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灰分与品质的关系
浅析都匀毛尖茶灰分和水浸出物含量

浅析都匀毛尖茶灰分和水浸出物含量
都匀毛尖茶是一种中国特产的绿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而受到广大茶爱好者的喜爱。
在研究中常常会对茶叶的灰分和水浸出物含量进行分析,以了解茶叶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我们来看一下都匀毛尖茶的灰分含量。
灰分是指燃烧茶叶后残余物的质量,一般用灰
分含量来评价茶叶的纯度和杂质含量。
灰分含量越高,说明茶叶中的杂质越多。
通过测定
都匀毛尖茶的灰分含量,可以评估茶叶的质量和纯度。
一般来说,都匀毛尖茶的灰分含量
在5%左右,这个数值比较理想,说明该茶的纯度较高。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都匀毛尖茶的水浸出物含量。
水浸出物含量是指将茶叶浸泡
在水中后,水中溶解出来的物质的质量。
水浸出物含量一般反映了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的
含量,如茶多酚、咖啡因等。
水浸出物含量越高,说明茶叶中水溶性物质含量越多,茶汤
越浓郁。
都匀毛尖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一般在42%左右,说明该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物质,茶汤浓郁,口感鲜爽。
浅析都匀毛尖茶的灰分和水浸出物含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茶叶的品质和特点。
都匀毛尖茶的灰分含量较低,说明茶叶的纯度较高,质量较好。
而水浸出物含量较高,说明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含量丰富,茶汤浓郁,口感鲜爽。
这些分析结果为我们选购和鉴
别都匀毛尖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也为茶叶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茶叶的常规理化检验包括:水分、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总灰分、纤维素、蛋白质、色素、维生素等,这些指标表明着茶叶的质量。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指标。
水分:茶叶中的水分是茶叶要求的主要成分,与后期的贮藏密切相关。
当含水率小于5%时,水分子以单分子层存在,与茶成分分子结合,就好像表面蒙上一层水膜,将茶成分和空气中的氧隔绝,这样物质不容易被氧化,因此这种含有单分子层的茶叶就不易氧化变质,是较为稳定的;当含水率大于6%时,则会加速茶叶品质的变化,如普洱茶、晒青茶、黑茶的水分超过7%,后期茶叶品质仍在不断变化之中。
水浸出物: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
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水溶维生素、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溶蛋白、无机盐等。
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多少,标志着茶汤的厚薄、滋味的浓强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茶叶品质的优劣。
一般情况下,大叶种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于小叶种,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于红茶。
游离氨基酸:目前发现的茶叶中的氨基酸有26种,除了20种蛋白质氨基酸存在于游离氨基酸中,另外还检出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茶氨酸、γ–氨基丁酸、豆叶氨酸、谷氨酰甲胺、天冬酰乙胺、β–丙氨酸)。
茶氨酸(L-Theanine)是茶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氨基酸,在其他植物中十分罕见,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不同而不同。
茶氨酸在干茶中占总重量的1%-2%,占游离氨基酸含量的50%左右。
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
茶氨酸为白色针状体,易溶于水,具有甜味和鲜爽味,是茶叶的滋味组分。
在茶汤中,茶氨酸的浸出率可达80%,对绿茶滋味具有重要作用,与绿茶滋味等级的相关系数达0.787~0.876。
茶多酚:茶多酚含量占茶叶原料干物质的15%-30%,其含量因茶树品种、产地、季节、原料老嫩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茶叶成分与品质详解

茶叶成分与品质详解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这些物质并非皆可经由冲泡的过程而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元酚类及维生素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其成分及含量,至于影响茶汤品质几个主要成分则大碳水化合物、咖啡因、氨基酸及多元酚类。
所谓品质,是指外形和内质的综合反映,茶叶品质是茶叶物理性状和主要的化学成分的具体表现。
毛茶的品质好坏,表现在色、香、味、形等方面。
