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6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能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确定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意义,能够运用代入法检验根的正确性.数学思考: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解决: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情感态度:通过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二、教学重难点: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形式ax2+bx+c=0(a≠0)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教学时间:两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洋葱小视频分享一、有关解方程的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

洋葱小视频分享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讲解,激发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提前预习,轻松学习知识。

(一)、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题目,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1.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元”是指__1个未知数__,“一次”是指__未知数的次数是1__,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都是__整式__的形式.2.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ax+b=0(a,b是常数,且a≠0)__.若关于x的方程(m+1)x|m|+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1____.3.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若已知x=1是方程ax+3=0的解,则a=__-3__.(二)、【课堂引入】问题1: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加比赛?学生先自主探究、分析,再在小组内合作讨论,设出合适的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1.探究交流观察[课堂引入]中所列的方程,分析以上两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它们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得到所列方程的特点:①整式;②一元;③二次.引入课题(板书):一元二次方程.2.归纳定义问题:根据找出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你能给一元二次方程下个定义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列方程的三个特征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名称,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板书:整式;一元;二次.(三)、新知探究运用1、(试一试)抢答:下列各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①3x+2=5x-2;②2x2-2x=0;③x2=0;④-=0;⑤3y2=(3y+1)(y-2);⑥ax2+bx+c=0;⑦3x2=5x-1;⑧(x+3)(2x-4)=0.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简单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判断二、新知探究:(一)、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问题1: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你能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说出各项的名称吗?师生共同小结(板书):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试一试)抢答:指出下列各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①3x2+2x-1=0;②2x2=3;③=0.(二)、问题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你能给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下定义吗?师生共同小结(板书):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试一试)下列哪些数是方程x2+x-12=0的根?-4,-3,-2,-1,0,1,2,3,4.(三)、【应用举例】例1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变式练习: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例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k2=0的一个根是1,那么k的值是________.变式练习: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b=0有一个非零根-b,则a-b的值为________.(四)、【拓展提升】例3已知关于x的方程(2a-4)x2-2x+a=0,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例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求a的值.例5求证:关于x的方程(m2-8m+17)x2+2mx+1=0,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做好指导,最后由个别学生进行课堂解答,教师给予评价和辅导.教师指出解答问题的易错点和方法应用.三、【达标测评】1.若方程mx2-2x+m=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C )A.m为任意实数B.m=0C.m≠0 D.m=0或m=12.下列方程中,不含一次项的是(D)A.3x2-5=2x B.16x=x2C.x(x-7)=0 D.(x+5)(x-5)=0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则a+b+c=__0__;若a-b+c=0,则方程必有一根为__-1__.4.一元二次方程2x2=1-4x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之和为__5__.5.若关于x的方程(k-1)x|k|-1-x-2=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k的值.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四、课堂总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五、【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在问题导入环节中,出示的问题有难度,需要教师进一步讲解;在新知探究环节中,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总结新知能力较强;在能力训练环节中,学生完成较好,值得鼓励与表扬.②[讲授效果反思]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教师必须强调:(1)把握一般形式;(2)二次项系数不为0;(3)分清各项系数.③[师生互动反思]从课堂过程和效果分析,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合作,对于问题思考和解答都有独立性,效果较好.。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6)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6)

