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 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第16课__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 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 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 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 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 看得那个累啊,自是不言而喻了。
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我国在汉代以前 用什么材料书写? 有什么缺点?
二、《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讲的是什么内容? 为什么叫“九章”?
《九章算术》 ——包括丰富的算术、代数和
几何内容,按不同的用途 分为九卷,故名《九章算术》
卷一“方田” 卷二“粟米” 卷三“衰(cuī)分”
卷四“少广”
卷五“商功”
卷六“均输”
卷九“勾股”
卷七“盈不足” 卷八“方程”
eg
书中的体积公式很多,包括立方体、长方体、棱柱、 梭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其体积公式都与 今一致.还给出一种比较复杂的几何体---刍童, 即上下底面都是长方形的拟台体的体积公式
医学 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②华佗制成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 举, 他还创作了一套医学体操,叫 “五禽戏” 。
中华文化犹如这海洋,外表平静而又博 大精深,在这烟波浩渺中我们所知道的只 是沧海一粟。
东汉蔡伦“蔡侯纸”,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了不起,均在世界创奇迹。 华佗外科是神医“麻沸散”是好药剂, 世界医学有创举,还编体操“五禽戏”。 东汉末年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 医德高尚医术精,后人尊称为“医圣”。
地动仪新的复原模型
从2004年7月,河南博物院和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 组织了以冯锐研究员为主的地动仪复原研究课题小组,开 始从事地动仪复原研究的多方面工作。
目前,这项课题取得重大进展,课题组用“悬垂摆原 理”取代了传统的“直立杆原理”。 2005年4月16日,这 一科研成果得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国地 震局等单位的地震学和考古学专家的肯定。专家们认为: 这台复原地动仪首次把概念模型还原成了科学仪器,使之 真正有了验震功能。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 昌盛的秦汉化(一)学习目标: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
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学习重难点:重点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动仪。
难点是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过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实现了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化交往频繁,同时也开始了对外交往。
这一切为秦汉化的发展创造了条,本的主题是秦汉化,而且是昌盛的秦汉化,所谓“昌盛”,即兴旺、兴盛的意思,可见秦汉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这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下面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秦汉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
2.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归纳概括本设计的科技和医学成就。
三、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让我们带着问题速读本,用铅笔圈出要点,若有疑难小组相互讨论,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完成的既快又准确。
四、自学指导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教师出示:《东方朔上奏图》(本)教师:这幅图描绘的是西汉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
这个奏本用了三千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同学们,你看到这一情景,有什么认识?学生:汉武帝时,奏本是写在竹简上的。
学生:用竹简写奏本太费事。
学生:竹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
学生:读起吃力。
教师:为什么不用帛等制品,这样更轻便?学生:帛的价钱太昂贵,不能大量推广使用。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精品教案
【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知识与技能: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指导学生总结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09沈阳)我国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最早是在:
A.秦B西汉早期. C东汉. D.西汉后期
答案:1C.2.D3.B 4.C5.B6C
二.非选择题〈见探究71页开放性作业第7题和第8题〉
制造出最早的纸
教后反思
东汉
制成蔡侯纸,改进了造纸术
问题2;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我们亲眼从电脑或电视中目睹过,你能给同学们谈谈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和造成的危害吗?你是否联想过在古代科学不发达的时期,人们对地震有哪些认识?是谁不信鬼神立志探索地震之谜发明了地动仪?
问题3:①如果将地动仪放在北京博物馆,测量新疆南疆地区发生的地震,内布铜柱导向哪个方位?②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试分析地动仪的发明有何意义?
