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18一轮浙江语文天天强化练30
语文天天练答案.ppt

9C【A成分残缺,应在“状告”后加“于”。 B项语序不当D项表意不明,没有说出是月 平均,还是年平均。】
10、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括号、 冒号的使用。A项是正确的,括号内容紧贴 原文是对的,原因是局部引用。B项的顿号 应改为逗号。C项的冒号去掉,因是一个词 组。D项中的破折号是多余的,因有“即 是”。
11.D【A.砚池yàn 衍变yǎn 鼹鼠yǎn 讴歌 ōu掩耳盗铃yǎn 呕心沥血ǒu B. 嘀咕dī 嫡传dí床笫zǐ 府第dì滴水穿石dī 屏 息谛听dì;C.掂量diān 惦记diàn 玷污diàn 阽危diàn 拈花惹 草niān 龙车凤辇niǎnD撒谎 sā、撒播sǎ 抹杀mǒ、拐弯抹 角mò、喷香pèn 血口喷人pēn】
说,传说者多出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 意,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14.A【B.强加因果。错在“故而”,前后不 能构成因果关系。C.主宾搭配不当。这个句 子中的第二个分句承第一个分句的主语
“修建青藏铁路”,但“修建青藏铁路”
是一种行为,而“纽带”是名词,二者不 属于同一种事物,不能构成判断句。D.并列 不当。“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
语文天天练答案
1.B(A.屏 bǐng C杼 zhù D殷 yān)
2.D(A.吊—掉,烂—滥;B.角—脚,梁— 粱;C.棉—绵,四—驷)
3.C(“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 本领大的人。可改为“有眼不识金镶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A(B项“全国人民”改为“海内外华 人”,与前面的“世界各个角落”一致;C 项谓语残缺,应在“健全与完善”前加谓 语“做好”;D项缺少主语,把 “在”“上,”去掉)
7A【A.积——集 结——节 B.屈——曲C.常—— 长 D.立——力 经——禁 凶凶——汹汹】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 辨析并修改病句(五):结构混乱

【答案】 中途易辙,“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主语不能是观众,在 “受到”前面加上“这档节目”。
3. 修改下面句子语病【2020浙江,4.B】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
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答案】 中途易辙。“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 ”主语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此句没有说完,后面又说“各参研参 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可将“自从”调整到句子最前面,让“ 自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做状语。
1. 修改下面句子语病【2019·浙江卷】 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
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 人闻之色变。
【答案】 句式杂糅。“当……情况下”改为“在……情况下”。
2. 修改下面句子语病【2018·浙江卷】 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
建家园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答案】在对“广大群众”做陈述时,又插入另一个陈述对象“工作 ”,可将“重建家园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改为“有条不紊地进 行重建家园的工作”。
考向3.藕断丝连
“藕断丝连”是指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 部分的开头,也就是把两句话不恰当地合并成一句话,也叫“前后两兼”。如:
来
……的噩耗传来
26.深受……所欢迎
深受……欢迎/ 为……所欢迎
27.变得分外……多了
变得分外……/ 变得……多了
28 . 比 去 年 同 期 相 比 比去年同期……/
……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谁持彩练当空舞练习题四篇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谁持彩练当空舞练习题四篇篇一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次月考肯定是让同学们难忘了,我相信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应该是大于喜悦吧?看看张老师猜得对不对:是不是基础选择题错了一大堆,尤其是字词音形?是不是自己明明读懂了大阅读,但成绩却只有一位数?是不是作文写得非常仓促,连自己都不愿再看,或者自觉写得不错,可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首先,绝大多数学校并未真正进入“总攻”阶段,还在“讲课”,至多也就是正在进行专项训练,在没有“全卷”概念的情况下,同学们突然接触150分钟150分,节奏感没有,再加上“手生”,取得好成绩应该是近乎奢望。
其次,同学们之所以在试卷上“得势不得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切入角度、答题模式等等尚处于“业余”阶段。
下面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吧!1.必须迅速建立“全卷”观,也就是说必须清楚自己答题的基本节奏,比如答完Ⅰ卷最多用多少时间,大阅读用多少时间等,否则,真正面临考验的时候必将顾此失彼,狼狈不堪!2.要坚决扎实基础,干点“粗活”“累活”,比如字词、成语、诗词默写的总结归纳,最好准备一个小本,遇到新的、错的、活的、怪的就记下来,日积月累,绝不犯同样的错误!3.“君子动口也需动手”,像套题中的文字表述题,许多同学都是用眼睛“做”,顶多是在文中大概“划一划”,这种做题方法是绝对不行的,同学们必须“动手”,每一道表述题,都应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4.做题动手,更需动脑。
一部分同学只知埋头苦做,却不知用头脑去思考、去归纳,本来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却每次都当新题做,重新思考,费时费力,事倍功半,疲于奔命,例如病句题,就特别典型,快去看看吧!5.如果你已经很优秀,那好,去总结点儿“狡猾伎俩”吧!这里说的“狡猾伎俩”就是对命题者出题初衷的洞察和对试题答题轨迹的把握,如果你可以,那可就厉害了!翻翻几天前的考卷,大阅读中那道“……句,在文中作用”题,是不是只答了一点,遗漏了另外一点呢——不够“狡猾”吧?篇二高考语文总复习 1、误答原因探寻文言文阅读题的误答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 平时文言文阅读量不足,文言语句背诵量少得可怜,文言底蕴薄弱。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28古代诗歌的情感 含答案解析

