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八周15--16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2. 教学内容2.1 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3. 教学活动3.1 观看尊重他人的短片3.2 分组讨论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尊重行为第二章:诚实守信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2. 教学内容2.1 介绍诚实守信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诚实守信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3. 教学活动3.1 观看诚实守信的短片3.2 分组讨论诚实守信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诚实守信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诚实守信行为第三章:关爱他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关爱他人2. 教学内容2.1 介绍关爱他人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关爱他人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3. 教学活动3.1 观看关爱他人的短片3.2 分组讨论关爱他人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爱行为第四章:负责任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负责任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负责任2. 教学内容2.1 介绍负责任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负责任3. 教学活动3.1 观看负责任的短片3.2 分组讨论负责任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负责任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负责任行为第五章:合作与分享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合作与分享2.1 介绍合作与分享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合作与分享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合作与分享3. 教学活动3.1 观看合作与分享的短片3.2 分组讨论合作与分享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合作与分享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合作与分享行为第六章:公平正义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公平正义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公平正义2. 教学内容2.1 介绍公平正义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公平不正义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公平正义3. 教学活动3.1 观看公平正义的短片3.2 分组讨论公平正义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公平正义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平正义行为第七章:宽容与理解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宽容与理解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宽容与理解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宽容与理解2. 教学内容2.1 介绍宽容与理解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宽容不理解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宽容与理解3. 教学活动3.1 观看宽容与理解的短片3.2 分组讨论宽容与理解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宽容与理解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宽容与理解行为第八章: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遵守规则2. 教学内容2.1 介绍遵守规则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遵守规则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遵守规则3. 教学活动3.1 观看遵守规则的短片3.2 分组讨论遵守规则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遵守规则行为第九章:环保意识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环保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环保2. 教学内容2.1 介绍环保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环保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环保3. 教学活动3.1 观看环保的短片3.2 分组讨论环保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环保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第十章:自我管理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自我管理2. 教学内容2.1 介绍自我管理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自我管理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自我管理3. 教学活动3.1 观看自我管理的短片3.2 分组讨论自我管理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自我管理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行为第十一章:尊重劳动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尊重劳动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尊重劳动2. 教学内容2.1 介绍尊重劳动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尊重劳动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劳动3. 教学活动3.1 观看尊重劳动的短片3.2 分组讨论尊重劳动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尊重劳动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尊重劳动行为第十二章:传统美德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传承传统美德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传统美德2. 教学内容2.1 介绍传统美德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传承传统美德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传承传统美德3. 教学活动3.1 观看传统美德的短片3.2 分组讨论传统美德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传统美德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美德行为第十三章:公民意识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公民意识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公民意识2. 教学内容2.1 介绍公民意识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具备公民意识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具备公民意识3. 教学活动3.1 观看公民意识的短片3.2 分组讨论公民意识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公民意识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公民意识行为第十四章:批判性思维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批判性思维2. 教学内容2.1 介绍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具备批判性思维3. 教学活动3.1 观看批判性思维的短片3.2 分组讨论批判性思维的具体行为3.3 角色扮演,模拟批判性思维的场景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行为第十五章:未来规划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未来规划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未来规划的意识和行为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未来规划2. 教学内容2.1 介绍未来规划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规划未来的后果2.3 探讨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3. 教学活动3.1 观看未来规划的短片3.2 分组讨论未来规划的具体行为3.3 学生展示自己的未来规划4. 教学评价4.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未来规划行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爱他人、负责任、合作与分享等社会品质。
五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们爱我们的祖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国家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 教学内容:祖国的疆域、地形、气候等特点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节日等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3. 教学活动:观看祖国风光视频,感受祖国的美丽讲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举办爱国主义知识竞赛二、第二单元:我们的价值观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诚信、友善、勤奋、节俭等优良品质的培养不良现象的识别和抵制方法3. 教学活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组织诚信、友善、勤奋、节俭等方面的故事分享开展不良现象识别和抵制实践活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沟通、相处,培养家庭责任感。