而这些都是由鲜叶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不同制造技术处理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所形成的。
因此,要从根本上了解茶叶品质的形成和茶叶色、香、味本质,就必须首先了解鲜叶各种化学成分。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到目前为止,经过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约有500种,其中有机化合物有450种以上,茶叶中的化学成分虽如此复杂,但是,将其主要成分归纳起来只有十几种。
现将茶叶中化学成分的分类及品质介绍如下。
一、水分水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植物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物质的形成和转变,都离不开水。
同样,水也是茶树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幼嫩的茶树新梢中一般含水75%~78%,叶片老化以后含水量减少。
不同茶树品种、自然条件以及农业技术措施,鲜叶的水分含量也不相同。
鲜叶经过加工制成干茶以后,绝大部分水分都已蒸发散失,最后一般只要求保留4%~6%的水分。
广义而言,茶叶中除了水分以外,其余都是干物质,作为饮料的茶叶,其干物质中约有35%~45%的物质是能溶于沸水的,这部分能溶于沸水的物质统称为“水浸出物",由于鲜叶的老嫩不同,其所制成的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也不相同。
水浸出物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物质,诸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果胶、无机成分、维生素、水溶色素和芳香物质等。
茶汤品质好坏就决定于各种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其组成比例。
二、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称。
浅析都匀毛尖茶灰分和水浸出物含量

浅析都匀毛尖茶灰分和水浸出物含量
都匀毛尖茶是一种有名的贵州茶,其灰分和水浸出物含量是评判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本文对其灰分和水浸出物含量进行了浅析。
一、灰分含量
灰分是指经过高温烘干或燃烧后,茶叶中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质。
它通常是以百分之几的形式表示的。
灰分含量高低与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灰分含量越高,茶叶口感越硬,味道会变得苦涩。
都匀毛尖茶的灰分含量一般在5%左右,较高的茶叶可能会有6%以上的灰分含量。
这是因为都匀毛尖茶是用一芽一叶的顶芽制成,而且经过高温烘干,所以灰分含量会稍高。
但是,都匀毛尖茶的灰分含量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到品质和口感。
二、水浸出物含量
水浸出物含量是指将茶叶浸泡在水中后,所浸出的固体物质的重量。
一般认为,水浸出物含量与茶叶的深度和持久性相对应。
水浸出物含量越高,茶叶的品质越差,味道越浅。
都匀毛尖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多数在40%左右,好一些的品质可达到50%以上。
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与制作工艺和样品存储有关,也与茶叶的种类有一定关系。
但是,在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并不是越低越好,合适的水浸出物含量可以提高茶叶的口感和风味。
总体来说,都匀毛尖茶的灰分和水浸出物含量都属于中等水平,但是要注意其含量不要过高或过低。
茶叶的灰分和水浸出物含量对茶叶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只有在与其他品质因素结合评判的基础上才能得出全面的评价。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茶叶的常规理化检验包括:水分、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总灰分、纤维素、蛋白质、色素、维生素等,这些指标表明着茶叶的质量。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指标。
水分:茶叶中的水分是茶叶要求的主要成分,与后期的贮藏密切相关。
当含水率小于5%时,水分子以单分子层存在,与茶成分分子结合,就好像表面蒙上一层水膜,将茶成分和空气中的氧隔绝,这样物质不容易被氧化,因此这种含有单分子层的茶叶就不易氧化变质,是较为稳定的;当含水率大于6%时,则会加速茶叶品质的变化,如普洱茶、晒青茶、黑茶的水分超过7%,后期茶叶品质仍在不断变化之中。
水浸出物: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
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水溶维生素、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溶蛋白、无机盐等。
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多少,标志着茶汤的厚薄、滋味的浓强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茶叶品质的优劣。
