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小班数学领域 认识长方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通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通用教案:认识长方形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5章。
2.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认识长方形,了解长方形的特点,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长方形物体,并能够用彩纸、积木等材料制作长方形。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长方形的认知,使其能够辨别和描述长方形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长方形物体,并能够用彩纸、积木等材料制作长方形。
2.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长方形,了解长方形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卡片、长方形模型、彩纸、积木等。
2. 学具:每人一份长方形卡片、彩纸、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长方形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引导幼儿注意到长方形的特点。
2. 讲解长方形的特点:展示长方形卡片和模型,讲解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角是直角的特点。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长方形图片,让幼儿辨别出长方形,并说明理由。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纸、积木等材料制作长方形,并展示给大家看。
5.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彩纸、积木等材料制作一个大的长方形,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长方形特点: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角是直角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长方形物体,并画下来,第二天带到学校和大家分享。
2. 请幼儿用彩纸、积木等材料制作一个长方形,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长方形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长方形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长方形物体,并在制作长方形的活动中,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也有一部分幼儿对于长方形的特点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正方形的特点,并让幼儿用正方形卡片、彩纸、积木等材料制作正方形,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长方形,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类和拼搭。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形图片、长方形实物、正方形图片、正方形实物、圆形图片、圆形实物。
2.学具准备:长方形积木、正方形积木、圆形积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老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老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形状?它们有什么特点?”(二)基本环节1.认识长方形(1)老师出示长方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长方形的特点。
(2)老师拿出长方形实物,让幼儿触摸并感受长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分类(1)老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老师提问:“哪些图形是长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幼儿分组讨论,得出长方形的特点,并将长方形图片和实物归为一类。
3.长方形拼搭(1)老师出示长方形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长方形的特点。
(2)老师提出拼搭任务:“请用长方形积木拼搭一个长方形。
”(3)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4)老师与幼儿一起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2)老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拓展活动,如:找出生活中的长方形物品、用长方形进行拼搭等。
(三)结束环节1.老师出示长方形图片,让幼儿说出长方形的特点。
五、作业1.家长协助幼儿找出生活中的长方形物品,并拍照分享到班级群。
2.家长与幼儿一起用长方形积木进行拼搭,记录拼搭过程并分享到班级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长方形,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精选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形状世界》的第二章节,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长方形。
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长方形的特征,学会辨别长方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长方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长方形。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长方形的特征,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长方形。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方形卡片、磁性教具、挂图、实物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长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看看,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教具演示,讲解长方形的特征:四条边,两两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加深对长方形特征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让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长方形。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
4. 互动游戏(10分钟)(1)教师将长方形卡片藏在教室内,让幼儿寻找并描述找到的长方形。
(2)找到长方形的幼儿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2. 长方形的实物举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家中的长方形物品,并描述其特征。
答案示例:床单是长方形的,它有四条边,两两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家长签名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寻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互动游戏的实施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和掌握长方形的特征,包括四条边两两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通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内容为认识长方形。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长方形的定义及特征,能正确识别长方形;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长方形的稳定性;运用长方形进行创意拼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长方形的定义及特征,能够正确识别长方形。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长方形的定义及特征,能够识别长方形。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卡片、磁性教具、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胶棒、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磁性教具,引导幼儿观察磁性教具的形状,激发幼儿对长方形的兴趣。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长方形物品,培养幼儿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2. 新课内容(10分钟)(1)教师出示长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长方形的外形特征,如四个角、四条边等。
(2)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形物品,让幼儿识别长方形。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分发彩色卡纸、剪刀、胶棒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长方形。
(2)鼓励幼儿用长方形进行创意拼图,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几个长方形,让幼儿上台指出。
(2)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长方形知识。
(2)教师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幼儿思考长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的定义及特征2. 长方形的识别与应用3. 课后思考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彩色卡纸上剪下一个长方形,并运用它进行创意拼图。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制作情况,给予适当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长方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长方形的小班教案

