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同步测试题新版苏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课时练《4.2 透镜》(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课时练《4.2 透镜》(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关于透镜的焦点说法正确的是()A.焦点是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B.焦点是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C.凸透镜既有实焦点,也有虚焦点D.凹透镜既有实焦点,也有虚焦点2.下列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凹面镜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3.如图四种玻璃透镜中()A.只有a是凸透镜B.只有b是凸透镜C.只有a和b是凹透镜D.只有d是凹透镜4.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如图甲所示,对图乙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A.2或4B.1或5C.1或3或5D.2或3或45.近年,森林火灾频发,有调查显示,一部分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是装有水的瓶子。

难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同步训练试题(含解析)

难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同步训练试题(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同步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A.B.C.D.2、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1O的连线为法线。

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A.①B.②C.③D.④3、下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示意图,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A.u>2f B.f<u<2f C.u=f D.u<f4、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旗杆在太阳下的影子B.雨后的彩虹C.海市蜃楼D.水塘边树的倒影5、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

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一束与水面成30°角的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人站在岸边看见的水中物体其实在物体实际位置的______(选填“上方”“原位置”或“下方”)。

2、小静在玩耍时透过爷爷的老花镜看到了小玩偶的像,请你在图中利用光路图确定玩偶S点所成像S′的位置。

2019-2020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 透镜 --巩固提优(有答案)

2019-2020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 透镜 --巩固提优(有答案)

4.2 透镜巩固提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透过树叶上的水珠可以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如图所示。

这一现象中水珠可以看作()A.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B.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C.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D.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B.在凸透镜和凹透镜中,只有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是没有焦点的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分散开的3.下列图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4.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事实上水能灭火,也能生火.某塑料大棚因为雨后没有及时清除棚顶凹处的积水而发生了火灾,这是因为()A.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家庭防盗门上的猫眼,可以让人从室内看清室外,而从室外却不能看清室内,猫眼是一块A.厚平板玻璃B.凸透镜C.凹透镜D.都可以用6.透镜的类型可通过对光线的作用来辨别,小柯记录了光线通过四个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是凸透镜的是()A.a、d B.c、d C.a、c D.b、c7.如图所示,有一塑石英正方体,内有一空气层,当一束平行光垂直通过石英正方体时,光在空气层中发生的现象是()A.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变的发散B.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变的会聚C.光束在空气层中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D.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发生反射8.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三、填空题9.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平行光源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如图是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10.如图所示,透镜分别对光起何种作用.11.中间比边缘_______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比边缘_______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透镜的中心叫________,透镜的________与球心的连线叫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叫________,折射光线反向延长所会聚的点叫________,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有________焦点;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有________焦点.12.小宇的爸爸新购置了一辆小车,暑假驾车出外旅游时,一次洗车过后,车上的油漆表面出现了不少黑点,像是烧焦了的痕迹,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开学后小宇在学习物理“透镜”时突然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这是因为:________。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二透镜练习题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二透镜练习题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二透镜练习题一、单选题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小于LB. 一定等于LC. 一定大于L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2.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A. B.C. D.3.如图所示是一块内部有凹形空气泡的玻璃砖,让一束平行光穿过玻璃砖,则这束光()A. 将会会聚B. 将会发散C. 方向不改变 D. 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甲,教室里的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B. 乙,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这种情况应该使用凹透镜来矫正C. 丙,能同时看到昆虫背部和腹部的观察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应用D. 丁,缓慢向杯中加水,原本看不见的硬币重新出现,是光的反射现象5.王有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 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 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6.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会聚于一点C.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能相交D.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会聚于S1点,则该光学元件一定是()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面镜D. 凹面镜8.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 潜望镜B. 平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9.一束光线经过凸透镜后()A. 一定是平行光B. 一定是会聚光束C. 不可能是发散光束D. 一定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10.下列能使光线会聚的镜是()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D. 凸面镜11.下列作图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12.关于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得所有经过凹透镜的光都不能会聚在一点上B. 凹透镜是对平行主光轴的光起发散作用C. 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都会原来更散一些D. 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一定不能会聚了二、填空题13.一些人看不见的光、听不到的声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______工作的,声呐是利用______工作的。

基础强化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同步训练试题(含详细解析)

基础强化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同步训练试题(含详细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同步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是()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从后视镜观看车后景物C.手影游戏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C.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D.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3、唐代著名诗人储光義的名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潭清疑水浅”是说从平静清澈的水面向下看到的潭底比实际深度要浅些。

图中的光路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A.B.C.D.4、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立竿见影”现象的成因相同的是()A.雨后彩虹B.水中倒影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D.海市蜃楼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______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______产生的现象。

达标测试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同步训练试题(解析版)

达标测试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同步训练试题(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同步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1O的连线为法线。

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A.①B.②C.③D.④2、生活现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池水映明月”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一叶障目”是光的折射造成的3、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4、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光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近期四川多次出现日晕现象(太阳周围的彩色光环)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D.小明用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不能显示物体完整的像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 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透镜同步练习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透镜同步练习 (新版)苏科版