2. 教学内容:家庭的关系、结构、功能等与家人沟通、相处的技巧家庭责任感的培养3. 教学活动:观看家庭关系视频,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举办家庭成员角色扮演活动,学会与家人沟通、相处制定家庭责任感培养计划,进行实践操作四、第四单元: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增强集体荣誉感,学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 教学内容:学校的环境、设施、组织等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3. 教学活动:参观学校各个部门,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讲解集体荣誉感的意义,举办集体荣誉感主题活动学习学校规章制度,进行遵守规章制度的实践活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处,培养关爱社区、服务社区的意识。
2. 教学内容:社区的环境、设施、组织等与他人合作、共处的技巧关爱社区、服务社区的实践行动3. 教学活动:参观社区各个场所,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举办与他人合作、共处的实践活动制定关爱社区、服务社区的行动计划,进行实践操作六、第六单元:我们的自然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8

第八课生活中的工业品
教学目标
1.知道工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
2.懂得应该尊重、珍惜工人的劳动成果。
3、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尊重工人劳动的行为和品质。
教法、学法
情景设计法,讨论法,说说、议议。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1、通过实物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实物:手机、药品、电视遥控器、教科书等物品,进行谈话:
2、交流填表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的生活用品。
3、了解产品说明书
(1)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空调说明书”,“止咳定喘片使用说明书”,了解这两种日常生活中工业产品的使用说明。(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果不看产品说明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使学生明白看产品说明书的重要性。
4、通过对比,感受变化
(1)教师出示图片:电风扇、空调、搓衣板、洗衣机。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受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
(2)学生们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说说自己家中的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情况来历”,了解一种工业产品的制作过程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教科书的来历”的流程图。
(2)根据流程图,师生共同分析生产一种工业产品的复杂过程和工人劳动的艰辛。
6、分工合作,实践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学校内部“编辑”一本《班级优秀作文选》,体验图书编辑过程和编辑劳动的艰辛。
教师与学生交谈“工业”就在我们身边。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的生活用品
交流;自己及家人在一年四季中的生活用品与工业有关。
交流;“家中工业产品的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章:遵守规则,共建和谐社会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为善,共同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1.2 教学内容规则的定义和种类。
遵守规则的意义。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
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的场景,如排队、交通规则等。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遵守规则的心得,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遵守规则。
案例分析:分析违反规则带来的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第二章:尊重他人,展现文明风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礼貌待人,展现文明风采。
2.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意义。
尊重他人的表现。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文明礼貌。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3 教学活动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展现文明礼貌的行为。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家庭成员、同学之间,展现尊重他人的表现。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尊重他人的心得,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第三章: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关爱他人的价值。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习惯,提升同理心。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传递正能量。
3.2 教学内容关爱他人的意义。
关爱他人的表现。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
传递正能量的方法。
3.3 教学活动故事分享:讲述关爱他人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关爱他人的经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关爱他人。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关爱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
第四章:诚实守信,塑造优良品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认识到诚实守信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提升信誉。
引导学生学会诚实待人,树立良好榜样。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生活中的规则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明白规则对生活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生活中各种规则的例子,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讨论规则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发学生对规则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规则的认识和体会。
二、第二章:我们的家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明白家庭是爱的港湾。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讨论家庭中的亲情与爱,引导学生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家庭故事、小组分享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家庭的爱和关心。
三、第三章:我们的学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明白学校是学习的乐园。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增强学习动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学校的设施和环境,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
讨论学校中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学校的环境,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设施和功能。
引导学生分享在学校中的学习经验和感受。
四、第四章:我们的朋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朋友的重要性,明白朋友是生活中的陪伴。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学会与人相处。
4.2 教学内容:介绍朋友的作用,如给予支持、分享快乐等。
讨论如何与人相处,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与朋友相处的快乐。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
五、第五章:我们的社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环境,明白社区是生活的基础。
培养学生对社区的热爱,增强社区责任感。
5.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的设施和环境,如商店、公园、医院等。
讨论社区中的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到社区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苏教版)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苏教版)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的社区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构成和功能,认识到社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情感。
1.2 教学重点:社区的定义和功能培养学生关心社区的情感1.3 教学难点:理解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1.4 教学准备:社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照片或作品1.5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社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环境。
新课导入:介绍社区的定义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社区的重要性。
实例分析:分享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社区活动的意义。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关心社区的情感。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规则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规则,认识到规则对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意识。
2.2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规则及其作用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2.3 教学难点: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2.4 教学准备:相关规则的案例或故事学生生活中的规则图片或作品2.5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学生生活中的规则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规则的存在。
新课导入:介绍生活中的规则及其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社会的重要性。
