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辽宁省抚顺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有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数学(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7的立方根是( )A .3B .±3C .± 3D . 3 2.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是( )A .(-1,3)B .(1,-3)C .(-1,-3)D .(1,3) 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9=±3B .38=-2 C .(-3)2=-3 D .-25=54.要调查城区某所初中学校学生的平均体重,选取调查对象最合适的是( ) A .选该校100名男生 B .选该校100名女生;C .选该校七年级的两个班的学生D .在各年级随机选取100名学生。
5.如图,已知AE ∥BC ,AC ⊥AB ,若∠ACB =50°,则∠F AE 的度数是( ) A .50° B .60° C .40° D .30°6.若关于x 的不等式(2-m )x <1的解为x >12-m,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0 C .m >2 D .m <27.我国古代问题: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注:绳儿折即把绳平均分成几等分),绳多四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 A .36,8 B .28,6 C .28,8 D .13,38.夏季荷花盛开,为了便于游客领略“人从桥上过,如在河中行”的美好意境,梁湖风景区某景点拟在如图所示的矩形荷塘上架设小桥.若荷塘周长为280m ,且桥宽忽略不计,则小桥总长为( )A .120mB .130mC .140mD .150m9.一个点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63秒时,这个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 .(7,0)B .(0,7)C .(7,7)D .(6,0)10.假期到了,17名女教师去外地培训,住宿时有2人间和3人间可供租住,每个房间都要住满,她们共有( )种租住方案.BAFEC第5题图第8题图yx O1231 2 3 第9题图AA .4B .2C .3D .1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计算:25+3-8=________;12.点M (2,-1)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13.在对45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________;14.某种商品的进价为1000元,出售时的标价为15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则最多可打________折。
辽宁省抚顺市XX中学七年级下期末模拟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方程的解为x=1的是()A. =10 B.2﹣x=2x﹣1 C. +1=0 D.x2=22.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A.(2,3)B.(2,﹣3)C.(﹣2,﹣3)D.(﹣2,3)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 B.3、3、7 C.20、15、8 D.5、15、84.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克,则物体A的质量m克的取值范围表示在数轴上为()A.B.C.D.5.为了了解某县七年级9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9800名学生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C.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1006.已知四边形ABCD各边长如图所示,且四边形OPEF≌四边形ABCD.则PE的长为()A.3 B.5 C.6 D.107.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Q(﹣a,b﹣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9.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最恰当的变形是()A.由①得x= B.由②得y=2x﹣5 C.由①得x= D.由②得x=10.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B.﹣1+ C.﹣1D.1二、填空题(每题2分)11.已知是方程2x﹣ay=3的一个解,那么a的值是.12.如图,将三角尺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ACB=90°)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0°,则∠2的度数等于.13.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应满足的条件是.14.不等式4x﹣6≥7x﹣12的非负整数解为.15.如图,把图中的圆A经过平移得到圆O(如图),如果左图⊙A上一点P的坐标为(m,n),那么平移后在右图中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16.如图,在Rt△ABC中,各边的长度如图所示,∠C=90°,AD平分∠CAB交BC于点D,则点D到AB的距离是.17.如图,在△ABC中,∠ACB=12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点E在AC上,得到新的三角形记为△DCE.则①旋转中心为点;②旋转角度为.18.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三、解答题19.计算﹣+.20.已知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试求出n边形的边数.21.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用数轴表示出来.四、22.如图,三角形ABC在直角坐标系中,若把三角形ABC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B′C′(1)写出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2)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并写出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23.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BE平分∠ABD,DE平分∠B DC,且∠α+∠β=90°,求证:AB∥CD.完成推理过程BE平分∠ABD(已知),∴∠ABD=2∠α().∵DE平分∠BDC(已知),∴∠BDC=2∠β ()∴∠ABD+∠BDC=2∠α+2∠β=2(∠α+∠β)()∵∠α+∠β=90°(已知),∴∠ABD+∠BDC=180°().∴AB∥CD().五、解答题24.去年4月,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机构开展了青少年形体测评,专家组随机抽查了某市若干名初中生坐姿、站姿、走姿的好坏情况.我们对专家的测评数据作了适当处理(如果一个学生有一种以上不良姿势,我们以他最突出的一种作记载),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些列问题:(1)请将两幅图补充完整;(2)在这次形体测评中,一共抽查了名学生,如果全市有20万名初中生,那么全市初中生中,三姿良好的学生约有人.六、解答题25.如图,在Rt△ABC中,∠C=90°,∠A=33°,将△ABC沿A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DEF.(1)试求出∠E的度数;(2)若AE=9cm,DB=2cm.请求出CF的长度.七、解答题26.今年5月8日母亲节那天,某班很多同学给妈妈准备了鲜花和礼盒,根据图中的信息(1)求每束鲜花和一个礼盒的价格;(2)小强给妈妈买了三束鲜花和四个礼盒一共花了多少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1.A2.C3D4.C5.D6.A7.A8.D9.B10.D二、填空题(每题2分)11. a=.12.30°.13.即x≥2.14. 0,1,2.15.(m+2,n﹣1)16. +2.17.4.18.(3,2),三、解答题19.计算﹣+.解:原式=﹣4﹣3+=﹣6.20.解方程组.解:,①﹣②得,2x=7,解得x=,将x=代入②得,﹣y=1,解得y=,所以,方程组的解是.21.解:,由①得,x≤2,由②得,x>,在数轴上表示为:,在数轴上表示为:<x≤2.四、22.解:(1)A(﹣2,﹣2),B(3,1),C(0,2);(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3.证明:BE平分∠ABD(已知),∴∠ABD=2∠α(角平分线的定义).∵DE平分∠BDC(已知),∴∠BDC=2∠β (角平分线的定义)∴∠ABD+∠BDC=2∠α+2∠β=2(∠α+∠β)(等量代换)∵∠α+∠β=90°(已知),∴∠ABD+∠BDC=180°(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五、解答题24.解:(1)三姿良好所占的百分比为:1﹣20%﹣31%﹣37%=1﹣88%=12%,三姿良好的人数为:×12%=60人,补全统计图如图;(2)抽查的学生人数为:100÷20%=500人,三姿良好的学生约有:200000×12%=24000人.故答案为:500,24000.六、解答题25.解:(1)∵在Rt△ABC中,∠C=90°,∠A=33°,∴∠CBA=90°﹣33°=57°,由平移得,∠E=∠C BA=57°;(2)由平移得,AD=BE=CF,∵AE=9cm,DB=2cm,∴AD=BE=×(9﹣2)=3.5cm,∴CF=3.5cm.七、解答题26.解:(1)设买1束鲜花x元,买1个礼盒花y元,由题意得:,解得:,答:买1束鲜花33元,买1个礼盒花55元;(2)由题意得:3×33+4×55=313(元),答:小强给妈妈买了三束鲜花和四个礼盒一共花了313元.。
七年级下册抚顺数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抚顺数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 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1l 截2l 、3l 分别交于A 、B 两点,则1∠的同位角是( )A .2∠B .3∠C .4∠D .5∠2.在下面的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1)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如果点P (1-2m ,m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 一定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经过一个已知点能画一条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C .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D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5.如图,//,AB CD ABK ∠的平分线BE 的反向延长线和DCK ∠的平分线CF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 24H K H ∠-∠=︒,,则K ∠=( )A .76︒B .78︒C .80︒D .82︒6.如果32.37≈1.333,323.7≈2.872,那么32370约等于( )A .28.72B .0.2872C .13.3D .0.1333 7.如图,直线a ∥b ,∠1=74°,∠2=34°,则∠3的度数是( )A .75°B .55°C .40°D .35°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 (x ,y ),我们把点P ′(﹣y +1,x +1)叫做点P 的幸运点.已知点A 1的幸运点为A 2,点A 2的幸运点为A 3,点A 3的幸运点为A 4,…,这样依次得到点A 1,A 2,A 3,…,A n .若点A 1的坐标为(3,1),则点A 2021的坐标为( ) A .(﹣3,1) B .(0,﹣2) C .(3,1) D .(0,4)二、填空题9.若21(2)30x y z -+-+-=,则x+y+z=________.10.点()2,3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11.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O 点. 如果∠A=α,那么∠BO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12.如图,AD//BC ,24,:1:2C ADB BDC ∠=∠∠=,则DBC ∠=____度.13.将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 沿EF 折叠后,EC ′交AD 于点G ,若∠FGE =62°,则∠GFE 的度数是___.14.2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于是21225x y +,其中x 是整数,且01y <<,写出x ﹣y 的相反数_____.15.若点P (a +3,2a +4)在y 轴上,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__.16.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 轴或y 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 1,A 2,A 3,A 4…表示,则顶点A 2021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3)2﹣4; (2)23252+-;(3)220183|3|27(4)(1)-+---+-.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4264x -=;(2)3338x -=. 19.完成下列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依据.如图,点E 在AB 上,点F 在CD 上,∠1=∠2,∠B =∠C ,求证AB ∥CD .证明:∵∠1=∠2(已知),∠1=∠4∴∠2= (等量代换),∴ ∥BF ( ),∴∠3=∠ ( ).又∵∠B =∠C (已知),∴∠3=∠B∴AB ∥CD (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1)求出ABC 的面积;(2)平移ABC ,若点A 的对应点2A 的坐标为()0,2-,画出平移后对应的222A B C △,写出2B 坐标.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2是一个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无法全部写出来,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表示出来.因为124<<即122<<,所以2的整数部分为1,将2减去其整数部分后,得到的差就是小数部分,于是2的小数部分为21-(1)求出6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2)求出13+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3)如果25+的整数部分是a ,小数部分是b ,求出-a b 的值.二十二、解答题22.数学活动课上,小新和小葵各自拿着不同的长方形纸片在做数学问题探究.