章节测试题1.【题文】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其中a、b、c 分别为△ABC三边的长.(1)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答案】见解答.【分析】(1)把x=1代入方程得a+c-2b+a-c=0,整理得a=b,从而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2b)2-4(a+c)(a-c)=0,即b2+c2=a2,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3)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b=c,方程化为x2-x=0,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解答】解:(1)把x=1代入方程得a+c-2b+a-c=0,则a=b,∴△ABC为等腰三角形;(2)根据题意得△=(-2b)2-4(a+c)(a-c)=0,即b2+c2=a2,∴△ABC为直角三角形;(3)∵△ABC为等边三角形,∴a=b=c,∴方程化为x2-x=0,解得x1=0,x2=1.2.【答题】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后,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A. 3,-6B. 3,6C. 3,1D.【答案】A【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解答】解化成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则它的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6.选A.3.【答题】方程(x+1)2=0的根是()A. x1=x2=1B. x1=x2=-1C. x1=-1,x2=1D. 无实根【答案】B【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即可进行求解.【解答】(x+1)2=0,∴x+1=0,∴x1=x2=-1,选B.4.【答题】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1=0,配方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即可求出答案.【解答】∵x2+4x-1=0,∴x2+4x+4=5,∴(x+2)2=5,选C.5.【答题】关于x的方程x2-3x+k=0的一个根是2,则常数k的值为()A. 1B. 2C. -1D. -2【答案】B【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2代入得4-6+k=0,然后解关于k的方程即可.【解答】把x=2代入得,4-6+k=0,解得k=2.故答案为:B.6.【答题】定义: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满足,那么我们称这个方程为“凤凰”方程.已知是“凤凰”方程,且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分析】∵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根的判别式△=b2-4ac=0,又a+b+c=0,即b=-a-c,代入b2-4ac=0得(-a-c)2-4ac=0,化简即可得到a与c的关系.【解答】∵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0,又a+b+c=0,即b=−a−c,代入b2−4ac=0得(−a−c)2−4ac=0,即(a+c)2−4ac=a2+2ac+c2−4ac=a2−2ac+c2=(a−c)2=0,∴a=c选A7.【答题】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0,则的值()A. 0B. 1或2C. 1D. 2【答案】D【分析】把x=0代入已知方程得到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m的值;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即m-1≠0.【解答】解:根据题意,将x=0代入方程,得:m2-3m+2=0,解得:m=1或m=2,又m-1≠0,即m≠1,∴m=2,选D.8.【答题】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解是x=0,则a的值为()A. 1B. -1C. ±1D. 0【答案】A【分析】方程的根即方程的解,就是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利用方程解的定义就可以得到关于a的方程,从而求得a的值,且(a+1)x2+x+a2-1=0为一元二次方程,即.【解答】把x=0代入方程得到:a2-1=0解得:a=±1.(a+1)x2+x+a2-1=0为一元二次方程即.综上所述a=1.选A.9.【答题】将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化成的形式为()A. B.C. D.【答案】A【分析】先移项得,x2-2x=3,然后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1,即可化成(x+h)2=k的形式.【解答】移项,得x2-2x=3,配方,得x2-2x+1=3+1,即(x-1)2=4.选A.10.【答题】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13,则每个支干长出()A. 2根小分支B. 3根小分支C. 4根小分支D. 5根小分支【答案】B【分析】先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分支,则每个分支又长出x个小分支,x个分支共长出x2个小分支;再根据主干有1个,分支有x个,小分支有x2个,列出方程;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求出符合题意的x的值即可.【解答】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分支,根据题意得1+x+x•x=13,整理得x2+x-12=0,解得x1=3,x2=-4(不符合题意舍去),即每个支干长出3个分支.