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练习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5套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5套带答案)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5套带答案)(1)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表内。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XXX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3、反映XXX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A.《清明上河图》B.《步辇图》C.敦煌壁画D.《洛神赋图》4、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A.玄奘B.鉴真C.晁衡D.戒贤5、XXX在中外桥梁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身仍然坚固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感化④桥的形状美观,栏板上的花纹活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谁的诗句()A.XXXB.XXXC.XXXD.XXX7、宋辽、XXX和议中共同内容有()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北宋的四川地区B.南宋的四川地区C.北宋的汴梁地区D.南宋的临安地区9、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A.手工业作坊B.市C.XXX.坊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沦亡南宋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11、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发明的工夫是()A.西汉和XXX和北宋C.西汉和南朝D.东汉和西晋12、在《资治通鉴》中可以查阅的历史资料是()A.黄帝战蚩尤B.赤壁之战C.澶渊之盟D.杯酒释兵权1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XXX先生称为"XXX,治宏贞观"。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和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下列哪位人物是汉朝的开国皇帝?A. 秦始皇B. 刘邦C. 刘秀D. 司马炎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时期的开始?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4.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三国B. 晋朝C. 南北朝D. 隋朝5. 下列哪位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曹操B. 李渊C. 刘备D. 司马炎二、填空题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_____个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 汉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他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3. 三国时期的开始标志是_______,发生在208年。
4.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由_______建立。
5.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他在618年建立了唐朝。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2. 请简要介绍汉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3. 请简要介绍三国时期的背景和主要事件。
4. 请简要介绍晋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5. 请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四、论述题1. 请论述你对三国鼎立局面的看法,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 请论述你对唐朝盛世的认识,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B5. B二、填空题1. 六个2. 刘邦3. 赤壁之战4. 司马炎5. 李渊三、简答题1.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由秦始皇建立。
其主要成就包括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修建长城、统一度量衡等。
2.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由刘邦建立。
其主要成就包括推行儒家思想、发展农业、开辟丝绸之路、建立汉朝四百年的基业等。
3.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形成了魏、蜀、吴三个割据政权。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历史试题和答案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历史试题和答案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发展试题1:1. 请简要描述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
2. 古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 古代文明的发展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答案1:1. 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包括:封建制度的出现、法老统治、神权统治、河流的重要性、宗教以及建筑艺术的繁荣等。
2. 古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社会制度和科技水平等。
3. 古代文明的发展给现代社会提供了许多启示,如尊重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建立有效的社会制度以及发展科技等。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试题2:1.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如何运行的?3.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对世界有何影响?答案2: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后经历了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包括了农业、手工业、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等方面的进步。
2.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以君主为中心的政治制度,君主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来管理国家。
封建制度中的各级官员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形成了严密的等级制度。
3.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对全球的科学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章: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试题3:1. 请简要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如何运作的?3.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现代社会有何影响?答案3:1.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相似之处包括:对艺术、哲学和文学的重视、奴隶制度的存在、城邦制度的运行等。
差异之处在于政治制度、文化特点和领土等方面。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通过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实现的。
公民在集会上讨论并表决议案,通过多数决定来决定政策。
3.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如罗马法的发展为现代法律提供了基础,同时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也对现代法治观念产生了影响。
第四章:印度古代文明试题4:1. 请简要介绍印度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
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试题及其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试题及其答案试题一:古代中国的朝代1. 请列举一些古代中国的朝代,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主要特点是有传说中的开国君主禹,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特点是有商纣王,发展了青铜器和商业贸易。
-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特点是由周武王建立,实行封建制度,并实行了分封制度。
试题二:中华文明的发展1. 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标志?答案:- 农业的发展:中国人从采集、放牧逐渐转向农耕生活,发展了农业文明。
- 文字的出现:中国发明了象形文字,并逐渐发展成为汉字,这标志着中国文明的重要进步。
- 社会制度的建立:中国建立了封建社会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
试题三:丝绸之路1. 请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它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 起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
- 终点: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
- 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马匹、宗教等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双方的文化。
试题四:明清时期的辽阔疆域1. 请简要介绍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疆域。
答案:- 明朝时期:明朝时期的辽阔疆域包括中国本土和蒙古、西藏等地,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广大的时期之一。
- 清朝时期:清朝时期的辽阔疆域除了继承明朝的疆域外,还包括了辽东、台湾、新疆等地,使中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张。
试题五:近代中国的变革1. 近代中国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 政治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到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建立了中华民国。
- 经济变革:近代中国进行了自强运动和洋务运动,推动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文化变革:近代中国兴起了白话文运动,推动了文化的现代化和普及。
试题六:中国的成立1. 中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请简要介绍成立的背景和目标。
最新新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

最新新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
1. 晋代政权主要由哪个民族建立?
