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无道砟高速道岔施工技术汇编

合集下载

板式无碴施工工艺

板式无碴施工工艺

4.1、施工准备⑴、施工前复核下部结构物的状态,复测CPⅢ基准网,满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后,方可施工无碴道岔。

⑵、参与道岔生产厂的厂内拼装及调试工作,对预组装道岔进行检查。

⑶、核实相关图纸,明确各专业的工作范围。

⑷、配合运输公司调查施工路线,确定道岔运输路线,选定吊装地点。

⑸、研究施工工艺,配置施工机具,重点是开发精调支架。

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申请开工报告,开展施工培训,测量、装卸、焊轨等特殊工种人员需持证上岗。

4.2、测量定位⑴、道岔区控制基桩测设精度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规定。

⑵、道岔区无碴轨道测量包括道岔位置测量和道岔内部线路几何形位测量。

⑶、道岔位置测量,应以站场测量控制网为基准,根据站场设计图进行中线和高程控制测量。

确认无误后进行道岔桩位放样。

⑷、用全站仪与导线点进行联测,精确测设4个控制点:岔前、岔心、两个岔尾。

⑸、道岔板的位置由轨道基准点(GRP )确定,道岔基准网布置在道岔板之间的混凝土台座上,其测设方法与正线基准网一样,基准点之间的相对精度应满足:水平位置0.2mm ,高程0.1mm 。

以线路两侧的轨道设标网为基础,与正线基准网搭接,统一布网,整体平差,保证正线与道岔的平顺过渡。

(道岔基准点)⑹、18号道岔加设直圆点、圆直点基标,42号道岔加设直缓点、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基标,同时放出转辙机相应位置。

⑺、所有控制基标点应满足防沉降、防移动的要求,所有点必须强制对中,且通视良好,无障碍物。

⑻、道岔板铺设前复核道岔中心控制基桩的中线、里程和标高,岔前 岔心检查路面高程,复测道岔基准控制网。

⑼、将铺放轨道板用的参考点和放置精调装置的混凝土垫块的位置标记在已铺好的找平层上。

见图(参考点)参考点每块道岔板的始端和终端都要进行放样,以保证精调时道岔板不做太大的移动。

其作用与用于轨道板粗铺的安置点位置一样,一侧的点用来控制道岔板粗铺精度,另一个点用来安装定位基标,也就是基准点,用于轨道板的精调。

07-板式无砟道岔施工

07-板式无砟道岔施工

道岔轨道精细调整
道岔焊接与锁定
道岔线性最终调试



7.1.2 板式无砟道岔主要施工装备: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 运输车、混凝土泵 车、混凝土输送泵、钢筋加工设备、道岔板运输车、道岔 板铺设门吊、道岔板定 位精调装置等。
7.2 找平层混凝土施工

7.2.1 找平层混凝土应采用模筑法浇筑,厂拌混凝土泵送入 模,插入式捣固棒捣固,表面刮尺找平,钢丝刷拉毛。 7.2.2 待混凝土终凝后,拆除模板,切割伸缩缝,保水养护 7天。 7.2.3 找平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按相应要求验收。

7.9.8
无缝道岔内焊接接头平直度应符合TB/T1632的规定
序号
部位
1
2 3
轨顶面
轨头内侧工 作面 轨底(焊筋)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v(km/h) 200 200<v≤250及 300≤v≤350 +0.3 +0.2 0 0 +0.3 +0.2 0 0 +0.5 +0.5 0 0



7.9.9 按TB/T1632的要求对无缝道岔内焊接接头进行超声波探伤 ,并填写探伤记录。记录应包括仪器、探头、焊接接头编号、测 试数据、探伤结果及处理意见。 7.9.10 铝热焊接时,应对焊接影响范围内道岔零部件及道床板 钢筋等材料(钢轨接头除外)加装防护,防止焊剂烧蚀。 7.9.11 焊接施工结束,应再次检测道岔几何形位,复测线路标 高、方向,对因钢轨焊接作业产生的偏移及时调整复位,再进行 道岔精细调整。