故应选B.11.【答题】关于x的方程(m+n)x2+-(m-n)x=0(m+n≠0)的二次项系数与一次项系数的和为,差为2,则常数项为()A. B. C. D.【答案】A【分析】二次项系数与一次项系数的和为,差为2列方程组求出m、n的值,然后可求出常数项.【解答】由题意得,解之得,∴.选A.12.【答题】若代数式的值是,则的值为()A. 7或-1B. 1或-5C. -1或-5D. 不能确定【答案】A【分析】首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x2-6x+5-12=0,即x2-6x-7=0,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解答】∴解得:选A.13.【答题】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x2+3x+m2-9=0有一个解是0,那么m的值是()A. -3B. 3C. ±3D. 0或-3【答案】A【分析】把X=0代入方程(m-3)x+3x+m-9=0中,解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注意m的取值不能使原方程对二次项系数为0【解答】把x=0代入方程(m-3)x+3x +m-9=0中得:m-9=0解得m=-3或3当m=3时,原方程二次项系数m-3=0,舍去,选A14.【答题】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m≠1【分析】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求解即可.【解答】原方程可化为:,∵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即,故答案为:.15.【答题】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根,则该方程的另一个根为______.【答案】-2【分析】由于该方程的一次项系数是未知数,∴求方程的另一解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1×x1=-2,∴x1=-2.故答案为:-2.16.【答题】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b=a2-b2,根据这个规则,方程(x+2)*5=0的解为______.【答案】3或-7【分析】本题考查了新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答】据题意得,∵(x+2)*5=(x+2)2-52∴x2+4x-21=0,∴(x-3)(x+7)=0,∴x=3或x=-7.17.【答题】若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______.【答案】5【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代入即可求解.【解答】∵是方程的两根∴=-=4,==1∴===4+1=5,故答案为:5.18.【题文】已知关于的方程.(1)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答案】(1)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析】(1)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得=0,且m+1≠0,解得m的值;(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0,可得m的取值范围,然后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解答】解:(1)=0,且m+1≠0,解得m=1,答:当m=1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0,解得m≠±1,答:当m≠±1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其二次项系数为,一次项系数为-(m+1),常数项为m.19.【题文】选择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1)(用配方法);(2);(3);(4).【答案】(1),;(2),;(3),;(4),.【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答】解:,移项得:,配方得:,即,∴,∴,;,移项,得,,或,,;,∵,,,∴,∴,∴,;.,,或,,.20.【题文】已知:已知关于的方程(1)求证:不论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答案】(1)见解答;(2),方程的另一个根是.【分析】(1)由方程的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可得出△>0,由此即可得出结论(2)将x=1代入原方程,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求出m的值,将其代入原方程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方程的另一个解.【解答】解:(1)证明:∵在关于x的方程中,,∴不论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将x=1代入方程中得出:1+m+m-2=0 解得:,∴原方程为:∴∵∴∴,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和重难点精析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和重难点精析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和重难点精析一、引言九年级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重要方法,而根与系数的关系也是这个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点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为ax²+bx+c=0(a≠0)。

