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试验法标准_7522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标准

1
●时间:15min(从稀释药液至记录判断结果完毕)
1
●超时,每超过1min
1
●青霉素试验结果判断;如需做对照试验,须在另一手臂相同部位注入0.1ml生理盐水,20min后,对照反应
4
●未口述结果判断或口述不正确
●未口述对照试验
2
2
6
●不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交代不清
●记录方法不对
2
2
2
●清理用物分类处理
3
●注射器与针头未分离
●未分类清理用物
●未洗手
1
1
1
评价
质量
标准
(10分)
●操作熟练,动作轻巧,无菌观念强
3
●操作不熟练
●无菌观念不强
●穿刺不成功,无明显皮丘
1
1
1
●沟通恰当,指导正确,及时观察反应
2
●指导不正确
●未及时观察反应
●未摇匀药液
2
1
●取1ml注射器并检查完好,用1ml注射器抽吸青霉素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混匀(1ml内含青霉素2万U),推出0.9ml再抽吸生理盐1ml水至混匀(1ml内含青素2000U),推出0.75ml,再抽吸生理盐水至1ml混匀(1ml内含青霉素500U),为 皮 试 液 备 用(边说边做)
●选择注射部位不准确
●定位后未使用手消毒剂12 Nhomakorabea1
●用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重复)
核对,调整针头斜面与刻度一致,排尽空气,用左手绷紧注射部位
8
●消毒皮肤方法、范围不正确
●未核对
●排气时不固定针栓
●浪费药液
●未绷紧皮肤
2
2
1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1.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以0.1ml(含青霉素20~50单位)的试验液皮内注射,根据皮丘变化及患者全身情况来判断试验结果【目的】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对青霉素是否过敏,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操作步骤】试验液的配制:以每ml含青霉素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20~50u(0.1ml)试验方法: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1ml(含青霉素20或50u);注射后观察20min,20min后判断并记录试验结果。
溶解:于内含80万u的青霉素小瓶内注入4ml生理盐水,每ml内含青霉素20万u稀释:“抽三推二”“抽1”取0.1ml加NS至1ml,1ml内含2万u青霉素“推1”弃去0.9 ml,余0.1ml,含2000u青霉素“抽2”加生理盐水至1ml,1ml内含2000u青霉素“推2”弃去0.9ml,余0.1ml,含200u青霉素“抽3”加生理盐水至1ml,1ml内含200u青霉素配制成功:每ml含200u青霉素,取0.1ml(内含 20u)做皮内试验。
结果判断:阴性(-):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l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注意事项】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皮肤试验液必须临用时配制,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严密观察患者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相关文件上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相关文件上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青霉素过敏试验配制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青霉素过敏试验配制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年月日项目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分值扣分及原因准备质量15分1、着装整洁,规范洗手,戴口罩(一项不齐扣1分)2、用物准备:注射盘:75%酒精、棉签、无菌注射器(1m1、5ml)、无菌生理盐水10ml、青霉素钠80万U、砂轮、启瓶器、弯盘、表、标识(少一项扣1分)3、检查物品是否符合要求582操作质量标准65分1、查对药物,检查药物质量、有效期2、常规开启药物中心铝盖并消毒,打开生理盐水安瓿3、取4ml生理盐水注入80万U青霉素钠内,摇匀,稀释为每ml溶液含青霉素钠20万U4、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溶液含青霉素钠2万U5、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溶液含青霉素钠2000U6、取上液0.1ml或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溶液含青霉素钠200U或500U.皮内注入0.1ml含青霉素钠20U或50U7、每次配置时均需将溶液混匀并口述其浓度8、套上安瓿,在胶布上标记配置日期、时间,配置人全名,粘贴于注射器上5101010101055全程质量20分1、操作熟练、无菌观念强2、配原液浓度正确(1ml含20万U)3、持注射器手法正确4、配制方法正确,未浪费药液5555操作时间()分钟总分100得分青霉素过敏试验液配制法一、目的准确配制试验液溶液,做青霉素过敏试验,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二、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配制皮试液需用无菌生理盐水;3、严格掌握配制方法,配制剂量要准确,现用现配。
青霉素过敏试验与

过敏反应的处理
立即停药
一旦发现过敏反应,应 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类
药物。
吸氧
给予患者吸氧,以保持 呼吸通畅。
抗过敏治疗