认识长方形的小班教案认识长方形的小班教案(精选13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就是店铺分享的认识长方形小班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认识长方形的小班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学准备: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教学过程:一、感知长方形1.出示神奇口袋,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1.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建议:1.在摸图形时可以告诉幼儿XX图形是长方形。
2.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有长方形特征的某些物体,建议家长帮助幼儿寻找。
日常活动与教育1.可在智力角区里玩《图形接龙》的游戏。
2.在美工区中玩《图形拼图》粘贴的游戏,让幼儿自己动手把彩色的几何图形进行自由粘贴成各种物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游戏宝库:《小动物找家》目的:复习几何图形准备:在场地上布置四种小动物的家,分别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表示,每一位幼儿一个几何图形的项链或胸卡。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长方形的形状特征。
2.能够辨认和画出长方形。
3.能够与他人分享关于长方形的认识和经验。
二、教学准备1.长方形的图片或卡片2.彩色粉笔或马克笔3.白板或黑板4.玩具长方形模型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知识,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2.出示长方形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长方形的形状特征,引导他们猜测这是一个什么形状。
第二步:认识长方形(15分钟)1.通过图片或卡片展示长方形,让学生仔细观察长方形的特征,包括两对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
2.让学生用彩色粉笔或马克笔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帮助他们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
第三步:辨认长方形(10分钟)1.出示多个图形,让学生分辨其中的长方形,并指出长方形的特征。
2.让学生说出长方形与其他图形的异同之处。
第四步:小组活动(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玩具长方形模型。
2.让学生用玩具长方形模型进行游戏,如通过搭积木或拼图的方式,加深他们对长方形的认识。
第五步:分享交流(5分钟)1.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用玩具长方形模型玩的成果。
2.引导学生分享关于长方形的认识和经验,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
第六步:课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完成练习题目,包括画出长方形、辨认长方形等。
2.老师巡视课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纠正错误。
四、课堂总结(5分钟)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长方形的形状特征和辨认方法。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长方形的认识。
以上是本节课《认识长方形》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向老师提出,谢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三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一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轻和重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连连看看三
- 1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一小班数学领域:认识长方形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长方形的物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火车”动物头饰、幻灯片、长条、各种图形等。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创设情境:“小火车开来了,看看车上都卸下了什么货物?教师出示“火车”,从中取下一个长方形。
原来小火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图形宝宝——长方形,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2)师:有个图形要先给给小朋友表演魔术。
想知道是谁吗?(三角形),他要给小朋友変一个魔术(三角形变长方形,先回忆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
引导幼儿总结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1)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长方形变成了什么?
(2)请幼儿寻找教室里长方形的物品。
如“柜子”“桌子”“书本”…
3、指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运用折纸的办法认识长方形,请将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再将正方形的纸变成长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发现
2 / 2。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第二节数学图形的认识。
详细内容为:认识长方形,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和感知长方形的特点,学会辨别长方形,并能够运用长方形进行简单的创意拼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长方形,了解长方形的特征,并能够正确辨别长方形。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图形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方形的特征及其辨别方法。
难点:让幼儿能够灵活运用长方形进行创意拼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方形卡片、磁性教具、实物长方形物品。
学具:彩泥、剪刀、胶棒、彩色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长方形的纸盒,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盒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们在哪里见过这种形状的物品?”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教具展示长方形,讲解长方形的特征,如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相邻两边不相等。
(2)教师展示实物长方形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辨别。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长方形卡片,让幼儿自己观察并说出长方形的特征。
(2)幼儿分组,每组选出一个长方形物品,进行观察和描述。
4. 创意拼图(10分钟)(1)教师发放彩泥、剪刀、胶棒、彩色纸等材料,让幼儿利用长方形进行创意拼图。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意过程。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2. 长方形的实物举例。
3. 长方形的创意拼图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长方形物品,并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长方形进行创意拼图,并与家长讲述你的创意过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了长方形,了解了长方形的特征,并能够运用长方形进行简单的创意拼图。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观察和应用,引导幼儿发现更多长方形物品,激发幼儿对数学图形的探索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小班数学领域认识长方形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长方形的物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火车”动物头饰、幻灯片、长条、各种图形等。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创设情境:“小火车开来了,看看车上都卸下了什么货物?教师出示“火车”,从中取下一个长方形。
原来小火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图形宝宝——长方形,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2)师:有个图形要先给给小朋友表演魔术。
想知道是谁吗?(三角形),他要给小朋友変一个魔术(三角形变长方形,先回忆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
引导幼儿总结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1)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长方形变成了什么?
(2)请幼儿寻找教室里长方形的物品。
如“柜子”“桌子”“书本”…
3、指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运用折纸的办法认识长方形,请将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再将正方形的纸变成长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
(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挨着的两条边不一样)
4 、游戏活动。
游戏“站四角”。
教师在地上画几个长方形,每组请5名幼儿参加游戏。
教师喊“开始”5名幼儿沿着长方形的四条边呈顺时针方向跑。
音乐一停,每名幼儿迅速找到长方形的一个角站好,没找到角的幼儿表演一个节目。
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每次站好四个角后,让其他的幼儿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
游戏可反复进行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针对活动情况做适当评价。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