7.7.5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宜将整个道岔区临时隔离为若干段 ,依次逐段浇筑,临时隔离高度高于道岔板底面5cm。 7.7.6 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厂拌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汽 车泵输送,专用料斗配合灌注,依靠自身流动性填充密实。 7.7.7 前方道岔板灌注完成,相邻道岔板即将灌注完成时, 及时拆除两道岔板之间的隔离模板,以使混凝土良好结合。

高速铁路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技术研究
混凝土 。
结合已有的道岔铺设施工方法和现场实际情况, 因施工场地不具备工厂组 装, 分 段运 输至 现场安 装 的运输条 件 , 因此 为合理 利用 资源 , 确保 施工 质量 , 京 沪高速铁 路德 州东 站板 式道岔 采用 原位组 装 , 灌注 自流 平混凝 土的方 法铺 设 。 三. 板 式道 岔铺 设施 工 板 式道 岔铺设 包含道岔 板的铺设 和钢轨 构配件安 装两大 内容 , 其 中道岔 板 的铺设 精 度直接 影 响到道 岔钢 轨 的铺 设 精度 。
利用道 岔精 调系 统和配套 的莱 卡1 2 0 1 + 或莱 卡 1 8 0 0 型全 站仪 、 道岔 板精调 专用强 制对 中三脚 架 、 道 岔板精 调专 用棱镜 套筒 、 自动气象 测试 仪和C I NI 棱 镜 等测量 仪器 进行 道岔 板精 调 。 道岔 板精 细调 整的顺 序为 : 单组 道岔从 岔尾 向岔头 依次精 调 ; 渡线 道岔 从 过渡区向两头精调 ; 单块道岔板精调时先调整四角的高程, 再调整平面位置 , 通 过道 岔板 四周的精 调 爪 , 对 道岔 板横 向、 纵向、 竖 向等进行 调整 , 直 到整 组道岔 达到 允许 偏差 的要 求 。 每 块板精 调完 成后 , 再对 整组道 岔进 行一 次全面复 测 , 主要 复测各 棱镜 孔 的平面 位置 、 承轨 台的高程 , 相邻 板间 的搭 接平顺 性等 , 对 不 满足误差 要求的 板 块重 新调 整 。 3 . 4 灌注 混凝 土 灌注底座采用的 自流平混凝土是具有高流动性、 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 , 灌注 时不 需振 捣便 能均 匀密 实成 型 的高性能 混凝 土 。 底座模 板采用2 — 3 m为~单 元的钢模 板 , 相邻模板 间采用螺 栓连接 , 根据底 座边 线点 支立模 板 , 模 板应垂直 、 稳固 、 平顺 、 接缝密贴 , 采 用砂浆将 模板底 部封

高速铁路轨道施工技术—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轨道施工技术—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施工控制测量
两布一膜及泡 沫板施工
底座板施工
轨道板施工
沥青水泥砂浆 灌注
剪切连接
钢轨铺设
侧向挡块施工
30
1.1 概述
路基段施工与桥梁段施工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支承层无两布一膜滑动层、高强挤塑板以及钢筋。 (2)支承层直接浇注在路基基床表层上。 (3)路基上支承层施工无需设置临时端刺区、后浇注带等施工结构和工序。 (4)支承层需每隔2.5~5m 进行切缝处理,切缝深度至少10cm。
B|≤5mm。
轨道板与凸形挡台位置关系
(图片来源于道板精调 (1)将测量装置(自定心螺孔适配器、T型测量标架、螺栓孔速测标架
选择一种设备)放置于轨道板的固定位置上; (2) 用已设程序控制的全站仪测量放置在适配器或标架上的4个棱镜,
获取4个工位的调整量; (3) 按照4个显示器上的调整量用轨道板调整机具作相应调整; (4)重复精调作业步骤2和3,直至满足轨道板铺设允许偏差的要求。
目录
01 【 C R T S I 型 板 式 无 砟 轨 道 施 工 】
➢ 【混凝土底座施工】 ➢ 【凸型挡台施工】 ➢ 【轨道板铺设】 ➢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及挡台树脂灌注】
1.1 概述
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为自下而上施工。 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混凝土底座施工 2.凸型挡台施工 3.轨道板铺设 4.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及挡台树脂灌注
凸型挡台树脂 (图片来源于网络)
(5)一个凸型挡台周围填充树脂必须一次性灌注完成;
(6)灌注后,凸型挡台填充树脂宜低于轨道板顶面5~10mm。
27
目录
01 【 C R T S I I 型 板 式 无 砟 轨 道 施 工 】

