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

合集下载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性规划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性规划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性规划(2008~2020)盐城市沿海开发办公室盐城市海洋与渔业局2008年10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原则 (1)三、规划范围 (1)四、规划依据 (1)五、规划目标 (2)第二章海岸线资源评述 (3)一、概况 (3)二、港航资源 (3)三、滩涂资源 (4)四、旅游资源 (5)五、风能资源 (5)第三章海岸线利用现状 (6)一、概况 (6)二、岸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9第四章重点产业与总体布局 .. (10)一、重点产业 (10)二、总体布局...................................................................................................... .11 第五章海岸线利用规划 (13)一、岸线分类 (13)二、岸线开发与利用布局 (14)第六章与海洋功能区划一致性分析 (18)一、功能上的一致性.......................................................................................... .18二、范围上的一致性.......................................................................................... .18三、利用形式上的一致性.................................................................................. .18第七章海岸线保护与管理. (19)一、岸线保护...................................................................................................... .19二、岸线管理...................................................................................................... .19 附图:1、海岸线利用现状图2、海岸线利用规划图3、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沿海综合开发战略,科学利用有限的岸线自然资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保障港口、能源、工业等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行业对海岸线的需求,保护岸线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岸线在沿海综合开发中的基础作用,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盐城城南新区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项目

盐城城南新区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项目

盐城城南新区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项目一、背景盐城城南新区南海未来城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南部,计划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是南海未来城的主要发展区域。

规划建设的南海未来城将重点打造现代化特色的综合性城市,包括商业、住宅、公共设施、绿化等多个项目,将是盐城未来的经济、商业、文化中心。

为了保障南海未来城的有序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盐城市政府委托专业规划机构开展了南海未来城核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项目。

二、项目概述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项目是一项针对南海未来城核心区发展的详细规划项目,目的是规划核心区地块的土地利用、建设控制、公共设施、绿化、交通等方面,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控制,促进南海未来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优化。

本规划项目的主要任务包括:1.梳理南海未来城核心区的规划状况和基础设施情况;2.给出核心区的整体规划构思,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控制规划;3.制定核心区公共设施和绿化配套规划,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市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4.制定相应的交通规划,优化核心区内部交通,提高交通效率。

三、实施过程本次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项目的实施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启动、规划范围确定、委托招标、项目组成等内容。

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组应该充分调研现有资料,了解南海未来城核心区的情况,为后续的规划工作做好准备。

同时,项目组还应确定规划范围和开始招标等准备工作。

2. 规划设计规划设计阶段是本项目的核心,是制定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的关键步骤。

项目组将对核心区的土地利用、建设控制、公共设施、绿化、交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形成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

3. 意见征询规划设计方案制定完成后,项目组将邀请各方专业人士和公民代表,对方案进行征求意见和建议。

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完善规划设计。

4. 编制控规根据设计方案完善后的意见和建议,项目组将制定控规,最终形成南海未来城核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的通知-盐政发〔2017〕74号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的通知-盐政发〔2017〕74号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的通知
正文:
----------------------------------------------------------------------------------------------------------------------------------------------------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的通知
盐政发〔2017〕7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已经市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盐城市人民政府
2017年9月28日
附件: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1.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2.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3.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4.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5.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6.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7.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8.rar
盐城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9.
rar
——结束——。

江苏盐城发展战略研究(一)鹿特丹港的发展经验与模式

江苏盐城发展战略研究(一)鹿特丹港的发展经验与模式

前言沿海地区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沿海开发是江苏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盐城的海岸线占全省的56%,《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制定,为盐城沿海开发带来了重大机遇。

融入长三角,将为盐城发展创造有利的平台,大丰港获得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成为滩涂盐城变为滨海盐城的切入点,盐城把大市区建设和沿海开发作为十一五及以后发展的两个重要增长极,将加快盐城沿海开发步伐。

近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盐城视察,明确提出要按照“以工兴港、以港兴海、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总体要求,以沿海港口建设为突破口,以临海工业园区和海港新城为依托,加快沿海新型产业体系建设。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呼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做出沿海开发的战略决策,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构建新的区域发展框架。

“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其目的是要充分利用盐城的沿海优势,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及发展的眼光来实施以沿海港口、临港产业、海滨新城“三位一体”的互动发展战略,打造“海滨盐城”的新格局,促进盐城区域经济快速崛起,使其成为中国最具魅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我们将通过对盐城经济与社会发展历史、现状及资源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进一步分析盐城所在区域的发展环境、机遇与挑战,以及国际国内沿海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盐城沿海定位、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城市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作出回答。

我们的战略规划力求从盐城发展的现状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盐城长远发展的远景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求最佳的规划方案,策划沿海开发的动态发展路径。