它的解是x= [-b ±√(b²-4ac)] / 2a。

2.根与系数的关系是指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x1和x2与方程的系数a、b、c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两个根的和为-b/a,两个根的积为c/a。

三、重难点精析1.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需要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a、b、c的值。

难点在于如何找到a、b、c的值,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进行转化。

2.根与系数的关系是难点之一,需要理解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意义。

在解题中,通常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求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或用字母代数式表示方程的两个根。

四、练习题1.用公式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²-6x+9=0;(2)3x²+4x-7=0;(3)y²+2y-1=0;(4)2x²-5x+3=0;2.已知方程x²-7x+12=0的两个根是x1和x2.求下列各式的值:(1)(x1+1)(x2+1);(2)(x1-1)(x2-1)3.根据下列各组中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1)已知x1、x2是方程x²-5x+6=0的两个根,求x1²+x2²的值;(2)已知x1、x2是方程x²-7x+12=0的两个根,求x1³-x2³的值。

五、总结本文总结了九年级数学中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点,包括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解法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等重要内容。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六节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几何应用问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六节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几何应用问题
北师版 九年级上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用 6一 元 二 次 方 程 解 几 何 应 用 问 题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1
5
2
32

答案呈现
1 【教材P38习题T2变式】【2020·济南】如图,在一块 长15 m,宽10 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相 互垂直的道路,剩余部分栽种花草,要使绿化面积为 126 m2,则修建的路宽应为_____1___m.
根据题意,得2a( +x2+ x=b) 10= ,12, ab=24,
∴a=10-2x,b=6-x.
代入 ab=24,得(10-2x)(6-x)=24,
解得 x=2 或 x=9(舍去).故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2 cm. 【答案】 2
4 【教材P45习题T2变式】【2020·西藏】列方程(组)解 应用题. 某驻村工作队,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 成效,决定在该村山脚下,围一个面积为600 m2的矩 形试验茶园,便于成功后大面积推广.如图,茶园一 面靠墙,墙长35 m,另外三面用69 m长的篱笆围成, 其中一边开有一扇1 m宽的门(不包括篱笆). 求这个茶园的长和宽.
3 【2020·山西】如图是一张长12 cm,宽10 cm的矩形 铁皮,将其剪去两个全等的正方形和两个全等的矩形, 剩余部分(阴影部分)可制成底面积是24 cm2的有盖的 长方体铁盒.则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cm.
【点拨】 设底面长为 a cm,宽为 b cm,正方形的边长为 x cm.
由 题 意 得 S△DPQ = S 矩 形 ABCD - S△ADP - S△CDQ - S△BPQ = AB·BC-12AD·AP-12CD·CQ-12BP·BQ=6×12-12×12x-12 ×6(12-2x)-12(6-x)·2x=x2-6x+36=31, 解得 x1=1,x2=5. ∴当△ DPQ 的面积为 31 cm2 时,x=1 或 5.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课件(BS)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练习六 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课件(BS)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练习六 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北师版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练习六 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1.某超市1月份的营业额是0.2亿元,第一季度的营业额共1亿元.如 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 D )
A.0.2(1+x)2=1 B.0.2+0.2×2x=1 C.0.2+0.2×3x=1 D.0.2×[1+(1+x)+(1+x)2]=1
14.如图,两艘船同时从A点出发,一艘船以15海里/小时的速度向东 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船以2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航行,那么几小 时后两船正好相距100海里?
解:设x小时后两船相距100海里,根据题意,得(15x)2+(20x)2=1002, 解得x1=4,x2=-4(舍去).∴4小时后两船相距100海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某区率先示范推出名师公益大课堂,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免费辅 导,据统计,第一批公益课受益学生2万人次,第三批公益课受益学生 2.42万人次.如果第二批、第三批公益课受益学生人次的增长率相同, 求这个增长率.
解:设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2(1+x)2=2.42,解得x1=-2.1(舍 去),x2=0.1=10%,∴增长率为10%
10.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洛阳的历史底蕴,实验中学组织学生进行 “龙门石窟”一日游活动,某旅行社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①如果人数 不超过30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元;②如果超过30人,则每超过1人, 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能低于80元.该班实际共支 付给旅行社3 150元,问: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研学游活动?
2.(鄂州中考)目前以5G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某市 2019 年 底 有 5G 用 户 2 万 户 , 计 划 到 2021 年 底 全 市 5G 用 户 数 达 到 9.68 万 户.设全市5G用户数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x值为( A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简介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简介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简介课程教材研究所章建跃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实际应用是初中阶段的核心内容。

前面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分式方程等,本章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讨论与方程的根有关的几个基本问题(判别式与方程的根、根与系数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学习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章的学习将为后续的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等打下学习基础,在学生的“四基”、“四能”的发展,特别是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的培养上可以发挥较大作用。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3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21.1 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7课时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3课时数学活动小结2课时一、教科书内容和本章学习目标1.本章知识结构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抽象为一元二次方程。

因此,从深化数学模型思想、加强应用意识的角度看,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出它的根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学习的一条主线。

学生已经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实际应用,知道可以利用运算律、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求出它的解。

学生还学过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实际应用,知道可以通过消元,将它们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从数学知识的内部发展看,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可以看成是对一元一次方程在“元”上的推广。

自然地,如果在次数上做推广,首先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类比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可以想到:能否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如何转化?因此,利用什么方法将“二次”降为“一次”,这是本章学习的另一条主线。

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相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涉及更多的知识,可以根据方程的具体特点,选择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

这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的机会。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5篇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5篇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5篇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它也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

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应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合作探讨,老师点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数学模型恰如其分地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结合八册上整式中的有关概念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派生概念,如二次项等。