板式无砟高速道岔组装作业指导书

板式无砟高速道岔组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1、适应范围 (1)2、作业准备 (1)3、技术要求 (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5、施工要求 (5)6、劳动组织 (6)7、设备机具配置 (6)8、质量控制及检查 (6)9、安全及环保要求 (7)板式无砟高速道组装作业指导书1、适应范围适用于P60-18号板式无砟高速道岔原位法组装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沪昆客专线《时速350km板式无砟高速道岔铺设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发放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提前备齐作业指导书上的施工工机具和检查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满足施工要求。

搜集与无砟道岔相关的线下工程资料,做好现场施工调查。

3、技术要求⑴认真作好施工准备,做到设备及时到位。

组织人员、材料、机具提前进场,尽快形成施工能力。

⑵在道岔铺设前,首先对进场的道岔原材料进行检验并报监理审批。

⑶积极采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

⑷加强施工阶段的工期控制,确定施工阶段进度目标及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

⑸加强施工工序验收和工序间的紧密衔接,及时组织验收工作,交下道工序施工。

⑹在道岔吊装作业时,严格按照道岔吊装作业指导书上的吊装要求进行吊装作业。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在线下单位完成道岔板铺设并验收合格后,采用原位铺设法组织道岔的铺设。

现场利用汽车吊采用多吊点方法直接在道岔板上组装道岔,组装顺序为:测量放样道岔定位基点--->安装尖轨转辙器组件--->安装可动心辙叉--->安装垫板(导曲线部分和岔后部分)--->安装导曲线连接钢轨--->检查、调整。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图4-1 道岔原位组装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说明如下:(1)、测量放样道岔定位基点在道岔组装前首先用仪器把道岔的岔前、岔尾的定位基点放样出来并标记在道岔板上。

【VIP专享】板式无砟轨道铺设((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部分))

【VIP专享】板式无砟轨道铺设((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部分))

板式无砟轨道铺设12.1.1路基上级隧道内道岔板铺设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12.1.1-112.1.2板式无砟道岔铺设主要施工装备: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浇筑设备、道岔板运输车、道岔板铺设门吊及汽车吊、道岔板精调装置、道岔板固定扣压装置、检测测量仪器等。

12.1.3测量及精调用的仪器及配套工具应提前准备,并经专业检验合格。

12.1.4道岔区及前后200m的路基宜作为一个整体对沉降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工后沉降变形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道岔铺设。

12.1.5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根据路基、排水、信号、供电等设计图,逐一核对道岔区路基范围内各种管线沟槽的数量、位置、结构尺寸及与道岔区无砟轨道接口是否正确,并确认路基表面尺寸验收合格。

12.1.6道岔板铺设施工放样前,必须确认轨道控制网CPIII建立完成,并经专业评估合格。

12.1.7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应与区间正线、站线相关轨道工程施工相协调。

1 道岔区无砟轨道与区间正线及站线轨道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计过渡段。

2 正线无砟道岔宜在站内正线无砟道床施工前完成预铺。

无条件预铺时可采用预留岔位,铺设临时轨道过渡后再进行换铺。

3道岔区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施工与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应协调进行。

12.1.8 道岔组件及转换设备应在工厂预组装并验收。

出厂时,制造厂应依据相关技术条件进行检验,并提供出厂合格证、铺设图和发货明细表等,按要求发运。

12.1.9 板式无砟道岔铺设应统筹考虑道岔板及道岔的供应、运输和铺设等环节制定实施方案,确定道岔板及岔轨的最佳运输路线、存放场地及运输吊装方法,做好施工协调工作。

12.1.10 道岔板及道岔钢轨在运输、装卸、存放和铺设过程中,应保证不产生塑性变形和损伤。

道岔铺设应采用配套设备机械化施工。

12.1.11 道岔板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

道岔板出场及铺设前应及时检查外观质量情况,对其螺栓孔位置、标识、预埋件、螺栓配件安装情况、门形锚固筋尺寸位置、棱镜孔、混凝土缺陷等进行检查记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