实例分析:分享违反规则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自觉遵守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第三章:我们的家庭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3.2 教学重点:家庭的定义和功能培养学生关心家人的情感3.3 教学难点: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家庭活动的意识3.4 教学准备:家庭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学生家庭成员的介绍或作品3.5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家庭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环境。
新课导入:介绍家庭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
五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生活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自然现象。
2. 地球的环境问题:森林砍伐、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地球的特征。
2. 分组讨论地球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章:家庭与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家庭的组成:家庭成员、家庭关系。
2. 家庭的作用:物质保障、情感支持、教育引导。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
2. 讨论家庭中相互尊重、关爱的重要性。
第三章: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遵守校规,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校的组成部分:教室、操场、食堂等。
2. 学校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
教学活动:1. 参观学校各个场所,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
2. 分组讨论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
第四章: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关心社区,服务社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环境、社区设施、社区居民。
2. 社区活动:公益活动、文化活动。
教学活动:1. 调查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分享社区的特点。
2. 组织一次社区公益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第五章:我们的国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我国的基本国情:地理、历史、文化。
2. 国家的象征:国旗、国歌、国徽。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我国国情,增进对国家的认识。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家园》——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变迁。
2. 第2章:《我们的祖国》——认识我国的基本地理、人文景观,培养爱国情怀。
3. 第3章:《我们都是一家人》——学习家庭礼仪、家庭责任,弘扬优良家风。
4. 第4章:《我们的朋友》——探讨友谊的真谛,培养真诚、宽容的交往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长辈、关爱家人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真诚、宽容的交往品质,学会与人相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祖国、家庭和朋友的高尚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挂图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第1章《我们的家园》导入时,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图片,让学生产生共鸣。
2. 新课内容学习:(1)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课内容。
(2)课堂讲解: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
(3)例题讲解:结合新课内容,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讨论与交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要简明扼要,突出教学重点。
2. 采用图表、提纲等形式,使板书更具条理性和直观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第1章:《我们的家园》——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第2章:《我们的祖国》——绘制一幅中国地图,标注出著名地理、人文景观。
(3)第3章:《我们都是一家人》——设计一份家庭责任表,记录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4)第4章:《我们的朋友》——写一篇关于友谊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灾害无情人有情:
[播放视频: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说说自己参加或接受救助的情况。(1)当你和周围的人在为受到自然灾害侵袭的人们捐款捐物时,你有什么感受?当灾区人们收到你们的捐助时,他们的心情和感受会怎样?(2)当你收到别人的捐助时,你的心情和感受是怎样的?他人的捐助给你和家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说一说你还了解到哪些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国内外救助的情况和感人事例。
二、பைடு நூலகம்授内容:
无情的灾害
A、地震的灾害:
⒈让学生用文字描述或图片展览的方式介绍地震发生时会出现的情况。
⒉中国地震大事记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⑴先让学生借助资料,用列表的方式编写中国地震大事记,然后用表格或图片等方式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数字统计。
⑵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事例、亲历者笔记等,感受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继续学习《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板书课题。
二、新授内容:
(一)、灾害自救小常识:
1.[播放动画:地震中的自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模拟演练:如果预报将有地震发生,你和家人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高层的楼房里,这时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正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这时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正在马路上,这时你该怎么办?如果在地震中不幸被倒塌的房屋压住了,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你应该怎样做?
C、其他自然灾害
⒈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其他自然灾害,其中频繁发生或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⒉指导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讨论课本44页的问题
三、教师小结:先让学生谈一谈本课学习体会。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案
课题
当灾害降临的时候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上课时间
2015、4、29
⒊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地震带分布图》,看看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自己的家乡是否位于地震带上。
B、洪水灾害
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河流分布图》,让学生通过地图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有重大洪灾隐患的国家。
⒉教师可参与“资料库”,或收集有关资料,展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洪水灾害,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洪水频发的国家,以及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2.[播放动画:洪水中的自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模拟演练:如果预报将有洪水发生,你和家人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如果山洪正向你居住的房屋袭来,你和家人
应怎样躲避洪水?如果不幸被洪水围困,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来求救或保住性命?面对自然灾害,除了要有逃生的技巧外,还必须具备怎样的心理品质?为什么?
小结:很多时候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是直接来自于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莽撞,因此要学会一些灾害自救互救的常识,掌握自救互救的技巧。(板书:灾害中的救助 正确方法 坚强的意志)
小结:虽然自然灾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但人类可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预测或预防它们,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但人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板书: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三、教师总结:
1、教师提问学生学习本课的谈一谈体会?
2、教师提问学生学习本课的谈一谈收获?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案
课题
当灾害降临的时候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上课时间
2015、4、27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它们像凶残的魔鬼,肆虐地摧毁人类的家园,甚至会奔走人们宝贵的生命。那么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板书课题:3、当灾害降临的时候
⒊在认识洪灾危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除客观原因外,人为对植被、河道的破坏是重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⒋除此这外,学生还可以说说其他常见的自然灾害。老师可展示课本P39图片,让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个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