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5.3画图解释凸透镜成像

生活中的透镜:
仪器 镜头
像
的
情
况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位置
类型
倒立/ 放大/缩 实像/虚像 正立 小
照相机
凸透镜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u>2f
f<v<2f
投影仪
凸透镜
倒立 放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异侧 同侧
f<u<2f
v>2f
放大镜
凸透镜
u<f
v>u
实际光线会聚的像——实像
F
F
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物像异侧)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
8、在照相机的底片上成 、 的 像。 9、在幻灯机的银幕上成 倒立 、 的 像。 放大 10、一瓶杨梅罐头从侧面看上去,每个杨梅 都变大了,我们看到的是 正立、放大 的 虚 像, 圆形的罐头和水共同组成了 凸透 镜。
倒立
缩小
实
F
F
f
f<u<2f v > 2f
像的特点:倒立、放大、实像;
作图法:u=f
F
F
f
u<f
像的特点:不成像
作图法:u<f
F
F
f
u<f
v> u
像的特点:正立、放大、虚像; 物像同侧
作图法:u<fFFfu<fv> u
像的特点:正立、放大、虚像; 物像同侧
总结: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
6、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 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凸透 ____镜的功能, 形成了放大的____ 虚 像,这是由于光的 折 射现象的结果。 ____ 7、用放大镜观察指纹,看到的指纹是 放大的(填“放大”或“缩小”),然 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树 的 缩小 的像。
高数5.3 微积分基本公式

x
1 2
1dx x
ln
|
x
|
1 2
ln1 ln 2 ln 2.
例 8 计算曲线 y sin x在[0, ]上与 x轴所围
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y
解 面积 A 0 sin xdx
cos
x
0
2.
o
x
四、小结
1.积分上限函数
(
x
f (t)dt f (t)dt
a
a
( x)
o a x x x b x
x
x x
x
a f (t)dt x f (t)dt a f (t)dt
x x
y
f (t)dt, x
由积分中值定理得
( x)
f ( )x
o
[ x, x x],
a
x x x b x
f ( ), lim lim f ( )
间间隔[T1 ,T2 ]上t 的一个连续函数,且 v(t) 0,求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变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为
T2 v(t )dt
T1
另一方面这段路程可表示为 s(T2 ) s(T1 )
T2 v(t )dt
T1
s(T2 ) s(T1).
其中 s(t) v(t).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dx 1
ecos2 x (cos x) sin x ecos2 x ,
1 et2 dt
lim
x0
cos x
x2
sin x ecos2 x
lim
x0
2x
1. 2e
例 2 设 f ( x) 在(,)内连续,且 f ( x) 0 .
教科版5.3汽化和液化上课

(在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物质 沸点 100 液态氧 -183 78 液态氮 -196 35 液态氢 -253 -33 液态氦 -269
由数据表发现:
1、不同的液体的沸点是 不同 的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沸点是100℃
4、沸腾的特点: 不断吸热
温度不变
5、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如何缩短实验时间?
保持不变
四、液化
河面上的白雾
气态
液态 叶子上的露珠
它们是怎么来的?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水时,在最靠近 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为什么?
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气体体积
巩固练习
1.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 回到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不清,但 过一段时间又会变清晰,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 气先在镜片上遇冷__________ 液化 成小水珠后又发 汽化 所导致的现象。 生__________ 2.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 形势,专家们提议,要提高植物覆盖率,减少 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中水分蒸发 ___________ 减慢 (填“加快”或“减慢”)
(1)水温随着加热时间如何变化? (沸腾前、沸腾时) (2)气泡上升时体积如何变化? (沸腾前、沸腾时)
关注问题
(3)使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B
1
计时器
______
实 验 器 材
温度计 纸盖 烧杯 水
A
石棉网 酒精灯、火柴 铁架台
组装原则: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2
实 验 过 程
1、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刚好到 达80℃时,每隔 0.5min 记录一次温度。 2、认真观察实验,记录下水沸腾前、沸腾时你 所看到的现象。
5.3 双水相萃取

