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药物过敏试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吴蕊

合集下载

青霉素过敏试验教案

青霉素过敏试验教案

青霉素过敏试验教案桐乡卫校公开课教案开课时间:2007-10-11第4节地点:实验楼五楼护理示教室开课班级:05高护1班教师:沈永利学科及课题:《基础护理学》青霉素过敏试验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说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几种表现能说出青霉素皮试液的剂量能说出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注意事项2、能力目标(1)能正确地进行皮内注射(2)能正确判断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评估和对试验结果的判断2、难点:皮内注射方法三、教学方法1、综合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自主探究、直观教学(图片展示、观看录像、教师示教、学生回示)、操作实践、讨论法、2、手段:多媒体教学、观看录像、利用模形创设情景、实体练习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图片展示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表现)2、讲授新课,提练重点A 为什么做皮试(文字说明、图片展示)讲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和几种表现形式。

B 怎么做皮试(材料准备、操作前评估、观看录像、操作要点介绍〈自主探究〉、教师实体示教、学生模型操作〈人人参与〉、学生实体回示、评价)(1)用物准备:1)一般用物准备:取青霉素皮试液0.1ml(标准剂量为20~50u/0.1ml);2)抢救用物准备。

(2)操作前评估:1)询问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的禁止做皮试;2)询问用药史,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曾使用青霉素,但停药24小时后再度使用、使用过程中更换批号需重做皮试。

(3)皮内试验操作要点:注射部位:前臂内侧中下处;消毒的方法:用70%的酒精,以注射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直系大于5cm;进针角度:5度;进针深度: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皮试液注入的量:为0.1ml。

(4)皮内试验操作过程:抽取皮试液,携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询问,选择注射部位,消毒,注射,拔针,再次核对,交待注意事项,记录观察皮试结果的时间。

青霉素过敏实验的实训内容

青霉素过敏实验的实训内容

青霉素过敏实验的实训内容一、前言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但是由于其存在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过敏测试。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霉素过敏实验的实训内容。

二、实验目的1.了解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和表现;2.掌握青霉素皮肤试验和斑点试验的操作方法;3.掌握判断试验结果是否阳性的标准。

三、实验原理1.青霉素过敏反应机理:当人体接触到青霉素后,会产生IgE抗体,这些抗体会结合到人体细胞表面上,导致释放组胺等物质,引起过敏反应。

2.皮肤试验:通过在患者皮肤上施加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并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红斑或水疱等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

3.斑点试验:将患者血清与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混合后滴于薄层石蜡板上,在紫外灯下观察是否有荧光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

四、实验步骤1.皮肤试验(1)选择测试部位,通常选择前臂或背部;(2)在测试部位上用无菌注射器将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注射入皮下;(3)观察测试部位是否出现红斑或水疱等反应,记录结果。

2.斑点试验(1)取患者血清5μL,加入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混合;(2)滴于薄层石蜡板上,在紫外灯下观察是否有荧光反应;(3)根据荧光强度判断试验结果是否阳性。

五、实验注意事项1.皮肤试验前需进行过敏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保患者没有禁忌症;2.皮肤试验前需消毒皮肤,避免感染;3.斑点试验前需检查血清是否完整无菌;4.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

六、实验结果分析1.皮肤试验:若测试部位出现红斑或水疱等反应,则判断为阳性反应。

2.斑点试验:根据荧光强度判断试验结果是否阳性,荧光强度越强,阳性可能性越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和表现,并掌握了青霉素皮肤试验和斑点试验的操作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判断试验结果是否阳性的标准。

这对于临床医生正确诊断患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青霉素过敏实验的实训内容

青霉素过敏实验的实训内容

青霉素过敏实验的实训内容介绍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但一些人会对其产生过敏反应。

为了准确判断某人是否对青霉素过敏,可以进行青霉素过敏实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霉素过敏实验的实训内容。

实训目的通过青霉素过敏实验,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这对于患者的临床用药非常重要。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是否使用青霉素,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实训步骤1. 收集患者病史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

包括过去是否接受过青霉素治疗、有无过敏史、过敏反应的具体症状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 青霉素皮内试验青霉素皮内试验是判断患者对青霉素过敏的一种常用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检查患者前臂内侧的皮肤是否完整,并进行消毒处理。

2.取一定量的青霉素溶液,在前臂内侧皮肤上留下一个小的划痕。

3.在青霉素划痕处注射一小量青霉素溶液。

4.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包括红肿、瘙痒等。

如果患者在青霉素皮内试验中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则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对青霉素过敏。

这时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测试来确认过敏反应。

3. 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测试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测试可以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具体步骤如下:1.静脉采集患者的血样。