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42#道岔精调施工工法(2)

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42#道岔精调施工工法(2)

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42#道岔精调施工工法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42#道岔精调施工工法一、前言高速铁路在现代交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板式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的一种重要工法,能够保证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和平稳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道岔的质量和性能,我公司结合实际工程需求,研发了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42#道岔精调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1. 高效性:采用该工法后,道岔的施工速度大大提高,能够满足高铁建设的进度要求。

2. 精确度高:工法采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和仪器,确保道岔布置的精度和准确性。

3. 节约材料:工法采用合理的施工方式,减少了材料的浪费,节约了施工成本。

4. 质量可控: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道岔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道岔施工。

尤其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紧凑施工规划和高要求道岔精度的施工情况。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的联系进行分析,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1. 设计前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道岔的具体参数,并进行精确计算和测量。

2. 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和测量结果,采用专业设备进行道岔的调整和校正。

3. 对道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以上工艺原理的实际应用,可以确保道岔施工工法的稳定和成果。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预处理:清理施工现场,进行土地平整和基础准备工作。

2. 道岔布置:按照设计要求,通过测量和定位确定道岔的位置和布置。

3.固定道岔:采用专用设备和材料固定道岔,确保道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精调施工: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和工具,对道岔进行精确调整和校正。

5. 质量验收:对施工后的道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六、劳动组织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工法需要有合理的劳动组织安排。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同时,需要合理分配人员和设备资源,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xx西客站无砟轨道高速道岔施工方案计

