,完成这个填空。

从中我读出了金岳霖的。

生1:从学生提问请金先生解答的这里,我读出了金岳霖先生的机智和幽默。

师:你这句话可以改成,从金岳霖先生回答学生问题的细节当中,我读出了先生的机智和幽默。

生2XXX年如一日的坚持地学习。

孤灯、黑夜,清瘦而面容苍老的金岳霖先生,与他好玩的逻辑书。

那些无数个无眠的夜晚,所以你都能够想象到的不仅仅是他的学问,更有他的学问背后的付出和探索。

还有吗?生:我也是这一句,写出了金岳霖先生对于学问是单纯的喜爱,是为了去学习,为了达到这个高度为了更好的丰富生活,他更是从内心去寻求喜爱。

师:你说出两个很精致的词语,一个是“喜爱”,另一个则是“单纯”。

发自内心的对专业的喜爱才是他学问达到顶峰的基石。

所以同学们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

即便是汪曾祺这样看似平淡的文字,你如果想要好好咀嚼它,我们也应该觉得什么?生:好玩!师:好玩,很自豪地很热爱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我觉得它很好玩。

”生:我想说第二个细节。

金岳霖先生已经80岁了,平板三轮车东张西望,看的是很有趣的,从中我体会金先生虽然已经很老了,但是仍不放弃对社会的了解对知识的探究,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他是如此地学识渊博治学精深。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受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怪或趣”下的的“真与痴”),体会作者汪曾祺对他的崇敬之情。

2.强化抓住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3.品味汪曾祺散文冲淡隽永(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魅力。

4.感受学者风格与联大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受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怪或趣”下的的“真与痴”),体会作者汪曾祺对他的崇敬之情。

2.强化抓住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1.品味汪曾祺散文冲淡隽永(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魅力。

2.感受学者风格与联大精神。

三、教学方法品读法、朗读法、探讨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幅漫画。

说说你看到这幅漫画时的第一印象或第一感觉?(请两三位学生回答,简要提炼、评价)预设:严肃、苍老、怪异……2、大家知道这是谁吗?(金岳霖)过渡到正文:金岳霖先生是否正如这幅漫画所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样呢?让我们一起领略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

(二)整体感知任务:速读全文(约3分钟),然后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形容金岳霖先生给你的感觉。

(在读的过程中标好自然段,便于交流)(2)给已死的林徽因过生日——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四)主题深化平淡的文字需要仔细的挖掘仔细的品味。

文学语言需要大家读进去,静静地聆听品味。

大家现在重新品读全文,包括刚才我们已经读过的文字,你还能读出金岳霖的……?(1)林国达之死:对生命的尊重(2)平板三轮车:热爱生活(3)林徽因:重情(4)还有一个“斗鸡”的场面大家觉得好玩。

除此还有什么?他宁愿和天真的孩子一起,也不愿接触复杂的社会。

老师读出了阴冷,读出了孤独……他孤独,他落寞,他纯粹……这个人是大爱,是大真,是大趣。

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好好地写一写金岳霖先生了。

高中语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金岳霖先生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金岳霖先生[ 教学目标 ]1 .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特点。

2 .帮助学生理解金岳霖先生的独特之处及其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格,并能正确地把握和借鉴。

3 .结合课文,了解全文的语言风格。

[ 教学重点难点 ]1 、文章的线索。

2 、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复习旧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者在纷繁的史料中,从不同侧面选取了突出两人功绩并与两人有联系的三件事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导语 ]伟大与平凡也许本来就不好界定,一个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却天真、怪诞,以他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令他的学生们长久的怀念。

课文《金岳霖先生》会引发你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 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汪曾祺( 1920---1997 ),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

1940 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 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

以后又当过刊物编辑和剧团编剧。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等。

散文集有《蒲桥集》、《塔上随笔》等。

文学批评集有《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

其代表作也是其获奖小说是:短篇《受戒》、《大淖记事》,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

其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精致。

兼作小考证,亦可喜。

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心韭,秋末晚松,滋味近似。

”文中始终贯注着互融相济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

二、知识链接1.关于金岳霖:金岳霖 (1895-1984.10.19)哲学家、逻辑学家。

浙江人,字龙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一语文《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一.初读感知师:金岳霖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67岁的汪曾祺在金先生去世后为他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着汪曾祺的回忆走进金岳霖先生的人生世界。

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吗?生:预习过了。

师:行,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两段。

生读得较快。

师:这么焦急、这么快速的朗读显然是不太适合汪曾祺的文章。

语速放慢一点,好吗?生再次齐读这两段。

师:你看回忆的感觉就出来了,是吧?回忆它本身就是一种缓慢的思维过程,汪曾祺这样平淡的文字,你也要读出回忆的味道。

在文末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对金岳霖先生所知甚少,那么请问同学们,在所知甚少的回忆当中,你能读出金先生的什么呢?请你简要地结合课文,完成这个填空。

