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A.舜
B.黄帝
C.尧
D.炎帝
14.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
1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16.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 )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后处有 6 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
曰燧人氏”。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它生活在哪一流域?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19.(12 分)下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8-2019 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 17 小题,第 1-10 题每题 1 分,11-17 题每题 2 分共计 24 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 里)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已知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蓝田
C.云南元谋
D.山东大汶口
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
题目直接给出了我国已知最早远古人类考查他们的生活地点,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谋人的历史地位与生活地区。 2.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手资料。没有经过考古验证的是传说,经过考古验证的属于史实。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 过考古发掘。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 的第一手资料。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考古发掘化石的作用与地位。 3.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 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 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4.本题考查会制造骨针并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山顶洞人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顶部的洞穴 里发现,因而得名山顶洞人,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最早掌握人工取火. 根据题干给出的“会制造骨针的远古人类”可知这是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 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生活的范围扩大,能同其他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用骨针缝制 衣服,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 故选:A。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5.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知道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座位号-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卷)七年级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将各小题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到机答卡上..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北京周口店.云南元谋.浙江余姚.陕西西安.下列各项叙述,与如图图象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直立行走.劳动.使用天然火.语言.年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的④由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已经有了爱美之心。
. ①②③. ①②③④. ①③④. ②③④.“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打制的石器.磨制的石器.骨器.青铜器.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万年。
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万年.万年.万年.万年.“稻花香里话丰年”。
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火的使用.农业生产的发展.能建造房屋.使用陶瓷.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自然条件的差别.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生活时代不同.下列关于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四项描述,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不相同的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都能制造陶器,饲养家畜.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都生活在黄河流域.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黄帝.炎帝.舜.禹.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卷I和卷Ⅱ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卷I (选择题,共50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序号下面的方格中。
1.刚升入初一的同学们对人类历史的发源尤为感兴趣,如果要研究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就要追溯到()A 三、四百万年前B 170万年前C 70-20万年前D 公元前21世纪2.国庆假期将至,小华计划到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所在地游玩,你能告诉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吗?()A 云南省元谋县B 北京周口店C 陕西西安半坡村D 浙江省余姚市3. 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文物图片是()A B C D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B 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C 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D 北京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5.古人类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山顶洞人遗址D 半坡人遗址6.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种植粟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A 半坡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大汶口遗址D 城头山遗址7.下列不属于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典型代表的是()A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B 人面鱼纹彩陶盆C 粟的种植D 干栏式建筑8.在如图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9.电影《石器时代之百万大侦探》讲述了一个人类模拟新石器时代在原始森林中挣扎生存经受饥饿和苦难的故事,那么电影主角有可能遇到以下那些居民()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

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
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是()A . 蓝田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元谋2. (2分)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其中与现代人存在明显差别的是()A . 上肢B . 大脑C . 下肢D . 个子3. (2分)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应该去()A . 北京周口店B . 云南元谋C . 浙江余姚D . 陕西西安4. (2分)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5. (2分)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A . 会直立行走B . 手脚分工C . 过群居生活D . 懂得人工取火6. (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A . 使用磨制石器B . 过着群居生活C . 会使用火D . 能直立行走7. (2分)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远古人类,以下特征哪些是他们的()①直立行走;②使用磨制石器;③使用打制石器;④使用天然火;⑤过群居生活A . ①②③④B . ①③④⑤C . ②③④⑤D . ①②④⑤8. (2分)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 . 传说、遗址B . 化石、遗址C . 遗物、记载D . 传说、记载9. (2分)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远古人类()A . 山顶洞人B . 元谋人C . 蓝田人D . 北京人10. (2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域位于我国的()A . 黄河流域B . 长江流域C . 珠江流域D . 辽河流域11. (2分)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始祖,所以中国人和海外华人。
自称为()A . “华夏子孙”B . “伏羲子孙”C . “炎黄子孙”D . “黄帝子孙”12. (2分)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小敏惊讶的发现,除了是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石林地质公园和恐龙公寓。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BCCB 6--10 CBDDD 11--15 CACDB 16--20 BCDDA二、非选择题21.(1)图一图二是一类,实物史料;图三是一类,文献史料。
(分类和标准正确2分)(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1分)河南安阳(1分)。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1分)。
(3)参观博物馆,访问历史的经历者等(言之有理1分)22.(1)人文始祖(1分)。
(2)这些成就说是黄帝一人的发明,带有神话色彩;实际上任何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意思正确得1分)。