5.3.1 概 述
双水相系统:因两种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或一 种 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与盐溶液混合时的不相容性 而形成有明显界面的两相系统。
特点:两相均含有大量的水(高达80%以上), 界面张力小,一般只有0.5-10-4mN/m, 萃取环境和条件温和, 生物相容性好,有时有稳定作用; 分配系数可控:聚合物修饰、相系统组 成、操作条件容易放大,%)
葡聚糖(%) 图1 PEG/葡聚糖系统相图
盐(%) 图2 PEG/盐系统相图
5.3.4 双水相系统相图
成相及上、下相组成:
• 相图中 TCB 联线为一双节点线,双节点线下方为单相区;双 节点线上方为两相区。如果系统组成处于该区,如 M 点时, 系统分为两相,而上相和下相的组成分别为通过 M 点与双节 点线相交的 T 和 B 点相对应的组成。上相主要含有 PEG ,下相 主要含有葡聚糖或盐。两相平衡时,符合杠杆规则。当用υT 代表上相体积,υB代表下相体积时,则 T BM B MT • 式中 BM为B点到M点的距离,MT为M点到T点的距离。M点向下 移动时,系线长度缩短,两相差别减少,到达 C 点时,系线 长度为0,两相间的差别消失而成为一相。因此,C点成为系 统的临界点。
5.3.1 概 述
缺点和不足: • 双水相系统含较高浓度的水溶性聚合物和盐, 会带到产物中,去除需要辅助处理方法。 • 成本较高。即使水溶性聚合物和盐尽管回收再 用。 • 选择性较低,分离纯化倍数低,一般只适用于 粗分离。
5.3.1 概 述
研究最多的几种典型双水相系统:
A 聚丙二醇(PPG) 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 葡聚糖(Dex);聚蔗糖(Ficoll) 羟丙基葡聚糖 聚乙烯醇(PVA);葡聚糖(Dex)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丙烯乙二醇;甲基纤维素
六年级下册语文5.3课堂笔记

课堂开始:
1、老师指导我们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
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我们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4、拓展我们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老师谈话导入
不觉间,我们已由孩童渐渐长成青少年,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去,所谓的成熟离我们又太遥远。
于是,在花季和雨季中,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
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作文课一—《成长的烦恼》。
二、讨论畅谈.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各自畅谈内心的烦恼。
.
2、交流自己的烦恼,引起同学的共鸣。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烦恼。
4、教室小结。
三、学会表达
你能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吗?
举例示范:
(1)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2)我的烦恼就像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
学生模仿练习,指名表达。
四、引导化解
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距而至,让我们小小的心田承载不了这样的困惑,可是你知道吗,世界.上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
爱迪生、毛泽东成长的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五让我们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长中的烦恼讲给同学听,并模仿名言警句的格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比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5.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火焰温度的选择:
(a)保证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尽量 采用低温火焰。 (b)火焰温度越高,产生的热激发态原子越多。
(c)火焰温度取决于燃气与助燃气类型,常用空气—乙
炔最高温度2600K能测35种元素。
02:21:02
火焰类型:
化学计量火焰:
温度高,干扰少,稳定,背景低,常用。
富燃火焰:
(1)火焰法
cDL=3Sb/Sc
(2)石墨炉法 mDL=3Sb/Sm Sb:标准偏差;
单位:μgmL-1
Sc(或Sm):待测元素的灵敏度,即工作曲线的斜率。
02:21:02
二、测定条件的选择
1.分析线
一般选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测量高浓度 时,也可选次灵敏线。
2.通带(可调节狭缝宽度改变)
02:21:02
2.标准加入法
取若干份体积相同的试液(cX),依次按比例加入不 同量的待测物的标准溶液(c0),定容后浓度依次为: cX , cX +cO , cX +2c0 , cX +3c0 , cX +4 c0 …… 分别测得吸光度为:AX,A1,A2,A3,A4……。
抑制方法:
(1)释放剂—与干扰元素生成更稳定化合物,释放出待测元素。 例:锶和镧可有效消除磷酸根对钙的干扰。
(2)保护剂—与待测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防止待测元素与干扰元素
作用。 例:加EDTA生成EDTA-Ca,避免磷酸根与钙作用。 (3)加入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化法 例如测定海水中的镉时,大量的钠 离子和氯离子干扰,加入EDTA可消除干扰。 当以上方法都不能消除干扰时,只能采用化学分离的手段。如溶剂萃取,离 子交换吸附等。
02:21:02
5.3-5.5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

V
vb
(M
l b
M
r b
)
ln
VGb
B、9度时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
V
1.1(M
l bua
M
r)
bua
ln
VGb
η V为梁端剪力增大系数,一级1.3,二级1.2 ,三级1.1
(5 15) (5 16)
②框架柱设计剪力的调整
A、一、二、三级框架柱、框支柱端部 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
5.3.2 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和内力计算
1、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
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要把作用在各层的地震作用分配给各柱
或各榀抗侧力的平面结构。求得结构第i层的地震力Vi后,把Vi按该层各柱的
刚度进行分配,得该层第j柱所承受的地震剪力Vij:
Vij
Dij
m
Vi
(5 4)
D值法认为:当梁端有转角时,柱的抗侧刚度会因此而受削减:
D=α *12ic/h2 , α ≼1;柱的反弯点高度也与梁柱线刚度比、上下层梁的线 刚度比、上下层的层高变化等因素有关。反弯点位置移向刚度较弱处。
按以下步骤,分别求得反弯点距柱底端的反弯点高度yh,并绘制相应的表
格。
①假定框架梁的线刚度ib、柱的线刚度ic和层高h沿框架高度保持不变,按 不同荷载形式、建筑总层数m、计算层位n,查P182附表5-1、P183附表5-2得
B、9度时和一级框架结构应符合
V VC
M
பைடு நூலகம்
t c
M
b c
Hn
(5 17)
V 1.2
M
t cua
5.3控制增稳系统