练案28古代诗歌的情感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归山居刘沧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扬州访汪辰初钱澄之①关桥乍泊旋相访,问遍扬州识者疏。
市井草深寻巷入,江城花满闭门居。
僮惊客到饶蛮语,箧付儿收只汉书。
我过七旬君逾八,笑啼同是再生余。
注①钱澄之:在明末曾从事抗清斗争,失败后归隐田园。
这首诗写诗人自家乡安徽桐城往扬州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汪辰初,此时汪辰初也过着隐居生活。
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诗人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结合首联、尾联的内容进行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羌村三首(其三)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杜甫有仁者情怀,对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体察入微。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杜甫这种情怀的。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后赠斯远①赵蕃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②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注①斯远:作者友人。
②病眼:眼因昏睡而懒于睁开,故称病眼。
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所含哲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二、强化练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禁林春直李昉①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②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啭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
注①李昉:宋太宗时两任宰相。
②直阁:大臣值班的场所。
直,同“值”,值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前六句侧重写景,用笔细腻,写出直阁院内春景,表现馆阁宁静安闲的日常生活。
语文天天练答案

语文天天练1答案一、(15分)1.B (A.诌zhōu C. 便biàn D.纤xiān)2.A (B. 爆发力C.为人不齿D.栽赃)3.C(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此处符合语境。
A.“如芒在背”不与“好像”连用;B.“娓娓动听”指说话好听,不用于音乐;D.“安之若素”是褒义词,指在遇到危险和意外时还能和平时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此处褒贬误用。
)4.D (A.“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B.“边缘化”后面逗号改分号,“家务”后逗号改为句号或冒号。
C.引号里句号移到括号外面。
)5.B (A.结构杂糅,删掉“由于”或者“为此”。
C.成分残缺,“解决”缺少宾语。
D.语序不当,调整为“生动展现原汁原味的语言生存状态,传达国人真实的心理情感,敏锐反映社会的发展变迁”。
)二、6.D(征:征召)7.A(连词,表修饰。
B.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C.①介词,给②介词,和D.①副词,趁机②介词,通过,经由)8.C(②体现方望的谋略④间接体现⑤没有认清更始的真实意图,试图归顺汉室)9.D(错在“隗嚣谋划让诸将劫持更始帝刘玄向东投降光武帝”,原文是其他将领想要劫持刘玄向东投降光武帝,隗嚣也参与了他们这个谋划。
)语文天天练2答案一、1.C(A 分别为duïdúqiǎng qiáng zài zǎi B 分别为yùyǔjiâjiězāzhāD分别为cháo zhāo jín jīn shízhì)2.B(A“下角料”应为“下脚料”C“坐阵”应为“坐镇”D“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3.C (①渗透:逐渐进入,多用于抽象事物。
渗入:无孔不入地钻进去,多含贬义。
②颠覆:推翻。
颠倒:位置相反或错乱。
③“虽然”表示转折;“即使”表示假设让步,根据语境,应为转折关系,且“即使”一般不与“可”搭配)4.C(A“耸人听闻”侧重故意夸大渲染,此句中应用“骇人听闻”;B“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D“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31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含答案解析

练案31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水仙子渡瓜洲赵善庆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
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
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这首曲子的前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剪梅中秋无月辛弃疾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惟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上片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少年行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①,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①河湟地: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一带地区,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4.(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①,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①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5.(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强化练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姜楚公画角鹰歌杜甫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①,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注①左绵:地名,代指绵州。
杜甫此诗写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含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C.关于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高考语文检测(三十) “小说形象题”专项强化练含答案

