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7年秋八年级上:第23课《干将莫邪》原创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练习):28《干将莫邪》

28干将莫邪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干将..()()莫邪.()重.身()汤镬.() 踬.目() 自刎.()2.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客以剑拟.王( )A.制订B.杀人C.比画D.计划(2)当于.汤镬煮之( )A.在B.被C.从D.自(3)客曰:“不负.子也。
”( )A.耽误B.负担C.辜负D.负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哭之甚悲耶?(2)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
4.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表现莫邪之子坚忍无畏的复仇精神的一组是()①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②即以斧破其背,得剑。
日夜思欲报楚王。
③儿闻之,亡去。
④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⑤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⑥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A.②⑤⑥B.①②⑤C.③④⑥D.①③④5.按提示要求,简要分析文章中这一人物的形象。
(1)从赤不惜自刎献头这一行动可以看出他性格的________,报仇的________。
(2)从他的人头被煮时“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细节,突出他对楚王的________。
6.关于本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将莫邪》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出自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所记故事。
B.此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统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
C.本文作者干宝,字令升,西晋文学家、史学家,新蔡(今河南新蔡)人。
D.干将,春秋时吴国人,作为造剑的名匠,曾为吴王造剑。
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一雌一雄宝剑两把。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王即购之千金。
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习题课件:23 干将莫邪 (共25张PPT)

(二)李孝子传 袁枚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①,
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取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
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已甘食淡焉。母 病喉,勺饮,喀喀②不下者三昼夜矣。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 “哀而子之孝也。”觉,一汗而愈。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
八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版)
23*
干将莫邪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 分)
gān 干 将 . 自刎 . wěn yé chóng 莫邪 重 身 . . chuō zhì 踔 出 踬 目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8 分) (1)其妻重身 当产 .. (3)王如 其言 . (5)王即临 之 .
怀孕 仔细察看
(2)王大怒,使相 之 . (4)头踔 出汤中 .
按照,依照 跳跃
靠近 向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于是子出户南 望 . (7)于是尸乃仆 . (8)不负 子也 .
倒下
辜负,对不起
3.解释下列多义词。(10 分) 三年乃 成才 . 问其母于是,就 (1)乃乃 . 勇士头也是 此乃 .
于是即 将雌剑往见楚王就 . (2)即 杀之立刻 王怒,即 .
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
处独完。
孝子父亡逾年,大父③亦亡。及其莽也,时届严寒,体故赢,手炭土,僵大
雪中。治冢匠数人,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年五十五卒。卒时抱母大恸,
嘱其孤某善事大母。 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 小孝子。盖其天性然也。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干将莫邪》阅读答案

《干将莫邪》阅读答案1.《干将莫邪》阅读答案篇1干将莫邪(gān jiāng mò yé)逝代中国神话传说,最早出自出汉代刘向《列士传》和《孝子传》中,后来由历史上诸多著作摘录和引用。
现如今,最流行的版本为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所记干将莫邪的故事。
小编整理了《干将莫邪》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干将莫邪春秋时,吴楚边境的平川上,住着一对铁匠夫妇,男的叫干将,女的叫莫邪。
他俩是铸剑的名工,剑铸得十分锋利。
有一天,楚王把干将叫去,给了他一块生铁,说是王妃夏天晚上纳凉,抱了铁柱,心有所感,怀孕生出来的怪东西;看起来这铁不同寻常,让干将用这铁打造宝剑。
他将王妃生产的铁带回家中,不敢怠慢,忙与妻子莫邪一同架起炉子,装好风箱。
然后,他候天时,察地利,等到合适的时机,便开始鼓炉铸剑。
三年过去了。
一天凌晨,东方突然飘来两朵五彩祥云,缓缓坠入炉中。
干将知此刻剑已铸成,于是开了炉。
一打开炉门,只见“哗啦啦”喷出一道白气来,震得山川都动摇起来,那白气直冲上天,久久不散。
再看炉子,已冷如冰窟,只见青光闪烁,一对宝剑卧在炉底。
干将、莫邪将剑取出,但见此剑寒如秋水,锋利无比,古今少有。
这是他们夫妇俩几年心血的结晶,于是他们给雄剑取名干将,雌剑取名莫邪。
干将把雄剑插进剑鞘里,交给莫邪;把雌剑装进木鞘里,准备献给楚王。
他对妻子说:“我替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功。
楚王猜疑心很重,怕我将来又会替别人铸剑,一定会找借口杀掉我。
如今我去献剑,只把这柄雌剑献上去,雄剑你要收藏好。
我死之后,你肚里的孩子若生下来为女,就罢了;若是男,等他长大了,让他拿着那柄雄剑,替我报仇。
”说完,干将便背上“莫邪”剑去见楚王了。
几个月过去了,莫邪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赤”。
可是,干将真的被楚王杀死了。
赤一年年地长大了。