第一部分国内外沿海开发经验借鉴1.沿海开发与港口经济沿海开发与港口经济息息相关,港口经济的发展可带动沿海地区的发展,而沿海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港口经济的繁荣。

1.1港口经济所谓“港口经济”即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25•【字号】盐政办发[2013]54号•【施行日期】2013.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盐政办发〔2013〕5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盐城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3月25日盐城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年)为合理开发利用水域滩涂资源,加强对养殖业的有效管理,保障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水域滩涂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农渔发〔2002〕5号)、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及《关于贯彻实施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2〕131号)精神,在各县(市、区)编制出台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基础上,现结合本市水域滩涂的自然属性、养殖现状和社会需求,科学指导本市宜渔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特制定本规划。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一)水域滩涂自然状况【地理位置】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浦东经济开发区、长江三角洲辐射区内;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西与扬州、淮安市毗邻,北与连云港隔灌河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

滩涂北起陈家港,同连云港市交界,南至老坝港口与南通市接壤,西至海堤公路,东至最低潮位线(枯落痕);属淤泥质或粉沙淤泥质平原海岸,标准海岸线全长582公里。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引言江苏省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潜力。

为了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份详细的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

1. 发展背景江苏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拥有良好的水陆交通条件和便捷的港口设施。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2. 现状分析2.1 经济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一直以工业为主导,特别是制造业和重工业。

这些行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

此外,由于缺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2.2 社会发展尽管江苏沿海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较好,但由于受到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一些城市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不足、居民收入差异大等问题。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滞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贫困问题。

2.3 环境保护江苏沿海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大量工业废水和家庭污水排放对沿海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

3. 发展目标基于对现状的分析,为了促进江苏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发展目标: - 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 -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改善城乡基础设施; -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 发展策略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 4.1 经济发展策略 - 制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并提供相应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 -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 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和信息网络,促进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

4.2 社会发展策略•加大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

盐城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现状和生态保护策略-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

盐城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现状和生态保护策略-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

盐城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现状和生态保护策略-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在地理学意义上, 滩涂是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 即潮间带。

滩涂资源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沿海滩涂湿地也是天然的自然保护区, 同时也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 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沿海滩涂; 湿地; 可持续发展;一、概况中国作为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三大国, 海域面积广阔, 自北至南濒临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 滨海湿地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 滩涂资源十分丰富。

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25%, 主要分布于盐城、连云港和南通三市, 其中又以盐城市滩涂面积最大。

盐城沿海滩涂北起盐城响水县的灌河口, 南至盐城东台市的新港闸, 由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五县(市) 滩涂组成。

独特的区域优势和资源条件, 构成了盐城沿海滩涂湿地宝贵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它不仅具有壮丽的自然人文景观, 同时也蕴藏着丰富而多样的生物种群。

二、盐城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现状盐城沿海滩涂资源形式多样, 是极其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沿海地区开发好其海涂资源刻不容缓, 对沿海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是维系整个海涂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所在。

就目前来看, 盐城沿海滩涂资源被分为如下几种模式来进行开发利用:(一) 发展水产养殖业盐城市水产养殖业目前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个部分, 通过人为控制, 在天然水体之中进行水生动植物的繁殖、培育和收获, 进行鱼、贝、虾、蟹、藻等多品种水产品的人工饲养。

这些水产养殖产品在加工后进入市场, 尤其受内陆地区人民欢迎, 成为当地居民的可靠收入来源, 推动了盐城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二) 开展盐化工业海水制盐是传统的海洋开发产业之一, 也是盐城沿海滩涂地区传统的生产方式之一, 发展盐化工业, 开发加碘盐、浴盐、原盐、工业盐等不同种类的盐化工产品, 成为盐城地区众多盐化工厂的主要工作任务。