一般情况下,大叶种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于小叶种,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于红茶。
游离氨基酸:目前发现的茶叶中的氨基酸有26种,除了20种蛋白质氨基酸存在于游离氨基酸中,另外还检出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茶氨酸、γ–氨基丁酸、豆叶氨酸、谷氨酰甲胺、天冬酰乙胺、β–丙氨酸)。
茶氨酸(L-Theanine)是茶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氨基酸,在其他植物中十分罕见,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不同而不同。
茶氨酸在干茶中占总重量的1%-2%,占游离氨基酸含量的50%左右。
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
茶氨酸为白色针状体,易溶于水,具有甜味和鲜爽味,是茶叶的滋味组分。
在茶汤中,茶氨酸的浸出率可达80%,对绿茶滋味具有重要作用,与绿茶滋味等级的相关系数达0.787~0.876。
茶多酚:茶多酚含量占茶叶原料干物质的15%-30%,其含量因茶树品种、产地、季节、原料老嫩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信阳茶区不同嫩度茶鲜叶灰分 蛋白质含量与品质的关系

2 0拄 01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 n o iy n giutr C r g o r M fX n a g A r l M o e e c u t
Hale Waihona Puke Vo . O No 1 12 . Ma . 01 r2 0
3月
茶学 ( 茶文化 ) 研究
tn e n efe h la e n Xi y n e r e d r e r s e v si n a g ta a e a
WANG a g mi g Gu n - n
( et Fo  ̄i c, y A rd r oe , yI 440 ,h a Dp od e e ̄nmg gc mMCUg Ⅺ“ag 600C i ) . n i e I n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84 1 (00)1)1-3 10 -96 2 1 0.100 (
Rea o s i ewen ah a dp oen c ne ta d q ai fdfe e t lt n hp b t e s n r ti o tn n u l yo i rn i t
信 阳茶 区不 同嫩 度茶 鲜 叶灰 分 蛋 白质 含 量 与 品质 的关 系
i 产铭
( 阻农业 高等专科学校 食品科学 系 , 信 河南 信阳 44O 6OO)
摘 要 : 茶叶中含有的灰分和大量蛋白质对茶叶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灰分除了在制茶过程中会有少量掺人
外, 大部分都来 自 叶中, 叶经过加工其含量不发生显著变化 。大量的蛋白质也来 自 叶。鲜叶是制茶 的原 鲜 且鲜 鲜
q ai o a T i ep r n a n zdi h i ee ttn e esf s e v stettl s tew trslbeah, ul  ̄ ft . h s x e me th sa Mye nted rn d r s l h la e l 0a h,I ae-ou l s e i f e n r e 1 a l tetikp ti Sc ne t iee c ,h 0l isi 0 I e retppc s i rvsteXiy n oJa u t , I lc r en’ o tn f rn e tega e nfr l n w te o ik ,mpo e l n a gMa inq Mi l l o d l te l y p moe l e aeya d h at u  ̄ t rvd } o r tstetasft n e l1 Mi opo iete ̄ rn e l lq l ec.
茶的主要成分检测

茶的主要成分检测一,水分占比:茶鲜叶含水量75%~78% ,干茶 4%~6%性质:含水量越高,茶叶越易变质,含量超出12% 时,茶叶内部各样化学反响还在持续进行,且茶还可以被氧气氧化变质。
检测方法: GBT8304-2002二,灰分观点:茶叶经过高温灼烧后残留下的无机物质的统称。
占比: 4%~7% 。
灰分含量过高,茶质量越差,灰度中可溶性部分含量越高,茶的质量越好。
检测方法:三,茶多酚观点:茶叶中 30 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
占比:占鲜叶干物质的33%构成:1,儿茶素:含量最高,占多酚类物质的70%~80%,拥有收敛性,苦涩味较重。
2,黄酮类物质:又叫花黄素3,花青素:又叫花色素,拥有显然的苦味,在干旱高温季节简单形成并累积,所以夏茶拥有显然的苦涩味。
4,酚酸:含量较小,味苦涩。
检测方法:GB/T 8313-2002茶叶中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褐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四,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1,构成:谷蛋白(含量最大),白蛋白(溶于水,对茶汤味道起到踊跃作用),球蛋白,精蛋白构成。
2,性质:在鲜叶加工中,部分蛋白质能够分解为氨基酸,拥有花香和鲜味。
氨基酸1,性质:溶于水,拥有鲜爽味,决定着茶汤的质量的鲜爽度。