(1)小新经过测量和计算得到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3:2,面积为30,请求出该长方形纸片的长和宽;(2)小葵在长方形内画出边长为a ,b 的两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其中小正方形的一条边在大正方形的一条边上,她经过测量和计算得到长方形纸片的周长为50,阴影部分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为30,由此她判断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00,间小葵的判断正确吗?请说明理由.二十三、解答题23.已知,AB ∥CD .点M 在AB 上,点N 在CD 上.(1)如图1中,∠BME 、∠E 、∠END 的数量关系为: ;(不需要证明) 如图2中,∠BMF 、∠F 、∠FND 的数量关系为: ;(不需要证明)(2)如图3中,NE 平分∠FND ,MB 平分∠FME ,且2∠E +∠F =180°,求∠FME 的度数;(3)如图4中,∠BME =60°,EF 平分∠MEN ,NP 平分∠END ,且EQ ∥NP ,则∠FEQ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FEQ 的度数.24.已知: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DEF 位于直线MN 的两侧中,直线MN 经过点C ,且BC MN ⊥,其中A ABC CB =∠∠,DEF DFE ∠=∠,90∠+∠=︒ABC DFE ,点E 、F 均落在直线MN 上.(1)如图1,当点C 与点E 重合时,求证://DF AB ;聪明的小丽过点C 作//CG DF ,并利用这条辅助线解决了问题.请你根据小丽的思考,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 (2)将三角形DEF 沿着NM 的方向平移,如图2,求证://DE AC ;(3)将三角形DEF 沿着NM 的方向平移,使得点E 移动到点E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DEF ,并回答问题,若DFE α∠=,则∠=CAB __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5.如图,直线m 与直线n 互相垂直,垂足为O 、A 、B 两点同时从点O 出发,点A 沿直线m 向左运动,点B 沿直线n 向上运动.(1)若∠BAO 和∠ABO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 ,在点A ,B 的运动过程中,∠AQB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若AP 是∠BAO 的邻补角的平分线,BP 是∠ABO 的邻补角的平分线,AP 、BP 相交于点P,AQ的延长线交PB的延长线于点C,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P和∠C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P和∠C的度数;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6.已知,如图1,直线l2⊥l1,垂足为A,点B在A点下方,点C在射线AM上,点B、C 不与点A重合,点D在直线11上,点A的右侧,过D作l3⊥l1,点E在直线l3上,点D的下方.(1)l2与l3的位置关系是;(2)如图1,若CE平分∠BCD,且∠BCD=70°,则∠CED=°,∠ADC=°;(3)如图2,若CD⊥BD于D,作∠BCD的角平分线,交BD于F,交AD于G.试说明:∠DGF=∠DFG;(4)如图3,若∠DBE=∠DEB,点C在射线AM上运动,∠BDC的角平分线交EB的延长线于点N,在点C的运动过程中,探索∠N:∠BCD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直接写出比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或说a,b相交c),在截线c的同旁,被截两直线a,b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1的同位角为∠3,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同位角的定义. 2.C【分析】平移前后形状与大小没有改变,并且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的图形即可.【详解】解:A 、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不能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B 、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不能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解析:C【分析】平移前后形状与大小没有改变,并且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的图形即可.【详解】解:A 、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不能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B 、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不能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C 、可通过平移得到,符合题意;D 、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不能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B【分析】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求出m 的值,再判断出所求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P 所在的象限.【详解】解:∵点P (1-2m ,m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120m m -+=解得m =1∴1-2m =1-2×1=-1,m =1∴点P 坐标为(-1,1)∴点P 在第二象限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和相反数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点: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4.A【分析】分别利用平行线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垂线以及垂线段最短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即可.【详解】解:A 、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点不在已知直线上)能画一条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正确,不符合题意;C 、一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正确,不符合题意;D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垂线以及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5.A【分析】分别过K 、H 作AB 的平行线MN 和RS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用ABK ∠和DCK ∠分别表示出H ∠和K ∠,从而可找到H ∠和K ∠的关系,结合条件可求得K ∠.【详解】解:如图,分别过K 、H 作AB 的平行线MN 和RS ,//AB CD ,//////AB CD RS MN ∴, 12RHB ABE ABK ∴∠=∠=∠,12SHC DCF DCK ∠=∠=∠, 180NKB ABK MKC DCK ∠+∠=∠+∠=︒,1180180()2BHC RHB SHC ABK DCK ∴∠=︒-∠-∠=︒-∠+∠, 180BKC NKB MKC ∠=︒-∠-∠180ABK DCK =∠+∠-︒,36021801802BKC BHC BHC ∴∠=︒-∠-︒=︒-∠,又24BKC BHC ∠-∠=︒,24BHC BKC ∴∠=∠-︒,1802(24)BKC BKC ∴∠=︒-∠-︒,76BKC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 b ,////⇒b c a c .6.C【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变化特点和给出的数据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32.37≈1.333, ∴3332370= 2.3710=1.33310=13.3313.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如果一个数扩大1000倍,它的立方根就扩大10倍,如果一个数缩小1000倍,它的立方根缩小10倍.7.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4=∠1=74°,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3的度数.【详解】解:∵直线a ∥b ,∠1=74°,∴∠4=∠1=74°,∵∠2+∠3=∠4,∴∠3=∠4-∠2=74°-34°=4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8.C【分析】根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不难发现,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1除以4,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点A2021的坐标即可.【详解】解:∵A1的坐标为(3,1),∴解析:C【分析】根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不难发现,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1除以4,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点A 2021的坐标即可.【详解】解:∵A 1的坐标为(3,1),∴A 2(0,4),A 3(﹣3,1),A 4(0,﹣2),A 5(3,1),…,依此类推,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21÷4=505•••1,∴点A 2021的坐标与A 1的坐标相同,为(3,1).故选:C .【点睛】本题是对点的变化规律的考查,读懂题目信息,理解“伴随点”的定义并求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6【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 、y 、z 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x-1=0,y-2=0,z-3=0,∴x=1,y=2,z=3.∴x+y+z=1+2+3=6解析:6【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 、y 、z 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21(2)0x y -+-=∴x-1=0,y-2=0,z-3=0,∴x=1,y=2,z=3.∴x+y+z=1+2+3=6.【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0.【分析】关于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可求解.【详解】解:由点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问题,熟练掌握 解析:()2,3--【分析】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可求解.【详解】解:由点()2,3P -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问题,熟练掌握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90°+【解析】∵∠ABC 、∠A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OBC=∠ABC ,∠OCB=∠ACB ,∴∠OBC+∠OCB=(∠ABC+∠ACB)=(180°-∠A)=90°-∠A ,解析:90°+12α 【解析】∵∠ABC 、∠A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OBC=12∠ABC ,∠OCB=12∠ACB , ∴∠OBC+∠OCB=12(∠ABC+∠ACB)=12(180°-∠A)=90°-12∠A , ∵在△OBC 中,∠BOC=180°-∠OBC-∠OCB ,∴∠BOC=180°-(90°-12∠A )=90°+12∠A=90°+12α. 12.52【分析】根据AD//BC ,可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求得,结合题意,即可求得.【详解】,,,,,.故答案为:5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析:52【分析】根据AD//BC ,可知ADB DB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24,C ∠=求得CBD BDC ∠+∠,结合题意:1:2ADB BDC ∠∠=,即可求得DBC ∠.【详解】//AD BC ,∴ADB DBC ∠=∠,:1:2ADB BDC ∠∠=,:1:2DBC BDC ∴∠∠=,24,C ∠=180********CBD BDC C ∴∠+∠=︒-∠=︒-︒=︒, 1()523DBC CBD BDC ∴∠=∠+∠=︒. 故答案为:5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度的计算,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59°【分析】由长方形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可得∠1=∠2,AD ∥B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GEC 的度数,进而可求解∠2的度数,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如图,∵长方形ABCD 沿解析:59°【分析】由长方形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可得∠1=∠2,AD ∥B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GEC 的度数,进而可求解∠2的度数,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如图,∵长方形ABCD 沿EF 折叠,∴∠1=∠2,AD ∥BC ,∴∠FGE+∠GEC=180°,∵∠FGE=62°,∴∠GEC=180°-62°=118°,∴∠1=∠2=1∠GEC=59°,2∵AD∥BC,∴∠GFE=∠2,∴∠GFE=59°.故答案为5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翻折问题,平行线的性质,求解∠GEC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题意得方法,估算的大小,求出的值,进而求出x﹣y的值,再通过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的整数部分是2由题意可得的整数部分即,则小数部分则∴x﹣y的相反6【分析】2的值,进而求出x﹣y的值,再通过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x=,由题意可得2的整数部分即4则小数部分2y=则42)6x y-=-=∴x﹣y6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估算无理数的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15.2【分析】点在y轴上,则横坐标为0,可求得a的值,然后再判断点到x轴的距离即可.