(3)还需要考古佐证(1分)。
(4)说明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同根同祖(1分);为作为华夏子孙而自豪,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力所能及发展两岸友好关系(1分)。
23.(1)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2分)。
(2)夏朝奴隶制确立后,商朝进一步发展,西周奴隶制鼎盛,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王朝和顺序正确得2分)。
(3)分封制、甲骨文、司母戊鼎等青铜文明(3分)24.(1)排序:① B② A ③D④E⑤ C (2分)(2)奴隶主贵族(1分)。
(3)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2分)。
(4)大量开垦荒地,生产粮食和布帛;立军功(2分)。
25. ⑴错在南方种植粟为主应该是南方种植水稻为主(1分)⑵错在北方种植水稻为主应该是北方种植粟为主(1分)⑶错在黄帝治水的成功应该是大禹治水的成功(1分)⑷错在青铜农具的普遍使用应该是铁农具的普遍使用(1分)⑸错在秦穆公支持兴建都江堰应该是李冰主持兴建(1分)。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考察,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D.浙江河姆渡2.山顶洞人使用的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铜器D.陶器3.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使用火的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4.“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5.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6.下列属于我国氏族聚落居民,并且进行原始农耕的人类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人类④半坡原始人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①稻②麦③黍④粟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8.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
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始祖的人物是()A.炎帝B.禹C.尧D.舜9.《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
”这反映了( )A. 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 金文的形成与发展C.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D. 铁农具的制造技术10.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2.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
他是( )A. 周武王B. 禹C. 商汤D. 嬴政13.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4.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一种独特的()A.农耕文化B.游牧文化C.青铜文化D.工业文化15.导致商朝灭亡的一场战争是()A.牧野大战B.城濮大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16.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17.《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检测七年历史试题(考试时间:35分钟,试卷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题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1.被称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的技能是()A.制作工具 B.直立行走 C.群居生活 D.学会用火2.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A.洞穴B.干栏式建筑C.四合院D.半地穴式圆形房屋3.“民以食为天”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实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玉米B.水稻和小麦C.粟和小麦D.粟和水稻4.如果你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杰出人士,有可能被推选为部落首领,这种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被称为()A.世袭制 B.禅让制C,推选制 D.推举制5.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A.尧B.舜C.禹D.启6.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C.奴隶和国人暴动D.少数民族的进扰7.下列器具不曾被夏朝人使用的是()A.青铜器B.玉器C.铁器D.陶器8.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它的书写材料是()A.龟甲和兽骨B.青铜器C.铁器D.木器9.河姆渡人和半坡生活的共同点是()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B.种植水稻和粟C.饲养猪和牛D.过着定居的生活10.远古传说中最早养蚕缫丝的是()A.皇帝B.伶伦C.仓颉D.嫘祖11.《封神演义》塑造了姜尚,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等人的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应是()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大禹治水D.炎黄战蚩尤12.春秋时期,各大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的目的是()A.讨伐不向周王仅供的诸侯国B.争夺土地人口C.取得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D.促进奴隶制的瓦解13.历史故事“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与它相关的史实是()A.武王伐纣。
B.分封诸侯C.诸侯争霸D.兼并六国14.“三家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韩B.赵.燕.魏C.韩.赵.魏D.楚.魏.秦1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的发展 B.力图称雄天下的欲望C.周王室日渐衰微D.阶级斗争的尖锐二、列举题(5分)16.列举与春秋时期历史典故有关的二个成语( 2分)17.根据提示写出内容(3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_________(2)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迄今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 _________________三.识图读图(10分)18.西周等级制度----分封制(1)这幅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2分)(2)标出这四个等级的名称(4分)(3)统治者施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4)此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四.材料解析(10分)19.材料一他自比为太阳,以为可以和太阳一样永世长存。
(试卷+答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检测题历史(检测范围:第一二单元 全卷满分100分,50分钟完卷)1.暑假时,七年级某同学去参观元谋人生活遗址,请问他要去哪个省?( )A .广东省B .湖北省C .云南省D .湖南省2.下列物品的出现说明此远古人类( )①掌握了钻孔技术 ②会人工取火 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④懂得爱美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3.完全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4.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A .火的使用B .原始农业的产生C .建造房屋D .使用陶器5.“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它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
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6.今天,海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我们尊崇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炎帝和黄帝7.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 )A.战争B.世袭C.禅让D.谦让8.下图是根据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而绘制的一张宫殿复原图,请你判断一下这是哪一朝代的宫殿?(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9.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哪一朝代的建立(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10.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的展品出自中国古代的( )A .商周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1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的?(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战国1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史称东周D.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13.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卷 ( 人 教 版 )本试卷分卷I 和卷Ⅱ两部分;卷I 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七彩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 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2.原创历史体验真人秀《咱们穿越吧》第一期就穿越到原始社会,下列有关体验“北京 人的一天”,有误的一项是…………………………………………………………( ) A.用骨针缝制衣服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着群居生活 D.用火来烧烤食物3.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 A.这一遗址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火的痕迹C.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D.这里是著名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出土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4.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山顶洞人对美已经有了朦胧的理解、爱好和追求。
