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上册常见的力(新)18 摩擦力-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______。
【答案】摩擦力【分析】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定义。
【解答】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答题】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没有关系。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解答】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体的形状也有一些关系。
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圆形滚动,摩擦力小,其他形状运动,摩擦力大。
3.【答题】物体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些可以增加摩擦力。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解答】接触面变光滑、减少物体的重量、改变物体的形状,即其他形状运动变为圆形滚动等都可以使接触面变光滑些而减小摩擦力。
4.【答题】物体的形状与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关。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解答】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体的形状也有一些关系。
5.【答题】车辆轮胎上装上防滑链,目的是减小摩擦力,防止轮胎打滑。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应用。
【解答】车辆轮胎上装上防滑链,目的是增大摩擦力,防止轮胎打滑。
6.【答题】下列属于减少摩擦力的是()。
A.体操运动员上场前,手上涂镁粉。
B.汽车轮胎上的花纹。
C.下雪后,在公路上撒炉渣。
D.给自行车的链条上油。
【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实例。
【解答】体操运动员上场前,手上涂镁粉、汽车轮胎上的花纹、下雪后,在公路上撒炉渣都都是利用增大摩擦力,防止打滑。
给自行车的链条上油是减小摩擦力。
7.【题文】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粗糙)程度有关。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摩擦力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1.如图1所示,F=10N,G=8N,物体
在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
,则此时物体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
为
8 N,当增大F 时,墙对物体
的摩擦力将 不变(填“增大”“减
8.现有四块相同的砖,每块砖重为G,一个用竖 直的两手将四块砖如图所示夹起,试求2号砖左 、右两侧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
2
3
4
9. 如图所示,重50N的物体A通过细绳 绕过滑轮与物体B相连,在推力F的作用 下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1)若物体B重20N,求墙给A的摩擦力的 大小和方向; (2)若物体B重70N,求墙给A的摩擦力的 大小和方向。
小”“不变”)。
2.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
水平桌面上,在l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
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 所受的摩
擦力为 0 N;若将A、B紧靠管放在水平桌
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
图乙所示),则推力F2= 10 N
3.如图所示,物体甲m重5N,物体乙M重8N,那
么轻质弹簧秤上的示数及水平地面对物体M
的支持力分别为( B )
A. 3N、8N B. 5N、3N
C. 8N、3N
D. 13N、5N
甲 乙
4.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A、B的 受力示意图。如果F=10N,则AB间的摩擦力和地与 B间的摩擦力各位多少?
fA对B= 0N f地对B=F=10N(水平向左)
A.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可能与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 D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运动与摩擦力》习题

教科版四上第三单元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习题一、填空题。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___________,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3.气垫船是利用___________实现悬浮的,磁悬浮列车是利用___________实现悬浮的。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滚动摩擦力。
5.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有害的。
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___________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___________它。
二、判断题。
1.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无关。
()2.“轮子”改进了物体的运动方式,体现出技术的改进对人类生产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
()3.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需进行对比实验。
()4.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5.一个很重的箱子,我们推不动它,但是在箱底加两根滚木之后就能很轻松地推动了。
( )6.同一个物体在同一平面上运动,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 )7.滚珠轴承转动灵活是因为它把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
( )8.在自行车的链条处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 )9.物体在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比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大。
( )10.飞机飞行时不存在任何摩擦力。
( )11.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汽车就开不动了。
( )三、选择题。
1.在()上水平拉动同样大的木块最省力。
A.玻璃B.木板C.毛巾2.自行车的轴承是利用()来减小摩擦力的。
A.减轻自身质量B.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C.变滑动为滚动3.下列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A.拧罐头时垫毛巾B.给轮子的轴承加点油C.毛巾4.下面几个同学搬运质量相同的重物时,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 )。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苏教版 含答案

四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常见的力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3、一定的拉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4、磁铁具有(磁力),可以使从斜面滚下的钢珠改变运动路径。
5、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6、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
7、当一根橡皮筋拉长时,他就会产生(弹)力,如果松开手,这个产生的力也会随之(消失)。
8、我们一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科学上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9、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摩擦)。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12、下雪天,给汽车轮胎加上防滑链,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3、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动物体,使物体在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是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4、火箭的顶端制造成尖尖的圆锥体,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15、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垂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浮力)。
16、用弹簧测力计勾住一小块石块,把它慢慢放入到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在空气中的读数(小),是因为石块受到了水的(浮力)。
17、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8、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较重的物体在水中容易(下沉),较轻的物体容易(上浮)。
19、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了力的作用,就看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没有改变,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0、生活中利用弹力的例子有(橡皮筋)、(握力器)、(拉力器)。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时《摩擦力》教案