2.提取血清,在实验室中进行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测试。

这个测试可以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对青霉素的特异性IgE抗体。

如果测试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含有对青霉素的特异性IgE抗体,则可以确认患者对青霉素过敏。

反之,如果测试结果为阴性,则可以排除患者对青霉素的过敏反应。

4. 过敏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过敏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也是判断青霉素过敏的一种常用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静脉采集患者的血样。

2.提取淋巴细胞。

3.将淋巴细胞与青霉素等过敏原进行共培养。

4.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如果增殖明显,则可以说明患者对过敏原有过敏反应。

实训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在进行青霉素过敏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教材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教材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教材
把药物稀释的一定浓度,作用于局部或全身,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局部或全身反应,判断 机体对此种药物是否过敏。
1、青霉素过敏试验法。ຫໍສະໝຸດ 2、链 霉素过敏试验法。 3、TAT 过敏试验法及脱敏注射法。 4、普鲁卡因 过敏试验法。 5、细胞色素C 过敏试验法。 6、碘 过敏试验法。 7、头孢菌素过敏试验法
谢谢!
发热
血清病型反应
用药后7~14天发生 表现 发热、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严重可发生血
管神经性水肿
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皮肤过敏反应 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
呼吸道过敏反应 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作
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
过敏性休克处理
量而不致过敏
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先锋霉素) 是高效、低毒、光谱,广泛应用的抗菌素。因可致过敏用反应, 用药前需做皮肤过敏性试验。
过敏反应的原因
头孢菌素过敏反应的机理与青霉素相似 主要由于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 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
青霉素过敏。
过敏性休克
特点 呈闪电样发生,可发生于用药后5分钟,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多发生于初次注射
时,也可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呼吸道阻塞症状 循环衰竭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其它过敏反应
因由喉于荨头周麻水 围疹肿血、管支扩气张管导痉致挛有,效 肺循因水环脑肿血组恶所 量 织心引不缺起足氧所致 表胸 面头现闷 色晕为呕、苍眼吐气 白花促 、、 冷面哮 汗及喘 、四与 紫肢呼 绀麻吸 、木、 困脉意难细识弱丧腹、 失痛血、压抽下搐降或、大烦小躁便不失 安禁等 腹泻

药物过敏试验教案

药物过敏试验教案

药物过敏试验教案教案[学科] 护理学基础[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师][课题] 药物过敏试验[课型] 理论[学时] 2学时[教学⽬的与要求]1、掌握青霉素过敏试验⽪试药液的配置⽅法、阳性的判断和处理⽅法;2、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

3、了解头孢菌素过敏试验液的配制⽅法。

4、了解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教学重点]1、青霉素过敏试验⽪试药液的配置⽅法2、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判断和处理⽅法;3、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护理。

[教学难点] 青霉素试验液的配制、过敏反应的处理⽅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教学活动]通过⽰教,实例讲解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法、过敏的判断和处理; 结合联系⽪内注射法和青霉素⽪试过敏试验讲解其他常见药物的过敏反应判断和处理⽅法[教具] 教材[作业布置]掌握青霉素过敏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护理,破伤风等的⽪试液浓度和结果判断及处理⽅法[教学内容]药物过敏试验法⼀、青霉素过敏试验法技术(⼀)发⽣机制半抗原进⼊⼈体与组织蛋⽩结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相应抗体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抗原抗体结合产⽣过敏反应,对于过敏者任何剂量任何途径的给药都会引起过敏。

(⼆)预防措施1、使⽤青霉素之前⼀定要询问过敏史,⽆过敏史者⽤药前必须作过敏试验,已知过敏者忌做⽪试;接受治疗者若停药三天或换⽤不同⽣产批号的药,必须重做试验;2、试验结果为阴性⽅可给药,阳性者禁⽤,在体温单、医嘱单、病历卡、床头卡、门诊卡.、注射卡上醒⽬注明,并告知本⼈及家属;3、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4、青霉素⽔溶液必须现配现⽤;5、加强⼯作责任⼼。

(三)试验⽅法1、青霉素试验药液配制法(500u/ml为例)青霉素试验液室温下保存4h,在冰箱冷藏可保存24h。

2、⽅法: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青霉素G20u或50u)ID,20min后观察结果并记录3、结果判断:(1)阳性:⽪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于lcm;周围出现伪⾜、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慌、恶⼼,甚⾄发⽣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教案完整版