4.2 透镜一、选择题1.如图A、B、C、D四种光学器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 B. C. D.2.两块凸透镜,一个直径比另一个大,在阳光下聚焦,分别点燃两根相同的火柴,哪一个凸透镜先点燃火柴.()A.焦距小的透镜B.直径大的凸透镜C.直径小的凸透镜D.焦距大的透镜3.如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 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A.只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4.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低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A. 圆形亮斑B. 圆型暗斑C. 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 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5.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小王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是()A. B. C.D.6.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A. 0.1mB. 0.2mC. 0.3mD. 0.5m7.如图所示的6块光学元件.要使如图的光路图成立,虚线框内应单独放入的镜是()A.1或3B.2或4C.1或2D.5或68.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A. B. C.D.9.下列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小B.凹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C.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凹透镜的光心后,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D.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凸透镜后,都能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10.如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定向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定向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定向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D.丢弃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2、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

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

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f=5cm h=10cm B.f=10cm h=12cmC.f=5cm h=12cm D.f=10cm h=6cm3、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间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B.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后方,需佩戴凹透镜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D.雨后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暗处是积水,主要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4、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5、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使用的的凸透镜焦距为16cmB.物体放在A点对应的位置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物体放在C点对应的位置,放大倒立的实像D.物体从A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透镜
一、单选题
1.薄透镜的光心的性质是( )
A. 位于透镜中

B. 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C. 位于主光轴与透镜相交
处 D. 可使光线会聚于此点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C. 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D. 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3.下列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小
B.凹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
C.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凹透镜的光心后,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D.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凸透镜后,都能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4.图中透镜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5.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可使用的光学元件是()
A. 一定是平面镜
B. 一定是凸透
镜 C. 一定是凹透
镜 D. 可能是凹透镜
6.取一段铁丝,绕制一个内径约为3mm左右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圆环上布满水膜,此时辨别水膜相当于“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最可靠方法是( )
A. 用手摸
B. 透过水膜看物
体 C. 用强光照
射 D. 用刻度尺测量
7.如下图的四个透镜中,哪个是凸透镜()
A. B.
C.
D.
8.下列四幅光经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凸透镜
B. 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凹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凹透镜
C. 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凹透镜
D. 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凹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凸透镜
10.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等于
L C. 一定大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二、多选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而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
B. 王伯伯戴的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 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做成的
D. 人在照镜时,人离镜近时所成的像特别大
12.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a b c d e
A. d
B. c
C. e
D. a
三、填空题
13.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__透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__位置.
14.在森林游玩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________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15.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

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__ ,“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__ 位置.
16.有阳光的冬天,在没有火柴的情况下,某人为了取火,将一块冰做成 ________透镜,并找来了一些干的树叶、木柴等,拿着自制的冰透镜正对阳光,在树叶上方上下移动,直到树叶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过了一会儿树叶就点燃了。

他取火的过程利用了冰透镜对光的 ________作用;树叶上的那个明亮的光斑就是冰透镜的 ________,这个光斑到冰透镜的中心的距离就是它的 ________。

17.通过一个透镜观察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________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________像.
18.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__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__位置.
四、解答题
19.小明的爷爷有一副老花眼镜,在不能用手触摸镜片的前提下,你如何辨别两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
五、实验探究题
20.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1)小丽的方案如图所示。

移动凸透镜直到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时,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对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________。

(3)小丽发现: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无论怎样调节白纸的位置,都不能使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点,而是一个光斑,这个光斑的直径有两三毫米。

这是为什么呢?
小丽猜想:太阳光不能会聚成一点是由于光的色散引起的。

①小丽猜想的理由或依据是________。

②为了验证小丽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________。

③如果小丽的猜想正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六、综合题
2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 .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 . 图b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 .
(1)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
(2)在图b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 . 请运用
几何知识证明: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C
二、多选题
11.【答案】B,C
12.【答案】AC
三、填空题
13.【答案】凸;焦点
14.【答案】凸透;会聚
15.【答案】凸透镜;焦点
16.【答案】凸;会聚;焦点;焦距
17.【答案】凸;实
18.【答案】凸透;焦点
四、解答题
19.【答案】解:方法一:分别将两镜片正对太阳光,分别测出两镜片的焦距,比较焦距是否相同.
方法二:分别将两境片做放大镜使用,保持物距不变,观察放大倍数是否相同.
方法三:找一较远光源,分别将两镜片在光屏上成实像,观察像距是否相同.
五、实验探究题
20.【答案】(1) 10
(2)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白纸上得到最小的光斑
(3)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凸透镜可以看成多个三棱镜组合而成的);把一片红色透明胶片放置在凸透镜的前方,调节白纸的位置,观察光斑的大小变化(或用单色光照射凸透镜,调节白纸的位置,观察光斑的大小变化);光斑变小
六、综合题
21.【答案】(1)解:成像光路图如下所示
(2)解:如图b所示,△OAB∽△OA′B′ 即:
∵△AA′C∽△OA′F ∴ 由题意知OB′= v,
BB′=OB+OB′=u+v,AC=OB= u,OF=f,∴ 变形得: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