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工程施工光传输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作业指导书 第7部分 通信

作业指导书  第7部分 通信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7 部分:通信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编中国标准出版社内容提要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电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水平,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不断提升公司电网建设整体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科技含量,并便于组织电网工程施工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确保电网工程施工质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本套书分为输电线路、变电电气安装、变电土建、电气试验、继电保护、变电自动化、通信、配网工程分册。

本书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7 部分:通信》分册,内容分为7 个单项作业指导书,包括:电力光缆施工作业指导书、光通信网络施工作业指导书、数据网络施工作业指导书、载波通信施工作业指导书、语音交换施工作业指导书、通信电源施工作业指导书、视频会议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

本书适用于从事电网建设、施工、安装、验收、监理等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编委会主任祁达才副主任徐达明邓恩宏赵曼勇编委陈晓明吴晖袁太平梁煜陈保刚周红阳李矛杨俊权闫国兵谭昌友王菁裴爱华评审组陈晓明吴晖袁太平丁晓兵陶文伟陈新南王菁罗楚楠马钦侯林高黄伟东廖元辉韦伟严启明赖荣先陈少强陈志辉王清良王仕龙马勇杨敏戴绍钧高绍兰江红春陈斌文睿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系统运行部参编单位超高压输电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电力通信设备运维中心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广东省电力一局广东合鸿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本册主要编写人员罗会洪吴赞红张筱云张正峰刘竞苏子敬陈洪钦黄汉华刘问宇袁汉云邓文成黄盛魏畅黄琦余佳民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一体化”管理的思想,规范电网建设工程施工作业,公司基建部组织编写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

铁路通信工程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铁路通信工程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铁路通信工程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通信工程中设备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对参建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外业技术准备清理施工场地、做好安装机架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进行施工现场调查是否具备设备进场安装条件,收集施工技术资料。

通信设备的安装符合铁运【2010】142号文上道检测的规定。

3、技术要求1.根据项目特点、施工条件、作业环境,编制安全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2.对照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根据客运专线通信施工规范和作业指南,编制各通信子系统设备安装的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

3.由专业工程师对各子系统所有参建施工人员进行集中技术交底或现场技术交底及相关施工注意事项的培训并形成记录、存档。

4.开箱检验需要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

5.光电缆走线架位置偏差不应大于50mm;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2‰;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走线架应固定牢固。

6.机柜(架)应垂直,倾斜度偏差应不小于机柜(架)高度的1‰;当相邻机柜(架)互相靠拢时,其间隙不应大于3mm;相邻机柜(架)正立面应平齐。

7.音频配线电缆不小于50MΩ。

8.同轴配线电缆不应小于1000MΩ。

9.音频配线电缆近端串音衰减不小于78dB。

10.配线电缆、电源线应分开布防,间距不小于50mm。

交、直流配线应分开绑扎。

11. 设备配线采用焊接时,焊接后芯线绝缘层应无烫伤。

开裂及后缩现象,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宜大于1mm。

4.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现场环境调查→设备安装→设备单机调试→设备系统调试。

4.2工艺流程①硬件施工流程图②传输、交换、数调、数据网、视频、动力环境监控、会议电视、应急通信、同步时钟系统调试流程图③GSM-R系统调试流程图5.施工要求5.1走线架安装(1)走线架安装应包括:光、电缆走线架、吊架、爬架及骨列架等。

南方电网电网调度施工作业指导书通信工程H部分

南方电网电网调度施工作业指导书通信工程H部分

南方电网电网调度施工作业指导书通信工程H部分1. 概述本指导书适用于南方电网电网调度施工中的通信工程H部分。

旨在提供施工作业的具体指导,确保通信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

2. 施工作业要求在进行通信工程H部分的施工作业前,施工人员需要遵守以下要求:- 确保已完全理解通信工程H部分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 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解决;- 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要求。

3. 施工过程步骤通信工程H部分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建立施工现场: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搭建临时工地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有序。

2. 安装通信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各种通信设备,包括天线、接收器、发射器等。

