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素质)侯品民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师德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师德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师德答案第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师德答案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解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道德品质。

乐教敬业:所谓“乐教”就是乐于教育,是指教师要以一种愉悦、快乐和热爱的心情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

所谓“敬业”即是尊重职业,即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事业当作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来看待,为此而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努力奉献的精神。

教师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的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良心:是教师道德觉悟的综合表现,指教师对自己在教育劳动中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觉认识和评价,它是教师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心信念,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自律。

教师公正: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正平等。

教师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教师德性: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美好品德,它是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的一种内在良好自律。

教师人格:指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伦理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理想:理想是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于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

人生理想内容上可以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价值:一种事物,能够满足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我们称之为“价值”。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主题情境卷)作业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主题情境卷)作业

①人
②山
③画
九 拼音宝宝助阅读:读一读,完成练习。(14分)
小猫拉车 小猫拉车,老鼠不坐。 黄鼠狼拉车,小鸡不坐。 灰狼拉车,山羊不坐。 老虎拉车,谁也不敢坐。
1. 这是一本( ③ )(2分)
①拼音本
②语文书
③儿歌集
2. 这本书是( ② )小学( ③ )班的作品。(2分)
①全班同学 ②月山 ③一年级(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七 拼音宝宝组词语:看图,补全音节词。(16分)
àb
pb
ùǎ
lb
íǔ
ǐà
ém
bh
八 拼音宝宝帮识字。(13分)
1. 照样子,根据韵母给汉字分分类。(9分)
④⑥⑦⑩
③⑨
②⑤⑧
2. 背一背,完成练习。(4分)
(1)九宫格里藏着一句诗,它出自( ② )
①《咏鹅》
②《画》
(2)这首诗写的是( ③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件
第二单元 综合素质 评价(主题情境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走进拼音王国,和拼音宝宝一起参加有趣的活动吧!
一 拼音宝宝上学校:请按单韵母的顺序帮拼音宝宝画出去 学校的路线。(6分)
二 拼音宝宝猜图片:这些图片都像什么字母?写一写。(5分)
e
i
o
l
t
三 拼音宝宝分苹果:快来帮拼音宝宝把苹果分别装到不同 的篮子里吧!(9分)
tbdn
ɑoeiu
四 拼音宝宝趣变声:照样子,根据提示加声调。(8分)
3
4
1
2
3
五 拼音宝宝对对碰:拼一拼,填一填。(9分)
n—ǚ→ nǚ

2012响水小学半期语文质量分析

2012响水小学半期语文质量分析

差分率
25.37%
质 量 分 析
各 分 数 段 情 况
分数段
80-100
分数段
40-59.5
人 数 11
第一名 管绪 92.5
第三名
管洪威
第五名
邹成夜
90
田立
87.5
91.5
分数段
40分以下
注:80分及80分以上为优分,40分以下为差分(不含40分).
总 分 3895 分数段
60-79.5
25.5 71 17 91.5 66 15 22.5 73.7 45.5 42 76 73.5
39 人 数 28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徐佳粉 苏航 苏怀涛 黄维 李章跃 刘玲 刘琴 苏崩 周涛 梁娅 梁子林 薛朝康
67
学 生 成 绩 记 载
4 5 6 7 8 9 10 11 12
48.5 20.5 80.5 15.5 65.5 19.5 76.5 83 75.5 90 70.5 73
67 人 数 11 人 数 17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梁露 梁子银 李雪阳 梁子雄 李杰 陈永贵 李阳珍 李俊杰 刘琼 张梅梅 张明 周旭
铁匠乡响水小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半期学生成绩质量分析表
学校:响水小学 学号 姓 名
1教师: 得 分 学号 姓 名 得 分 学号 姓 名
填表人:
得 分 学号 姓 名
时间: 2012年9月7日 得 分 学号 姓 名 得 分
苏玲 田虎 蒋美会 田井吕 管洪向 龙敏 管磊 管庆兰 管粉粉 邹成夜 邹姣 周敏
72.5 87.5 54.5 73.5 70.5 59.5 80 51 67 74.5 53.5 92.5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板块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总分得分第1 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一词语书写。

(5 分)1.根据拼音写词语。

(5 分)在中国共产党的lǐng dǎo( ) 下, 全国各族人民tóng xīn xié lì( ) , 展现出了令人nán yǐ zhì xìn( ) 的巨大力量, 克服了前进道路上bújìqíshù( ) 的困难, 终于打败了日本qīn lüè( ) 军,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0 分)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间.隔房间.B. 勉强.强.迫C. 冠.军鸡冠.D. 划.归划.船3. 在一次课堂听写中, 小明只写对了一个词语, 这个词语是( ) 。

A. B.C. D.4. 依据构字规律, “鬘”字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词语有关? ( )A. 头发B. 流水C. 缓慢D. 曼妙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他为人民谋福利, 受到人民爱戴是理所当然....的。