【详解】∵点P(a+3,2a+4)在y轴上∴a+3=0,解得:a=-3∴P(0,-2)∴点P到x轴的距离解析:2【分析】点在y轴上,则横坐标为0,可求得a的值,然后再判断点到x轴的距离即可.【详解】∵点P(a+3,2a+4)在y轴上∴a+3=0,解得:a=-3∴P(0,-2)∴点P到x轴的距离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点与坐标轴的关系,注意,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一定是非负的.16.(-506,-506)【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出部分An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4n+1(-n-1,-n-1),A4n+2(-n-1,n+1),A4n+3(n+1,n+1),A解析:(-506,-506)【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出部分A n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4n+1(-n-1,-n-1),A4n+2(-n-1,n+1),A4n+3(n+1,n+1),A4n+4(n+1,-n-1)(n为自然数)”,依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观察发现:A1(-1,-1),A2(-1,1),A3(1,1),A4(1,-1),A5(-2,-2),A6(-2,2),A7(2,2),A8(2,-2),A9(-3,-3),…,∴A4n+1(-n-1,-n-1),A4n+2(-n-1,n+1),A4n+3(n+1,n+1),A4n+4(n+1,-n-1)(n为自然数),∵2021=505×4+1,∴A2021(-506,-506),故答案为:(-506,-506).【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变化规律“A4n+1(-n-1,-n-1),A4n+2(-n-1,n+1),A4n+3(n+1,n+1),A4n+4(n+1,-n-1)(n为自然数),”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关键.三、解答题17.(1)9;(2)-;(3)-3.【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9﹣2=9,(2)原式=(1+3﹣5)=﹣,(3)原式=3﹣3﹣4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9﹣2=9,(2)原式=(1+3﹣5,(3)原式=3﹣3﹣4+1=﹣3.【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8.(1)或;(2)【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1),,,或,∴或;(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性质应用和解析:(1)6x =或2x =-;(2)32x =【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1)()24264x -=, ()2216x -=,24x -=±,24x -=或24-=-x ,∴6x =或2x =-;(2)3338x -=, 3278x , 32x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性质应用和立方根的性质应用,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9.∠4;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答.【详解】解∵∠1=∠2(已知),∠1=∠4(对顶角相等),∴∠2=解析:∠4;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答.【详解】解∵∠1=∠2(已知),∠1=∠4(对顶角相等),∴∠2=∠4(等量代换),∴CE ∥B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 =∠C (已知),∴∠3=∠B (等量代换),∴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CE ∥B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答.20.(1)3;(2)B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2,C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解析:(1)3;(2)B 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 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 2,C 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AC =3,BC =2, ∴1=32ABC S AC BC =△; (2)∵A (-3,2),A 2(0,-2),∴A 2是由A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 2,C 2的坐标分别为(3,0),(3,-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三角形面积,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21.(1)2,;(2)2,;(3)【分析】(1)仿照题例,可直接求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2)先求出的整数部分,再得到的整数部分,减去其整数部分,即得其小数部分;(3)根据题例,先确定a、b,解析:(1)22;(2)21;(3)6【分析】(1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21+1数部分;(3)根据题例,先确定a、b,再计算a-b即可.【详解】解:(1)∵23<.∴22;(2)∵,即12<<,∴1,∴12,∴1121=.(3)∵,即23<<,∴2,24,即a=4,所以2242=,即2,∴)-=-=a b426【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二次根式的加减.看懂题例并熟练运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1)长为,宽为;(2)正确,理由见解析【分析】(1)设长为3x,宽为2x,根据长方形的面积为30列方程,解方程即可;(2)根据长方形纸片的周长为50,阴影部分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为30列方程解析:(1)长为,宽为2)正确,理由见解析【分析】(1)设长为3x,宽为2x,根据长方形的面积为30列方程,解方程即可;(2)根据长方形纸片的周长为50,阴影部分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为30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即可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详解】解:(1)设长为3x,宽为2x,则:3x•2x=30,∴x∴3x=,2x=答:这个长方形纸片的长为(2)正确.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得:()()250 4230a b ab a b⎧⎡⎤++=⎪⎣⎦⎨+-=⎪⎩,解得:105ab=⎧⎨=⎩,∴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02=100.【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BME=∠MEN﹣∠END;∠BMF=∠MFN+∠FND;(2)120°;(3)不变,30°【分析】(1)过E作EH∥AB,易得EH∥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过F作FH∥AB解析:(1)∠BME=∠MEN﹣∠END;∠BMF=∠MFN+∠FND;(2)120°;(3)不变,30°【分析】(1)过E作EH∥AB,易得EH∥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过F作FH∥AB,易得FH∥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2)根据(1)的结论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2(∠BME+∠END)+∠BMF-∠FND=180°,可求解∠BMF=60°,进而可求解;(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推知∠FEQ=12∠BME,进而可求解.【详解】解:(1)过E作EH∥AB,如图1,∴∠BME=∠MEH,∵AB∥CD,∴HE∥CD,∴∠END=∠HEN,∴∠MEN=∠MEH+∠HEN=∠BME+∠END,即∠BME=∠MEN﹣∠END.如图2,过F作FH∥AB,∴∠BMF=∠MFK,∵AB∥CD,∴FH∥CD,∴∠FND=∠KFN,∴∠MFN=∠MFK﹣∠KFN=∠BMF﹣∠FND,即:∠BMF=∠MFN+∠FND.故答案为∠BME=∠MEN﹣∠END;∠BMF=∠MFN+∠FND.(2)由(1)得∠BME=∠MEN﹣∠END;∠BMF=∠MFN+∠FND.∵NE平分∠FND,MB平分∠FME,∴∠FME=∠BME+∠BMF,∠FND=∠FNE+∠END,∵2∠MEN+∠MFN=180°,∴2(∠BME+∠END)+∠BMF﹣∠FND=180°,∴2∠BME+2∠END+∠BMF﹣∠FND=180°,即2∠BMF+∠FND+∠BMF﹣∠FND=180°,解得∠BMF=60°,∴∠FME=2∠BMF=120°;(3)∠FEQ的大小没发生变化,∠FEQ=30°.由(1)知:∠MEN=∠BME+∠END,∵EF平分∠MEN,NP平分∠END,∴∠FEN=12∠MEN=12(∠BME+∠END),∠ENP=12∠END,∵EQ∥NP,∴∠NEQ=∠ENP,∴∠FEQ =∠FEN ﹣∠NEQ =12(∠BME +∠END )﹣12∠END =12∠BME ,∵∠BME =60°,∴∠FEQ =12×60°=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作平行线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4.(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过点C 作,得到,再根据,,得到,进而得到,最后证明;(2)先证明,再证明,得到,问题得证;(3)根据题意得到,根据(2)结论得到∠D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2α.【分析】(1)过点C 作//CG DF ,得到DFE FCG ∠=∠,再根据90BCF ∠=︒,90∠+∠=︒ABC DFE ,得到ABC BCG ∠=∠,进而得到//CG AB ,最后证明//DF AB ;(2)先证明90ACB DEF ∠+∠=︒,再证明90ACB ACE ∠+∠=︒,得到DEF ACE ∠=∠,问题得证;(3)根据题意得到DFE DEF α∠=∠=,根据(2)结论得到∠DEF =∠ECA =α,进而得到=90BC AC A B α=∠︒-∠,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解:(1)过点C 作//CG DF ,DFE FCG ∴∠=∠,BC MN ⊥,90BCF ∴∠=︒,90BCG FCG ∴∠+∠=︒,90BCG DFE ∴∠+∠=︒,90ABC DFE ∠+∠=︒,ABC BCG ∴∠=∠,//CG AB ∴,//DF AB ∴;(2)解:ABC ACB ∠=∠,DEF DFE ∠=∠,又90ABC DFE ∠+∠=︒,90ACB DEF ∴∠+∠=︒,BC MN ⊥,90BCM ∴∠=︒,90ACB ACE ∴∠+∠=︒,DEF ACE ∴∠=∠,//DE AC ∴;(3)如图三角形DEF 即为所求作三角形.∵DFE α∠=,∴DFE DEF α∠=∠=,由(2)得,DE ∥AC ,∴∠DEF =∠ECA =α,∵90ACB ACE ∠+∠=︒,∴∠ACB =90α︒-,∴ =90BC AC A B α=∠︒-∠,∴∠A =180°-A ABC CB -∠∠=2α.故答案为为:2α.【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解题关键.25.(1)∠AQ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AQB =135°;(2)∠P 和∠C 的大小不变,∠P=45°,∠C=45°.【分析】第(1)题因垂直可求出∠ABO 与∠BAO 的和,由角平分线和角的和差可求出∠BA 解析:(1)∠AQ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AQB =135°;(2)∠P 和∠C 的大小不变,∠P=45°,∠C=45°.【分析】第(1)题因垂直可求出∠ABO 与∠BAO 的和,由角平分线和角的和差可求出∠BAQ 与∠ABQ 的和,最后在△ABQ 中,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各定理可求∠AQB 的大小.第(2)题求∠P 的大小,用邻补角、角平分线、平角、直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求解.【详解】解:(1)∠AQ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其原因如下:∵m⊥n,∴∠AOB=90°,∵在△ABO中,∠AOB+∠ABO+∠BAO=180°,∴∠ABO+∠BAO=90°,又∵AQ、BQ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BAQ=12∠BAC,∠ABQ=12∠ABO,∴∠BAQ+∠ABQ=12 (∠ABO+∠BAO)=190452⨯=又∵在△ABQ中,∠BAQ+∠ABQ+∠AQB=180°,∴∠AQB=180°﹣45°=135°.(2)如图2所示:①∠P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其原因如下:∵∠ABF+∠ABO=180°,∠EAB+∠BAO=180°∠BAQ+∠ABQ=90°,∴∠ABF+∠EAB=360°﹣90°=270°,又∵AP、BP分别是∠BAE和∠ABP的角平分线,∴∠PAB=12∠EAB,∠PBA=12∠ABF,∴∠PAB+∠PBA=12 (∠EAB+∠ABF)=12×270°=135°,又∵在△PAB中,∠P+∠PAB+∠PBA=180°,∴∠P=180°﹣135°=45°.②∠C的大小不变,其原因如下:∵∠AQB=135°,∠AQB+∠BQC=180°,∴∠BQC=180°﹣135°,又∵∠FBO=∠OBQ+∠QBA+∠ABP+∠PBF=180°∠ABQ=∠QBO=1∠ABO,∠PBA=∠PBF=∠ABF,2∴∠PBQ=∠ABQ+∠PBA=90°,又∵∠PBC=∠PBQ+∠CBQ=180°,∴∠QBC=180°﹣90°=90°.又∵∠QBC+∠C+∠BQC=180°,∴∠C=180°﹣90°﹣45°=45°【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角平分线,平角,直角和角的和差等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以静求动的一个点型题目,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几何综合题.26.