xx西客站无砟轨道高速道岔施工方案计

XX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三标段XX西客站无砟轨道高速道岔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XXXXX集团XX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三标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〇年五月目录1 编制范围和依据 (1)1.1编制范围 (1)1.2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介 (1)2.2水文及气候情况 (2)2.3交通条件 (2)2.4主要工程量 (2)2.5道岔的主要参数 (3)2.6技术标准 (4)3总体规划及布置 (4)3.1拌和站 (4)3.2钢筋加工厂 (4)3.3施工用水、用电 (4)3.4道岔板道路规划 (4)3.5存板场地规划 (4)4.施工目标 (5)4.1工期目标 (5)4.2质量目标 (5)4.3安全生产目标 (5)4.4文明施工目标 (5)5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投入 (5)5.1施工组织机构 (5)5.2道岔板铺设人员组织及主要机具设备 (7)5.2.3道岔板铺设主要设备投入 (8)5.3道岔板铺设人员组织及主要机具设备 (9)5.3.1道岔安装主要人员及分工 (9)5.3.2道岔安装主要机械设备 (11)6.工程特点及难点 (13)6.1道岔板铺设 (13)6.2道岔安装 (14)7 施工进度安排 (14)8 道岔板铺设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案 (15)8.1总体工艺流程图 (15)8.2施工准备 (16)8.2.1道岔板铺设 (16)8.3道岔区砼垫层施工 (17)8.4道岔区道岔板的铺设施工 (18)8.5.底座板自密实砼施工 (23)8.6道岔板横向板缝及排气孔浇筑 (25)8.7转辙机基础施工 (25)8.8道岔板板缝横向压缩缝施工 (26)8.9道岔区前、后两块特殊板施工 (26)8.10道岔板复测 (26)8.16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26)9.1总体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27)9.1.118#道岔铺设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27)9.1.2施工准备 (28)9.2无砟道岔安装施工方案、工艺及流程 (28)9.2.1施工方案 (28)9.2.2施工工艺流程图 (28)9.2.3道岔安装施工步骤 (29)9.2.4道岔铺设检验要求 (44)9.3道岔吊装方案 (54)9.3.1道岔吊装要求 (54)9.3.2道岔吊装如下图: (55)9.3.4作业注意事项 (56)9.4道岔存储方案 (56)9.4.1道岔存储要求 (56)9.4.2道岔存储场地设置 (56)9.5道岔运输方案 (57)9.5.1道岔运输方式 (57)9.5.2道岔运输通道 (57)9.5.3道岔运输要求 (57)10 保证措施 (57)10.1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57)10.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8)10.2.1施工质量保证框图 (58)10.2.2原材料的进场和检验 (60)10.2.3各种砼工艺性试验及压紧装置丝杆的抗拔试验 (64)10.2.4道岔板的出场验收制度 (65)10.2.5道岔铺设质量保证措施 (66)10.2.6成品保护措施 (69)10.3安全保证措施 (73)10.4技术保证措施 (74)10.5环保水保措施 (75)10.6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7)10.7信息管理措施 (77)10.8特殊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78)10.8.1雨季施工 (78)10.8.2夏季施工 (80)11 附件 (80)1 编制范围和依据1.1 编制范围XX高速铁路三标段XX西客站正线17组道岔岔板铺设及道岔安装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式道岔施工手册中铁十七局宁杭客专铺架项目经理部湖州²二O一二年三月目录第一章主要技术参数 (3)第二章道岔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6)第三章检测与调整 (20)第四章道岔钢轨焊接与接头打磨 (40)第一章 主要技术参数1.1平面尺寸1)、主要平面尺寸; 2)、基本参数 道岔号数18号42号转辙器长度(m ) 23.992 46.19可动心辙叉长度(m ) 20.992 30.591导曲线部分长度(m ) 24.01 63.02辙叉跟端以后长度(m) — 17.392尖轨牵引点数量(m ) 3 6心轨牵引点数量(m ) 2 3道岔总重(t ) 38.9 81.6道岔号数全长(m ) 前长(m )后长(m )辙叉角线型18号69.0031.72937.2713°10′47.39″ R=1100m 圆曲线42号157.2060.57396.6271°21′50.13″R=5000m 圆曲线+缓和曲线可动心辙叉总重(t)9.8 13.91.2组装件参数:1)、出厂发运组件参数尖轨与基轨组件可动心轨辙叉组件长度最大宽度组件总重长度最大宽度组件总重23.392m 841mm 5277kg 20.992m 1477m m 8583kg 2)、现场分段组装参数60-18有砟尺寸质量面积吊装长度L 宽度W 高度H 钢轨扣件轨枕总计[m2]最少起吊点数量[m] [m] [m] [t] [t] [t] [t]区段转辙器轨排23.392 3.0 0.448 6.3 7.0 16.7 30.0 72.0 12导轨组件(2×3根)24.614 - - 8.5 - - 8.5 - 3 辙叉组件20.992 1.5 0.226 5.7 4.0 - 9.7 31.5 6 其余零部件- - - - - 55.0 61.0 - -1.3道岔钢轨组成:1.3.1转辙部分:由两根长23392mm基本轨和两根长21450mm 尖轨组成;1.3.2连接部分:由一根长24592mm、一根24583mm钢轨组成;曲股有一根长24600mm(12596、11996mm)带绝缘接头、一根长24614mm(12610、11996mm)带绝缘接头钢轨组成;1.3.3辙叉部分:有一根长20992mm钢轨和一根长20912mm护轮轨及可动心轨叉心组成。

1.4平面线形图客专60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线型客专60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线型第二章道岔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2.1总体施工总体安排道岔铺设施工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进行铺设。

为确保道岔铺设工作顺利进行。

成立专业测量队进行道岔测量工作,投入轨检小车与全站仪各1台;引进专业焊接队伍进行道岔铝热焊接。

2.2 道岔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方法见图5-1。

2.2.1施工准备道岔施工前,对路基组织验收,由专业单位对路基作出评价,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道岔施工。

接收并复测基准测量网CPIII网的资料;根据现场情况制定道岔进场的运输方案;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吊装机具、配套的设备等,进行检查、验证、清点等工作;完成钢轨焊接型式试验并取得合格报告。

2.2.2道岔的定位放样(1)建立并复测给的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道岔铺设施工前,复核轨道控制网(CPIII)和高程控制网。

(2)设置道岔施工测量控制网在进行道岔原位组装前,定出道岔的位置控制点,为了防止控制点在施工中被损坏,在控制点对应挡墙处设置护桩,便于上砟后快速寻找相应点位。

道岔桩位放样除测设道岔岔心、岔尖、岔尾中心桩位外,还应在道岔前后50-100m范围测放线路中线桩,以便控制线路用道岔平顺连接。

图2-1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①道岔中心控制基桩与区间轨道同时测设,误差调整在测量中消除。