2,构成:茶氨酸(占比50% 以上,嫩芽嫩茎中占比最大)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检测方法:凯氏定氨法测定茶叶中蛋白质试剂及主要仪器1、浓硫酸(AR)2、硫酸钾(AR)3、硫酸铜(AR)4、 3.0%NaOH溶液5、 2% 硼酸溶液6、 0.05mol/L的标准HCL 溶液7、 0.1% 混淆指示剂:0.1% 甲基红酒精溶液和0.1%海创赛供给甲基红指示剂盒,商品编号:C015217-5ml*2甲基蓝酒精溶液,按,价钱20 元。
1:1混淆。
上8、微量凯氏定氨仪办理样品正确称取样品2g ,当心移入烧瓶中,再CuSO4 1g,K2SO4 10g和浓H2S04 50mL.电炉加热消化至液体变为蓝绿透明后,冷却,定容至100mL 。
茶叶灰分与品质的关系

茶叶灰分含量与品质的关系刘晓霞(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湄潭 564100)[摘要]对56个贵州茶叶样品的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四个指标与我国国家标准限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贵州茶叶总灰分含量以5.1%~6.0%为多,占茶样总数的64%以上,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水溶性灰分的含量大多在60%~80%之间,占茶样总数的87%左右,高出国家标准15个百分点以上;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主要集中在0.11%~0.80%之间,占78%以上;水溶性灰分碱度大于2.0%的极少,主要集中在1.0%~2.0%之间,占98%以上,得出贵州茶叶产品原料细嫩,矿质元素丰富,且有益营养元素多,茶叶品质优良的结论。
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关键词] 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品质评价Ash content and guizhou evaluating tea quality paperLiu Xiaoxia(Tea Institute of Guizhou, Meitan, 564100 China)[Abstrac]:To 56 guizhou tea samples of the total ash, water-soluble ash, acid insoluble ash, water-soluble ash alkalinity four indexes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 set limit to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sh content in guizhou tea with 5.1% ~ 6.0% of tea samples for many, over 64% of the total, is far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 limited; The content of water-soluble ash most between 60% ~ 80%, accounting for about 87% of the total sample tea, more than 15%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 Acid insoluble of ash content mainly between 0.11% ~ 0.80%, 78% or above; More than 2.0% of water-soluble ash basicity few, mainly between 1.0% ~ 2.0%,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98%, and concludes that the guizhou tea products and raw materials, and rich mineral elements beneficial nutritious elements, tea quality conclusion.[key words]Total ash, soluble ash, acid insoluble ash, water soluble ash alkalinity, quality evaluation概述茶叶主要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多酚类物质、糖类、脂肪、色素等,无机化合物主要指K、Na、P、S、Ca、Mg、Fe、Mn、Cu、Zn等氧化物、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硅酸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灰分含量与品质的关系刘晓霞(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湄潭 564100)[摘要]对56个贵州茶叶样品的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四个指标与我国国家标准限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贵州茶叶总灰分含量以5.1%~6.0%为多,占茶样总数的64%以上,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水溶性灰分的含量大多在60%~80%之间,占茶样总数的87%左右,高出国家标准15个百分点以上;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主要集中在0.11%~0.80%之间,占78%以上;水溶性灰分碱度大于2.0%的极少,主要集中在1.0%~2.0%之间,占98%以上,得出贵州茶叶产品原料细嫩,矿质元素丰富,且有益营养元素多,茶叶品质优良的结论。