十六岁这年,莫邪指着屋边那只废炉,把当年干将如何铸剑,后来又如何被楚王杀害的事情,一一告诉了儿子。
赤听了,泪流满面,悲愤万分地说:“娘,你放心,爹爹死得这么冤,我一定去杀死残暴的楚王为爹爹报仇。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干将莫将》同步练习1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同步达纲练习】一、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干将(gàn jiāng)莫邪(yé)B.重身(zhòng)自刎(wěn)C.汤镬(huò)踬目(zhì)D.乃仆(pú)捧头(pěng)二、给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①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A.于是,就 B.才 C.终于 D.却②王即购之千金。
()A.立刻 B.将要 C.即使 D.想要③客曰:“不负子也。
”()A.耽误 B.负担 C.辜负 D.负重④愿王自往临视之。
()A.愿意 B.希望 C.恭谨 D.马上⑤客以剑拟王。
()A.制订 B.杀人 C.比划 D.计划三、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王即购之千金A.吾干将莫邪子也B.何哭之甚悲耶C.为子报之D.夫战,勇气也四、对“愿王自往临视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希望楚王您亲自过去看一看这个勇士。
B.楚正愿意自己亲自去靠近看一看勇士。
C.恭谨楚王您自己去靠近看一看勇士的头。
D.楚王希望能到锅边去观看勇士的头。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一)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1.选择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汤镬(huò)B.踔出(chuō)C.踬目(zhì)D.堕汤(zhuì)2.下面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乃勇士头也(是)B.王如其言(按照)C.是必烂也(这)D.客以剑拟王(用)3.对“当于汤镬煮之”的“于”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从……B.被……C.在……D.自……。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含标准答案)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0.0分)1.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王即购之千金A. 吾干将莫邪子也B. 何哭之甚悲耶C. 为子报之D. 夫战,勇气也2.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干将(gàn jiāng)莫邪(yé)B. 重身(zhòng)自刎(wěn)C. 汤镬(huò)踬目(zhì)D. 乃仆(pú)捧头(pěng)3.对“愿王自往临视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希望楚王您亲自过去看一看这个勇士。
B. 楚正愿意自己亲自去靠近看一看勇士。
C. 恭谨楚王您自己去靠近看一看勇士的头。
D. 楚王希望能到锅边去观看勇士的头。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4. 下列字注音正确的是:A. 干将(ɡān)(jiānɡ)莫邪(yé)B. 重(zhónɡ)身相(xiānɡ)C. 刎(wénɡ)镬(huò)D. 踔(chuó)踬(zhì)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重身:是指怀孕B. 眉间广尺:双眉之间有一尺宽的距离,这里用了夸张的写法。
C. 行歌:边走边唱。
D. 仆:倒下。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6. 选择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1 / 7A. 汤镬(huò)B. 踔出(chuō)C. 踬目(zhì)D. 堕汤(zhuì)7. 下面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此乃勇士头也(是)B. 王如其言(按照)C. 是必烂也(这)D. 客以剑拟王(用)8. 对“当于汤镬煮之”的“于”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从……B. 被……C. 在……D. 自……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90.0分)9.填空。
语文版八上语文《干将莫邪》同步练习【推荐】

干将莫邪习题A 基础储备卷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6分)(1)自刎()(2)汤镬()(3)头踔()(4)踬目()(5)干将()(6)莫邪()2、解释加点的词。
(8分)(1)欲jxfz0104_0189_2杀之()(2)汝若生子是男()(3)剑在其背()(4)使相之()(5)但睹堂前()(6)入山行歌()(7)幸甚()(8)不负子也()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5分)(1)把本文划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5分)(2)你认为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5分)(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5分)4、重点问题探究。
(15分)(1)第一自然段写“王”,共用了几个“怒”字?有什么作用?(5分)(2)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式?这表现了什么?(5分)(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的楚王和侠客的形象的?(5分)5、把你了解的有关作者及《搜神记》的情况写在下面。
(6分)B 综合提升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8分)(1)干()(2)重()()()(3)背()(4)相()()()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8分)(1)夫语妻曰()(2)儿闻之,亡去()(3)比后壮()(4)其妻重身()(5)吾父所在()(6)欲报jxfz0104_0189_12楚王()(7)于是尸乃仆()(8)王如其言()3、指出下面句中“其”字所指代的内容。
(5分)(1)其妻重身当产()(2)剑在其背()(3)乃问其母曰()(4)王如其言()(5)乃分其汤肉葬之()4、翻译下面的句子。
(8分)(1)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2)日夜思欲报jxfz0104_0189_12楚王。
(3)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4)客亦自拟己头。
课内语段阅读。
(21分)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欲杀之。
剑有雌雄。
其妻重身当产。