3. 连接通信线缆:根据通信工程H部分的设计,连接各种通信线缆,确保信号传输的畅通和可靠。

4. 调试和测试:对安装完成的通信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并符合设计要求。

5. 完成验收:根据南方电网的验收标准,进行通信工程H部分的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 注意事项在进行通信工程H部分的施工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遵守南方电网的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 施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应符合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总结本指导书提供了南方电网电网调度施工作业通信工程H部分的具体指导,力求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需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保证通信工程的顺利完成。

以上为《南方电网电网调度施工作业指导书通信工程H部分》的内容摘要,供参考使用。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工前检查一、环境检查:1、机房及有关走廊等地段的土建工程是否已全部竣工,机房主要出、入门的高度和宽度尺寸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房门的锁和钥匙是否配套齐全;2、机房照明、插座的数量和容量是否符合配置要求,安装工艺是否良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3、机房空调设备性能是否良好,通风管道是否干净,室内温湿度和洁净度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温、湿度要求注:短期工作条件指连续不超过48小时和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

二、安全检查:1、机房内是否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2、机房室内装修材料是否采用非燃烧材料;3、楼板预留孔洞是否配置阻燃材料的安全盖板,已用的电缆走线孔洞是否用阻燃材料封堵;4、机房内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第二部分工前准备一、申请开工1、施工单位通过工前检查,确认工程施工期间涉及的机房、设备等条件已具备开工条件,由施工项目负责人编制开工报告并向建设单位提交。

2、我方在得到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才准予开工。

二、工程交底开工前,工程项目负责人要对全体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工程技术及施工安全方面的交底.1、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施工项目名称、施工工作量、施工工作难度、施工工艺要求、施工关键工艺关键工序的具体要求、施工中涉及的隐蔽工程,等等。

2、工程安全交底的内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危险源,施工中遇到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遇到重大安全事故时的报告制度,等等。

三、开箱验货1、在建设单位确认货物已经到货的情况下,我方该施工项目的负责人或其代表协同建设单位相关人员、设备厂家工程督导开箱验货。

2、若发现开箱过程中,出现包装箱破损、缺货等情况,由设备厂家工程督导向其所代表厂家反馈,并停止开箱验货。

3、若货物数量、质量与装箱单相符,则三方代表在装箱单上签字.我方代表将装箱单原件或复印件保留一份。

4、我方人员将开箱后验证无误的货物码放到建设单位指定的堆放地点.搬运货物时,注意在机柜底座、骨架或钢性强的位置用力,避免损坏机柜的横梁、支架等配件,甚至伤及单板和线缆.货物码放时一定要整齐,防止倾倒.码放货物时一定要注意货物包装箱上的警示标志.码放地点尽量避开消防通道与行人通道。

通信作业指导书

通信作业指导书

篇一:通信作业指导书通信专业通信线路:一.光缆敷设1、光缆径路:铁路光缆一般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光缆沿铁路路基坡脚敷设,并离跛脚一米距离,个别困难地段敷设在路肩上(回土同时一定要养成夯实的习惯,防止护坡塌方的发生)。

2、光缆埋深:埋设深度根据土质及地形分别采用:路基坡脚下粉细砂、砂质黄土不小于1.2米;路肩敷设时,埋深不小于0.8米;穿越铁路(距路基面)、沟、渠时,埋深不小于1.2米。

个别埋深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但最小防护埋深应达到相关规范要求.3、光缆防护:①穿越铁路采用钢管防护;②通过浅涵顶部时设钢管防护(浅埋或水泥面固定);通过小桥,采用钢管防护,并用水泥包封;③埋设在路肩或埋深达不到要求的困难地段,采用水泥槽防护;④接头采用接头盒方式,接头盒外采用水泥扣槽防护;⑤在穿越站场、城镇等易开挖地段时,采用砂砖防护;⑥通过新建大、中桥采用桥上预留电缆槽防护,槽内设电缆防震垫;通过既有大中桥时采用桥架防护;下桥时采用钢管防护,并用水泥包封,钢管与电缆槽衔接处必须封堵。

