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行路难》(之一)的诗意赏析

合集下载

唐诗《行路难》原文及赏析

唐诗《行路难》原文及赏析

行路难【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解】1、珍馐:名贵的菜肴。

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

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白话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赏析】“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

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

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

李白《行路难》赏析

李白《行路难》赏析

李白《行路难》赏析赏析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

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

才学识见如李白,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从此险山恶水,天各一方。

未来的生活中,闲来垂钓,宛如昔日垂钓而受周文王之聘,助文王打下江山的姜尚(姜太公),而历史上又有的这样一个典故:伊尹在受汤之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起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有了对未来的新的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前路多艰,虽然未来还会有机会,但是万般的艰难险阻、矛盾,都闪现在诗人的脑海中。

最后,出于诗人本身积极入世的愿望和毅力、决心,他吟出了这样的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属短篇。

但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它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赏析二:《行路难》是《乐府》集杂曲,本为汉代歌谣,内容倍言世路难及离别伤悲之意。

《行路难》共三首,比较集中表现了李白的悲愤与苦闷,表现了他的追求与幻灭,代表了他浪漫主义的特点。

《行路难》其一可以代表李白诗歌的中心主题。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诗人入长安而不断遭到权贵排挤谗谄的时候。

诗中虽因理想不得实现而悲愤万端,但仍未失去进取的信心,全诗的思路紧紧围绕主观和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迅速展开,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行路难其一李白赏析

行路难其一李白赏析

行路难其一李白赏析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首描写困境与磨难的诗歌。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感受的结合,李白生动地描述了旅途中所面临的艰难困境。

这首诗歌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困境的坦然接受,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诗中开篇便以“金樽清酒斗十千”的豪情飘逸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立刻转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此间乡亲苍苍翠竹林”。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们感受到作者行走之途的艰辛与孤独。

李白运用了大量的形象化的语言手法,依靠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凸显行路的艰难与痛苦。

诗中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描述了山路的艰险崎岖,给人一种行走之路曲曲折折、无法预料的感觉。

然而,李白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继续描绘了其他的困境,如“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奋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道混乱的反思。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身当恶名遭轻薄,苦心岂免为选择”,李白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才子的苦衷与无奈。

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名利之争的尴尬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我真实追求的坚持和勇气。

这种力求真实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即使面对形势的艰难与困境,李白依然选择了站在自己心中的那片阳光下,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携来白骨至清泉,眼见尊前血泪尽”。

这些诗句反映了李白的悲壮与倔强,同时也启示着我们在困境中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之,李白的《行路难》在描述行走困境的同时,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困境的认识与思考。

它呈现了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引导着人们在面对困境与挫折时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这样的精神,不仅在李白的时代有指导意义,也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深远影响。

李白《行路难》原文和翻译赏析

李白《行路难》原文和翻译赏析

【《行路难・其一》原文】《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馈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注解】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铸”,食物。

直: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橘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意传》载:宗意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61食:通“餐”。

7羞:通“馈”。

8直:通“值”。

【《行路难•其一》翻译】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行路难・其二》原文】《行路难•其二》作者: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二》注释】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

李白古诗《行路难·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古诗《行路难·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古诗《行路难·其一》原文译文赏析《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通:馐;直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

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完整版)《行路难》初中古诗词赏析

(完整版)《行路难》初中古诗词赏析
翻译:想渡黄河,河川被冰块塞满,要登 太行,大雪却覆盖满山。
理解:运用比喻象征仕途艰难,寓 含着无限的悲慨。(这也是诗人悲 哀的原因)
4.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翻译:闲来无事,(就学那吕尚)在清溪 上钓鱼消遣,忽然间,又梦见自己坐船遨 游到太阳旁边。
理解:采用“垂钓碧溪 ”和“乘舟梦 日 ”两个典故,写出了诗人对自己 从政仍有所期待,希望自己可以一展 宏才,有为于当世(希望得到皇帝重 用)。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__樽__ 清__酒__ 斗__十__千__ ,玉盘珍__羞__ 直__万钱。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翻译:行路难啊!行路难!那么多的岔路, 我如今身在何处?
理解: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写 出诗人进退失据、极度苦闷的心情。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机会总有一天 会到来,那时,我就会高挂船帆,渡过 苍茫的大海。
理解:运用典故,写诗人坚定地理想和信 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充满了坚定自信、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 精神。反映了诗人倔强的性格和开阔的胸 怀。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 著追求理想。
主旨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 怀才不遇,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的感 情,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追求、乐观 自信、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
7.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A、巧用历史典故 ; B、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C、跳跃式的结构,全诗共十四句,
八十二个字,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 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行路难其一诗歌鉴赏

行路难其一诗歌鉴赏

行路难其一诗歌鉴赏
《行路何其难——<行路难其一>赏析》
李白的《行路难》是一组以行路艰难为主题的诗歌,其中《行路难其一》最为著名。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诗中的“行路何其难”一句,深刻地反映了人生道路的艰辛和坎坷。

诗人通过描绘行路的艰难,表达了人生的苦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真理。

诗中的“行路”不仅指的是实际的道路,更是指人生的道路,表达了人生道路充满了无数的艰难险阻,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面对和克服。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行路的艰难和困苦。

黄河的冰塞和太行的雪满,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阻碍和困难。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行路的艰难,强调了人生道路的曲折和不平坦。

然而,诗中并没有流露出消极和绝望的情绪,相反,诗人通过“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的坚定信念。

诗人在艰难的行路中,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希望。

最后两句“行路何其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诗人认识到人生道路的艰难,但他也相信,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终有一天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整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李白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中的行路何其难,既是对人生道路艰难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这首诗鼓励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断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唐诗赏析-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及赏析

唐诗赏析-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及赏析

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及赏析'此诗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通:馐;直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雪满山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诗词《行路难》(之一)的诗意赏析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意: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简析: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

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

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

“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

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

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