z
并假定指令模型为
M ( s) = k M
代入传递函数(5-47)后,写成
& ( s ) = ( k j + k p kδ k M )k Z G B ( s ) ∆q
lim f (t ) = lim sF ( s )
t →0 s →∞
根据拉普拉斯变换的初始定理和终值定理可知, 初始值满足关系式
& (t ) = lim( k j + k p kδ k M )k Z ⋅ s ⋅ lim ∆q
可见,机械通道(不可逆助力操纵系统) 杆力梯度是与纵向的量纲导数 和短周期固有频率
Zα 、 M δ
e
ω sp
有关的。
2控制增稳系统的杆力特性(将增稳系统及 电气前馈通道接通)
∆nZ ( s ) = [k j + k p kδ M ( s )] nZ nZ q ∆Fy ( s ) + ky 1 + kδ ka [k y Gq ( s )]k z Gδqe ( s ) = [k j + k p kδ M ( s )]kZ 1 nZ + k k k k ] z δ a y [1 + nZ nZ nZ q Gδ e ( s )Gq ( s ) k y Gq ( s )
5.3 控制增稳系统
阻尼器和增稳系统的局限性: 1.阻尼器与增稳系统能提高阻尼比和固有频率,却 牺牲了操纵性; 2.阻尼器和增稳系统无法解决非线性操纵指令问 题,即当大机动飞行时,要求飞机具有较高的操 纵灵敏度,而小机动飞行时,则要求有较小的操 纵灵敏度。(眼镜蛇机动与空中加油)
z
MIG-29-OVT战斗机眼镜蛇机动
q 57.3gk y
k V
nZ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剞花刀工艺
一、剞花的目的与原料选择
剞花——在原料的表面切割成某种图案条纹,使之受热收缩或卷曲成花形的加工。
剞花的目的:是缩短成熟时间,使热穿透均衡,达到原料内外成熟、老嫩一致。
原料选择:一般有整形的鱼、方块的肉、畜类的胃、肾、心,禽类的肫,鱿鱼,鲍鱼等,植物性原料有豆腐干,黄瓜,莴笋等。
适合剞花刀的原料必须具备:
1、原料较厚,不利于热的均衡穿透,或过于光滑不利于裹汁,或有异味不便于在短时间内散发的。
2、原料具有一定面积的平面结构,以利于剞花的实施和刀纹的伸展。
3、原料应不易松散、破碎,并有一定的弹力,具有可受热收缩或卷曲变形的性能,可突出剞花刀纹的美观。
二、剞花的基本刀法
在剞花的过程中,大多是对平、直、斜刀法的综合运用,故有人称为混合刀法。
剞花的基本刀法有直剞、斜剞
1、直剞
运用直刀法在原料表面切割具有一定深度刀纹的刀法适用于较厚原料。
2、斜剞
运用斜刀法在原料表面切割具有一定深度刀纹的刀法适用于稍薄的原料。
又有正斜剞和反斜剞之分。
3、混合剞
通常有三类:(1)斜刀法与直刀法混合使用,如麦穗花刀、鱼鳃花刀。
(2)直刀法与直刀法混合使用,如荔枝花刀、两面连花刀。
(3)斜刀法与斜刀法混合使用,如松果花刀。
三、剞花刀法
(一)常用花刀的剞法(连接1),(连接2)(连接3)P72-74页
菊花形花刀、麦穗形花刀、荔枝形花刀、松果形花刀、麻花形花刀、鱼鳃(佛手、眉毛、梳子)形花刀、灯笼形花刀、竹节形花刀、鱼翅(玉翅)形花刀、锯齿(鸡冠、蜈蚣丝)形花刀、卷筒形花刀、绣球形花刀、兰花(鱼网)形花刀、蓑衣形花刀、葡萄形花刀、螺旋形花刀、刀字(回字、棋格)形花刀、蜈蚣形花刀、金鱼形花刀、吞刀形花刀。
(二)整鱼花刀剞法(连接1),(连接2)P75-76页
直一字花刀、斜一字花刀、柳(秋)叶花刀(箭尾)、十字花刀、多十字花刀、月牙花刀、兰草花刀、蚌纹花刀、人字(小字)花刀、波浪(散线)花刀、菱格花刀、牡丹(瓦楞)花刀、鳞毛(松鼠鱼)花刀、狮子花刀。
四、剞花工艺的注意事项
1、根据原料的质地和形状,灵活运用剞刀法
2、花刀的角度与原料的厚薄和花纹的要求相一致。
3、花刀的深度与刀距皆应一致。
4、所剞花刀形状应符合热特性,区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