根据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 可给予抗组胺药物、糖皮质
激素等抗过敏治疗。
对症治疗
如出现低血压、心跳骤 停等严重症状,应立即
进行对症治疗。
急救措施
立即就医
01
询问过敏史
在开始试验前,应详细询问患者 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或家族过敏 史。
02
03
04
避免使用其他药物
试验前应避免使用其他药物,特 别是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的 药物。
02
青霉素过敏反应
轻度过敏反应
症状
皮肤瘙痒、红斑、呼吸急促、喉咙肿胀等。
处理
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观察病情变化。
过敏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过敏反应的预防策略研究
进一步探索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分子机 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研究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过敏 反应的发生率。
新型诊断技术的研究
研发更加快速、准确、无创的诊断技 术,提高过敏反应的诊断水平。
对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01
通过研究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和诊断技术,指导临床医生合
注意事项与建议
试验时应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 以便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对于曾有过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 ,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以明确 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01
试验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
02
03
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建议在医 生的指导下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 。
护理学基础知识: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护理学基础知识: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
但青霉素易致过敏反应,人群中有5%-6%对青霉素过敏,而且任何年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各种青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也是基础护理学中常见的考察内容,现将相关知识点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记忆。
1.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其制剂中所含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降解产物(青霉素烯酸、青霉噻唑酸等)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可与蛋白质、多糖及多肽类结合而成为全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2.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1)使用前做皮肤过敏试验,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停止该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需按常规做过敏试验,试验阴性方可使用。
(3)试验液需现配现用,浓度与剂量需严格准确。
(4)首次试验后需观察30分钟,以免发生迟缓性过敏反应,注意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
(5)试验前和注射前均需备好抢救用品:0.1%盐酸肾上腺素,抢救车,氧气,吸痰器等,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6)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疑问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7)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 做盐水对照试验,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阴性方可用药,使用青霉素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
3.青霉素过敏试验方法(1)皮试液为含200U~500U/ml的青霉素生理盐水溶液,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段,注射方式:皮内注射,注射剂量:0.1ml (20U~50U) ,20min后观察结果。
(2)试验结果的判断1)阴性:皮丘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
2)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0.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时可伴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过敏试验技术评分细则

环境不清洁扣1分,每少一样用物扣2分,该项分数扣完为止