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文本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目录................................................... I 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调整目的 (1)二、规划调整指导思想 (1)三、基本原则 (1)四、编制依据 (2)五、规划范围 (4)六、规划期限 (4)第二章工作背景 (5)一、区域概况 (5)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6)三、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7)四、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第三章主要指标安排 (13)一、土地利用战略 (13)二、主要指标安排 (14)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6)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17)第五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21)一、优先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 (21)二、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 (21)三、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 (23)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4)一、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区 (24)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7)第七章村镇建设控制区及流量指标归还 (30)一、村镇建设控制区布局 (30)二、流量指标归还计划 (30)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 (32)一、严格保护生态用地 (32)二、土地生态环境整治重点 (32)三、完善生态用地管理 (33)四、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3)第九章各镇土地利用调控 (35)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调整 (38)一、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38)二、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调整 (39)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1)一、强化规划实施的责任与管理 (41)二、加强土地规划的法制实施 (42)三、运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42)四、完善规划实施的技术保证 (43)五、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3)六、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44)附表附表1: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表附表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3:主要规划指标分解落实表附表4: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划表附表5:盐都区已批未变更土地情况统计表附图附图1:土地利用现状图(2014年)附表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20年)附表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附表4: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附表5: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目的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据国家、江苏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编制《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海岸线利用控制性规划(2008~2020)盐城市沿海开发办公室盐城市海洋与渔业局2008年10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原则 (1)三、规划范围 (1)四、规划依据 (1)五、规划目标 (2)第二章海岸线资源评述 (3)一、概况 (3)二、港航资源 (3)三、滩涂资源 (4)四、旅游资源 (5)五、风能资源 (5)第三章海岸线利用现状 (6)一、概况 (6)二、岸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9第四章重点产业与总体布局. (10)一、重点产业 (10)二、总体布局...................................................................................................... .11 第五章海岸线利用规划.. (13)一、岸线分类 (13)二、岸线开发与利用布局 (14)第六章与海洋功能区划一致性分析 (18)一、功能上的一致性.......................................................................................... .18二、范围上的一致性.......................................................................................... .18三、利用形式上的一致性.................................................................................. .18第七章海岸线保护与管理 (19)一、岸线保护...................................................................................................... .19二、岸线管理...................................................................................................... .19 附图:1、海岸线利用现状图2、海岸线利用规划图3、海岸线利用控制规划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沿海综合开发战略,科学利用有限的岸线自然资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保障港口、能源、工业等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行业对海岸线的需求,保护岸线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岸线在沿海综合开发中的基础作用,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二、规划原则1、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根据沿海岸线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岸线,宜港则港,宜围则围,宜养则养,注重岸线原始风貌的延续,让自然特色、地方特色不断增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岸线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集约利用的原则。

岸线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坚持科学利用、集约开发,明确岸线的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臵,实现岸线集约利用,提高岸线利用效率。

3、统筹兼顾的原则。

岸线资源开发必须体现科学布局、立足长远、渐进有序的要求,合理确定港口、临港(海)工业、旅游休闲、生态保护等岸线的开发利用;对具备良好开发前景而近期又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岸线,做好规划控制和规划预留,为后续开发留足空间。

4、规划协调的原则。

岸线规划应当符合全市海洋功能区划,并与沿海开发战略规划、节点规划、沿海产业布局及相关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

岸线利用涉及土地使用的,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三、规划范围本规划的区域范围为:南起“安台线”,北至“响灌线”,海岸线向陆一侧至海堤公路,向海一侧至低潮线。

港区、港城、工业园区可根据相关行业规划向陆域纵深布臵。

规划时段为2008年至2020年。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8、《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9、《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10、《江苏省港口条例》11、《江苏省盐业管理条例》12、《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13、《江苏省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14、《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15、《盐城市海洋功能区划》16、《盐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7、《盐城港总体规划》18、《盐城市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19、《盐城市沿海旅游发展规划》20、沿海县(市)节点规划五、规划目标根据全市海岸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合理确定岸线基本功能、开发利用方向,建立科学的岸线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岸线开发秩序,以达到岸线功能明确、利用合理、效益提高、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分期目标是:到2015年,以岸线资源整合、合理利用为主,有效提高各类岸段的利用率,缓解岸线资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到2020年,以岸线功能调整、科学开发为重点,建立完善岸线管理机制,确保岸线有序、持续利用。

第二章海岸线资源评述一、概况盐城市标准海岸线长582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60%,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之一。

盐城市海岸由于受历史上黄河入海改道以及近海潮汐动力的影响,岸线自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化,射阳河口为“北冲南淤”的分界点。

射阳河口以北,为侵蚀性粉砂淤泥质海岸,潮间带一般宽1~2公里,最大蚀退率达30米/年左右;射阳河以南为堆积型粉砂淤泥质海岸,滩面宽度较大,最大可达30公里,最大淤进率为100米/年左右。

从海岸陆地地貌上南北两段也有明显差异。

灌河和射阳河之间的是由黄河夺淮入海后所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地面高程1~3米。

黄河改道后,由于泥沙来源断绝,岸线受侵蚀而后退,地面物质组成多为粘土和亚粘土,沿岸地势平坦,为大片盐田和沼泽。

而射阳河以南为海积平原区,是近千年来海岸不断淤积而形成的滨海平原,岸外有辐射沙洲屏护。

二、港航资源本市海岸气候温和,港口常年不冻;一般风浪较小,泊稳条件较好;受台风和海雾的影响也较少;海岸陆域平坦开阔,码头、库场、道路用地充足。

1、陈家港及灌河沿岸灌河是苏北唯一河口未建闸的开放型入海河流,泥沙来源较少,河势基本稳定,水深良好,水流平缓,不受外海波浪的影响,陆域平坦宽阔,具有较好的建港条件。