B. 在这么多确凿的证据面前, 他理直气壮...., 再也不说话了。

C.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中陈列的珍贵文物, 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D. 上次是我不对, 今天我负荆请罪....来了, 希望你能原谅我。

6. 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____你因为学习成绩好而骄傲自大, 成绩____会一落千丈。

A. 无论都B. 如果就C. 不管也D. 即使也7. 课文《将相和》中, 蔺相如与廉颇最终能和睦相处的根本原因是( ) 。

A. 机智勇敢B. 知错必改C. 以国为重D. 英勇善战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阳光下,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小学语文综合素养评价点滴谈

小学语文综合素养评价点滴谈

小学语文综合素养评价点滴谈作者:郭亚龙来源:《甘肃教育》2009年第06期〔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评价〔中图分类号〕 G423.0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3(B)—0045—01一、设计理念1.评价过程是促进学生记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评价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评价应采用分解形式,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出发,全方位进行评价。

2.变终结性评价为形式性评价。

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应关注过程,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每一个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

4.充分考虑语文课程的特点,建立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和制度。

5.尊重教师、学生、家长的评价权,为他们提供主动参与评价的机会。

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把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全面认识自己。

二、设计思路1.开放式评价。

让家长、社会、学习伙伴、教师共同参与评价。

2.多项评价。

设计出背诵、朗读、写字、口语交际、社会实践、学习态度、平时成绩、综合测试等多个项目,全面测试学生的语文素养。

3.允许多次测试。

如,背诵、朗读、写字、口语交际等项目的测试,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申请二次测试。

4.多套试题。

同一项目设计多套试题,由学生选择或抽签决定,体现评价的个性化。

三、评价项目及成绩一览表四、操作方法1.背诵。

对于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通过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与同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

期末综合评定时,教师可以将本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分别写在小纸条上,测试时由学生任抽其一,当面背诵。

2.朗读。

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读通、读熟、读出感情。

测试时,充满激情地读给全班学生听。

3.口语交际。

教师给出三四道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强化练习卷(六)卷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强化练习卷(六)卷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强化练习卷(六)卷1.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的评选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 )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A.荀慧生B.常香玉C.王汉伦D.阎立品2.下列选项中,箫属于( )A.吹奏乐器B.打击乐器C.弹拨乐器D.拉弦乐器3.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

这时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应该由()承担责任。

A.学校B.未成年人监护人C.教师D.学生的亲戚4.下列选项中,关于素质教育与考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试教育是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B.考试的主要功能是甄别与选拔,没有存在的必要性C.素质教育就是非考试的教育,应该取消一切考试D.素质教育不应与考试对立5.下列选项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A.芍药B.荷花C.菊花D.紫荆6.(2022上半年真题)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所有在岗教师提供了每年不低于72学时培训机会,该县的做法()。

A.正确,保障了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的权利B.正确,促进了义务教育经费的均衡分配C.错误,侵犯了学校自主管理的权利D.错误,侵犯了教师带薪休假的权利7.晓光多次在钢琴比赛中获奖,但不愿意学习文化课程。

方老师全说道:“特长需要保持,可是只有打好文化基础,你才能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

”方老师的做法()。

A.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发展特长B.不合理,违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C.合理,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平均发展D.合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8.下列选项中,箫属于()A、吹奏乐器B、打击乐器C、弹拨乐器D、拉弦乐器9.班主任李老师在教室后边堆放清洁工具的角落旁边设置了一个特殊座位,离其他同学有几排位置距离,凡是班上调皮和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就安排在特殊座位听课。

这一做法( )。

A、是变相体罚学生的错误方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B、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有效手段C、是既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又履行了教学管理权的有效方法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10.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教—学—评”一体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思考作者:崔洁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24年第07期[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目的是改变以往课堂教学重教轻评的模式,有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语文新课标理念为指引,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设计;要完善课堂评价体系,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以及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样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让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变得更具有连贯性和结构化,能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9-0020-0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语文新课标增加了教学“评价建议”的内容,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还强化“教到什么程度”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为此,教师应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指导,把評价融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并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展开,以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标,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构建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课堂。

一、基于课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语文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是教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参照与凭借。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一)基于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双线”组织单元,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根据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能凸显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使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在课堂中得到落实。

中小学语文综合素养评价的问题分析及实践研究——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中小学语文综合素养评价的问题分析及实践研究——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广告书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全国各地对课程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对中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以育人为本,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目前,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中小学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如评价不够多元,操作难度大,陷于表面化和形式化等。

鲍银霞、谢绍熺、曾令鹏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针对这些问题,以广东省为例,尝试从理论分析、实操解析、经验分享等层面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研究和探讨,聚焦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核心问题,为中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共分三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探究。

第一部分为研究篇,包括大数据时代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开发与实施的探索、中考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与建议、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探析、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材评价”、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效与问题思考等二十九项内容,可以说涉及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方面面。