(1)带临时医嘱本床前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2)准备青霉素和溶剂并检查;(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并检查;(4)铺无菌注射盘;(5)启开青霉素药瓶铝盖并用安尔碘消毒2遍,消毒生理盐水瓶内盖;(6)用5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4ml注入青霉素药瓶内将青霉素溶解(浓度20万u/ml);(7)用1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0.9ml,再抽取青霉素原液0.1ml,摇匀(浓度2万u/ml);(8)推去0.9ml上液后再抽取0.9ml生理盐水,摇匀(浓度2000 u/ml);(9)推去0.9ml上液后再抽取0.9ml生理盐水,摇匀(浓度200 u/ml)即为所需皮试液;(11)将注射器和青霉素药瓶放入无菌注射盘内,再次核对并行二人查对;(12)将用物放于治疗车上
43
没有询问三史扣2分,没有核对并检查药液扣2分,注射器型号不对或没有检查注射器扣2分,铺无菌盘污染一次扣2分,忘记铺盘扣2分,忘记消毒瓶盖扣2分,没有固定针头扣1分,未检查注射器针头是否通畅扣2分,未摇匀溶解青霉素扣2分,抽取药液剂量不准扣3分,吸取药液污染一次扣3分,手法错误扣3分,没有摇匀扣4分,没有排空气或排气手法不对扣4分,没有二人查对扣4分,药液配置不准扣5分
(3)操作不当造成病人受伤。
(4)操作程序严重失误。
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平执式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5~10°角迅速刺入皮内,以针尖斜面全部没入皮内为宜
8
未绷紧皮肤扣1分,持针手法不对扣1分,进针角度不当扣1分,进针深度不当扣2分,污染一次扣3分
右手固定针栓,左手缓慢匀速推药0.1ml,皮丘直径大约为1cm
4
若抽回血扣1分,推药剂量不准扣2分,皮丘不合格扣1分
注射毕迅速拔针,嘱患者勿按压、刺激注射部位,告知患者20分钟内勿离开,20分钟后看结果
各种抗生素过敏皮试剂量配制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皮试浓度:每1ml含青霉素500ū,取0.1ml(含50u)进行皮试。
配制方法:(一)青霉素80万U/瓶1、取生理盐水4ml加入80万u/瓶青霉素瓶内,每ml含20万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2万u。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2000u。
4、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500万u。
即配成皮试液。
(二)青霉素160万u/瓶1、取生理盐水4ml加入160万u/瓶青霉素瓶内,每ml含40万u.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4万u。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4000万u。
4、取上液0.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2000万u。
5、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500万u。
即配成皮试液。
(三)长效青霉素120万u/瓶(即苄星青霉素)1、取生理盐水6ml加入120万u/瓶长效青霉素瓶内,每ml含20万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2万u。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2000u。
4、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500万u。
即配成皮试液。
结果判断:1、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2、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二、其它抗生素:(一)头孢呋辛钠0.75g/瓶1、取生理盐水6ml加入0.75g/瓶内,每ml含12500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12500u。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1250u。
4、取上液0.4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500u。
即配成其皮试液。
(二)头孢呋辛钠1.5g/瓶1、取生理盐水6ml加入1.5g/瓶内,每ml含250000u。
药物过敏配置方法

六、结核菌素试验
注意事项 ✓ 严格检查药品质量,包括药品的颜色、澄清度、有效期、包装质量等。 ✓ 未用的PPD皮试液应冷藏。 ✓ 有发热(体温37.5℃以上)及其他严重疾病时,不宜做结核菌素试验。 ✓ 不可热敷、按揉、抓挠注射部位。 ✓ 做好记录,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注射后48h观察反应1次,72h判断结果,记录试验 结果、操作者、观察者和观察时间。 ✓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曾有过结核菌感染,并不表示一定患病。
药物过敏试验法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试验液的配制
✓ 标准:每毫升含青霉素500U的皮肤试验液(以下简称皮试液)。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青霉素钠 80万U
加0.9%氯化钠注 射液/ml
4
每毫升药液青霉素钠 含量/U
要点与说明
20万
用5ml注射器
上液 0.1ml 上液 0.1ml
0.9
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相类似,以血清病型反 应多见。
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二)TAT脱敏注射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
次数 1 2 3 4
TAT/ml 0.1 0.2 0.3 余量