(3)通过掌握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方法, 导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又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2【主体知识归纳】1.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其中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4.直接开平方法形如x2=a(a≥0)的方程,因为x是a的平方根,所以x=±,即x1= ,x2=-.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5.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化成(x+ )2=的形式后,当b2-4ac≥0时,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它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用配方法解已化成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将方程的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的系数,把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化成1;(2)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4)当右边是非负数时,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根.6.公式法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x= (b2-4ac≥0),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基础知识讲解】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包涵三个条件:(1)整式方程;(2)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是对化成一般形式之后而言的.例如,判断方程2x2+2x-1=2x2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应先整理方程,得2x-1=0,所以此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2.在求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时,要先整理方程,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即ax2+bx+c=0,再确定所求.方程ax2+bx+c=0只有当a≠0时,才是一元二次方程,例如a=0,b≠0时,它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因此,如果明确指出a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就一定包括a≠0这个条件.3.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化为x2=a形式的方程,当a≥0时,方程有实数解;当a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4.配方法是先把方程的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负数时,方程无实数解.5.求根公式是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来说的,使用求根公式时,必须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才能正确地确定各项系数,在应用公式之前,先计算出b2-4ac的值,当b2-4ac≥0时,代入公式求出方程的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这时就不必再代入公式了.【例题精讲】例1:指出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5x2+6=3x(2x+1);(2)8x2=x;(3)y3-y-1=0;(4)4x2-3y=0;(5)-x2=0;(6)x(5x-1)=x(x+3)+4x2.剖析: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对方程进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然后再根据条件:①整式方程;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只有当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时,才能判断为一元二次方程.解:(1)去括号,得5x2+6=6x2+3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2+3x-6=0,∴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2)移项,得8x2-x=0,∴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3)因为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3,∴此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4)∵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它不是一元二次方程.(5)∵a=-1≠0,∴它是一元二次方程.(6)整理,得4x=0∴它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例2:写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1)2x2=3x+5;(2)(x+1)(x-1)=1;(3)(x+2)2-4=0.剖析:虽然该题没有要求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但在做题时,也要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因为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是在方程为一般形式下的,所以必须先整理方程.解:(1)整理,得2x2-3x-5=0.二次项系数是2,一次项系数是-3,常数项是-5.(2)整理,得x2-2=0.二次项系数是1,一次项系数是0,常数项是-2.(3)整理,得x2+4x=0.二次项系数是1,一次项系数是4,常数项是0.例3:关于x的整式方程(m-1)x2+(2m-1)x+4=0是一元二次方程吗?剖析:要判别原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易想到用定义,满足条件:(1)整式方程;(2)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原方程显然满足(1)、(2).由于不知m是怎样的实数,所以不一定满足(3).因此,需分类探讨.解:当m-1≠0,即m≠1时,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1=0,即m=1时,原方程是x+4=0是一元一次方程.说明:在移项、合并同类项时,易出现符号错误,需格外小心,要认真区别题目要求是指出方程的各项还是各项系数.