陈家港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陈家港港区航道包括灌河口外航道和口内航道,口内响水作业区至灌河口44公里河段,河宽300~1000米,-6米等深线贯穿全河,为三级航道。

2、滨海港滨海港位于废黄河口北侧。

滨海县废黄河口以北长约12公里海岸,-15米等深线离岸最近处约为3.95公里,是江苏海岸距深水区最近的岸段,形成了良好的深水条件。

后方陆域广阔,有一定的集疏运条件和充足的淡水资源供应,具有建设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大型海港的条件。

3、射阳港射阳港位于废黄河三角洲南缘。

射阳河口内水深条件好,岸线稳定,但有拦门沙碍障,影响了通潮河段的航运价值。

目前,射阳港宜建1000~3000吨级泊位。

4、大丰港大丰港位于辐射沙洲内缘海岸,为受辐射状沙脊群屏护的海岸,深水区离岸较远。

但在沙脊之间的几条主要潮汐通道由于潮流的长期冲刷,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水深条件。

其中西洋潮汐水道最好,-15米等深线水域宽3~4公里,长55公里,可乘潮进出10万吨货轮。

大丰港因有沙脊的屏护,波浪小,泊稳条件较好;陆域广阔,港口库场用地充足;深水水域宽阔,锚地等港用水域富裕。

5、群众渔港除上述重要港口外,沿海多条通潮河口均已建闸,通航价值受到影响,但闸下河段为发展中小型渔港提供掩护条件好的停泊地。

现陈家港、翻身河口、扃担港口、黄沙港口、新洋港口、斗龙港口、王港口、梁垛河口、方塘河口等已成为重要的群众渔港,其中,黄沙港国家级中心渔港正在建设中。

三、滩涂资源盐城市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射阳河以南沿岸潮间带浅滩较宽,一般在10~13公里。

该岸段是江苏海岸淤积最明显、潮间带最宽的地带。

近堤滩面高程由射阳河口向南逐渐增高,一般在2~3米,最高处在4米以上,每年以近15平方公里的成陆速度向大海淤长,是江苏省最大的土地后备资源。

《盐城市海洋功能区划》(2006~2010)确定的围海造地面积达192.2平方公里,可为盐城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资源保障。

四、旅游资源灌河口至扁担港口岸段:这一岸段以废黄河口为中心,以侵蚀海岸微地貌景观、沿岸盐田风光等为特色。

在高潮位线附近分布着白色贝壳沙滩,国内少见,具有重要的地质地貌科学研究及旅游价值;灌东盐场是国家级的大型产盐基地,盐场风光、海盐生产工艺、盐运史展示也是有价值的旅游资源。

废黄河口和淮河入海水道形成新的河口观海休闲度假区。

扁担港口至四卯酉河口岸段:这一岸段以射阳河口为中心,拥有里下河四大排涝河流(射阳港、新洋港、斗龙港、黄沙港)入海口,以珍禽栖息、芦苇丛生的河口和盐沼风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处海涂型自然珍禽和湿地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接纳为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

现有射阳河出海口、海上观日出等景点和旅游项目。

四卯酉河口至“安台线”岸段:这一岸段以丰富的特种动植物、独特的海岸景观为特色。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第一个麋鹿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湿地保护组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

保护区气候温和,春、夏、秋、冬自然景观更迭,充满“野趣”。

大丰港、梁垛河闸、东台林场等濒临滩涂,适于建立海滨旅游度假区。

五、风能资源盐城沿海地区风向稳定,四季风速变化相对较小,风能资源优越。

自海岸向近海约10公里处风速剧增,有一个风压风速剧变带。

年平均风速普遍大于3米/秒,40米高平均风速大于6米/秒,70米高平均风速达7米/秒。

海涂平均有效功率密度为110~140瓦/平方米,有效风速时数为4000~5000小时/年(3~25米/秒);每天有效功率密度一般为200瓦/平方米,高的达300瓦/平方米;有效风时达5000~7500小时/年,可利用年时频数介于49~65%之间,是建设风电场的理想场所。

第三章海岸线利用现状一、概况从行政区划上,盐城市海岸线分属5个行政县(市)。

从南向北依次为:东台标准岸线长约181公里,大丰标准岸线长岸线最长,约204公里,射阳标准岸线长约109公里,滨海标准岸线长岸线约44公里,响水标准岸线长约43公里(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