师在相互讨论,自主阐述观点的基础上总结:造纸术主要传播出去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生:在教材88页第一段标出答案
师: 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隋唐时,长期被朝鲜、日本等国家作为教科书使用,对中国和东方数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对地震的危害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得知古代人们以为是神灵主宰,树立生对地震的正确认识即它是自然的地质现象
第16课昌盛秦汉文化(一)教案

第16课昌盛秦汉文化(一)教案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张衡和地动仪;华佗和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能力方面:通过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秦汉时期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二、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造纸术、地动仪、医学教学难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和一些科技名词的理解三、教学思想:搜集有关张衡在科学方面的贡献的资料,感受张衡的科学精神。
以电脑课件演示,使科技成就能够让初一的学生初步理解,科技成就的发明过程和简单工作原理。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四、教学过程:[导入] 提问:1. 秦汉时期的起止年代,经历过哪几个朝代?(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共440年。
秦、西汉、新、东汉)2. 这一时期内,我们学过的哪些内容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秦的统一、秦长城、秦兵马俑、汉丝绸之路等)然后总结,这一时期,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秦汉时期文化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造纸技术,今天已在许多地方出土了汉代的纸张,大家请看屏幕。
(演示纸出土的地点)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纸在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最主要是用作书写材料。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案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师寄语】成功永远属于挑战自我的人。
【学习目标】
1、识记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
仪张仲景和华佗。
2、能够归纳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能够分析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
3、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优良品质、聪明智.慧。
【重点和难点】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数学和医学方而的成就,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难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
【学习过程】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的()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时期
D、东汉
2、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了一部全而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医药学专著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
3、下列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张衡
4、东汉时如果有人要修一条水渠,计算土方要运用到下列哪本书的内容()
A、《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
C、《缀术》
D、《农政全书》
5、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是因为它()
儿、是世界上最早能防止地震的仪器B、构思设计非常巧妙
学科哪 A网校通名校系列贸料。
历史_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1、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
最早记述了人体解 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 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 本原则。 直到今天还是中医 学习的经典。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 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 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 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 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 世尊称他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书影
中国造纸术的传播
12世纪(欧洲) 8世纪(西亚)
4世纪(朝鲜半岛)
16世纪(北美洲) 7世纪(日本)
12世纪(非洲) 19世纪(大洋洲)
材料一: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 个字,《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就要用简13855枚,重量 达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鲜的竹简,会重达58.33千克,体 积则是现在之本的225倍。 材料二:公元4世纪开始,中国的造纸术逐渐向外传播。先传到 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后又经阿拉伯传往欧洲。 材料三:美国2007年11月的《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 佳发明家,中国的蔡伦名列第四。
安徽九华山
佛 教 四 大 名 山
浙江普陀山
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嵋山
6、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是什么?
1.诞生: (1)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 时期在民间兴起。 (2)道家思想起源于战国时期的 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2.教义: 修身养性,炼丹,长生不老 3、作用: 对我国后世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安徽齐云山
当堂训练:
1、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D
)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谁之口„„( A.秦始皇 B.王充 C. 张陵 D.司马迁
D
16、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 影响?/造纸术的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1、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 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成为 普遍的书写材料。 2、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
育的普及,对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彩陶 青铜器 竹木简 甲骨 丝帛
一、科技
1.造纸术
(1)纸的发明【西汉】
甘肃天水出土的 麻质纸是目前世 界上已知的最早 的纸
(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
① “蔡侯纸” ②原料: 树皮、破布、 麻头、旧鱼网 ③意义: 原料易找,便宜; 提高纸的质量; 促进文化传播。
蔡 伦
造纸工艺流程
①漂洗、浸泡原料 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 ③把原料切碎、煮烂
卍
②基本教义:
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 今生忍受苦难 来世得到幸福
2.道教的兴起【东汉】
①来源: 道家思想
鬼神崇拜 民间方术
②创始人之一:
张陵(张天师)
③基本主张:
修身养性,炼丹求仙, 以求得道成仙。
佛教、道教 与中华文学
《西游记》
《东游记》
佛教、道教 与中华建筑
大 雁 塔
武当山古建筑群
佛教、道教 与中华武术
五、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
将军俑 跪射兵俑 立射兵俑
御官俑
我国秦汉时期文化昌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国家的统一。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朝时,中央集权加强,形成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2、封建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先秦时期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 为前汉时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丰富。 5、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交流频 繁。 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为秦汉文化的昌盛提供了 条件。 7、杰出历史人物的不懈努力。
昌盛的秦汉文化的教案5篇

昌盛的秦汉文化的教案5篇昌盛的秦汉文化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通过欣赏和想象秦陵的地下军阵,感受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精神。
通过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秦汉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秦汉时期文化极度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方面的《史记》,文学方面的汉赋、乐府诗,雕塑艺术秦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有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乐府诗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重点分析:1、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写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文笔生动,体例完备。
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也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2、秦皇陵兵马俑这组大型艺术群像,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高超,人物形态逼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艺术宝库,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这些文物古迹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高超的科学技术、分析水平。
学生应该重点掌握。
难点分析:1、对纪传体这种史书体例的理解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史书的接触较少,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史书,很难体会其中的差别;甚至连这些名称都没有听说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统一,封建经济繁荣
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大 肚 能 容 容 天 下 难 容 之 事
中国什么 时候出现 这副 了佛呢? 对联 佛教是什 么时候传 写的 入中国的 是谁 呢?
呢?