加0.9%氯化钠注射液/ml 0.9 0.8 0.7
稀释至1ml
注射途径 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
四、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试验液的配制
✓ 标准:0.25%普鲁卡因溶液0.1ml。
试验方法
✓ 方法:皮内注射法。 ✓ 部位:前臂掌侧下段。 ✓ 剂量:皮试液 0.1ml(内含普鲁卡因0.25mg)。 ✓ 要求:观察20min,20min后判断并记录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的判断以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评价
强
3 ●无菌观念不强
1
质量
●穿刺不成功,无明显皮丘 1
标准
●沟通恰当,指导正确,及时观察
●指导不正确
1
(10 分)
2
反应
●未及时观察反应
1
●时间:15min (从稀释药液至记录
●超时,每超过 1min
1
1
判断结果完毕)
●青霉素试验结果判断;如需做对
●未口述结果判断或口述不 2
照试验,须在另一手臂相同部位注
●深度不适宜
1
●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药液
●未固定针栓
1
0.1ml,使局部形成一个圆形隆起
●注射方法不正确
2
7
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注入药液剂量不准确
2
●未形成规范皮丘拔针后按压
1
压,手消毒,看表计时,核对
●未手消毒
1
5
●未计时或方法不对
1
●未核对
2
●嘱患者不可用手拭去药液,不可
●不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2
按压、搔抓皮丘。在 20min 内不可
●交代不清
2
离开病房,不可剧烈活动。如有不
●记录方法不对
2
6
适及时按信号铃,观察 20min 后看
结果,记录判断结果(边操作边口
述)
●清理用物分类处理
●注射器与针头未分离
1
3 ●未分类清理用物
1
●未洗手
1
●操作熟练,动作轻巧,无菌观念
●操作不熟练
●不检查生理盐水
1
动,瓶身有无裂痕,查看有效期、
●不检查药物
1
批号,将批号记录在治疗卡上(边
●一处不消毒
2
做边说)。开启青霉素铝盖中心部
●未核对药物及批号
1
分,消毒瓶塞及瓶颈。取 100ml 生
●未记录药物批号
1
8
理盐水溶液,擦瓶,检查名称、浓
度、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
有无破裂,将瓶倒置,对光检查溶
●未口述备急救物品
1
(13 分) 乙醇、棉签、无菌容器内放置无菌
纱布垫一块、纱布、弯盘、启瓶器、
砂轮、5ml 及 1ml 一次性注射器各 2
个、皮试卡片,80 万 U 青霉素一支, 4
100ml 或 10ml 生理盐水,手消毒剂。
最常用急救药:0.1%盐酸肾上腺素、
地塞米松、呼吸兴奋药。
②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用
项目
素质 要求 (2 分)
操作标准
得分
扣分标准
扣分
●报告姓名、操作项目,语言流畅,
●紧张、不自然,语言不流 1
1
仪表大方,轻盈矫健
畅
●衣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
1 ●衣、帽、鞋不整洁
1
●环境评估:病室整洁、宽敞、光
●评估不全,少一项
1
线明亮、温湿度适宜,必要时用 2 屏风或床帘遮挡
●患者评估
①确认医嘱
●未确认医嘱
1
手消毒
4 ●选择注射部位不准确
2
●定位后未使用手消毒剂
1
●用 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重复)
●消毒皮肤方法、范围不正 2
核对,调整针头斜面与刻度一致,
确
排尽空气,用左手绷紧注射部位
●未核对
2
8
●排气时不固定针栓
1
●浪费药液
2
●未绷紧皮肤
1
●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进
●进针角度不正确
2
3
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
正确
4
入 0.1ml 生理盐水,20min 后,对
●未口述对照试验
2
照反应
1
U)
●取 1ml 注射器并检查完好,用
●不检查注射器
1
1ml 注射器抽吸青霉素 0.1ml 加生
●剂量不准确
2
理盐水至 1ml 混匀(1ml 内含青霉素
●污染一次
3
2 万 U),推出 0.9ml 再抽吸生理盐
●未摇匀药液
3
15
1ml 水至混匀(1ml 内含青素 2000U),
●排气方法不正确
2
推出 0.75ml,再抽吸生理盐水至
●浪费药液
2
1ml 混匀(1ml 内含青霉素 500U),
●未口述
2
为 皮 试 液 备 用(边说边做)
●将配制好的青霉素皮试液经两
●放置不合理
1
人核对无误(口述),放入无菌容器 2 ●未口述
1
内
●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辨识患者
●未辨识患者
2
3
并解释
●未解释
1
●选择注射部位(前臂掌侧 1/3 处),
●未评估皮肤
液有无混浊、沉淀、絮状物出现等
(边做边说)。开启瓶盖中心部分,
消毒瓶塞及瓶颈
●检查一次性注射器有效期及有
●不检查注射器
1
无漏气和完好情况,并要衔接紧密 5 ●未衔接紧密针头
1
针头
●污染针头一次
3
●用 5ml 注射器抽吸 4ml 生理盐水
●剂量不准确
2
将药液溶解后摇匀(每毫升含 20 万 3 ●未摇匀药液
垃圾桶、锐器回收盒
备急救物品(口述)
●稀释皮试药物(青霉素),其剂量
●未口述完全,少一项
1
实施 以每毫升含 500U 青霉素生理盐水 3
质量 溶液,注入 0.1ml 为准。现用现配
标准 皮试液(口述)
(75 分) ●核对治疗卡。取 80 万 U 青霉素
●不核对治疗卡
2
一支,检查药物质量、瓶口是否松
1
②辨识患者
4 ●未辨识患者
1
③患者病情、“三史”、合作程度、
●评估不全,缺一项
1
局部皮肤情况
●未询问“三史”
1
●护士评估
●未洗手
1
评估、 ①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3 ●未戴口罩
1
计划 ②了解肌内注射的目的
●操作者戴首饰
1
质量 ●用物评估
●用物准备不全,少一项 0.5
标准 ①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盛: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