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教案完整版
3、操作步骤
(1)稀释皮试药物(青霉素)其剂量以每毫升含500U青霉素生理盐水溶液,注入0.1ml为准,要现用现配皮试液。(口述)
(2)核对治疗卡,检查生理盐水,将安瓿尖端盐水弹至体部,用砂轮锯痕迹。消毒后打开安瓿。(如为易折型消毒后直接折断),取含80万U青霉素一支,检查药液质量、有效期、批号,并检查瓶口是否松动有无裂痕(口述)。然后开启青霉素铝盖中心部分,消毒瓶塞及瓶颈。
秦皇岛水运卫生学校课时方案(课时单元)编号2
授课题目(章、节)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授课类型
实训
授课时间
2/3 周 第 2.3/1 次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
1、掌握青霉素过敏试验法的操做步骤。
2、掌握青霉素皮示阴阳性结果。
重点
1、青霉素过敏试验法的操做步骤
难点
青素过敏试验法的操做步骤
教学方法及手段
(6)将配置好的皮试液放入无菌纱布垫内。
(7)将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与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8)选择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1/3处)。
(9)用70%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再次核对,排尽空气用,左手绷紧注射部位。
(10)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
(11)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药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3)检查一次性注射器有效期及有无漏气和完好情况,并要衔接紧密针头。
(4)用5ml注射器抽吸4ml生理盐水,将药液溶解后摇匀(每毫升含20万U)。
(5)取1ml注射器并检查完好,用1ml注射器抽吸青霉素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混匀(1ml内含青霉素2万U),推出0.9再抽吸生理盐水至1ml混匀(1ml内含青霉素2000单位),推出0.75ml,再抽吸生理盐水至1ml混匀(1ml内含青霉素500U),为皮试液备用。(边说边做)

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设计——以“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

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设计——以“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

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设计——以“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青霉素过敏试验是医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之一,它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诊断和治疗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能力。

本文以行动导向的理念为基础,设计了一套青霉素过敏试验的实践教学方案。

首先,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应提前对课程内容进行认真准备和学习,熟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实验操作步骤。

其次,在教学前,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青霉素过敏试验的背景和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到该实验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青霉素过敏试验的相关视频以及实验材料,让学生对实验有初步的了解和直观的认识。

接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然后,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青霉素过敏试验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给予学生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模型来示范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的方式,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实验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和可能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与同组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掌握实验技能。

最后,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归纳。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总结青霉素过敏试验的实验要点和规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医学实践中。

在总结和归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生通过思考、观察、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培养了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和探究精神。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教案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教案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教案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

然而,有些人对青霉素过敏,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过敏反应。

因此,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是非常重要的。

青霉素过敏试验包括两个主要步骤:皮肤试验和青霉素过敏检测。

皮肤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可帮助我们确定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在皮肤试验中,我们将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进行小剂量的青霉素注射或划痕,观察是否会发生皮肤反应。

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过敏检测来确认是否真正过敏。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及时并正确地处理过敏反应非常关键。

以下是一些处理过敏反应的方法:
1. 停用青霉素:如果患者确诊为青霉素过敏,应立即停用青霉素类药物。

2. 给予抗过敏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糠酸钙、肾上腺素等,以减轻过敏反应症状。

3. 紧急处理: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及时启动应急程序,包括使用肾上腺素注射剂、静脉输液等。

4.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过敏反应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对青霉素的过敏史。

此外,教育患者关于青霉素过敏的重要性也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了解过敏反应的症状,并知道在发生过敏反应时该如何处理。

同时,患者应向医生提供详细的过敏史,并避免未经医生许可乱用抗生素药物。

总之,青霉素过敏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步骤。

对于确诊为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正确处理过敏反应以及加强患者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患者的过敏状况,确保他们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临床医学学科、护理学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适用于护理学专业本科生
课程名称:药物过敏试验——青霉素过敏实验法
讲解人:吴蕊
青霉素是在临床使用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因其制剂中所含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代谢产物作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可使人出现过敏症状,所以使用该药物之前必须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本次讲课主要针对青霉素皮试液体的配制、过敏试验的步骤进行讲解,对护理专业大三学生而言,由于其还未进入过临床实行,因此,皮试液体的配制这是本次讲课内容的难点所在,需要进行细致生动的讲解,以便于学生自然轻松的理解并掌握。

为此,教学设计如下:
1、首先以Ⅰ型过敏反应为例回忆医学免疫学中有关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

(3分钟)
2、紧接着提出问题护士在操作之前需要进行方面的准备?介绍青霉素过敏试验前的准备:
护士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及物品准备。

(3分钟)
3、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后,具体介绍青霉素皮试液体的配制过程。

(5分钟)
4、顺着学生思维的深入,提问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并结合青霉素皮试液体强调该操作的、
要点。

(3分钟)
5、强调操作后的注意事项。

(2分钟)
6、结合图片介绍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

(4分钟)
7、最后,引出一个病例“病人出现什么情况?”,“如何进行处理?将在下次课中解答。

(1
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