②在道岔始端、道岔中心、道岔终端直股和侧股的两侧位置及道岔直股前后50-100m 范围内的设置护桩。

上砟整道 道床平整压实 吊卸岔枕及摆放 吊装道岔钢轨件就位拼装道岔 道岔粗调 道岔焊接测量放线 施工前期相关准备道岔精调 转换设备安装调试工电联调 静态检测安装挡砟板运送到铺设现场道岔运输 确定道岔方向③铺设前复核道岔中心控制基桩的中线、里程和标高,检查路基高程,复测岔前、岔后直股、侧股控制基桩。

④道岔与区间轨道衔接是以道岔控制基桩为基准进行调整。

2.2.3道岔装卸、运输与存放2.2.3.1厂内预装和分解装载每组道岔出厂前,均进行场内试铺,严格检测道岔各部分尺寸和几何形位,消除超限点位置。

消除因加工和制造误差超限产生的质量缺陷。

厂内试铺必须安装电务转换和锁闭装置,进行道岔工务和电务系统的联合调试。

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参与整个道岔组装过程;组装完成后,会同厂家技术人员依据道岔检查项目表一一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整改。

道岔预铺、调试合格后,对道岔各部件作出对号标记,进行到岔分解。

(2)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辙岔的技术状态在出厂时已经组装调整到位,分解为组装件整体装卸,使用专用运输工装进行运输。

连接钢轨(配轨)按钢轨接头编号相对集中装运,场内已安装胶结接头钢轨不得分解。

2.2.3.2道岔的运输针对道岔部件尺寸大、易变形的特点,厂家、施工单位会同运输部门协商,制定详细的装卸车和装载加固方案。

道岔钢轨件较长,在现场施工无法对钢轨件进行掉头作业,故在运输到场前,确定道岔方向与铺设方向相同。

钢轨件底部采用木板进行支垫,使用钢丝绳进行绑扎加固,凡钢丝绳与钢轨件接触的部位,采用橡胶板进行隔离。

2.2.4道岔散件现场吊卸与存放2.2.4.1岔枕的吊卸及存放吊带对称布置且固定,吊点最小间距为岔枕总长的一半,吊带与水平线夹角不小于60°。

2.2.4.2吊卸中注意事项1.采用吊车吊卸,吊卸时轻吊慢放,避免互相碰撞,发生磕角、掉块、碰伤或折断;装卸时避免断续加载和急促启动,动载荷降至最小值。

2.在吊运过程中掉落的岔枕(不管采用任何保护措施)或以其他方式损坏的岔枕严禁使用。

每次只能进行单根岔枕吊装。

3.严格按照枕垛上标记的起吊位置起吊。

4.岔枕垛临时存放场地坚固、平整。

混凝土岔枕按长短顺序码垛,长枕在下,短枕在上,每层岔枕间有两块垫木,上下层的垫木竖直对齐,在同一竖线上,码垛层数不超过5层。

2.2.5道岔钢轨件的吊卸1.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以及配轨,都使用专用工装运输;配合龙门吊采用多吊点扁担梁及柔性吊带进行吊装,绳索的吊点布置根据工件重心和长度计算确定,不允许单点起吊。

2.道岔钢轨吊卸注意事项:(1)按照技术要求布置吊点,吊具与钢轨连接完成后,要对锁具锁紧可靠性和平衡性进行检查;(2)先进行不大于100mm起升高度的试吊,验证起吊机具、锁具的可靠性。

轨排最大变形量不超过100mm、平衡差不超过100mm;(3)试吊无误可直接起吊,起吊式慢速启动,并保持平衡;(4)起升与转向分开进行,严禁边起升边转向;(5)钢轨件离安装位置高度小于1000mm时,要注意减小下降速度,检查无误后方可落实;(6)当卸轨时采用两台吊车同时起吊时,操作人员听从统一指挥,缓起缓落,动作一致。