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关键词] 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品质评价Ash content and guizhou evaluating tea quality paperLiu Xiaoxia(Tea Institute of Guizhou, Meitan, 564100 China)[Abstrac]:To 56 guizhou tea samples of the total ash, water-soluble ash, acid insoluble ash, water-soluble ash alkalinity four indexes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 set limit to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sh content in guizhou tea with 5.1% ~ 6.0% of tea samples for many, over 64% of the total, is far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 limited; The content of water-soluble ash most between 60% ~ 80%, accounting for about 87% of the total sample tea, more than 15%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 Acid insoluble of ash content mainly between 0.11% ~ 0.80%, 78% or above; More than 2.0% of water-soluble ash basicity few, mainly between 1.0% ~ 2.0%,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98%, and concludes that the guizhou tea products and raw materials, and rich mineral elements beneficial nutritious elements, tea quality conclusion.[key words]Total ash, soluble ash, acid insoluble ash, water soluble ash alkalinity, quality evaluation概述茶叶主要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多酚类物质、糖类、脂肪、色素等,无机化合物主要指K、Na、P、S、Ca、Mg、Fe、Mn、Cu、Zn等氧化物、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硅酸盐等。
茶叶经灼烧并灰专项项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资助[黔农科院院专项(2010)050]作者简介:刘晓霞(1972~),女,农艺师,贵州省湄潭县人,1995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机械制茶专业,主要从事制茶研究及化验、审评工作。
Email:axiaxx@化后得到的灰白色物质称茶叶总灰分。
根据茶叶总灰分在水中的溶解与否分为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大部分为K、Na、Ca、Mg等营养元素的氧化物及可溶性盐类,一般不低于茶叶总灰分的50%;水不溶性灰分除泥沙外,还有铁、铝等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
根据水不溶性灰分在10%盐酸中溶解与否又可分为酸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中有少量的茶叶中的二氧化硅,其余大部分为沾染的泥沙[1]。
茶叶品质评价包括茶叶安全指标评价、理化指标评价、感官品质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
茶叶灰分含量的限制虽然属理化指标评价的范畴,但其中酸不溶性灰分的检验又具有卫生检验的目的,所以茶叶灰分是茶叶理化指标中唯一既具有品质判定意义又具有卫生检验意义的指标。
因此国际国内的茶叶贸易对茶叶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灰分碱度含量都要求符合一定的标准。
绿茶的原料以细嫩为好,嫩度是影响绿茶品质的重要因素。
目前有不少人认为总灰分与绿茶原料的老嫩正相关,而与绿茶品质负相关。
认为总灰分含量少,绿茶原料细嫩,茶叶品质好;总灰分含量多,绿茶原料粗老,茶叶品质较差。
本文通过总灰分及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灰分碱度的含量与茶叶品质关系的分析,提高人们正确认识绿茶总灰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正确制定本企业绿茶相关品质标准。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本文所选茶叶样品,全部来自贵州省茶叶产品监督检验站全省茶叶统检、定检或抽检的茶叶样品。
1.2方法1.2.1灰分与茶叶品质评价方法将茶叶样品检测分析所得茶叶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灰分碱度的含量与国家标准的限量进行对比,如果在标准限量以外为不合格,在限量内为合格。