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23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含答案)

23愚公移山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厝.()始龀.()穷匮.()万仞.()魁.父()亡.以应()叩.石()雍.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出入之迂.也(2)聚室而谋.曰(3)吾与汝毕.力平险(4)指.通豫南(5)达于汉阴.(6)杂然相许.(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8)投诸.渤海之尾(9)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10)叩.石垦壤(1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12)始龀..,跳往助之(13)寒暑易节..(14)北山愚公长息..曰(1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16)子子孙孙无穷匮..也(17)惧其不已.也(18)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甚矣,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D.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4.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愚公移山“意志坚定”的一项是()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④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⑤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A.③④B.②⑤C.②③D.①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告之于.帝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而.山不加增博闻而.强识C.以.残年余力以.顺为正者D.虽我之.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C.汝心之固.求之下流,固.颠D.河曲智叟亡.以应身亡.所寄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甚矣,汝之不惠!(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3)愚公移山的方式是:,。
(4)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原因是:,。
(5)晋代的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这一句而言的。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3.《干将莫邪》同步练习

干将莫邪一、基础知识1、生字注音干将()莫邪()重()身相()刎()仆()踔()踬()镬()多音字:()())()相重()())()2、词语解释欲:重身:当产:当:大:背:相:比:3、写出加粗字的古义和今义。
(1)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古义:()今义:()(2)王即购之千金古义:()今义:()二、语言运用1.这篇文章中有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能代代相传?答:2. “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
对他们的行为,你是怎么看?答:三、作者简介干宝:( ) 、()。
字令升。
新蔡(今河南新蔡)人。
平生著作很多。
有《周易注》、《周官注》、《春秋左氏义外传》、《晋纪》、《搜神记》等。
所撰《搜神记》,是()的代表作,原书20卷,已佚,今传本为后人辑录。
四、课内阅读1、课文记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答:2、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答:3、为报杀父之仇,干将莫邪的儿子是怎样做的?答:五、拔高练习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①,军人有病疽②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
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日:“吴起吮其父之创③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
吾是以泣。
”【注释】①中山:国名。
②疽:毒疮。
③创:伤,伤口。
1、用现代汉语翻译“将军于老子如是,尚河为而泣?”一句。
译文:2、“伤者之母”为什么要“泣”?答: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答:六、中考链接【2017年中考浙江省杭州卷】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
/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在说一遍。
/警察掉取监控录像仔细查看。
(摘自电视字幕)B.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阳光安装公司,竭诚为您服务。
/欧美时尚家具,送货到家。
(摘自招牌广告)C.红烧鸡腿、蜡肉烧笋、糖醋鱼块/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番茄旦汤、虾皮紫菜汤(摘自食堂菜单)D.梧桐树遮天蔽日,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干将莫邪
文言文句式
【特殊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2)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等标志性词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隐含被动义,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3)倒装句。
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四种。
(4)省略句。
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5)固定句式。
例如“不亦……乎”“得无……乎”“如……何”“然则……”等。
01积累运用
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干将
..(gān jiāng)莫邪.(yé)重.身(chóng)
汤镬.(huò) 踬.目(zhì) 自刎.(wěn)
2.词语积累——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客以剑拟.王(C)
A.制订B.杀人C.比画D.计划
(2)当于.汤镬煮之(A)
A.在B.被C.从D.自
(3)客曰:“不负.子也。
”(C)
A.耽误B.负担C.辜负D.负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何哭之甚悲耶?