答:晋代政权主要由汉族建立。
2. 以下哪个不是秦朝的法律制度?
A. 法家思想
B. 长城修筑
C. 封建制度
D. 儒家思想
答:C. 封建制度。
3. 下列古代社会中,丞相是指哪个国家的职务称呼?
A. 战国时期
B. 汉朝
C. 魏晋时期
D. 三国时期
答:B. 汉朝。
4. 请问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主要实施了哪个政策?
答: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主要实施了开元盛世政策。
5. 以下哪个皇帝统一中国时建立了统一的法律制度?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李世民
D. 宋太祖赵匡胤
答:B. 汉武帝。
6.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A. 春秋战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春秋战国和隋唐时期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答:C. 春秋战国和隋唐时期。
7. 中国古代的子爵制度是哪个国家最先创立的?答:中国古代的子爵制度最先由西周国家创立。
8. 以下哪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
A. 漢文帝
B. 唐太平宗
C. 爱新觉罗·建立
D. 羲仁太后
答:D. 羲仁太后。
9. 中国古代的皇帝墓的建造工程主要有哪个阶段?
答:中国古代的皇帝墓的建造工程主要有勾画规划、埋葬下葬和陵园管理三个阶段。
10. 以下哪个朝代的正式国号为中国?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汉朝
D. 唐朝
答:A. 春秋时期。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历史试题和答案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历史试题和答案第一章:古代文明试题一:1. 什么是文明?2. 列举两个古代文明的名称和所在地区。
3. 古代文明的发展有哪些标志性的特点?4. 请简要描述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答案一:1.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高度发展的状态。
2. 古代文明的名称和所在地区有: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古希腊文明(位于地中海东南部)。
3. 古代文明的标志性特点包括城市建设、农业发展、文字的出现和发展、制度的建立等。
4. 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包括尼罗河的重要性、法老统治、金字塔的建造、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字系统等。
试题二:1. 请简要描述古希腊文明的特点。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如何产生的?3. 古希腊的艺术和哲学对后世有何影响?4. 古希腊的奥运会是如何起源的?答案二:1. 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包括城邦制度、奥林匹克运动会、哲学思想的发展、艺术的繁荣等。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产生于雅典城邦,通过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逐渐形成。
3. 古希腊的艺术和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雕塑艺术、戏剧表演、民主政治理念、哲学思想等。
4. 古希腊的奥运会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最初是为了纪念众神而举办的体育竞赛,后来成为希腊城邦之间的盛会。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试题一:1. 请简要描述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特点。
2. 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有哪些特点?3. 请简要描述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
答案一:1. 夏朝的特点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传说中的启蒙帝王尧舜禅让有序。
商朝的特点是奴隶制度的出现,商代青铜文化的繁荣。
周朝的特点是封建制度的确立,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2. 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农田水利的兴修、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创新等。
3. 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是指在社会交往、仪式活动等方面的规范和礼仪仪式的执行,体现了尊重、敬重和各种身份和地位的区分。
试题二:1. 请简要描述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题含答案选择题1.1 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是?A.《春秋》B. 《战国策》C. 《史记》D.《资治通鉴》1.2 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以下哪一场战役无关?A. 长平之战B. 赤壁之战C. 马陵之战D. 扶苏之乱1.3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政要》是一部?A. 历史著作B. 英雄传记C. 政治经典D. 诗歌集1.4 明朝时期图书馆藏书量最多的是?A. 国子监B. 国家图书馆C. 南京图书馆D. 北京图书馆1.5 以下哪一位不是清朝时期的皇帝?A. 乾隆B. 康熙C. 雍正D. 孝庄太后填空题2.1 我们常说的“春秋大事记”是指哪一部史书?答:《左传》和《春秋》2.2 中国古代最早的历法是?答:夏历2.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都定在哪里?答:咸阳2.4 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在中国又称为?答:瘟疫2.5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由哪两位皇帝共同创立的?答:康熙和乾隆判断题3.1 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
答:错3.2 明朝时期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开展商业贸易。
答:对3.3 中国最早的骨刻文字是发现于龟兹遗址的。
答:错3.4 自汉朝起,科举制的最高考试是殿试。
答:对3.5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答:对简答题4.1 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制度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选拔考试,会试是省级考试,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是科举考试的最终考核。
考生需要经过多次考试才能获得功名,进入仕途。
4.2 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