特别要小心当某项的系数为负数时,指出各项时千万不要丢负号.例4: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3x2-27=0;(2)(3x-5)2-7=0.解:(1)3x2-27=0,3x2=27,x2=9,∴x=±,即x=3或x=-3.∴x1=3,x2=-3.(2)(3x-5)2-7=0,(3x-5)2=7,∴3x-5=±,即3x-5= 或3x-5=- .∴x1= ,x2= .例5:用配方法解方程2x2+7x-4=0.剖析:此题考查对配方法的掌握情况.配方法最关键的步骤是:(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2)将常数项与二次项、一次项分开在等式两边;(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可化为(x+a)2=k的形式,然后用开平方法求解.解:把方程的各项都除以2,得x2+ x-2=0.移项,得x2+ x=2.配方,得x2+ x+( )2=2+( )2= ,即(x+ )2= .解这个方程,得x+ =±,x+ =±.即x1= ,x2=-4.说明: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除了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外,还在判断数的正、负,代数式变形、恒等式的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证明不论x为何实数,代数式2x2-4x+3的值恒大于零,可以做如下的变形:2x2-4x+3=2x2-4x+2+1=2(x-1)2+1.例6: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x2+7x=4;(2)x2-1=2 x.解:(1)方程可变形为2x2+7x-4=0.∵a=2,b=7,c=-4,b2-4ac=72-4×2×(-4)=810,∴x= .∴x1= ,x2=-4.(2)方程可变形为x2-2 x-1=0.∵a=1,b=-2 ,c=-1,b2-4ac=(-2 )2-4×1×(-1)=160.∴x= .∴x1= +2,x2= -2.说明:在用公式法解方程时,一定要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例7:一元二次方程(m-1)x2+3m2x+(m2+3m-4)=0有一根为零,求m的值及另一根.解:因为方程有一根为零,所以它的常数项m2+3m-4=0,解得m1=1,m2=-4,又因为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m-1≠0,即m≠1,所以m=-4.把m=-4代入方程,得-5x2+48x=0,解得:x1=0,x2=9.6,所以方程的另一根为9.6.说明:方程有一根为零时,常数项必须为零;求解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中,二次项系数的字母必须保证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这是解此类问题的先决条件.【同步达纲练习】1.选择题(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0B. =0C.x2+2xy+1=0D.5x=3x-1(2)下列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x2=1B.0.01x2+0.2x-0.1=0C. x2-3x=0D. x2-x= (x2+1)(3)方程3x2-4=-2x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 )A.3,-4,-2B.3,2,-4C.3,-2,-4D.2,-2,0(4)一元二次方程2x2-(a+1)x=x(x-1)-1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1,则a的值为( )A.-1B.1C.-2D.2(5)若方程(m2-1)x2+x+m=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0B.m≠1C.m≠1且m≠-1D.m≠1或m≠-1(6)方程x(x+1)=0的根为( )A.0B.-1C.0,-1D.0,1(7)方程3x2-75=0的解是( )A.x=5B.x=-5C.x=±5D.无实数根(8)方程(x-5)2=6的两个根是( )A.x1=x2=5+B.x1=x2=-5+C.x1=-5+ ,x2=-5-D.x1=5+ ,x2=5-(9)若代数式x2-6x+5的值等于12,那么x的值为( )A.1或5B.7或-1C.-1或-5D.-7或1(10)关于x的方程3x2-2(3m-1)x+2m=15有一个根为-2,则m的值等于( )A.2B.-C.-2D.2.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1)4x+1=9x2; (2)(x+1)(x-3)=2x-3;(3)(x+3)(x-3)=2(x-3)2; (4) y2- y= y2- y+ .3.当m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m+1)x2-4mx+4m-2=0是一元二次方程?当x=0时,求m的值.4.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x2= ;(2)x2=1.96;(3)3x2-48=0;(4)4x2-1=0;(5)(x-1)2=144;(6)(6x-7)2-9=0.5.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x2+12x=0; (2)x2+12x+15=0 (3)x2-7x+2=0;(4)9x2+6x-1=0; (5)5x2-2=-x; (6)3x2-4x=2.6.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x2-2x+1=0; (2)x(x+8)=16; (3)x2- x=2; (4)0.8x2+x=0.3;(5)4x2-1=0; (6)x2=7x; (7)3x2+1=2 x; (8)12x2+7x+1=0.7.(1)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2x2+7x-1与4x+1的值相等?(2)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2x2+7x-1与x2-19的值互为相反数?8.已知a,b,c均为实数,且+|b+1|+(c+3)2=0,解方程ax2+bx+c=0.9.已知a+b+c=0.求证: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10.用配方法证明:(1)3y2-6y+11的值恒大于零;(2)-10x2-7x-4的值恒小于零.11.证明:关于x的方程(a2-8a+20)x2+2ax+1=0,不论a为何实数,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3教学目标1. 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带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带答案解析)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1讲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解法【知识要点】一. 知识结构网络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1. 直接开平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方程经过适当整理后,可化为()02≥=b b x 或()b a x =+2的形式的方程求解。