(1)互相平行;(2)35,20;(3)见解析;(4)不变,【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解析:(1)互相平行;(2)35,20;(3)见解析;(4)不变,12【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4)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直线l2⊥l1,l3⊥l1,∴l2∥l3,即l2与l3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平行,故答案为:互相平行;(2)∵CE平分∠BCD,∴∠BCE=∠DCE=1BCD,2∵∠BCD=70°,∴∠DCE=35°,∵l2∥l3,∴∠CED=∠DCE=35°,∵l2⊥l1,∴∠CAD=90°,∴∠ADC=90°﹣70°=20°;故答案为:35,20;(3)∵CF平分∠BCD,∴∠BCF=∠DCF,∵l2⊥l1,∴∠CAD=90°,∴∠BCF+∠AGC=90°,∵CD⊥BD,∴∠DCF+∠CFD=90°,∴∠AGC=∠CFD,∵∠AGC=∠DGF,∴∠DGF=∠DFG;;理由如下:(4)∠N:∠BCD的值不会变化,等于12∵l2∥l3,∴∠BED=∠EBH,∵∠DBE=∠DEB,∴∠DBE=∠EBH,∴∠DBH=2∠DBE,∵∠BCD+∠BDC=∠DBH,∴∠BCD+∠BDC=2∠DBE,∵∠N+∠BDN=∠DBE,∴∠BCD+∠BDC=2∠N+2∠BDN,∵DN平分∠BDC,∴∠BDC=2∠BDN,∴∠BCD=2∠N,∴∠N:∠BCD=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综合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的识别图形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及答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B.这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C.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D.1002.(-6)^2的平方根是()A.-6B.36C.±6D.±3.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4a<4bB.a+4<b+4C.-4a<-4bD.a-4<b-44.若点A(m,n),点B(n,m)表示同一点,则这一点一定在()A.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B.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C.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D.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5.过点A(-3,2)和点B(-3,5)作直线,则直线AB()A.平行于y轴B.平行于x轴C.与y轴相交D.与y轴垂直6.不等式组A.xB.-1<x<1C.x≥-1D.x≤1的解集是()7.已知A.1B.2C.3D.4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m-n的值是()8.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则∠C为()A.30°B.60°C.80°D.120°9.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A.七年级学生最多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10.若a^2=4,b^2=9,且ab<0,则a-b的值为()A.-2B.±5C.5D.-511.若|3x-2|=2-3x,则()A.x=1B.x=2/3C.x≤1/3D.x≥2/312.20位同学在植树节这天共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3x+2y=52,x+y=20B.2x+3y=52,x+y=20C.3x+2y=20,x+y=52D.2x+3y=20,x+y=52二、填空题(每题3分)13.14.计算:2/3)^2÷(4/9) = ______.1/4)^-2×(1/2)^-3 = ______.15.(-5)的立方根是______.16.某校初中三年级共有学生400人,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20名学生的视力,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在得到的条形统计图中,各小组的百分比之和等于100%,若某一小组的人数为4人,则该小组的百分比为20%.17.若方程mx+ny=6的两个解是(2,0)和(0,3),则m=______,n=______.18.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5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19.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什么?20.如图,点D、E分别在AB、BC上,DE∥AC,AF∥BC,∠1=70°,则∠2=多少度?21.求下列式子中的x:28x²-63=0.22.求下列式子中的x:(x-1)³=125.23.解方程组:24.解方程组:25.已知方程组,当m为何值时,x>y?26.解不等式。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④(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④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3分)为了描述温州市某一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择()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直方图3.(3分)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的是()A. B. C.D.4.(3分)若a>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错误的是()A.1>1 B. C.3a﹣4>3b﹣4 D.4﹣3a>4﹣3b5.(3分)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7,则它的边长在()A.5与6之间B.4与5之间C.3与4之间D.2与3之间6.(3分)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放置.已知∠1=30°,则∠2的度数为()A.30°B.45°C.50°D.60°7.(3分)点A(﹣3,﹣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1,0) B.(1,﹣4)C.(﹣1,0)D.(﹣5,﹣1)8.(3分)如图,一个60°的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的度数为()A.120°B.180°C.240°D.300°9.(3分)以下五个条件中,能得到互相垂直关系的有()①对顶角的平分线;②邻补角的平分线;③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④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⑤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A.1个B.2个C.3个D.4个10.(3分)如图是用4个相同的小矩形与1个小正方形密铺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若用x,y(其中x>y)表示小矩形的长与宽,请观察图案,指出以下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7 B.x﹣2 C.x2﹣y2=4 D.44=49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化简:= .12.不等式25>4x﹣1的正整数解是.13.已知,若B(﹣2,0),A为象限内一点,且点A坐标是二元一次方程0的一组解,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A坐标(写出一个即可),此时△的面积为.14.如图,直线l1∥l2,∠125°,∠105°,则∠1+∠2= °.15.如图,将周长为8的△沿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则四边形的周长为.16.一个三角形内有n个点,在这些点及三角形顶点之间用线段连接起来,使得这些线段互不相交,且又能把原三角形分割为不重叠的小三角形.如图:若三角形内有1个点时此时有3个小三角形;若三角形内有2个点时,此时有5个小三角形.则当三角形内有3个点时,此时有个小三角形;当三角形内有n个点时,此时有个小三角形.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2分)17.(5分)计算:+4×+(﹣1).18.(5分)解方程组:. 19.(5分)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20.(8分)如图,将△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21.(10分)如图,已知∠180°﹣∠A,⊥于D,⊥于F.(1)求证:∥;(2)若∠1=36°,求∠2的度数.23.(10分)甲、乙两位同学在解方程组时,甲把字母a看错了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乙把字母b看错了得到方程组的解为.(1)求a,b的正确值;(2)求原方程组的解.24.(8分)铁路部门规定旅客免费携带行李箱的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某厂家生产符合该规定的行李箱,已知行李箱的高为30,长与宽的比为3:2,则该行李箱的长的最大值为多少厘米?22.(9分)某文具店有单价为10元、15元和20元的三种文具盒出售,该商店统计了2014年3月份这三种文具盒的销售情况,并绘制统计图(不完整)如下:(1)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个文具盒?(2)求出图1中表示“15元”的扇形所占圆心角的度数;(3)在图2中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5.(12分)根据国家发改委实施“阶梯电价”的有关文件要求,江西省上饶市决定从2012年7月1日起对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收费,具体收费标准见下表:一户居民一个月用电量的范围电费价格(单位:元/千瓦时)不超过180千瓦时的部分 a超过180千瓦时,但不超过350千瓦时的部分 b超过350千瓦时的部分0.3(1)若上饶市一户居民8月份用电300千瓦时,应缴电费186元,9月份用电400千瓦时,应缴电费263.5元.求a,b的值;(2)实行“阶梯电价”收费以后,该户居民用电多少千瓦时,其当月的平均电价每千瓦时不超过0.62元?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④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点P(2,﹣3)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3分)为了描述温州市某一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择()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直方图【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频数分布直方图,清楚显示在各个不同区间内取值,各组频数分布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要求反映温州市某一天气温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3.(3分)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大小小大中间找,可得答案.【解答】解: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注意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4.(3分)若a>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错误的是()A.1>1 B. C.3a﹣4>3b﹣4 D.4﹣3a>4﹣3b【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在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加上1,不等式仍成立,即1>1.故本选项变形正确;B、在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除以2,不等式仍成立,即.故本选项变形正确;C、在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乘以3再减去4,不等式仍成立,即3a﹣4>3b﹣4.故本选项变形正确;D、在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乘以﹣3再减去4,不等号方向改变,即4﹣3a<4﹣3b.故本选项变形错误;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5.(3分)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7,则它的边长在()A.5与6之间B.4与5之间C.3与4之间D.2与3之间【分析】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故根据已知的面积开方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为,由16≤17≤25可得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由正方形的面积为17得:a2=17,又∵a>0,∴,∵16≤17≤25,∴4≤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平方根的定义和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根据题意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3分)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放置.已知∠1=30°,则∠2的度数为()A.30°B.45°C.50°D.6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2=∠3,再根据互余得到∠3=60°,所以∠2=60°.【解答】解:∵a∥b,∴∠2=∠3,∵∠1+∠3=90°,∴∠3=90°﹣30°=60°,∴∠2=6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7.(3分)点A(﹣3,﹣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1,0) B.(1,﹣4)C.(﹣1,0)D.(﹣5,﹣1)【分析】根据平移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直接算出答案.【解答】解:A(﹣3,﹣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3+2,﹣2+2),即:(﹣1,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8.(3分)如图,一个60°的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的度数为()A.120°B.180°C.240°D.300°【分析】三角形纸片中,剪去其中一个60°的角后变成四边形,则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度即可求得∠1+∠2的度数.【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四边形除去∠1,∠2后的两角的度数为180°﹣60°=120°,则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1+∠2=360°﹣120°=240°.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的实际运用与三角形内角和180度之间的关系.9.