下列能够说 明这一问题的是………………………………………………………………………( )A. B. C. D.5.王非凡一家人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在半坡文物展厅里,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木构水井B.猪骨C.彩陶D.陶埙6.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草鞋山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该文化遗址 是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遗址,下列遗址中与其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7.记者2017年10月15日从农业部获悉,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六期攻关项目 获得重大突破,创造了亩产1134公斤的新纪录。
我国古代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8.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变过程。
推动 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种植技术的提高B.生产工具的改进C.人工取火的发明D.建筑技术的进步9.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A.聚落的发展B.火的使用C.农作物的种植D.家畜饲养的出现10.“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我们一般认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传说中的…()A.北京人B.尧舜禹C.炎帝黄帝D.盘古和女娲11.2018年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B.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C.制作陶器,发明纺织D.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12.2017年10月20日,“第18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中国被称为“丝绸的故乡”。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A.炎帝B.嫘祖C.隶首D.伶伦13.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这些内容被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描绘的就是远古传说时代。
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有误的是() A.“阪泉”之战,最终黄帝归顺炎帝 B.炎帝教民开垦耕种、通商交换C.黄帝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D.仓颉创造了文字14.禹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C.父亲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D.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15.歌曲《国家》中唱到“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下列对夏朝认识错误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建立军队,制定历法,称“夏历”C.制定各种制度,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D.商汤起兵攻伐启,启大败,夏朝灭亡16.据《史记》记载,禹年轻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开始D.禹是夏朝第一代君主17.某遗址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敲击乐器、成套青铜酒器,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这一遗址是………………………………()A.二里头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18.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商,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分封制实行B.商汤灭夏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19.《封神榜》再现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商纣灭亡和武王兴起的那段历史,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A.国人暴动B.打败夏桀C.涿鹿之战D.牧野之战20.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C.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D.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21.)A.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B.分封制确保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C.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D.分封制是按照功臣功劳大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但不具有独立性22.“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
”周朝的这一规定说明()A.西周时期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等级的高低B.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繁多C.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功能多D.西周时期百姓普遍使用青铜器23.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商朝后期出现青铜器②商周时期青铜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③司母戊鼎是世界已知的最重青铜器④商周时期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24.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下列有关甲骨文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天文历法等B.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C.由此推断,我国目前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D.它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25.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
其中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这种类型的造字方法是……………………………()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Ⅱ时,将答案用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图一图二(1)图一和图二的房屋分别是什么样式?居住的分别是哪两种原始居民?(4分)(2)图一居民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图二居民会制作什么生产工具?(2分)(3)为什么两地居民房屋样式不一样?简单分析一下这两种房屋各自的优点。
(4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下图中反映的远古人类生活过的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
材料二:他们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
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
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的是哪种远古人类?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3分)(2)依据图片与材料二,指出该远古人类的头部与现代人有何区别。
(4分)(3)概括材料,指出该远古人类的体质特征。
(3分)(4)该远古人类体质的进化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材料二:“通大川,决雍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中的“尧”“舜”当时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相互授受的是什么“权”?(6分)(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采用了什么方法完成了材料二所述事件?他有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是什么?(4分)(3)你认为上述制度对我们选拔人才有什么启示?(2分)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完成表格,记住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
(3分)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2)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 (4分)(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5分)材料三:材料四:(比干)乃强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
”剖比干,观其心。
(4)据材料三、四回答,夏朝、商朝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4分)把人当坐骑人民的怨愤河北省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历 史 答 案 ( 人 教 版 )26.(1)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1分)半坡原始居民(半坡人)。
(1分) 图二:干栏式房屋;(1分)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人)。
(1分) (2)粟;(1分)骨耜。
(1分)(3)主要原因: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2分)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优点:防寒保暖; (1分)干栏式房屋优点:通风防潮。
(1分) 27.(1)北京人;(1分)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会保存火种。
(2分)(2)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 量比现代人小等。
(4分)(3)他们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 直立行走。
(3分)(4)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分)28.(1)尧禅位给舜;(2分)黄河流域;(2分)部落联盟首领。
(2分)(2)禹;(1分)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2分)三过家门而不 入。
(1分)(3)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