从中我读出了金岳霖的。

生1:从学生提问请金先生解答的这里,我读出了金岳霖先生的机智和幽默。

师:你这句话可以改成,从金岳霖先生回答学生问题的细节当中,我读出了先生的机智和幽默。

生2:金先生讲小说和哲学这一段,捉住了一个跳蚤而且还甚为得意,这里我看出了金先生应该是一个为人天真的人。

师:嗯,捉跳蚤,天真。

生3:金岳霖先生的穿着方面的,我读出了金岳霖先生的那种朴素和不张扬师:这个见解比较独特。

你怎么就读出了朴素呢?你给读读穿着部分。

生读后回答:烟草黄色的,这种颜色非常普通师:哦,从色彩方面发觉,其实能穿上夹克的人真的还不是简单的人。

但是我觉得你有一个词给他忽略了,知道吗?生:用麂皮师:那就是高档了,还有一个副词要注意。

生:经常。

师:所以,就这么一件时尚的衣服都被经常穿着,你说这人?生: 朴素。

一个朴素又追求穿着个性的人。

师表赞许。

生4:从金岳霖先生的穿着和他上课,我读出金岳霖先生有点怪生5:金先生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还经常玩斗鸡,让我觉得他非常有童真童趣,而且很热爱生活。

生6:朋友聚会请客时最后他说是他朋友的生日。

从这里看出,金岳霖先生对朋友悉心的照顾。

师:您知道这个朋友是谁?是他一生最爱的一个女人,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不仅是照顾,是重情义,更是一生未娶的痴情!读读这句肺腑之词。

生读。

生7:林徽因是个才女,学生林国达死了,先生也很难过,从这两处细节,可以看出金岳霖先生其实是一个对人才十分热爱、并能识别出人才的人。

师:一生的守望只为一次深情的目光,你走得更远,他特别赏识爱惜人才,也是归结于先生是一个有情有意的人。

那你能把先生宣布林国达死讯的那句话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7(读这一句):“林国达死了,很不幸。

”师:再压低一点。

生有感情地再读。

师范读“很不幸。

”师:感情就在这三个字里面,再读一次。

生读。

生8:文末,我从“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读出了金先生那种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师:从先生王府井坐在平板三轮车上观察社会我们读出了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那么同学们,他的学问怎么样?生:精深、渊博。

二.教师引研师:至此金岳霖热爱生活、天真、重情义、有趣、怪等等都已经借助细节闪烁在同学们的面前。

汪曾祺以他特有的平淡为我们描绘了一位生活化的大师。

同学们也以自己的目光尝试解读这位大师的性格,其实汪曾祺曾经在他的一本书的《自序》中写道:“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我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

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

”所以,这些朴实的文字背后,一定还有你还没有读出的金岳霖先生的某些情感某些性格,或者说作者的某些思想。

摩挲这样的文字,你们猜猜看老师读出了金岳霖的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自然段中关于他外貌举止描写的若干句子,老师给大家读一读,你们则想一想,你还能读出金岳霖先生的什么?师读第二段。

师:同学们,再次走进这段文字,除了“怪”以外,你还能品味出金岳霖先生的什么?生:我觉得从金岳霖先生的这些行为看出来,他的行为和一般的人都不太一样。

师:哦,他刻意求怪吗?是为吸引更多人的注意的目光吗?生:我从这里读出了金先生他的眼睛状况不好,他的身体状况也是不太好的。

师:哪里读出了他不太好的身体状况?生:眼镜,不是刻意的,眼睛有疾。

师:对,黑的眼镜片可能是为了遮光,白的眼镜片才是他高度近视或者老花眼,所以我们想想看,这两个镜片搭配起来的怪的身影后面写满了金先生的?生:心酸。

“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

师:心酸,生活、治学的不容易啊。

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生读:“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很有感情)师:越读越好了,同学们!这样一个背影,如果在电影里面该是个特写镜头,那你看看,望着这个深一脚浅一脚的怪怪的背影,除了他的心酸和不容易,你还能读出他的什么?生:我读出金先生的孤独,他其实是特别孤独的。

师:孤独,你是真正走进文字了。

一个深一脚浅一脚却依然这样走着的人是孤独的,同时又是坚强的。

同学们,崇敬的目光,崇敬的语言,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师:你看,任何解读都不要人云亦云。

读出自己的理解,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

汪曾祺,很平淡很艺术,平淡,是由内心生发出的外在表象,而艺术,却是需要深刻挖掘仔细品味的。

字里行间的性格和智慧还是让我们静静地通过细节文字去体味。

三.细读揣摩师:请大家好好地读一读老师幻灯片上列出的某些细节,你可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尝试着去默默地读读细细地想想,在你安静的灵魂深处,你还能读出金岳霖先生的什么来?(学生默读课文)生:从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一个人吃饭,也和别的孩子一起去玩,说明他的生活很孤独,很孤单。

师:其实这个童真的背后,应该是写满了他的孤独。

是吧?生:嗯师:而造成他孤独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同学窃窃私语。

生:他是一个单身汉(生笑)师:这是一个原因。

生:他不愿意介入世俗。

师:对,他宁可把自己休闲的时间都留给孩子们,也不愿意把自己融入到成人的世界和社会世俗的天地,说明他还是执着于自己的个性,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