(3分)以下五个条件中,能得到互相垂直关系的有()①对顶角的平分线;②邻补角的平分线;③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④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⑤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①对顶角的平分线是一条直线,故本选项错误;②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故本选项正确;③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故本选项错误;④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故本选项错误;⑤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熟知平行线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3分)如图是用4个相同的小矩形与1个小正方形密铺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若用x,y(其中x>y)表示小矩形的长与宽,请观察图案,指出以下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7 B.x﹣2 C.x2﹣y2=4 D.44=49【分析】分别根据大正方形边长、小正方形边长的不同表示可判断A、B,由A、B结论利用平方差公式可判断C,根据大正方形面积的整体与组合的不同表示可判断D.【解答】解:A、因为正方形图案的边长7,同时还可用()来表示,故此选项正确;B、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同时根据长方形长宽也可表示为x ﹣y,故此选项正确;C、根据A、B可知7,x﹣2,则x2﹣y2=()(x﹣y)=14,故此选项错误;D、因为正方形图案面积从整体看是49,从组合来看,可以是()2,还可以是(44),即44=49,故此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数形结合列二元一次方程的能力,解答需结合图形,利用等式的变形来解决问题.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3分)化简:= 3 .【分析】先算出(﹣3)2的值,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直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把化为的形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3分)不等式25>4x﹣1的正整数解是1,2 .【分析】首先移项、然后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然后确定解集中的正整数即可.【解答】解:移项,得:2x﹣4x>﹣1﹣5,合并同类项,得:﹣2x>﹣6,系数化成1得:x<3.则正整数解是:1,2.故答案是:1,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正确解不等式,求出解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不等式应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3分)已知,若B(﹣2,0),A为象限内一点,且点A坐标是二元一次方程0的一组解,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A坐标(﹣1,1)(写出一个即可),此时△的面积为 1 .【分析】由0可知x、y互为相反数,从而可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A,然后可求得△的面积.【解答】解:∵0,∴点A的坐标可以是(﹣1,1).△的面积1.故答案为:(﹣1,1);1.(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求得点A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4.(3分)如图,直线l1∥l2,∠125°,∠105°,则∠1+∠2= 50 °.【分析】连结,如图,先利用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可计算出∠3+∠4=130°,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计算出∠1+∠2的度数.【解答】解:连结,如图,∵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3+∠4=360°﹣125°﹣105°=130°,∵l1∥l2,∴∠1+∠2+∠3+∠4=180°,∴∠1+∠2=180°﹣130°=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5.(3分)如图,将周长为8的△沿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则四边形的周长为10 .【分析】根据平移的基本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沿边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则1,1,,又∵8,∴四边形的周长11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得到,是解题的关键.16.(3分)一个三角形内有n个点,在这些点及三角形顶点之间用线段连接起来,使得这些线段互不相交,且又能把原三角形分割为不重叠的小三角形.如图:若三角形内有1个点时此时有3个小三角形;若三角形内有2个点时,此时有5个小三角形.则当三角形内有3个点时,此时有7 个小三角形;当三角形内有n个点时,此时有21 个小三角形.【分析】观察图形,不难发现:内部每多一个点,则多2个三角形,则易写出3+2(n﹣1);【解答】解:观察图形发现有如下规律:△内点的个数 1 2 3 4 …n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 3 5 7 9 (21)∴当三角形内有3个点时,此时有7个小三角形;当三角形内有n个点时,此时有21个小三角形.故答案为:7,21.【点评】此题考查规律型中的图形变化问题,解题关键是结合图形,从特殊推广到一般,建立函数关系式.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2分)17.(5分)计算:+4×+(﹣1).【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化简,第二项利用立方根定义化简,最后一项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10+4×(﹣)+2﹣=10﹣2+2﹣=10﹣.【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5分)解方程组:.【分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1),②×2得,2x﹣22,③①﹣③得,﹣2;把﹣2代入①得,﹣6﹣20,解得:﹣3,∴方程组的解是.【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9.(5分)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其公共解,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求其整数解.【解答】解:,由①得x<3;由②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故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2.【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此题要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整数解.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20.(8分)如图,将△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B′C′,再写出各点坐标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4,0),B′(1,3),C′(2,﹣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熟知图形平移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8分)铁路部门规定旅客免费携带行李箱的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某厂家生产符合该规定的行李箱,已知行李箱的高为30,长与宽的比为3:2,则该行李箱的长的最大值为多少厘米?【分析】利用长与宽的比为3:2,进而利用携带行李箱的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得出不等式求出即可.【解答】解:设长为3x,宽为2x,由题意,得:530≤160,解得:x≤26,故行李箱的长的最大值为:378,答:行李箱的长的最大值为78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正确不等关系是解题关键.22.(9分)某文具店有单价为10元、15元和20元的三种文具盒出售,该商店统计了2014年3月份这三种文具盒的销售情况,并绘制统计图(不完整)如下:(1)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个文具盒?(2)求出图1中表示“15元”的扇形所占圆心角的度数;(3)在图2中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分析】(1)根据单价是20元的笔袋销售了90个,占15%,即可求得总数;(2)利用360度乘以所占的比例即可求解;(3)首先求出售价是10元的笔袋销售的数量,即可作出统计图.【解答】解:(1)90÷15600(个);(2)360×(1﹣15%﹣25%)=216°;(3)单价是10元的笔袋销售的数量是:600×25150(个),则统计图如下图:【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3.(10分)甲、乙两位同学在解方程组时,甲把字母a看错了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乙把字母b看错了得到方程组的解为.(1)求a,b的正确值;(2)求原方程组的解.【分析】(1)把甲的结果代入方程②求出b的值,把乙的结果代入方程①求出a的值;(2)把a,b的正确值代入确定出方程组,求出解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2,﹣3,(2)方程组为,解得.【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24.(10分)如图,已知∠180°﹣∠A,⊥于D,⊥于F.(1)求证:∥;(2)若∠1=36°,求∠2的度数.【分析】(1)求出∠∠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根据垂直推出∥,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2.【解答】(1)证明:∵∠180°﹣∠A,∴∠∠180°,∴∥;(2)解:∵∥,∠1=36°,∴∠3=∠1=36°,∵⊥,⊥,∴∥,∴∠2=∠3=36°.【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25.(12分)根据国家发改委实施“阶梯电价”的有关文件要求,江西省上饶市决定从2012年7月1日起对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收费,具体收费标准见下表:一户居民一个月用电量的范围电费价格(单位:元/千瓦时)不超过180千瓦时的部分 a超过180千瓦时,但不超过350千瓦时的部分 b超过350千瓦时的部分0.3(1)若上饶市一户居民8月份用电300千瓦时,应缴电费186元,9月份用电400千瓦时,应缴电费263.5元.求a,b的值;(2)实行“阶梯电价”收费以后,该户居民用电多少千瓦时,其当月的平均电价每千瓦时不超过0.62元?【分析】(1)根据题意条件及表中的数据运用总价等于单价×数量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就可以了;(2)设该户居民用电x千瓦时,月平均电价每千瓦时不超过0.62元.根据条件建立不等式,求出其解就可以了.【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答:0.6,0.65.(2)设该户居民用电x千瓦时,月平均电价每千瓦时不超过0.62元,由题意,得∵第一部分时,0.6<0.62,符合要求,第三部分平均电价>0.62,不符合要求,∴只有第二部分符合题意,∴180×0.6+0.65(x﹣180)≤0.62x,解得:x≤300.答:该户居民用电量不超过300千瓦时,月平均电价每千瓦时不超过0.62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运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的运用,解答时先建立方程组求出a、b的值是建立不等式求用电量的关键.。
辽宁省抚顺市xx中学2017年七年级下期末模拟数学试卷(有答案)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方程的解为x=1的是()A.=10 B.2﹣x=2x﹣1 C. +1=0 D.x2=22.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A.(2,3) B.(2,﹣3)C.(﹣2,﹣3)D.(﹣2,3)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 B.3、3、7 C.20、15、8 D.5、15、84.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克,则物体A的质量m克的取值范围表示在数轴上为()A.B.C.D.5.为了了解某县七年级9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9800名学生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C.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1006.已知四边形ABCD各边长如图所示,且四边形OPEF≌四边形ABCD.则PE的长为()A.3 B.5 C.6 D.107.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Q(﹣a,b﹣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9.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最恰当的变形是()A.由①得x=B.由②得y=2x﹣5 C.由①得x=D.由②得x=10.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B.﹣1+ C.﹣1 D.1二、填空题(每题2分)11.已知是方程2x﹣ay=3的一个解,那么a的值是.12.如图,将三角尺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ACB=90°)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0°,则∠2的度数等于.13.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应满足的条件是.14.不等式4x﹣6≥7x﹣12的非负整数解为.15.如图,把图中的圆A经过平移得到圆O(如图),如果左图⊙A上一点P的坐标为(m,n),那么平移后在右图中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16.如图,在Rt△ABC中,各边的长度如图所示,∠C=90°,AD平分∠CAB交BC于点D,则点D到AB的距离是.17.如图,在△ABC中,∠ACB=12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点E在AC上,得到新的三角形记为△DCE.则①旋转中心为点;②旋转角度为.18.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三、解答题19.