⑦光缆上坡(坡度>20度,坡长>30m时)采用蛇形敷设,每隔20m设固定横梁一处。

4.、光缆防雷:所有光缆接头两侧的加强芯固定在接头盒内,金属加强芯与金属护套实施电气阻断,每盘光缆间不做电气连通。

5、光缆余留:①光缆标准盘长2公里;②中间站通信机械室引入口外余留3米;通信站引入口外余留5米;③光缆接续后余留3米(不含接头盒内光纤的收容余长1。

2米);④过轨、过公路两侧各余留1米;⑤通过200米及以上的大桥两端各余留3米。

6、光缆引入:①光缆引入通信站后,光缆终端至光纤配线架;②光缆引入中间站通信机械室后,引至车站电化引入综合柜的光缆终端盒;③干线光缆采用环引方式引入区间基站机房后,引至光纤熔接盒.7、光缆标石:光缆标石分别设在光缆接头点及光缆余留点;线路转弯点;所穿铁路及公路两侧;穿越障碍物时,利用前后两埋设标寻找电缆有困难的地段;直线段敷设时按50米一处设置标石。

盘营铁路通信施工作业指导书

盘营铁路通信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盘锦至营口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工程(通信专业)作业指导书编制: 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批准: ____________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盘营客专四电集成项目经理部2011年8月目录一、光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1)二、光电缆接续及测试作业指导书 (7)三、光电缆引入及成端作业指导书 (13)四、铁塔架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7)五、天馈线系统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39)六、视频系统前端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49)七、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55)、光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1. 使用范围适用于盘营客运专线铁路通信工程光电缆敷设施工。

2. 作业准备:2.1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2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 技术要求:施工中要统一标准、统一工艺,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定标。

4. 作业程序和工艺流程(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T确定工艺T现场定标T大运光电缆T光电缆敷设T电气特性测试T恢复槽道盖板(2)施工工艺流程5. 施工要求光电缆线路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电缆线路的光缆型号、规格、质量、芯线运用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光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检测,其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光电缆线路的径路应符合施工设计、定测图和城建部门的要求。

采用直埋方式时,其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4. 光电缆穿越铁路的防护管的长度,必须超出轨道两侧轨枕头0.3m以外;光缆穿越公路的防护管的长度,应超出公路边0.2m以外。

5. 光电缆标桩应埋设在光电缆的正上方,接续标桩应埋设在接续点的正上方。

安全防护警示牌的埋设应符合相关规定。

标志应面向铁路,字迹清晰。

6. 电缆敷设时,铝护套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困难地段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铅护套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7.5倍。

铁路通信工程施工信号线的安装作业指导书

铁路通信工程施工信号线的安装作业指导书

铁路通信工程施工信号线的安装作业指导书铁路通信工程施工信号线的安装作业指导书(1)信号线的分类:同轴线、音频线、网线、高频电缆、光缆、尾纤、视频线、控制线、馈线、(2)信号线安装方法:1)各种线缆应按顺序出线,布放应顺直、整齐,无交叉、扭绞及溢出线槽,机房内各种配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线缆弯曲应均匀、圆滑。

同轴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非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4倍,室内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15倍,尾纤的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

2)各种线缆在防静电地板下、走线架或槽道内布放时应均匀绑扎固定。

软尾纤在走线架或槽道内布放时应加套管或线槽防护,编扎尾纤的扎带应松紧适度。

在防静电地板下布放线缆时,地板内净空应150mm-300mm,若空调采用下送风方式,则地板内净空应为300mm-500mm。

3)敷设线缆时应尽量短而整齐,当线缆接入设备或ODF、DDF 等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且预留长度应统一。

敷设好的线缆两端应粘贴标签,标明编号等必要信息(根据业主或建设单位、维护单位要求),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害或脱落的材料。

4)敷设线缆时,信号线、控制线和电源线应分开布放,间距应为15-20cm。

5)同轴线布放的路由应合理,机架内穿线、分线绑扎应均匀顺直。

同轴线上下走线架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直径的15倍;设备或配线架端子收发排列要一致,每排端子应编扎线把,分线清晰并留有一定余量。

焊接后的芯线绝缘应无烫伤、开裂及后缩现象,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得大于1mm,内外导体应接在对应的同轴端子上,配线后应进行对号测试,确保无错线、断弦、混线现象。