在读出他的单纯天真的同时,我们也品出了他的孤独他的特立独行,很好。

生:对鸡很有感情。

师:他对这只鸡有感情,其实他对世上一切的小生命都非常热爱。

你看看,他抓起一个跳蚤,是不是马上把他捏死?生:没有。

师:读读看,这一个细节。

生读抓跳蚤的这个细节。

师:注意几个动词,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试问一个哲学家,如果脱离了对生命的热爱,那么他的哲学还能建立在生命的支柱上吗?还有吗?生:从‘我觉得它很好玩’一句话,我读出了先生对知识的喜爱和热情。

师:关键词是?生:好玩。

对学问的喜爱。

师:一门枯燥的学问却被金岳霖先生看得是如此有意思。

这个的好玩绝对不是玩耍,而是玩味,是钻研,是探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学问的执着痴迷。

再想一想,“好玩”的背后一定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地学习。

孤灯、黑夜,清瘦而面容苍老的金岳霖先生,与他好玩的逻辑书。

那些无数个无眠的夜晚,所以你都能够想象到的不仅仅是他的学问,更有他的学问背后的付出和探索。

还有吗?生:我也是这一句,写出了金岳霖先生对于学问是单纯的喜爱,是为了去学习,为了达到这个高度为了更好的丰富生活,他更是从内心去寻求喜爱。

师:你说出两个很精致的词语,一个是“喜爱”,另一个则是“单纯”。

发自内心的对专业的喜爱才是他学问达到顶峰的基石。

所以同学们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

即便是汪曾祺这样看似平淡的文字,你如果想要好好咀嚼它,我们也应该觉得什么?生:好玩!师:好玩,很自豪地很热爱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我觉得它很好玩。

”生:我想说第二个细节。

金岳霖先生已经80岁了,平板三轮车东张西望,看的是很有趣的,从中我体会金先生虽然已经很老了,但是仍不放弃对社会的了解对知识的探究,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他是如此地学识渊博治学精深。

师:同意吗,同学们?生:同意。

师:有没有不同的声音。

就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一二读”生读。

师:你们觉得有趣吗?生:有趣。

很天真。

生:热爱生活。

师:天真,热爱。

可是你们知道吗,老师几次读这段话后,两眼都是泪。

生:老师,我觉得是心酸。

师:心酸,为什么?生:因为毕竟他年龄已经很大了,用这种方式去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感觉上也是一种孤独,是一个孑然孤独的那种身影。

师:是谁让他接触社会的?生:毛主席。

师:毛主席有没有让他这样接触社会?生:没有。

师:不谙世故、头脑单纯的他就把接触社会理解为坐在三轮车上看世界。

我觉得对一位80多岁的老人学者,也许给他一间斗室、一盏黄灯、一壶淡茶几本书,他会更加快乐更加自由。

所以坐在三轮车上80多岁被折腾的那个身影,我读出了心酸,我读出了泪水,我更读出了金岳霖先生不谙时务与社会的某些不合。

他太简单了,读书以外的世界他根本不了解,社会中的那些复杂他也根本不会接触,于是他想当然地接触他所未知的社会,他唯一的手段就是坐在三轮车上东张西望。

我们一起轻轻地读读。

学生默读,感动。

师:很好,同学们,你看,读书读出自己的个性就是一种进步。

其他细节我们同样可以读出韵味。

《金岳霖先生》,也许有人读出了有趣,读出了捧腹大笑,可是我们今天更是读出了严肃、肃穆、孤独、辛酸、愀然独坐……这就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收获。

在同学们各种回答中,我们慢慢地整体化了金岳霖先生这个崇高而又平凡的人。

这个人单纯,这个人热爱生活,这个人天真。

一肚子的学问,率真,简单等等,都是他。

这个复杂而又简单的人,慢慢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文中首尾有两句话是对这个人,这位我们喜爱的教授,做了两次概括,你能找出来吗?生读: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生读:这位老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师:一起来连着读一下这两句概括句。

生读。

师:您觉得哪句话更接近他的本质?生答:第二句师:所以我们必须把首句中的‘有趣’深层次化才能走进文章的主旨里去。

有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的,热爱生活的这几个短语,请同学们用一种赞扬崇敬的语调好好地去读它。

生读。

师:大哲学家。

一个“人”,这一撇是一肚子学问,那一捺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再加上率真简单如一的一横,这个人就成了一位大师,金岳霖,大师,大爱,大智,大趣。

(幻灯片显示:人大)。

学生再次默读幻灯片上的相关细节。

四、主旨探究师:至此我们开始立体地走进金岳霖先生最深层次的灵魂世界。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作者为什么要好好地写一写金岳霖先生?再次读一读下面两句话“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

一二读。

生读。

师:两句话里出现了两个好好的,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要好好地写一写金岳霖?或者说,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生思考。

生:我觉得作者是对金岳霖先生这种崇高而平凡天真,对学术钻研的这种态度的崇敬,而我们现在要学这篇文章,我觉得是因为在现在这个物质的社会,我们很需要这样的人。

(生哭)学生和听课教师齐鼓掌。

该生继续答:像金先生这样的天真的人让我们返璞归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