计算﹣+.20.已知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试求出n边形的边数.21.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用数轴表示出来.四、22.如图,三角形ABC在直角坐标系中,若把三角形ABC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B′C′(1)写出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2)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并写出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23.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BE平分∠ABD,DE平分∠B DC,且∠α+∠β=90°,求证:AB∥CD.完成推理过程BE平分∠ABD(已知),∴∠ABD=2∠α().∵DE平分∠BDC(已知),∴∠BDC=2∠β ()∴∠ABD+∠BDC=2∠α+2∠β=2(∠α+∠β)()∵∠α+∠β=90°(已知),∴∠ABD+∠BDC=180°().∴AB∥CD().五、解答题24.去年4月,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机构开展了青少年形体测评,专家组随机抽查了某市若干名初中生坐姿、站姿、走姿的好坏情况.我们对专家的测评数据作了适当处理(如果一个学生有一种以上不良姿势,我们以他最突出的一种作记载),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些列问题:(1)请将两幅图补充完整;(2)在这次形体测评中,一共抽查了名学生,如果全市有20万名初中生,那么全市初中生中,三姿良好的学生约有人.六、解答题25.如图,在Rt△ABC中,∠C=90°,∠A=33°,将△ABC沿A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DEF.(1)试求出∠E的度数;(2)若AE=9cm,DB=2cm.请求出CF的长度.七、解答题26.今年5月8日母亲节那天,某班很多同学给妈妈准备了鲜花和礼盒,根据图中的信息(1)求每束鲜花和一个礼盒的价格;(2)小强给妈妈买了三束鲜花和四个礼盒一共花了多少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1.A2.C3D4.C5.D6.A7.A8.D9.B10.D二、填空题(每题2分)11.a=.12.30°.13.即x≥2.14.0,1,2.15.(m+2,n﹣1)16. +2.17.4.18.(3,2),三、解答题19.计算﹣+.解:原式=﹣4﹣3+=﹣6.20.解方程组.解:,①﹣②得,2x=7,解得x=,将x=代入②得,﹣y=1,解得y=,所以,方程组的解是.21.解:,由①得,x≤2,由②得,x>,在数轴上表示为:,在数轴上表示为:<x≤2.四、22.解:(1)A(﹣2,﹣2),B(3,1),C(0,2);(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3.证明:BE平分∠ABD(已知),∴∠ABD=2∠α(角平分线的定义).∵DE平分∠BDC(已知),∴∠BDC=2∠β (角平分线的定义)∴∠ABD+∠BDC=2∠α+2∠β=2(∠α+∠β)(等量代换)∵∠α+∠β=90°(已知),∴∠ABD+∠BDC=180°(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五、解答题24.解:(1)三姿良好所占的百分比为:1﹣20%﹣31%﹣37%=1﹣88%=12%,三姿良好的人数为:×12%=60人,补全统计图如图;(2)抽查的学生人数为:100÷20%=500人,三姿良好的学生约有:200000×12%=24000人.故答案为:500,24000.六、解答题25.解:(1)∵在Rt△ABC中,∠C=90°,∠A=33°,∴∠CBA=90°﹣33°=57°,由平移得,∠E=∠C BA=57°;(2)由平移得,AD=BE=CF,∵AE=9cm,DB=2cm,∴AD=BE=×(9﹣2)=3.5cm,∴CF=3.5cm.七、解答题26.解:(1)设买1束鲜花x元,买1个礼盒花y元,由题意得:,解得:,答:买1束鲜花33元,买1个礼盒花55元;(2)由题意得:3×33+4×55=313(元),答:小强给妈妈买了三束鲜花和四个礼盒一共花了313元.。
2017-2018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有答案)(17).docx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每题 3 分,共 36 分) 1.若分式 有意义,则 x 应满足的条件是()A .x ≠0B .x ≥ 3C .x ≠3D .x ≤32.下列各式中① ;② ; ③; ④(x ≥1); ⑤ ;⑥ 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个.A .3B . 4C .5D .6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0.0000027 记为( )A .﹣ 27×10﹣ 7B .﹣ 0.27×10﹣ 4C .﹣ 2.7×10﹣ 6D .﹣ 270× 10﹣8 4.分式的值为 0,则()A .x=2B . x=﹣2C .x=±2D .x=0 5.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B .C .D .6.如图,矩形 OABC 的边 OA 长为 2,边 AB 长为 1, OA 在数轴上,以原点 O 为圆心,对角线 O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A .2.5B . 2C .D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a 5 +a 5=2a 10B .3 ] 2(﹣ ) 6 6. 55 5﹣5C .[ (﹣ a )÷a=a =a =0=a =aD a8.如图是一个圆柱形饮料罐,底面半径是 5,高是 12,上底面中心有一个小圆孔,已知一条到达底部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的长度为 a ,若直吸管在罐外部分还剩余 3,则吸管的总长度 b (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范围是( )A.12≤ b≤ 13 B.12≤ b≤15 C.13≤b≤16D. 15≤b≤16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10.把根式﹣ a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A.B.C.D.﹣11.甲、乙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全长200 千米,比原来国道的长度减少了20 千米.高速公路通车后,某长途汽车的行驶速度提高了45 千米 / 时,从甲地到乙地的行驶时间缩短了一半.设该长途汽车在原来国道上行驶的速度为x 千米 / 时,根据题意,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B.C.D.12.如图,一只昆虫在棱长为20cm 的正方体的表面上爬行,则它从图中的顶点 A 爬到顶点 B 的最短距离为()A.40cm B.60cm C.D.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13.下列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14.若 y=2++2,则 x﹣y=.15.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6 和 8,则第三边长为.16.分解因式:﹣ 3x2y+6xy2﹣3y3=.17.若 5x=2,5y=3,则 53x﹣2y的值为.18.已知关于 x 的方程=3 的解是正数,则 m 的取值范围是.19.如图所示,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正方形D,C,A,B 的面积分别为 1,2,3,4,则正方形 G 的面积为.20.算++⋯的:.+ +三、解答(共 60 分)21.算(1)5x2y2 ?(xy3)x2y?(xy4)(2) 6 +2x.22.解方程:(1)=1(2)= 1..已知x=,y=,求x2+xy+y2的.2324.已知 a2+b2+4a 6b+13=0,分解因式: x2+ax b.25.先化,再求:(1)6a2( 2a 1)(3a+2) +( a+2)( a 2),其中 a=(2)÷(x 2),其中 x=3.26.如,小用一方形片 ABCD行折,已知片 AB 8cm, BC 10cm.折叠点 D 落在 BC上的点 F (折痕 AE),求此 EC的度?27.某服装商一种季衫能市,就用8000元一批衫,面市后果然供不求,服装商又用 17600 元了第二批种衫,所数量是第一批数量的 2 倍,但价了8 元.商家售种衫每件定价都是100 元,最后剩下 10 件按 8 折售,很快售完.(1)两批进货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家共盈利多少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每题 3 分,共 36 分)1.若分式有意义,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A.x≠0B.x≥ 3C.x≠3 D.x≤3【考点】 6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0.【解答】解:∵ x﹣3≠0,∴x≠3.故选 C.2.下列各式中①;②;③;④(x≥1);⑤;⑥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个.A.3 B. 4 C.5D.6【考点】 71:二次根式的定义.【分析】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解答】解:①符合二次根式的定义,故正确.②无意义,故错误.③中的 a2≥0,符合二次根式的定义,故正确.④(x≥1)中的 x﹣1≥0,符合二次根式的定义,故正确.⑤是开 3 次方,故错误.⑥中的x2 2x 1=(x 1)2≥0,符合二次根式的定义,故正确.+ ++故选: B.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27记为()A.﹣ 27×10﹣7 B.﹣ 0.27×10﹣4C.﹣2.7×10﹣6 D.﹣ 270× 10﹣8【考点】 1J: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n【分析】绝对值小于 1 的负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 a× 10,与较大数的科个数所决定.﹣6【解答】解:﹣ 0.0000027=﹣ 2.7× 10,4.分式的值为0,则()A.x=2 B. x=﹣2 C.x=±2 D.x=0【考点】 6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到x2﹣4=0 且 x+2≠0,然后分别解方程与不等式易得x=2.【解答】解:∵分式的值为 0,∴x2﹣ 4=0 且 x+2≠ 0,解x2﹣4=0 得x=±2,而x≠﹣2,∴x=2.故选 A.5.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考点】 74:最简二次根式.【分析】 D 选项的被开方数中,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2; B、 C 选项的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因此这三个选项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A 它的因式的指数都是1,所以 D 选项符合最简二次根式的要求.【解答】解:∵ B、=,C、=,D、=2x,∴这三个选项都可化简,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 A.6.如图,矩形 OABC的边 OA 长为 2,边 AB 长为 1, OA 在数轴上,以原点O 为圆心,对角线O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A.2.5 B. 2C.D.【考点】 29:实数与数轴.【分析】本题利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及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知,∵OB=,∴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故选 D.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5 +a5=2a10 B.3]2(﹣) 6 6.5 5 5﹣50C.[ (﹣ a)÷a=a=a =0=a =a D a【考点】 48:同底数幂的除法; 35:合并同类项; 47: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6E:零指数幂;6F: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原式 =3a5,故 A 错误;(B)原式 =,故B错误;(D)原式 =1,故 D 错误;故选( C)8.如图是一个圆柱形饮料罐,底面半径是5,高是 12,上底面中心有一个小圆孔,已知一条到达底部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的长度为a,若直吸管在罐外部分还剩余3,则吸管的总长度b(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范围是()A.12≤ b≤ 13 B.12≤ b≤15 C.13≤b≤16D. 15≤b≤16【考点】 KU: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如图,当吸管底部在O 点时吸管在罐内部分 a 最短,此时 a 就是圆柱形的高;当吸管底部在 A 点时吸管在罐内部分 a 最长,此时 a 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在Rt△ ABO中即可求出,进而【解答】解:如图,连接BO, AO,当吸管底部在 O 点时吸管在罐内部分 a 最短,此时 a 就是圆柱形的高,即a=12;当吸管底部在 A 点时吸管在罐内部分 a 最长,即线段 AB 的长,在Rt△ABO 中,AB===13,故此时 a=13,所以 12≤ a≤ 13,则吸管的总长度b(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范围是:15≤ b≤ 16.故选: D.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考点】 79: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乘除运算,二次根式的化简,逐一检验.【解答】解: A、与不能合并,本选项错误;B、=÷=,本选项正确;C、5 与不能合并,本选项错误;D、==,本选项错误;10.把根式﹣ a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A.B.C.D.﹣【考点】 74:最简二次根式.【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 a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故选 A.11.甲、乙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全长 200 千米,比原来国道的长度减少了 20 千米.高速公路通车后,某长途汽车的行驶速度提高了 45 千米 / 时,从甲地到乙地的行驶时间缩短了一半.设该长途汽车在原来国道上行驶的速度为x 千米 / 时,根据题意,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B.C.D.【考点】 B6: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分析】设该长途汽车在原来国道上行驶的速度为x 千米 / 时,根据“甲、乙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全长 200 千米,比原来国道的长度减少了20 千米.高速公路通车后,某长途汽车的行驶速度提高了 45 千米 / 时,从甲地到乙地的行驶时间缩短了一半”,可列出方程.