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行路难》解读

合集下载

行路难译文及赏析

行路难译文及赏析

行路难译文及赏析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乃见青天,时已不多矣。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行路难》最为脍炙人口的两句。

这首诗以李白亲身经历的艰辛旅途为背景,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与困顿艰难之情。

在文章中,我将为大家翻译《行路难》这首诗,并结合赏析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思想。

《行路难》一诗中包含李白求求上青天的奋进之志,以及这种志向面对磨难所遭受的挫折和困境的描绘。

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高质量的译文,并对其进行解析。

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乃见青天,时已不多矣。

这是诗歌最重要的两句,也是最经典的两句。

诗中的“行路难”表达了主人公面对山川险阻、风雨洗礼的困难和艰辛。

而“难于上青天”则既是真实的境况,又是主人公的心理寄托。

随后的“乃见青天”展示了主人公奋力攀登后获得成功的一瞬间,揭示出他的毅力和决心。

最后的“时已不多矣”告诉读者,成功的喜悦只是短暂的。

行路难,这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的过程。

虽然在翻译诗歌时往往无法完全忠实地还原原作的意境,但我们仍然可以尽力将其中的情感转换为文字。

下面是我给出的一种译文:Traveling is hard, hard as reaching the sky,But I finally catch a glimpse of the blue,Yet time is running out, bidding quick goodbye.这种翻译试图表达出李白诗中的奋斗精神与挫折感,虽然可能无法传达出原作中的韵味,但仍有助于读者理解诗人面对困境的坚持与努力。

除翻译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诗歌的意境、艺术手法以及丰富的情感细节中进行赏析。

首先,整首诗以行路难为主题,表达出人生的艰难曲折。

无论是物理上的艰难还是心理上的挫折,都反映了人们在追求事业和梦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

同时,难于上青天的境界,更象征着人们对于理想和成功的追求。

其次,诗中的句式简洁而有力,采用了对偶和相对句的修辞手法。

例如,“行路难,难于上青天”采用了对偶的形式,强调了主题的艰难性。

唐诗《行路难》赏析

唐诗《行路难》赏析

唐诗《行路难》赏析唐诗《行路难》赏析1作品简介《行路难·其二》由李白创作,《行路难》是乐府旧题。

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之一。

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作品原文行路难·其二作者: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作品注释1、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

2、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

3、贾生: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

4、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

5、归去来:指隐居。

作品翻译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

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

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我心意的。

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

你看,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彗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剧辛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

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作品讲解“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这个开头与第一首不同。

第一首用赋的手法,从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写起,起得比较平。

这一首,一开头就陡起壁立,让久久郁积在内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喷发出来。

亦赋亦比,使读者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深广。

后来孟郊写了“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的诗句,可能受了此诗的启发,但气局比李白差多了。

能够和它相比的,还是李白自己的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类诗句,大概只有李白那种胸襟才能写得出。

李白《行路难》赏析

李白《行路难》赏析

李白《行路难》赏析李白《行路难》赏析《行路难》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思想上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行路难》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行路难》共三首,是李白天宝三年(744)因遭谗毁而离开长安时作的。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李白在这首诗中,以满腔的悲愤,深深的感叹着世路的艰难,从而抒发了他久久郁积于心的痛苦和忧伤。

一向嗜酒成癖的诗人,面对这“金樽清酒”,竟然喝不进了,“玉盘珍羞”,也咽不下了,拔剑四顾,心意茫然。

虽然壮志犹在,但是啊,欲渡黄河,冰已塞川;将登太行,雪又满山。

人生世路,竟是这样难以逾越的艰难险阻。

道路纵然如此崎岖,诗人也并没有就此意冷心灰,还是希望将来能有一天,象姜尚遇文王、伊尹见商汤那样,做出一番宏伟的事业。

可是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是怎样撕裂人心的一声呐喊。

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有抱负的诗人,在那政治黑暗的封建时代,是怎样的欲罢不能而又前路茫茫啊。