答: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形态,以封建制度为特征。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土地私有制和农民的半自给自足经济。
封建社会由帝王、贵族、地主、农民组成,社会等级分明、权力集中、等级森严。
封建社会的核心是宗法制度,即以家族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态。
七下历史练习册和答案

七下历史练习册和答案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一、选择题1.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隋唐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被誉为“贞观之治”的开创者?A. 唐高祖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里?A. 东南亚B. 南亚C. 非洲东海岸D. 欧洲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哪次著名的农民起义?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白莲教起义D. 红巾军起义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1. B2. B3. C4. C5. D二、填空题6. 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_________。
7.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促进了_________。
8.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_。
9.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_________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_________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答案:6. 封建土地私有制7. 社会阶层的流动8. 东厂9. 削藩10. 指南针三、简答题11. 简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唐朝的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唐朝时期,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使节、商人和学者。
唐朝的开放政策不仅使中国的文化、科技、艺术等传向世界,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如佛教的传入,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唐朝的开放政策还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知识点,加深对我国封建社会及其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练习(四)第 1 页 共 2 页
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练习(四)
(第六学习主题 复习课)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不是唐太宗重用的人才是( )
A 、宋璟
B 、长孙无忌
C 、房玄龄
D 、魏征
2、唐玄宗统治前期的主要年号是( )
A 、天宝
B 、开元
C 、贞观
D 、开皇
3、以长安为都城的国家是( )
○
1秦朝 ○2西汉 ○3隋朝 ○4唐朝 A 、○
1○2○3○4 B 、○1○2○3 C 、○2○3○4 D 、○1○2○4 4、亲自组织编写农书,颁行全国的是( )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隋文帝
D 、武则天
5、开创“殿试”的是( )
A 、武则天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隋炀帝
6、唐朝时,居住在青藏高原的是( )
A 、汉族人
B 、回纥人
C 、吐蕃人
D 、南诏人
7、废除九品中正制的是( )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隋文帝
D 、隋炀帝
8、受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的皮罗阁是( )
A 、汉族人
B 、回纥人
C 、吐蕃人
D 、南诏人
9、玄奘及其弟子根据旅途见闻写成( )
A 、《大唐西域记》
B 、《西游记》
C 、《三藏经》
D 、《贞观见闻》
10、汉名为晁衡的是( )
A 、鉴真
B 、阿倍仲麻吕
C 、空海
D 、吉备真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______年,_____________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唐朝的第二个皇帝。
年号是__________,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
2、唐朝中央设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学校,__________常到学校视察,下令扩建校舍,增招__________。
他还鼓励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到____________读书。
3、唐玄宗采取措施发展生产,鼓励扩大_____________,开元
年间全国耕地达到________亩,他还号召_____________。
4、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唐朝科举分为_________ 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常科
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
5、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回纥帮助唐朝收复_____________、洛阳,788年回纥改称_____________。
三、看图说历史(共10分)
如左图:松赞干布像
1、松赞干布是哪个民族的杰出首领?该民族是现在哪个民族的祖先?(4分)
答:
2、松赞干布向唐朝请求什么事情?(2分)
答:
3、该事情的结果?(4分)
答:
四、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成语“房谋杜断”,指的是唐朝初年的两位重要大臣。
当时的人们常说:“玄龄善谋,如晦善断”。
(1)这两位重要的大臣是谁?(4分)
答:
(2)当时重用这两位大臣的皇帝是谁?(2分)这位皇帝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
答:
(3)这位皇帝还将另一位大臣称为他的“镜子”,这位大臣是谁?(2分)
答:
2、玄奘西游学佛19年,行程几万里,归国时带了600多部佛经。
回国后,他和弟子在长安大慈恩寺翻译佛经。
19年间,陆续译出1300多卷。
(1)玄奘从哪里出发,到哪里求取佛经?(4分)
答:
(2)玄奘与弟子根据旅途见闻,写成一部什么书?(2分)
答:
(3)如何评价玄奘?(4分)
答:
五、简答题(共20分)
1、解释“开皇之治”。
(10分)
答:
2、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有哪些?(10分)
答:
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练习(四)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