当0≥b 时,可两边开平方求得方程的解;当0<b 时,方程无实数根。

2.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步骤:(1)将方程一边化为0;(2)将方程另一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3)令每个一次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后求解,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3.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为:(1)化二次项系数为1(2)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

(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4)原方程变为()x m n +=2的形式(5)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解。

4.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02=++c bx ax ,确定a 、b 、c 的值;(2)计算ac b 42-的值并判别其符号;(3)若042≥-ac b ,则利用公式aacb b x 242-±-=求方程的解,若042<-ac b ,则方程无实数解。

【典型例题】(1)67302x x --=(用因式分解法)解:0)32)(13(=-+x x23,31∴032或013∴21=-==-=+x x x x(2)1432+=x x(用公式法)解:01432=--x x028)1(×3×4)4(2>=---=∆372,372∴37±23×228±)4(∴21-=+==--=x x x(3)030222=--x x (用配方法)解:15222=-x x8121)42()42(15)42(222222=-+=+-x x x225,23∴2411±42∴21-===-x x x【经典练习】一、直接开方法(1)()()x x +=-11222 (2)b a x =+2)(二、配方法注:(1)223002x x --= (2)3412x x =+二、公式法1. 用求根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202x x +-=;解:()228102y y +-=;解:()3231802x x -+=;解:()43212y y -=; 解:()525102x x +-=;解:()625302x x ++=;解:()734502x x -+=;解:(7)方程无实数根;()82432202x x +-=;解:()...90020030352x x -=;解:(9)先在方程两边同乘以100,化为整数系数,再代入求根公式,()()()101233132+-=+x x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
龙居中学执笔人:王振祥
【学习目标】
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整式方程?_什么是—元二次方程呢?现在我们来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它的左右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

就这一点来说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但是一个整式方程未必就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这还取决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

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指出下列方程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3x十2=5x—3
(2) x2=4
(3) (x十3)(3x•4)=(x十2)2;
(4) (x—1)(x—2)=x2十8;
以上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为:___________ 以上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________
二、探究新知[一]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1).提问a=0时方程还是一无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如果a=0、b≠0 就成了一元一次方程了)
2).方程中ax2、bx、c各项的名称及a、b的系数名称各是什么?
3).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一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而且左边通常按x的降幂排列: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探究新知(二)
1.说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 2十3x十2=O ___________
(2)x 2—3x十4=0;__________
(3)3x 2-5=0 ____________
(4)4x 2十3x—2=0;_________
(5)3x 2—5=0;________
(6)6x 2—x=0. _______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 -2=3-7x;(2)3x(x-1)=2(x十2)—4;
(3) (3x十2) 2=4(x-3) 2
[学以致用:]
强化概念:
1.说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2十3x十2=O ______
(2)x2—3x十4=0;_______
(3) 3x2-5=0_____________
(4)4x2十3x—2=0;____________
(5)3x2—5=0______________
(6)6x2—x=0________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2=3-7x
(2)3x(x-1)=2(x十2)—4
(3)(3x十2)2=4(x-3)2
[知识总结:]
(1)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满足哪几个条件?
(2) 要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十bx十c=0(a≠0)}并且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几项、其中()可以不出现、但()必须存在。

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
(3) 要很熟练地说出随便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一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如:(3x十2) 2=4(x-3)____________
诊断检测题一: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其中_____是二次项,____是一次项,_______是常数项.
2.方程(3x-7)(2x+4)=4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其中二次项系数为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_.
3.方程mx2+5x+n=0一定是( ).
A.一元二次方程
B.一元一次方程
C.整式方程
D.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4.关于x 的方程(m+1)x 2+2mx -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任意实数
B. m ≠-1
C. m >1
D. m >0
5.方程:3X-1=0;3X2-1=0;2X2-1=(X-1)(X-2);
3X2+Y=2X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6.把下列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且指出其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
(1)2x(x-5)=3-x (2) (2x-1)(x+5)=6x
诊断检测题二:
1.方程x x 3122=-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把一元二次方程x x x 2)1)(1(=-+化成二次项系数大于零的一般式是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的系数是 ,常数项是 ;
3.一元二次方程12)1(2=-+mx x m 的一个根是3,则=m ;
4.a 是实数,且0|82|42=--+-a a a ,则a 的值是 .
5.关于x 的方程03)3(12=+---x x m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 6.方程:①13122=-x x ②05222=+-y xy x ③0172=+x ④02
2
=y 中一元二次程是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③
诊断检测一答案: 1. ax 2+ bx +c 2. 3x 2-x-15=0 3 -1 3. C 4. B
5. 3X2-1=0; 2X2-1=(X-1)(X-2);
6. (1) 2X 2-4X-3=0 二次项:2X 2 一次项:-4x 常数项:-3
(2) 2x 2+3x-5=0 二次项:2X 2 一次项:3x 常数项:-5
诊断检测二答案:
1.1,3,2--;
2.0122
=-+x x ,1,2,1-;
3.3
8-
; 4.4=a ; 5.3-=m ;
6.C
作业布置:
P33 1. (2)(4)(6)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