最后两句,虽然是以豪迈的气概,写出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渺茫的希望。

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构成了这首诗的基调,它支配着诗人在难以平静的感情的'激流里,急剧地起伏跳荡,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雄伟气势,扣人心弦。

这首诗语言高华,但又自然明畅,音节高亢,但又抑扬宛转。

在短短的篇幅里,用了许多色彩浓重的字眼,化成了一个个鲜明突出的形象,如“金樽”、“玉盘”、“冰川”、“雪山”“碧溪”、“红日”、“云帆”“沧海”,把诗人的感情映衬得更加炽热而强烈。

悲歌慷慨,于抑郁中冲出了奔放不羁的豪情,这正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和感人力量。

李白《行路难》原文和翻译赏析

李白《行路难》原文和翻译赏析

【《行路难・其一》原文】《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馈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注解】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铸”,食物。

直: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橘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意传》载:宗意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61食:通“餐”。

7羞:通“馈”。

8直:通“值”。

【《行路难•其一》翻译】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行路难・其二》原文】《行路难•其二》作者: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二》注释】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

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译文|赏析《行路难·其一》一诗中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行路难·其一》原文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及注释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珍贵的莱肴。

羞通"馐"。

直通"值"。

箸:筷子。

顾:望。

垂钓碧溪:《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年老垂钓于渭水边,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

梦日:传说伊尹在将受到成汤的征聘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边。

安:哪里。

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说,宗悫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济:渡。

译文:金杯盛清酒一斗可值一万元,玉盘装着珍贵的菜肴可值万数的钱。

吃不下去只得停下酒杯,放下筷子,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又被冰封了河道,准备登太行山,又积雪满山。

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忽然又像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呀,行路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在何处?总会有个时候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

翻译: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李白《行路难》原文和翻译赏析

李白《行路难》原文和翻译赏析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注解】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食物。

直: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6 飡:通“餐”。

7 羞:通“馐”。

8 直:通“值”。

【《行路难·其一》翻译】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行路难·其二》作者: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二》注释】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

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与赏析《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珍贵的莱肴。

羞通"馐"。

直通"值"。

箸:筷子。

顾:望。

垂钓碧溪:《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年老垂钓于渭水边,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

梦日:传说伊尹在将受到成汤的征聘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边。

安:哪里。

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说,宗悫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济:渡。

译文:金杯盛清酒一斗可值一万元,玉盘装着珍贵的菜肴可值万数的钱。

吃不下去只得停下酒杯,放下筷子,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又被冰封了河道,准备登太行山,又积雪满山。

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忽然又像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呀,行路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在何处?总会有个时候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

翻译: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赏析:这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盛世大唐有这样一个人,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贺知章称他“谪仙人”,杜甫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余光中说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他狂放到让力士脱靴、贵妃奉墨;他潇洒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是的,他就是诗仙李白!
谁都知道李白嗜酒如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他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而现在面对着“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他居然没有“一杯一杯复一杯”地豪饮,反倒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李白青年时期就立志“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他的人生理想,就是成为一代名相,辅弼君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天宝元年,已经42岁的李白得到了皇帝的宣诏,欣喜若狂之中,他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奉诏入京,却没有受到重用,两年后被“赐金放还”,赶出长安。

曾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已成笑话,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也成泡影。

怀才不遇,英雄失路,报国无门,前路何在?
万般忧愤之中,他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不是真的已经走投无路,陷入绝境了?身,彻骨的寒冷!心,巨大的失望!但李白绝不服输,对他来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更有理想中的诗和远方。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困顿之际,他想到两个人:一位是吕尚,碧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梦舟绕日,得遇成汤,他们最终辅佐明君成就帝业。

想到这里,李白的心头又重新燃起希望,充满信心,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渺茫,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进退失据!无所适从!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会气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似异峰突起,直指云天,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他仍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
他茫然过,徘徊过,但终于振奋精神,斗志昂扬!
愿:盛世之中的我们,也都可以像李白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