6)高频电缆、电线的放绑应符合下列要求:高频电缆和高频隔离线应与其他电源线、音频线分开绑扎;高频电缆、电线在走线架上下线转弯处,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直径的12倍;高频隔离线转弯半径不应小于直径的5倍。

7)配线用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使用要求,布放前应对线缆进行对号和绝缘电阻测试,芯线应无错线、混线,配线电缆中间不得有接头,分段电缆芯线间的配线电缆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音频配线电缆规格为HJ(P)VV型应不小于50 MΩ;高频配线电缆应不小于100 MΩ;同轴配线电缆规格为SFF-75-2 应不小于1000 MΩ。

设备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

设备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

设备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在从工程项目开始直到验收过程当中的职责和工作程序,以保证软硬件安装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满足客户的要求,取得客户信任,提高公司的声誉。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X所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作业。

3职责范围
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和监督。

2.技术支持部负责项目的计划、实施、记录。

4作业前准备
4. 1工作任务及人员分工
4. 2人员要求标准
4. 3准备工作安排
4. 4施工器具清单
4. 5施工材料清单
4. 6危险点分析与安全控制措施
5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5. 1开工
5・2作业内容和作业标准
6结束阶段
竣工结束程序
6. 2召开总结会议
总结本次施工安全、质量情况及经验教训,记入《工程日志》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通信工程施工光传输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1. 设备开箱检查
光传输设备主要包括光终端接入设备OLT、光传输终端设备TM、PCM设备和中间站ONU设备。

当设备到货后,必须会同甲方、监理和供应方共同对到货的设备及配件按照订货合同和装箱单进行开箱检验,检查设备的完好及电气特性状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检查内容如下:
(1)外观检查:设备运输包装良好,无明显损坏。

打开包装箱,检查设备漆饰完好,无碰撞凹陷、锈蚀及机盘、螺丝脱落等现象。

(2)设备说明书、合格证、机号、出厂日期及备品备件完整齐全,说明书及合格证所标机型、机号与实物相符。

打开有防静电要求的设备插接件和元器件的包装时,工作人员应穿带防静电服或戴上接地护腕。

(3)检查工作及检验工作完成后,应对检查工作内容、日期、结果及负责人签字等资料一并交技术部门存档备查。

如设备有质量问题或备品备件短缺应与生产厂家联系,确定解决办法和时间,必须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设备安装固定
(1)设备在运输到现场后,应在有足够的人力情况下将设备搬到室内就位。

设备安装程序如下:根据设计图纸用钢卷尺和直角尺量出每一列设备的安装位置,同一列的设备应正面对齐,紧密靠拢。

左右两边应根据设计要求留出主副通道。

主通道宽度不小于1.2m,副通道宽度不小于0.8m。

特殊情况应跟设计、甲方、监理、接管单位共同协商,但绝对不能太窄影响维修通行方便。

机列面对面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1-1.5米;机列面对背之间的距离一般在0.9-1.3米;机列背对背之间的距离一般在0.8-1.2米;机列背面与墙的距离一般在0.7-1.3米;机列正面与墙的距离一般在0.9-1.2米;因各工程通机室和设备数量不同,各机列之间的距离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安装。

(2)设备防震:设备的安装防震措施是对设备进行固定,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地面固定方式,即通过膨胀螺丝将设备与地面进行固定,电化区段长途电缆引入架还应加装绝缘垫子或绝缘子串。

设备架一般为四个角固定,如果室内装有防静电地板时,应用50×50×5mm角钢(或80×80×6.3mm 角钢)加工防震底座,使设备底边刚好与防静电地板平;各设备安装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标注的各部尺寸、安装位置及安装面向,先将底座安装稳固,在将设备固定于底座上。

二是顶部固定方式,一般采用加固角钢或加固扁钢把列梁与机架用螺栓连接的方式。

传输设备安装固定后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安装位置符合设计尺寸;设备与地面必须垂直,其前后、左右倾斜偏差小于机架高度的1‰,必要时可采取在机架下面垫以木片或绝缘垫的方法加以校正;机架的固定必须牢固可靠,插、拔机盘或塞子时,机架不摇晃;当机架采用底部固定方式时,同一列机架顶部应采用扁钢将各设备连接为一个整体,加强机架的稳固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