合格样品根据检测结果划分为6个范围与限量值的远近进行比较,与限量值相离较远表示茶叶样品品质优良。
1.2.2茶叶样品检测方法茶总灰分测定:GB/T 8306-2002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7-2002茶总灰分测定:GB/T 8308-2002茶总灰分测定:GB/T 8309-2002茶粗纤维测定:GB/T 8310-20021.2.3茶叶质量评价方法绿茶:GB/T 14456—1993绿茶:GB/T 14456.1—2008绿茶:GB/T 14456.2—20082结果与分析2.1茶叶灰分检测结果选取1996年56个茶叶样品的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四个指标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检测结果全部在限量值内,合格率100%。
根据检测值和限量值之间的远近将检测值划分为6个小范围,各范围的样品数量所占比例如表1:表1 灰分检测结果表(n=56)单位:%项目序号总灰分(≤7.0)水溶性灰分(≥45.0)酸不溶性灰分(≤1.0)水溶性灰分碱度(≥1.0 a,≤3.0a)范围比例范围比例范围比例范围比例1 4.5~5.0 17.8 <45.00 0 8.9 <1.0 a02 5.1~5.5 41.1 45.0~55.0 0 0.01~0.10 12.5 1.0~1.50 26.83 5.6~6.0 23.2 55.1~60.0 8.9 0.11~0.50 57.2 1.51~2.0 71.44 6.1~6.5 14.3 60.1~70.0 39.3 0.51~0.80 21.4 2.01~2.50 1.85 6.6~7.0 3.6 70.1~80.0 48.2 0.81~1.00 0 2.51~3.00 06 >7.00 80.1~82.2 3.6 >1.000 >3.0a0 数据来源:贵州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表1数据表明,我省茶叶灰分的各项指标都在国家要求的限量值以内。
茶叶总灰分以5.1%~6.0%最多,占茶样总数的64%以上。
小于5.0%的茶样和大于6.0%的样茶较少,都不到总数的18%。
我省茶叶水溶性灰分较多,最高的有82.2%,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水溶性灰分限量要求。
我省茶叶的水溶性灰分含量大多在60%~80%之间,占茶样总数的87%以上。
酸不溶性灰分含量较低,有9%的茶样甚至没有检出。
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主要集中在0.11%~0.80%之间,占78%以上。
水溶性灰分碱度大于2.0%的极少,主要集中在1.0%~2.0%之间,占98%以上。
2.2茶叶总灰分与茶叶粗纤维检测结果选取1996年特级绿茶(一芽一、二叶)、一级绿茶(一芽二、三叶)样品各5个比较其总灰分与粗纤维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茶叶灰分与粗纤维含量统计序号茶样级别总灰分(%)粗纤维(%)1 特级 5.2 4.32 特级 4.7 6.33 特级 6.1 6.64 特级 4.9 8.05 特级 5.4 7.26 一级 5.3 10.77 一级 4.5 7.68 一级 5.9 9.79 一级 6.0 8.410 一级 5.1 9.1*数据来源:贵州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表2数据表明,茶叶总灰分含量与粗纤维含量不呈比例关系,即灰分含量低,粗纤维含量不一定就低;同样,灰分含量高,粗纤维含量并不一定高。
如第7个样,灰分含量只有4.5%,粗纤维含量却有7.6%;而第3个样,灰分含量有6.1%,粗纤维含量却只有6.6%。
3小结与讨论茶叶灰分含量的多少主要受土壤、叶龄、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和施肥等条件的影响,影响相对较大的主要是叶龄和土壤。
叶龄越长,叶片、茶梗中积累的矿质元素越多,茶叶总灰分越高。
土壤不同,茶叶总灰分含量相差较大。
在土壤条件、农艺措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受季节、气象因素、加工工艺的影响不大[2]。
平常用粗老茶青加工的茶叶,其总灰分要高于幼嫩茶青加工的茶叶。
所以人们在总灰分的认识上大多有误区,即茶叶越细嫩,总灰分越少,茶叶越粗老,总灰分越多[3],其实不然。
不少单芽茶的灰分在5.3%左右,而不少一芽一、二叶原料的茶叶总灰分却低于5.3%。
灰分的含量高低虽然与老嫩度有一定联系,但并不一定呈正比。
茶叶的老嫩程度我们一般用粗纤维含量的高低来衡量,茶叶总灰分的含量只能辅助衡量茶叶的老嫩度。
茶叶总灰分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矿质元素的化合物,大部分是K、P、Ca、Mg等营养元素(K、P、Ca、Mg四个元素占茶叶矿物质总量的一半以上[4]),含量一般在4%~7.5%之间,可用于衡量茶叶矿质元素化合物的多少。
1993年绿茶国标中总灰分的限量为≤7.0%,2008年调整为≤7.5%。
李明非认为,在茶叶总灰分不大于6.5%的前提下,三级以上的茶叶总灰分含量越高,茶叶品质越好[5]。
如表1所示,我省绝大多数茶叶样品总灰分含量≤6.5%,占茶样总数的96%以上。
其中含量在5.0%~6.5%之间的茶样占样品总量的78%左右(见表1)。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省茶叶品质总体上较好。
茶叶水溶性灰分大部分为磷、钾、钠、钙、镁等营养元素的氧化物及可溶性盐类,含量高是茶叶品质好的表现,用于衡量茶叶营养元素的多少,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茶叶水溶性灰分应≥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