【解答】解:设该长途汽车在原来国道上行驶的速度为x 千米 / 时,根据题意得=? .故选: D.12.如图,一只昆虫在棱长为20cm 的正方体的表面上爬行,则它从图中的顶点 A 爬到顶点 B 的最短距离为()A.40cm B.60cm C.D.【考点】 KV: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把此正方体的一面展开,然后在平面内,利用勾股定理求点 A 和 B 点间的线段长,即可得到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等于棱长,另一条直角边长等于两条棱长,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解答】解:如图将正方体展开,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线段 AB即为最短路线.展开后由勾股定理得: AB2=202+(20+20)2=5×202,故 AB==20cm.故选: C.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13.下列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a( a+b)( a﹣ b).【考点】 69:最简公分母.【分析】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单独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一个因式;(3)同底数幂取次数最高的,得到的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解答】解:分式﹣,的分母分别是a2﹣ab=a( a﹣ b),a2+ab=a(a+b),故最简公分母是 a(a+b)(a﹣b).故答案是: a(a+b)(a﹣b).14.若 y=2++2,则 x﹣y=.【考点】 7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 列式求出 x 的值,再求出 y 的值,然后相加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x﹣5≥0,且 5﹣x≥ 0,解得 x≥ 5 且 x≤5,∴x=5,y=2,∴x﹣y=5﹣2= .故答案为:.15.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6和 8,则第三边长为10 或 2.【考点】 KU: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分情况考虑:当较大的数8 是直角边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第三边长是10;当较大的数 8 是斜边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第三边的长是=2.【解答】解:①当 6 和 8 为直角边时,第三边长为=10;②当 8 为斜边, 6为直角边时,第三边长为=2 .故答案为: 10 或2 .223216.分解因式:﹣ 3x y+6xy ﹣3y =﹣3y(x﹣y).【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3y(x2﹣2xy+y2)=﹣3y(x﹣y)2,故答案为:﹣ 3y(x﹣y)217.若 5x=2,5y=3,则 53x﹣2y的值为.【考点】 48:同底数幂的除法; 47: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可得同底数幂的除法,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得答案.【解答】解: 53x=23=8, 52y=32=9,53x﹣2y=53x÷52y=8÷ 9= ,故答案为:.18.已知关于 x 的方程=3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m>﹣ 6 且 m≠﹣ 4.【考点】 B2:分式方程的解.【分析】首先求出关于x 的方程=3 的解,然后根据解是正数,再解不等式求出m 的取值范围.∵方程的解是正数,∴m+6>0 且 m+6≠2,解个不等式得m> 6 且 m≠ 4.故答案: m> 6 且 m≠ 4.19.如所示,所有四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正方形 D,C,A, B 的面分1,2,3,4,正方形 G 的面 10 .【考点】 KQ: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知正方形A、B 的面之和等于正方形E的面,同法可求正方形F、G的面.【解答】解:正方形的面分A、B、C、D、 E、F、G.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E=A+B=7, F=C+D=3,G=E+F=10,故答案 10.20.算+++⋯+的:1.【考点】 79: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先分母有理化,然后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 =1+++⋯+=1.故答案1.三、解答(共 60 分)21.算(1)5x2y2 ?(xy3)x2y?(xy4)(2)﹣6+2x.【考点】 78: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49:单项式乘单项式.【分析】(1)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及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原式 =5×(﹣)x2+1y2+3﹣×(﹣)x2+1y1+4=﹣x3y5+x3 y5=;(2)原式 =×3﹣+2 =(2﹣3+2)=.22.解方程:(1)=1(2)=﹣ 1.【考点】 B3:解分式方程.【分析】(1)分式方程两边同乘( x﹣ 3)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分式方程两边同乘( x2﹣4)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检验即可.【解答】(1)解:两边同时乘以( x﹣ 3)得:( 1﹣ x)﹣ 1=x﹣3,整理得, 2x=3,解得: x= ,经检验 x=是原方程的解;2 2 2 (2)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 x ﹣4)得,﹣( x+2) +16=﹣x +4,整理得, 4x=8,经检验 x=2 是原方程的增根,故原方程无解..已知x=,y=,求x2+xy+y2的值.23【考点】 7A: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根据题意求出x+y 和 xy 的值,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把原式变形,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 x=,y=,∴x+y=,xy=×=1,则x2+xy+y2=x2+2xy+y2﹣xy=(x+y)2﹣xy=5﹣1=424.已知 a2+b2+4a﹣ 6b+13=0,分解因式: x2+ax﹣b.【考点】 AE:配方法的应用; 1F: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先将已知等式配方,根据非负性求a、b 的值,代入要分解因式的多项式中,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 a2+b2 +4a﹣6b+13=0,(a2+4a+4)+(b2﹣6b+9)=0,(a+2)2+(b﹣3)2=0,∴a+2=0,b﹣3=0,∴a=﹣2,b=3,∴x2+ax﹣b=x2﹣2x﹣ 3=(x+1)(x﹣3).25.先化简,再求值:(1)6a2﹣( 2a﹣1)(3a+2) +( a+2)( a﹣ 2),其中 a=﹣(2)÷(﹣x﹣2),其中x=﹣3.【考点】 6D:分式的化简求值; 4J: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代入a 的值计算即可;(2)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约分,代入 x 的值计算即可.【解答】接:(1)原式 =6a2﹣ 6a2﹣4a+3a+2+a2﹣2a+2a﹣4,=a2﹣a﹣2,当 a=﹣时,原式=;(2)原式 =÷(﹣),=÷=?=,当 x=﹣3时,原式=.26.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 AB 为 8cm,长 BC为 10cm.折叠时顶点 D 落在 BC边上的点 F 处(折痕为 AE),求此时 EC的长度?【考点】 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 AF=AD=10cm,DE=EF,先在 Rt△ABF中运用勾股定理求 BF,再求 CF,设 EC=xcm,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EF,在 Rt△CEF中运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 x 即可.【解答】解:∵四边形 ABCD是矩形,∴AB=CD=8cm,AD=CB=10cm,由折叠方法可知: AD=AF=10cm,DE=EF,设EC=xcm,则 EF=ED=(8﹣x)cm, AF=AD=10cm,在 Rt△ABF中, BF===6(cm),则CF=BC﹣BF=10﹣6=4(cm),222在 Rt△CEF中, CF+CE=EF,即 42+x2(﹣)2,= 8 x解得 x=3,即 EC=3cm.27.某服装商预测一种应季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8000元购进一批衬衫,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服装商又用 17600 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 2 倍,但单价贵了8 元.商家销售这种衬衫时每件定价都是100 元,最后剩下 10 件按 8 折销售,很快售完.(2)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家共盈利多少元?【考点】 B7: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 1)设第一批进货的单价为x 元/ 件,根据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 2 倍,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题意分别求出两次的利润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设第一批进货的单价为x 元/ 件,由题意 2×=,解得 x=80,经检验, x=80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第一次进货单价为80(元 / 件),第二次进货单价为88(元 / 件),(2)第一次进货=100(件),第二次进货量=200(件).总的盈利为:× 100+×+10=4200(元)答:商家总盈利为4200 元.。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二

43cb a21E DA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为对顶角的图形是 ()A 、B 、C 、D 、2、调查下面问题,应该进行抽样调查的是 ( ) A 、调查我省中小学生的视力近视情况 B 、调查某校七(2)班同学的体重情况C 、调查某校七(5)班同学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情况D 、调查某中学全体教师家庭的收入情况3、点3(-P ,)2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如图是某机器零件的设计图纸, 在数轴上表示该零件长度(L)合格尺寸, 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5、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同旁内角互补 B 、对顶角相等 C 、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6、下列各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 A .03=+-z y x B. 03=+-x y xy C.03221=-y x D. 012=-+y x7、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半. 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 ,女生人数为y ,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计算出x ,y 的是( ).A 、⎩⎨⎧x –y = 49y =2(x +1) B 、⎩⎨⎧x +y = 49y =2(x +1) C 、⎩⎨⎧x –y = 49y =2(x –1) D 、⎩⎨⎧x +y = 49y =2(x –1)8、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12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如果设小明答对x 道题,则他答错或不答的题数为20-x. 根据题意得:( ) A 、10x-5(20-x)≥120 B 、10x-5(20-x)≤120 C 、10x-5(20-x)> 120 D 、10x-5(20-x)<1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案卷上.9、电影票上“6排3号”,记作(6,3),则8排6号记作__________ .10、⎩⎨⎧=-=+=962_________y x y ax a 时,方程组 ⎩⎨⎧-==18y x 的解为.11、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若要a ∥b ,需增加条件 (填一个即可).12、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对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限塑令”是否知道,从该校全体学生1200 名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限塑令”约 有 名学生“不知道”.13、甲地离学校4km ,乙地离学校1km ,记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km d ,则d 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4、解方程组1528y xx y =-⎧⎨+=⎩.15、解不等式1322x 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6、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EAD =∠E =450 ,∠C =300 , AE BC ∥,求AFD ∠的度数.1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4cm .若其中一边长为4cm ,求另外两边长.0 10.1 09.9 0 9.9 10.10 9.9 10.1L =10±0.1ABC D F图2书画 电脑35% 音乐体育图121FEDCBAD图24-2 图24-1图24-4M18、如图,已知∠B =∠C .若AD ∥BC ,则AD 平分∠EAC 吗?请说明理由.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ABC 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中, 将其平移后 得△A B C ''', 若B 的对应点B '的坐标是(-2, 2). (1) 在图中画出△A B C ''';(2) 此次平移可看作将△ABC 向_____平移了____个 单位长度, 再向___平移了___个单位长度得△A B C ''';(3) △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ABC 的面积可以看作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些小三角形的面积) 20、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104°-∠2,∠ABC=76°+∠2,BD ⊥CD 于D ,EF ⊥CD 于F . 