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啊?
(2)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
那位陌生人说:“(我绝)不会辜负你的。
”在这时候(赤的)尸体这才倒下去。
4.按提示要求,简要分析文章中“赤”这一人物的形象。
(1)从“赤”不惜自刎献头这一行动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刚烈,报仇的坚决。
(2)从“赤”的人头被煮时“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他对楚王的刻骨仇恨。
5.关于本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干将莫邪》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出自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B.此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统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
C.本文作者干宝,字令升,西晋文学家、史学家,新蔡(今河南新蔡)人。
D.干将,春秋时吴国人,作为造剑的名匠,曾为吴王造剑。
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一雌一雄两把宝剑。
02课内精读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王即购之千金。
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王即购.之千金(重赏捉拿)
(2)两手捧头及剑奉.之(进献)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乃.问其母曰此乃.勇士头也
B.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即.购之千金
C.汝若生子.是男子.年少
D.是.必烂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A.于是,就/是,动词;B.就/立刻、马上;C.孩子/你;D.这,这样)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烧煮头颅,三天三夜煮不烂。
头跳出开水锅,瞪大眼睛非常愤怒的样子。
(2)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那位陌生人拿宝剑向楚王比画一下,楚王的头随即掉进开水中;那位陌生人也砍下自己的头,头也掉进开水里。
9.文末两次用“拟”,而不直接用“杀”或“砍”,“拟”是“比画”的意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拟”说明“砍头”轻而易举,更能说明宝剑锋利无比。
10.结合课文内容,你认为“客”是一个怎样的人?
“客”具有侠士风范,是一位“言必信,行必果”的英雄侠士。
03拓展阅读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①?且陛下春秋②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③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子卿尚复谁为乎④?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⑤,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⑥汤镬⑦,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与武决⑩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注释】①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显现。
②春秋:年纪。
③夷灭:被杀。
④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⑤亲近:皇帝的侍从。
⑥斧钺:古代兵器。
⑦汤镬:古代大锅。
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
⑨衿:衣襟。
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李广苏建传》。
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空自苦亡.人之地(通“无”,没有)
(2)武使.匈奴明年(出使)
(3)因谓.武曰(对……说,告诉)
(4)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共,总共)
1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空自苦亡人之.地
A.欲杀之.(《干将莫邪》)
B.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汉书·李广苏建传》)
C.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解析:例句的“之”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A项的“之”作代词;B项的“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C项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项和例句的“之”相同。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
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14.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并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①匈奴单于愿意诚心对待苏武;②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坚守信义也不为人知;③汉朝皇帝法令随时变更,回汉自己的安危不可预料。
苏武的精神品质:①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展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②他面对李陵的劝降,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忠诚、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守节不移的品质。
附参考译文: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
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你。
你终究不能回归汉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在哪里显现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上十家,安危不可预料。
你又替谁(守节)呢?希望(你)听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上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上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
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
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
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
”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无以复加!”于是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
苏武留在匈奴总共十九年,刚出使时年轻力壮,等到返回(汉朝时),胡须头发全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