第二部分是经验篇,呈现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如构建绿色综合评价系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等。

第三部分为案例篇,包括旋转的圈圈,发现美,发现爱等七个较为经典的案例。

研读该书,可以发现,作者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深刻、全面且具有前瞻性。

首先,内容针对性强,便于操作。

该书是2015年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实施研究”的成果。

此外,作者还结合多位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中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某一组(单元)课文,谈谈如何落实“理解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关注言语形式)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谈谈对《鞋匠的儿子》一课如何落实“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必须紧紧凭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进行,在教学中关注言语的运用和作者的表达方式,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让文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与作者一样感同身受,抽象的文字才能树立在学生的面前。

一、品词品句,感悟“伟大”
一、初读文本
1.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得对,不但做到不错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还要做到不读破句。

认读生字词,让学生描红生字。

2.理解生词“羞辱”、“尴尬”。

方法是读读查查。

即一边读一边查。

3.把这两个新词带入课文,联系课文谈感受,并指导学生朗读一位参议员羞辱林肯的话。

4.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好“羞辱”、“尴尬”,并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读,边思考这两个词语的后面可以续写哪三个词?
二、美读文本
1.启发学生读得好,即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品的感情读出来。

要求是学生自己读得有滋有味。

“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主要方法是读读比比,即一边读一边有选择有重点地通过对课文言语的增、减、换(包括字词、句子、短语等),与原文进行对比,以求在词语的层面上品味它的
声音、分量,在句、段、篇的层面上品味它的情调、语脉、文势。

2.导读,加深学生对林肯爱父亲的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三个“永远”所在的语句;抓住一个“好”字,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林肯父亲做鞋匠的“好”;在深入体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

三、课堂练笔
读题,如果你就是那位议员,一开始读课题,跟现在读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现在积淀在你内心的一句话是什么?动笔写写。

【反思】
教学时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把握准,给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有序。

语文课堂建立在扎扎实实的语文实践基础上的,纵观整堂课,老师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让学生畅游在自主阅读、自我感悟,听、说、读、写、训练扎实到位,课堂成了真正意义上学生的舞台。

但教学后我发现,许多学生把看起、看不起鞋匠看作议员与林肯之间矛盾冲突的焦点。

殊不知,“知人论世”的标准,即“价值观”的不同,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议员们看人的标准是出身和地位;林肯看人的标准是做事和奉献。

教师的“引导”之功,就在于学生的功力未到之处,点破迷津,促其得到认识上的飞跃。

只有让语文的“情”与“理”和谐相容的课堂才是美丽的——既有情趣之美、文字之妙,也不乏理趣之魅。

三、悟原因,品词句
1.自主品味。

这节课我们来讨论、研究矛盾双方这两种人的言行,看看是怎样造成的,如何发展的,最后怎样解决的?仔细读,抓住文中人物的言行,找到关键词,看看能透露出他们什么心理?这些话语什么意思?自己找一句话,一个关键词,哪些词句分量最重?我们待会交流。

2.抓关键词,互动点拨。

(1)议员:是尴尬。

“尴尬”懂多少?(字典意义)什么事使他“尴尬”?为什么“尴尬”?他们“尴尬”的是否有道理?究竟是什么使他们“尴尬”的?
四、重朗读,巧内化
诵读体会。

要想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就要必须把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去,一边读一边想,不光要注意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要注意每个人物角色
的主要表现,言行态度,设身处地和他们面对面一起参加活动,这样才能打动自己。

这就要集中精力抓住每一个关键词语,进行认真体会。

写文章的人,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动作、神态,就能把文章写得生动;读文章也要抓住描写人物言行表现、动作神态的关键词语,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同样必须处理好这些关键词语,让人听起来觉得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五、求验证,学表达
1.默读最后一段,写什么?演讲的故事叙述完了,可以结束了。

不要行不行?(以上是口头上的,最后一段是行动上的。

说明林肯不光是能言善辩,他做总统也是做得最好;不在于当不当总统,在于能不能做得最好。


2.最有用的是哪句话?(维护了国家统一)
3.最后一句话的作用:事实证明,决定一个人伟大的不在出身,没有因为鞋匠的儿子,而是做得好,成为有名的总统。

六、扣文本,促历练
1.“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你听到了什么?光有赞叹的掌声,但没有赞叹的话语。

如果你就是那些议员,此时此刻你会写些什么?(可以忏悔,可以写一二句林肯的评语,联系最后一段的林肯。


总之,语文的“思想”、“人文”之魂,必须附于言语实践之体。

通过丰富多彩的言语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特征所在。

语文教学的关注重点本来就当是语言文字,重视精神感染,也要由文字来引发,由文字来贯穿,最终落脚于文字。

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

语文老师首先应是语言文字之师。

他们应当有本事让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能在孩子的心灵中活起来、具体起来、生动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