求证:∠1=∠2.请你完成下面证明过程.证明:因为∠A =104°-∠2,∠ABC =76°+∠2,( ) 所以 ∠A +∠ABC =104°-∠2+76°+∠2, ( 等式性质 )即 ∠A +∠ABC =180°所以 AD ∥BC ,( ) 所以 ∠1=∠DBC ,( ) 因为 BD ⊥DC ,EF ⊥DC ,( )所以 ∠BDC=90°,∠EFC=90°,( ) 所以 ∠BDC=∠EFC,所以 BD ∥ ,( ) 所以 ∠2=∠DBC ,( ) 所以 ∠1=∠2 ( ).21、某中学决定改变办学条件计划拆除一部分旧校舍、建造新校舍.计划在年内拆除旧校舍与建造新校 舍共5000平方米,在实施中为扩大绿化面积,新建校舍只完成了计划的70%,而拆除校舍则超过计划 的20%,结果拆、建的总面积恰好为5000平方米.(1)求原计划拆、建的面积各多少平方米?(2)若拆除旧校舍每平米需100元,建造新校舍每平米需500元.求实际拆、建的费用共多少元?五、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22、育才中学现有学生2870人,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拟调整兴趣活动小组,为此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不完整)如下: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电脑”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度;(2)样本容量为 ;(3)在图2中,将“体育”部分的图 形补充完整;(4)估计育才中学现有的学生中,约有 人爱好“书画”.23、为了支援灾区学校灾后重建,我校决定再次向灾区捐助床架60个,课桌凳100套.现计划租甲、乙两种货车共8辆,将这些物质运往灾区,已知一辆甲货车可装床架5个和课桌凳20套, 一辆乙货车可装床架10个和课桌凳10套.(1)学校安排甲、乙两种货车可一次性把这些物资运到灾区有哪几种方案?(2)若甲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1200元,乙种货车要付运输费1000元,则学校应选择哪种方案,使运输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24、操作与探究 探索:在如图24-1至图24-3中,△ABC 的面积为a . (1)如图24-1, 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使CD=BC ,连结DA . 若△ACD 的面积为S 1,则S 1=__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4-2,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延长边CA 到点E ,使CD=BC ,AE=CA ,连结DE .若△DEC 的面积为S 2,则S 2=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3)在图24-2的基础上延长AB 到点F ,使BF=AB ,连结FD ,FE ,得到△DEF (如图24-3).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3,则S 3=__________(用含a 发现:像上面那样,将△ABC 各边均顺次延长一倍,连结所得端点,得 到△DEF (如图24-3),此时,我们称△ABC 向外扩展了一次.可以发 现,扩展一次后得到的△DEF 的面积是原来△ABC 面积的_____倍.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查数学参考答案21FEDCBAEDCBA一、选择题1、C2、A3、B4、C5、A6、C7、D8、C 二、填空题9、 (8,6) 10、 1 11、13∠=∠,(或14∠=∠,或12180o ∠+∠=) 12、 30 13、3≤d ≤5三、解答题14、解:把①代入②,得 52(1)8x x +-= 2分 解得 2x = 4分 把2x =代入① , 1y =- 6分所以方程组的解为21x y =⎧⎨=-⎩7分15、解:1322x x -≥+ 164x x -≥+ 2分 55x -≥ 4分 1-≤x 5分 不等式得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7分16、解: 因为∠C =300,因为AE ∥BC ,所以∠EAC =∠C =300 , (3分) 因为∠E =450.所以∠AFD =∠E +∠EAC =450+300=750 .(6分) 所以∠AFD 为750. (7分)17、解:若4cm 长的边为底边,设腰长为xcm ,则4+2x =14,解得 x =5. (3分) 若4cm 长的边为腰,设底边为xcm ,则 2×4+x =14,解得 x =6. (6分)所以等腰三角形另外两边长分别为5cm 、5cm 或4 cm 、6 cm. (7分) 18、解:AD 平分∠EAC ,理由如下: 1分 ∵AD ∥BC ,(已知)∴∠B =∠EA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分 ∠C =∠DA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分 ∵∠B =∠C , (已知)∴∠EAD =∠DAC . (等量代换) 6分 ∴AD 平分∠EAC .(角平分线定义) 7分(说明:没注明理由不扣分) 四、解答题19、解:(1)图略. 3分 (2) 右 , 1 , 上 , 1 .( 或 上 , 1 , 右 , 1 . ) 7分 (3)△ABC 的面积为5.5. 9分 20、证明:因为∠A =104°-∠2,∠ABC =76°+∠2,( 已知 )所以 ∠A +∠ABC =104°-∠2+76°+∠2, ( 等式性质 )即 ∠A +∠ABC =180°所以 AD ∥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所以 ∠1=∠D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 BD ⊥DC ,EF ⊥DC ,(已知)所以 ∠BDC=90°,∠EFC=90°,( 垂直定义 ) 所以 ∠BDC=∠EFC,所以 BD ∥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 ∠2=∠DB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所以 ∠1=∠2 (等量代换).21、解:(1)设原计划拆除旧校舍x 平方米,新建校舍y 平方米,由题意得: 1分5000(120%)70%5000x y x y +=⎧⎨++=⎩ 4分 解得30002000x y =⎧⎨=⎩6分(2)实际拆除与新建校舍费用共为3000×(1+20%)×100+2000×70%×500 7分 =1060000 8分 答:原计划拆除旧校舍3000平方米,新建校舍2000平方米,实际拆、建的费用共1060000元. 9分五、解答题 22、解:(1)126;(2)80; (3)如图所示; (4)287.(每小题3分,共12分)23.解:(1)设学校租甲种货车x 辆,则租乙种货车(8-x )辆, 1分依题意,得 510(8)602010(8)100x x x x +-≥⎧⎨+-≥⎩ , 3分解不等式组,得24x ≤≤, 5分 ∵ x 为正整数,∴ x 的值为2,3,4. 6分 ∴学校安排甲、乙两种货车可一次性把这些物资运到灾区有3种方案: 方案1:租甲种货车2辆,租乙种货车6辆; 方案2:租甲种货车3辆,租乙种货车5辆;方案3:租甲种货车4辆,租乙种货车4辆. 9分 (2)因为甲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1200元,乙种货车要付运输费1000元, 且甲、乙两种货车共租8辆,所以租甲种货车越少,运输费越少. 所以方案1:租甲种货车2辆,租乙种货车6辆运输费最少,此时运输费为1200×2+1000×6=8400(元). 12分 24、解:探索:(1)S 1=___a _____; (2)S 2= 2a ; (3)S 3=___6a ____.发现:扩展一次后得到的△DEF 的面积是原来 △ABC 面积的__7___倍.应用:两次扩展的区域花卉面积共为 480 m 2.(前面4空每空2分,最后1空4分,共12分)应用:2009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60年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为庆祝国庆60周年, 市园林部门决定利用时代广场原有的10m 2的△ABC 花卉,把△ABC 花卉 向外进行两次扩展,第一次由△ABC 扩展成△DEF ,第二次由△DEF 扩展 成△MGH (如图24-4)的大型花卉.则这两次扩展的区域(即阴影部分)花卉面积共为 m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装…………○…………订…………○…………线…………○…………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辽宁省抚顺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注意
事项
:
1、
填
写
答
题
卡
的
内
容
用
2B
铅
笔
填
写
2、提前 15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题)
1.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如
图
,
已知∠1=60°,
如
果
CD ∠BE ,
那
么∠B
的
度
数
为(
)
A .70°
B .100°
C .110°
D .120° 3. 经过两点A(2,3),B(-4,3)作直线AB ,则直线AB( ) A .平行于x 轴
B .平行于y 轴
C .经过原点
D .无法确定
4. 下列各数中不是无理数的是( )
A .
B .2π
C .
D .0.151l 511l 5…(相邻两个5之间依次多一个1)
5. 如图,a ∠b ,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尺ABC 的直角顶点C 在直线b 上,若直角边BC 与直线b 的夹角为∠α,斜边AB 与直线a 的夹角为∠β,则∠α和∠β的关系是( )
A .∠α+∠β=30°
B .∠α+∠β=45°
C .∠α+∠β=60°
D .∠α+∠β=75°
6. 北京市为了全民健身,举办“健步走“活动,活动场地位于奥林匹克公园(路线:森林公园→玲珑塔→
答案第2页,总9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如图,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在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图上标记玲珑塔的坐标为(﹣1,0),森林公园的坐标为(﹣2,3),则终点水立方的坐标是( )
A .(﹣2,﹣3)
B .(﹣2,3)
C .(﹣3,﹣2)
D .(﹣3,﹣1)
7. 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F ,GH 所截,有下列结论:①若∠l 1=∠2,则AB ∠CD ;②若∠1=∠2,则EF ∠GH ;③若∠1=∠3,则AB ∠CD ;④若∠1=∠3,则EF ∠GH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如图,将三角形纸板ABC 沿直线AB 向右平行移动,使∠A 到达∠B 的位置,若∠CAB =45°,∠ABC =100°,则∠CBE 的度数为( )
A .25°
B .30°
C .35°
D .40°
9. 已知方程5m ﹣2n =1,当m 与n 相等时,m 与n 的值分别是( )
A .
B .
C .
D .
10. (2016山东省泰安市)某学校将为初一学生开设ABCDEF 共6门选修课,现选取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不完整)
根
据
图
表
提
供
的
信
息
,
下
列
结
论
错
误
的
是
(
)
○…………外…………○…………装…………○…………订…………○…………线…………○…………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A .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人
B .扇形统计图中E 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72°
C .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选修课E 、F 的人数分别为80,70
D .喜欢选修课C 的人数最少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共8题)
1. 2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2. =_____.
3. 若点M (a ,3﹣a )在x 轴上,则点M 的坐标是_____.
4. 已知 是方程组 的解,则mn 的值为_____.
5. 商店为了对某种商品促销,将定价为3元的商品,以下列方式优惠销售:若购买不超过5件,按原价付款;若一次性购买5件以上,超过部分打八折.如果用27元钱,最多可以购买该商品的件数是_____.
6. 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x 为4时,输出的y 的值是
_____.
7. 如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50°方向,从C 岛看A ,B 两岛的视角∠ACB =105°,则C 岛在B 岛的北偏西
_____方向.
8. 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的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2,2)第2次运动到点A (4,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6,1)……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8次运动后动点
答案第4页,总9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P 的坐标是____.
评卷人 得分
二、解答题(共7题)
9.
计
算
或
求
x
的
值
:
(1)
(2)2(x ﹣)2=18 10.
解
方
程
或
解
方
程
组
:
(1)解方程组
(2)解不等式组 并将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1. 如图,
已
知∠1=∠2,∠B =∠C ,
可
推
得
AB ∠CD .理
由
如
下
: ∠∠1=∠2( )
, 且∠1=∠4(
) ∠∠2=∠4(等
量
代
换
) ∠CE ∠BF (
) ∠∠
=∠3(
) 又∠∠B =∠C (已
知
) ∠∠3=∠B (
)
∠AB ∠CD ( ).
12. 为增强环保意识,某社区计划开展一次“减碳环保,减少用车时间”的宣传活动,对部分家庭五月份的平均每天用车时间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外…………○…………装…………○…………订…………○…………线…………○…………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1)本次抽样调查了多少个家庭? (2)将图①中的条形图补充完整,直接写出用车时间的中位数落在哪个时间段内; (3)求用车时间在1~1.5小时的部分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4)若该社区有车家庭有1600个,请你估计该社区用车时间不超过1.5小时的约有多少个家庭? 13. 如图,已知A (﹣4,﹣1),B (﹣5,﹣4),C (﹣1,﹣3),∠ABC 经过平移得到的∠A ′B ′C ′,∠ABC 中任
意
一
点P (x 1,y 1)
平
移
后的
对
应
点
为P ′(x 1+6,y 1+4).
(1)
请在
图
中
作
出∠A ′B ′C ′; (2)写
出点A ′、B ′、C ′的
坐
标;
(3)求∠ABC 的面积.
14. 如图,已知DE ∠BC ,CD 是∠ACB 的平分线,∠B =70°,∠ACB =50°,求∠EDC 和∠AED 的度
数.
15. 某电器超市销售每台进价分别为160元,200元的A 、B 两种型号的电风扇,表中是近两周的销售情销售时段 销售数量 销售收入/元 A 种型号/台 B 种型号/台 第1周
3
5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