检测(三十)“小说形象题”专项强化练一、(2014·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3分)走眼王伟锋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
“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
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
赵老板内行,眼力好。
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
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
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
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地说:“收着。
”反复把玩了,淡淡..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
自此,赵老板赵老板朗声..声名日隆。
1.(人物形象概括分析题)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答:参考答案:①自信、沉稳、果断。
②强调、不容置疑。
③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露不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16分)麦季袁省梅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
”我不吭声,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的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
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
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
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
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
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天强化练30
(建议用时:20分钟 满分: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流憩(qì) 道观(ɡuàn)
恸哭(tònɡ)乘人之危(chénɡ)
B.厮守(sī)哺育(fǔ)
档案局(dànɡ)闲暇伺隙(sì)
C.伛偻(lǚ)内涵(hán)
下自成蹊(xī)冠心病(ɡuàn)
D.喁喁(yónɡ)眼眶(kuànɡ)
迫击炮(pò) 抿抿嘴(mǐnɡ)
A [B项,哺育(bǔ);C项,冠心病(ɡuān);D项,迫击炮(pǎi),抿嘴(mǐn)。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精减机构是指改变组织机构臃肿重叠、层次过多、职责不清、缺乏效
率的状况,做到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
B.仪仗兵的一点一滴都事关民族尊严、国家形象。
为确保万无一失,出
国前,大到执行任务用的国旗、旗竿和指挥刀,小到一个佩饰、一条腰带,他
们都作了精心准备。
C.微信、支付宝正展开通过扫瞄二维码争抢“红包大战”,网友抢得不亦乐乎。
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块大蛋糕,手机木马伪装成“红包”现身了。
D.纷纷玉蝶飞舞的时刻,落下又旋起的曼妙舞姿,看绯红的晚霞斜斜地
挂在天际,瞬间变成了流光溢彩的时刻,翘盼着这个季末过去后又会是怎样姹
紫嫣红的世界。
D [A项,精简;B项,旗杆;C项,扫描。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遵照上级指示,今天我在会议上对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情况作了汇报,以上总结可能挂一漏万,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出。
B.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的行为,但
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这是令行禁止的。
C.过年过节,花销多些是应该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身体力行,千
万不要过度消费,那样不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D.金融租赁在世界上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但是在
我国,这还是一锅夹生饭,还是一个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的玩意儿。
A [A项,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
遗漏很多。
B项,令行禁止:指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此句误以为是“禁止”的意思。
C项,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此处应为“量力而行”。
D项,夹生饭:半生不熟的饭,比喻开始没做好再做也很难做好的事情,或开始没有彻底解决以后也很难彻底解决的问题。
不合语境。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让那一片源于屈陶李杜、飘自王杨卢骆的朗月清风,在新的时代,继
续吹拂、照耀今人,给我们的心灵一份充实。
B.十多年来网络音乐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看似产量惊人、覆盖面巨大,
却很难赚到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版权保护不力。
C.钢筋好比建筑的筋骨,钢筋不结实,关系到建筑是否安全,如果工地
上使用“瘦身”钢筋,会给建筑留下致命的安全隐患。
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由于比正常书页小,所以读者在这些设备
上浏览漫画时常会产生看不清文字的苦恼。
B [A项,语序不当。
“吹拂、照耀”应改为“照耀、吹拂”,与“朗月清风”对应。
C项,两面对一面。
“钢筋不结实”应改为“钢筋结不结实”。
D项,主语偷换。
前半句应改为“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比正常书页小”。
]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韩国媒体报道称,源自韩国的《奔跑吧兄弟》不仅令浙江卫视蝉联
周末黄金时段的收视桂冠,还让版权方韩国SBS电视台获得了约300亿韩元利润(约1.8亿元人民币),甚至让SBS电视台一举还清了债务。
B.捐助人艾欣说:“我们希望探索出一种‘全透明模式’,让捐款人知道自己的钱是怎么用的?帮助了谁?每一笔钱都清清楚楚、有据可查。
”
C.在三亚过冬的老人们自称“候鸟”。
在冬季来临前,他们从北方飞来,
直到来年,故乡的雪化掉后,他们再飞回去。
他们与候鸟一样迁徙来往。
D.“原创得不到保护,可怜的创造力正在不断被削弱,每天朋友圈里转的
原创优质内容的比例正在快速减少”。
一位原创作者的慨叹,道出了微信上抄袭
成风的危害所在。
C [A项,应将括号及其中的内容放到“韩元”之后。
B项,无疑而问,
应将问号改为逗号。
D项,第一个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3)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
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5)此去经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抓重点字词,同音字、形似字、生僻字等。
(1)故:所以;跬:半步;至:到达。
(2)羡:羡慕;挟:挟带。
(3)比喻的修辞。
(4)注意上下句子的对偶和叠音词。
(5)辰:时光;纵:即使。
【答案】 (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3)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4)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5)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7.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构成“累犯”的三个必备条件。
(6分)
《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被
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是累犯,应当从重处
罚;但过失罪除外。
【解析】 题目要求概括出构成“累犯”的三个必备条件,紧抓“必备条
件”,在文本中筛选关键词——“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五年内再犯”“过失罪除外”,从中筛选、合并即可。
【答案】 ①前后两罪都为故意犯罪;②前后两罪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③后罪发生的时间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被赦免后5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