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赏析
古诗文《行路难·其一》赏析

古诗文《行路难·其一》赏析行路难·其一唐朝: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注释⑴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⑶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⑸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⑹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会:当。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行路难·其一背景创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诗词《行路难》(之一)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行路难》(之一)的诗意赏析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意: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简析:“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
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
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
“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
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
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行路难》原文、书下注释、赏析

行路难(其一)①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②,玉盘珍羞直万钱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④,忽复乘舟梦日边⑤。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⑥?长风破浪会有时⑦,直挂云帆⑧济⑨沧海。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忽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李白显然化用了这一诗句,不过增加了“对比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
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
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
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
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
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1. 选自《李太白全集》卷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
行路难,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2.﹝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
金樽,对酒杯的美称。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3.﹝玉盘珍羞直万钱﹞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李白《行路难》原文及翻译赏析

【《行路难·其一》原文】《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可以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何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讲解】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困难和分别伤心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古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可以食”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宝贵的菜肴。
羞,同“馐”,食品。
直: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可以食,拔剑击柱长惋惜。
”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邀请的前夜,梦见自己坐船经过日月之旁。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助帝王成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示对自己的政治前程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理想,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6飡:通“餐”。
7羞:通“馐”。
8直:通“值”。
【《行路难·其一》翻译】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可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视周围,内心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经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何其多,我的路在哪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悬起云帆,在沧海中百折不回!【《行路难·其二》原文】《行路难·其二》作者: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街市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当年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行路难》(其一)诗歌赏析

【原文】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金樽(zūn):对酒杯的美称。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玉盘:对盘子的美称。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遇到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
《宋书·宗悫(què)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
会,终将。
云帆:高高的帆。
济:渡。
【诗意】酒杯里的清醇美酒一斗十千,盘子里装满的佳肴价值万钱。
胸中郁闷的我放下酒杯,丢下筷子,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着实茫然。
想要渡过黄河,坚冰堵塞了这条大川;想要攀登太行山,无边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再起东山;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的路走起来多么艰难啊,多么艰难;眼前这么多岔路,如今身处何方?坚信终将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扬起高高的帆,横渡沧海,奋勇向前!【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不仅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这篇《行路难》。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托克马克城),他即于此出生。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
天宝初供奉翰林。
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及赏析

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及赏析此诗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通:馐;直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雪满山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李白《行路难》原文和翻译赏析

【《行路难・其一》原文】《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馈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注解】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铸”,食物。
直: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橘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意传》载:宗意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61食:通“餐”。
7羞:通“馈”。
8直:通“值”。
【《行路难•其一》翻译】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行路难・其二》原文】《行路难•其二》作者: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二》注释】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
李白古诗《行路难·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古诗《行路难·其一》原文译文赏析《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通:馐;直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
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
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可现在诗人却只能"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诗人停止了倒酒,扔掉了筷子,拔出了长剑,四处不停地环顾。
这些反常的行为贴切地写出了诗人在京城受挫后苦闷抑郁的内心状况。
本来,有着远大政治抱负、雄才大略的诗人能够幸运地亲近皇上,舒展自己才略是件快意人生的事。
但现在,诗人却不幸地遭到皇上无情的"变相驱逐",连京华之地都不
能逗留了,没有人能体会得到诗人此时的惆怅和失落的情绪。
停、投、拔、顾四动作传神地写出了这种心理状态下的真实情况。
冥冥中,诗人深感到前途的难测,道路的艰险。
想横渡黄河,却又不可避免地遭遇"冰塞川"的险阻;想登上太行山,却又要面临"雪满山"的考验和危险。
在人生的道路上,诗人进退不得。
层层的考验,重重的险阻,让诗人心感无奈而又彷徨无据。
诗人在愁苦着脸。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
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
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
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馐”,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
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
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结尾二向,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
有实现的一天。
我们的诗人,向来豪迈成性。
他习惯用积极的眼光,坚定的信念,宏伟的抱负,去寻找他希望的所在。
他坚信终有一天,他的横溢的才华定能得到尽情地舒展。
他看到姜尚在湖边钓鱼时得到了文王的赏识;他看到了伊尹在做梦乘舟绕日月穿行后便得到汤的重用。
诗人也坚信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姜尚和伊尹一样,受到明君的聘用。
他坚信自己也一定能逢上赏识自己的伯乐、知己。
那一天的到来就是自己舒展才华和抱负的开始。
诗人心里揣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一份炽热的希望。
但眼前,面对着千头万绪的人生道路,又该去选择怎样的一条道路呢一回到现实,我们的诗人又感到难堪和迷惘起来了。
眼前纵横交错的人生道路,曲折复杂、凶险难卜,真不知该走哪一条才恰当面对摆在眼前的那么多的歧路,诗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茫然。
唉!哪一条人生道路才能顺利地到达自己的辉煌前景呢谁能指点下我们苦闷的诗人
但在重重的困难和险阻面前,我们的诗人并不显得沮丧,更不沉沦。
相反,我们的诗人又显出了他的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豪情满怀的气概来。
诗人决定要乘长风去破万里浪,挂起高高的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如此的气概,看来,诗人宏伟的抱负得以舒展的时日也不远矣。
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