2.2.6道岔的检查及验收道岔检查验收包括两个阶段的工作内容:1.道岔在场内组装情况的检查验收。

2.道岔产品进场后的检查验收。

目的主要是检查道岔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发生损坏、变形和遗失。

以保证道岔最终的安装质量。

2.2.7道岔区底砟碾压为了避免和防止道岔钢轨件由于道床不平整出现变形,以及有利于岔枕摆放、钢轨件落槽等后续的作业,对底砟进行碾压平整。

(1)道砟材料级配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90)中一级碎石道砟标准。

(2)岔区道床预铺同正线道床预铺同步,按道岔位置在铺轨到达岔位前进行预铺。

(3)为保证道岔区的密实度,预铺后采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铺砟厚度30cm,道岔底砟碾压完成后,采用灌砂进行密实度检测,压实密实度不低于1.7g/cm3;砟面平整度用3m直尺检查,各方向误差不应大于±5mm。

压实密度不低于1.7g/cm3,预留起道量不得大于50mm,砟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0mm/3m。

2.2.8道岔组装和调整2.2.8.1岔枕与扣件垫板的安装(1)在碾压平实的底砟上根据测设的点位,按照设计顺序安装岔枕,拉弦线及做标记控制道岔中线,确保岔枕的位置和方向。

(2)按照从前至后的顺序对号摆放岔枕,粗调高低,对高低差明显(一般以5mm高差区分)的岔枕进行粗调。

(3)调整岔枕间隔,注意应使用长尺,不得以岔枕间距累积测量,要特别注意牵引点出岔枕间距,一般情况下不得小于设计尺寸,可动心轨第一牵引点岔枕间岔枕间距可按+5mm摆设,且只允许后一根岔枕后移。

(4)正岔枕,以第一根岔枕为基准方正岔枕。

岔枕定位以直股外侧第一个岔枕螺栓孔为基准拉线确定,岔枕方正应采用两把长尺平行放置,按岔枕间距找正。

(5)严禁用撬棍插入岔枕扣件螺栓套管内撬拨岔枕。

(6)岔枕基本调整到位后安装道岔扣件普通垫板和滑床垫板。

先按照装配号码配齐零部件,再由下至上依次组装垫板,最后整体安装到岔枕对应位置。

①组装道岔扣件垫板时须严格区分不同使用部位的零配件、左右开向、及安装方向。

②确认钉孔对中,并按标记位置确定内外股摆放方向正确后,才可用螺栓连接垫板和岔枕。

③垫板组装时,保持岔枕位置及方向不变。

(7)吊车配合专用吊具吊装道岔钢轨件。

吊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预先制定吊装顺序吊装钢轨件。

(8)钢轨件组装前对钢轨质量进行检查。

(9)调整、紧固道岔。

吊装就位后,逐段拨正钢轨,使钢轨落槽,然后进行方向、轨距、密贴调整。

调整基本到位后紧固扣件,扣件螺栓采用测力扳手复拧,紧定力矩符合设计规定。

(10)轨连接严格按照厂内标记的接头顺序和设计预留轨缝值进行。

钢轨联接接头采用应急夹板,使用U型夹夹紧。

2.2.8.2 道岔初步定位(1)配合全站仪对道岔方向进行调整,控制到允许范围内;(2)隔两根岔枕距离在钢轨上设置水平点,使用电子水准仪和相应的机具设备,及小型捣固机对道岔高低进行初步调整。

2.2.8.3由电务部门对道岔电务转换设备安装、调试(1)道岔转辙机安装前,对电气、机械性能进行测试,满足设备设计性能指标后,方可安装。

(2)严格按照设计图,安装道岔电务转换设备。

①以垂直于道岔直股基本轨定位,在各牵引点分别安装转换装置和锁闭装置。

②以各牵引点动程控制,调整连接杆件定位。

③各部螺栓应紧固,开口销应齐全。

各部绝缘安装正确,不遗漏,无破损。

④电动转辙机通电后,检测各牵引点动程和牵引力,检查转换机构工作状态,检查锁闭装置锁闭到位和表示状态,分别调试到位。

(3)电务转换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工务和电务技术人员相互配合进行道岔调整。

局部细调轨距、支距及轨向调整,重点对尖轨和可动心轨密贴段检查调整,使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