的实际应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知道什么是摩擦,可是对摩擦力并不了解,也并不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摩擦力的存在,如,用手拿起物品,走路,都要有摩擦力才行。
因此,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摩擦力,最好能通过简单的小活动让学生明白,运动物体要收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关于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大多能联想到越光滑的地方摩擦力越小,但不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具体因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做搓手游戏。
提问:搓手时会产生一种什么声音?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摩擦现象。
回答:摩擦声从游戏中感受摩擦的存在。
讲授新课一、摩擦力1、下面这些运动中,哪里存在摩擦现象?归纳:身体与滑梯的接触部分存在摩擦。
箱子与地面存在摩擦。
鞋底与地面存在摩擦。
人体与水接触产生摩擦。
伞面与空气产生摩擦。
2、小结:知识卡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摩擦力。
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3、摩擦力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①必须要有两个物体②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二、测量摩擦力1、用什么工具测量摩擦力?引导学生复习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讲解测量摩擦力方法①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0”刻度处讨论交流分析回顾交流认真听,看老明确摩擦力的科学内涵和产生的条件。
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动物体,使物体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对物体的拉力大小,它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相等3、你能画出拉力与摩擦力的方向吗?小结:拉力方向与摩擦力方向都在水平方向上,力的方向相反。
4、学生利用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摩擦力,填写测量表格。
提醒学生注意: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运动过程中观看测力计读数基本保持不变。
三、科学探究(一)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针对这个问题,你会做出哪些假设?归纳:●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2、实验器材:桌子、小木块、砂纸、测力计3、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探究实验,实验要求按照对比实验的原则,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保证完全相同。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教材简析】本课通过古人搬运巨石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在运动中受到了摩擦力,并思考如何能减小摩擦力。
学生通过研究三种不同的情况(物体直接在木板上、增加“滚木”以及增加“轮子”)时,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多大的摩擦力,认识到可以用在物体下方垫滚木或轮子的方式,减少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本节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两个问题“古人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人们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样才能减小这种摩擦力呢?”聚焦本课,引导学生从认识摩擦力到认识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认识滑动方式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到认识滚动方式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第二部分——探索,此部分主要分为三大活动,活动一:研究物体在多大力的作用下能够从静止开始运动,也就是小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活动二:研究用滚木作为垫在小车下方移动的工具时,需要多大的力让物体从静止到运动。
活动三:给物体装上轮子后、需要多大的力让物体从静止到运动。
这三个活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方面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用在物体下方垫滚木安轮子的方式来减少物体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
第三部分——研讨,以提问的方式,了解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四部分——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将视野拓宽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上,这也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持续探索如何减小摩擦力大小,不断改进技术并运用于产品的结果。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会用整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式下的测量结果。
会用轮子改装小车。
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同运动方式的物体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教科版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都要落到地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2、垫圈越来越多,重力越大,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相反小车会运动的越慢。
是垫圈的重力拉动了小车。
(看本71页)3、弹簧、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它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4、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的速度越快,行驶的距离越远。
5、利用弹力可以:衣裤的松紧带、票价、弓箭、拉力器和弹簧6、把气球口向下,放开手,则它将向上飞去。
气球喷气为什么能推动小车运动。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气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我们的气球小车就是被反冲力推动的。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鞭炮、步枪、冲天炮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要想小车向前运动,必须使气球喷气的方向向后。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8、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药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相反的力。
9、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0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有关系,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科学上用“牛顿”来做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100克力。
12、汽车行驶时轮子滚动,急刹车时轮子在地上滑动。
13、.滚动摩擦力小,滑动摩擦力大。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整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如果一部分遭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失去平衡,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2.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3.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里。
4.小草瓢虫蚜虫是生产的是:小草5.种子发芽实验必须要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种子萌发可以不需要阳光,但是种子生长必须要阳光。
农民伯伯种菜搭建大棚,这是为了控制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6.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主要是温度。
香蕉是阔叶生长在雨林。
仙人掌是刺叶生长在沙漠,松树是针叶生长在山地。
7.制作生态瓶时,放入的生物要保持生物数量和其生活环境平衡。
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提供更多的氧气8.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变化时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物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9.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时,对比组与实验组至少用2粒种子,最好是20粒种子。
问答题:1.草原上生活着原狐,猫头鹰,蛇,兔子,田鼠,鸟,青蛙,蜘蛛,蚱蜢,草,庄稼等生物写出三条不同的食物链草蚱蜢鸟田鼠猫头鹰庄稼田鼠猫头鹰原狐庄稼田鼠蛇猫头鹰原狐2.草原上生活着鼠野兔鹰几种动物,他们能组成几条食物链草鼠鹰草野兔鹰第二章光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约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约8分钟,太阳光在没有碰到任何物体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皮影戏和手影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收缩。
2.把红色、黑色、白色三个相同的纸筒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快的是:黑色,冬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夏天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这说明阳光带着热量,物体的颜色对于吸收阳光起着一定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改变的条件
除“接触面 的光滑程度 ”外,其他 条件都不变 。
要改变的条件 ( 接触面光滑程度
摩擦力大小(N) )
光滑 粗糙
2020/10/20
设计实验研究: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 物体的重量 )
除“
接触
光滑
面的
光滑
程度
粗糙
”外
我们的发现:
物体之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
物体之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
2020/10/20
(实验一)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 接触面光滑程度
摩擦力大小(N) )
光滑 粗糙
很粗糙
2020/10/2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2020/10/20
2020/10/20
2020/10/20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 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 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 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020/10/20
实验研究: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思考:
哪些条件要改变,我们准备怎么改变? 哪些条件不能改变?我们怎么保持它们不变?
除“物体的重 量”外,其他 条件都不变。
轻 较重
很重
我们的发现: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 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
2020/10/20
摩擦力大小(N)
; 。
2020/10/20
(实验一)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
不改
要改变的条件
摩擦力大小(N)
变的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条件 )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