Hale Waihona Puke 慈 颜 常 笑 笑 世 上 可 笑 之 人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你知道佛教的教义吗?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
政治上: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1.统一铸币
对外交往:张骞通西域
2.盐铁官营
军事上:反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解除 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思想文化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太学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领域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蔡伦 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九章算术》 张衡 华佗 张仲景 东汉
东方朔上奏图
1匹帛可换720斤大米
做1本《圣经》需300张羊皮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西汉墓出土。纸面平整、 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 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西汉早期麻纸。纸 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 的纸绘地图,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以 崇 尚 科 学 为 荣
破除迷信
1.神医—华 佗
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
的医学家。擅长外科 手术。他制成的全身 麻醉药剂“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 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 疗体操“五禽戏”, 以强健身体。
华 佗 (145--208年) 东汉末年安徽人
虎形
鹿 形
猿 形
熊形
飞鸟形
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居世界 先进地位的原因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简表
宗 教 秦
史 学
艺 术
秦兵马俑
西 汉
东 汉
佛教的传入
司马迁写 《史记》
道教的兴起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 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数学专著。因全书分为 九章而得名。书中的分数解 算方法、一次方程解法、负 数等内容,在当时居于世界 先进水平。东汉以后的1000 多年里,它一直被当作教材 使用。隋唐时期传到朝鲜和 日本,长期被当作数学教科 书使用,后又传到阿拉伯和 欧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东汉 产生了巨大影响。 《九章算术》书影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
蔡侯纸
蔡 伦 像
改进的纸有哪些 优点?
讲一讲
三大步骤: 步骤(1):将原料进行 切割、浸泡和清洗 步骤(2):将原料进行 蒸煮、舂捣,从而去 除杂质 蔡伦改进造纸术.avi
步骤(3):捞取纸浆、 晾晒和纸张的整理
想一想
蔡伦的造纸术改进在哪些方面?
原料便宜,容易找到 质量提高,容易推广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 了黄帝到汉武帝时二三千年的历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秦陵兵马俑被誉为 “世界第八奇迹”,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 化遗产”名录。
兵马俑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
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本课小结:
道家学派是 老子—— 谁创立的? “太上老君”
方术
老子是一位思想家,并非道教创始人。 道教思想与道家思想存在着重大差异。尊老 子为创始人是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神化
老子
太上老君
你知道道教的教义吗?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 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 长生不死。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服 食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 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 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造 纸 术 的 传 播
公元12世纪 (欧洲) 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
公元12世纪 (非洲) 公元4世纪 (朝鲜) 公元16世纪 (美洲)
公元7世纪 (日本)
公元19世纪 大大促进文化教育的普及
(大洋洲)
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可以解决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而且对我国文化产
生深远影响,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宗教是有益的呢?
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力量和社会力 量无法作出解释,幻想能借助一种神秘的力 量来拯救自己。于是便产生了宗教。在封建 社会,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 痹劳动人民,妄图使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来世, 从而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
史学
造纸术 西汉 东汉 数学 东汉 地理学 东汉 医学
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地动仪) “五禽戏”和“麻沸散” 《伤寒杂病论》
(医圣)
第16 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造纸术发明前中国书写材料的变化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战国时代
据史书记载:一次,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 汉武帝上了一个奏本, 竟然用了三千片竹简, 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阅读教材中队王充的介绍, 思考王充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王充在《论衡》中说: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 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 用为鬼?”
你是否同意王充的观点?说说 你的理由。
1800年前,王 充提出了无鬼 神的思想。
2005年,海南高考生 烧香拜佛忙
这是谁说的呢? 你知道他的生 平吗?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向)异也。……仆窃不逊(不谦 逊)……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三、司马迁和
《史记》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这样 一部史学巨著?
国家统一,文化丰富,能到很多地
方去游历等。 出身史官家庭,从小有较好的学习 环境, 统一国家需要一部记录从远古到汉 代的史书。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 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你)为庸耕, 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 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 陈涉世家
张衡,东汉伟大的科学家。当时人们用迷信观 点解释地震。张衡不信鬼神,立志探索地震之谜,终 于制造了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比西方早 1700 年。
探究讨论:
地动仪能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它的发明有什么价值?
地动仪虽然不能预测地震,但在古代交通通讯 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可让当时政府及时作出赈灾安 抚;而对于打击封建迷信思想,它无疑是最有力的武 器;同时它就象一盏明灯启发着人们去追求科学.
现实人生就是“苦”。痛苦由人自身的 贪念等造成。贪念等引起善恶行为,又产生 轮回报应。摆脱痛苦的唯一道路,就是打坐 静修,进入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这种教义 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压迫的斗争,是麻醉人 民的鸦片。
中国有没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呢? (1)道教创立时的思想来源:
战国时期的 道家思想
秦汉时期的 神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