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旋流井水泵部件使用寿命的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探讨

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探讨

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探讨1 影响油水井免修期的主要因素分析统计大芦湖油田2012-2021年共有维护井检泵作业215井次,平均免修期338天。

通过对大芦湖油田最近三年检泵井原因分析,偏磨、腐蚀、结垢导致作业井数占总井数的71.1%。

(1)偏磨原因:由于油井液含水大幅度上升,杆管之间的润滑环境逐渐恶化,侧钻井、斜井的增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偏磨现象越来越严重,且偏磨井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管杆偏磨造成油井生产周期缩短。

2012-2021年因偏磨造成管漏、杆断井71口,占躺井总数的33.0%。

(2)腐蚀原因: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原油含水上升,产出液中矿化度升高,采出液中含有多种离子,如:K+、Na+、Mg2+、Ca2+、CI-、SO42-、HCO3-等,使采出液中导电性增强,加速了电偶腐蚀、电化学腐蚀进程。

导致金属腐蚀的因素很多,如:矿化度、温度、PH 值、溶解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2012-2021年因腐蚀造成管漏、杆断井49口,占躺井总数的23%。

(3)结垢原因: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结垢井逐年增加,成为油井躺井的主要因素之一。

油井井筒结垢严重,造成泵卡、泵漏、油管杆腐蚀;地层、射孔部位结垢,造成油井减产。

目前,油井结垢类型是碳酸盐垢、硫化物垢、铁化合物垢及混合垢。

2012-2021年因结垢躺井32口,占躺井总数的15.1%。

2 延长油水井免修期的具体办法和措施2.1 分段治理、防治结合,提高偏磨治理效果。

①对一般偏磨井分段治理,使用碳纤维扶正器局部对应治理模式,主要配套碳纤维扶正短节、扭卡式扶正器等,其中扭卡式扶正器可在单根油杆上滑动,起到清洗油杆功能,单井使用20-40件不等。

②对中度偏磨井,使用局部对应内衬管+抗磨接箍治理模式,单井使用内衬管300-600m。

③对年度三次、当年二次及5吨以上严重偏磨井纳入重点治理,全井采取内衬管+抗磨接箍治理及内衬管+防腐杆治理模式,使用效果较好。

④配套旋转工具。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井下抽油泵的泵效是指单位时间内泵送的油液量与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之比。

为了提高井下抽油泵的泵效,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优化泵的设计:合理选择泵的类型和结构,使其适应地质条件和油井特点,提高泵的效率。

可以选用高效能的离心泵替代传统的柱塞泵,减少能量损失。

2. 优化泵的工作状态:通过调整泵的转速、液柱长度、进排油管直径等参数,使泵的工作点接近最佳工作状态,提高泵效。

合理选择泵相关设备的配套,如齿轮箱、驱动电机等,降低泵的能耗。

3. 降低泵的摩擦阻力:采用优质的油液和密封件,减少泵内部摩擦和泄漏,降低泵的摩擦阻力和能耗。

还可以采用陶瓷材料替代传统金属材料,减少摩擦阻力和能耗。

4. 提高泵的入口压力:通过应用人工提升方法或改善地层增压,提高井底液面,增加泵的入口压力,从而提高泵效。

但需注意不超过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5. 增加泵的冲程和冲次:适当增加泵的冲程和冲次,增加泵水泥程度,提高泵效。

但要注意不超过泵的额定工作范围,以免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6. 进行系统改造和优化:通过改进井下管道系统、减少系统阻力,改善油液流动状态,提高泵效。

可以提高管道的直径、缩短进排油管长度等。

7. 定期维护和检修泵设备:定期清洗泵设备,保持其良好工作状态;检修和更换磨损严重的泵零件,提高泵的运行效率;及时排除泵设备故障,保障泵的正常运行。

8. 积极应用新技术:如采用变频技术控制泵的转速,在不同工况下调节泵的输出量,提高泵效。

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等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测泵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泵的工作参数。

提高井下抽油泵的泵效,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泵的设计、工作参数调整、油液质量、泵入口压力、系统改造等,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泵效。

浅谈延长机井寿命问题

浅谈延长机井寿命问题

浅谈延长机井寿命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发展,机井的使用也日益增加,但是在经历一段时间后,机井的使用寿命就会显著受到影响。

延长机井寿命的问题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首先,要想延长机井的使用寿命,首先要重视它的护理和维护。

要尽量减少外界环境污染物的侵入,对机井进行防腐维护。

定期清洁机井和内部管线,以确保机井内部没有积聚物,并定期检查机井的电气和接头部分。

其次,要想延长机井的使用寿命,还要避免非正常使用。

在安装机井时,要在合适的地方进行,确保机井处于稳定状态。

机井使用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避免管道自身的振动和外部的干扰。

此外,要想延长机井的寿命,还要保持机井的正常运转。

机井的运行应符合厂家技术标准,控制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机井的正常运转。

同时,要避免机井过载运行,以减少机井的损坏。

最后,在延长机井使用寿命方面,还要提醒其他使用者注意安全。

机井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操作者全面了解机井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隐患。

以上是延长机井寿命的基本方法,但是为了获得更佳的结果,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措施。

首先,应妥善存放和保管机井使用手册,以便日后参考。

其次,应遵守厂家的技术标准和其他要求,以确保机井正常使用。

最后,机井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反馈,以做到及
时预防,以避免机井损坏。

总之,延长机井使用寿命是每个使用者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要能够有效地延长机井的使用寿命,须从机井的保养、运行、维护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安全系数,以求机井的可靠性。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井下抽油泵是石油工业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它的泵效对于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
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井下抽油泵的泵效,我们可以从以下技术措施着手。

一、优化井筒设计
井筒的设计对于井下抽油泵的泵效有着直接的影响。

过长或过瘦的井筒会导致流体的
摩擦与阻力增大,从而影响泵效。

因此,在设计井筒时应控制井筒的长度和直径,使其最
适合井下抽油泵的运行。

二、选用合适的抽油泵
井下抽油泵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选用不同类型的抽油泵是提高泵效的重要
措施。

例如,大流、中扬程的离心泵适用于高产井;小流、高扬程的离心泵适用于一般井;能适应深井、低压等特殊工况的提运泵适合用于深井开采。

三、正确使用抽油泵
井下抽油泵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调整位置、深度、泵心高度等参数,保证泵与井的匹配。

同时,应注意保持抽油泵的良好工作状态,定期检查维护。

四、采用节能降耗技术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可编程控制器,通过调整井口调整板、变频器等设备,优化抽
油泵的工作状态,实现节能降耗。

例如,在有些工况下,通过降低功率可使抽油泵在低效
率区域外工作,实现节能效果。

五、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科学研究、推广新技术,不断改进井下抽油泵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泵效。

例如,近年来开发出的自适应泵控技术、智能阀组技术等,均可提升抽油泵的泵效。

综上,优化井筒设计、选用合适的抽油泵、正确使用抽油泵、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开
展科学研究等技术措施,均可有效提高井下抽油泵的泵效,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
益。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延长油井免修期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延长油井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维修和修剪的时间。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和油井的运行时间的增加,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进行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一、油井材料选择和优化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之一就是在油井材料的选择和优化上做文章。

选用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特点的材料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油井的管道和泵浦中,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耐蚀合金材料,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降低维修成本,延长免修期。

与此优化油井材料的选择,选择具有耐高温、高强度、耐磨损等特性的材料,也有助于延长免修期。

二、高效完善的油井工艺油井的工艺也是延长免修期的重要保障。

采用先进的油井工艺,可以提高油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免修期。

在油井的设计和建造阶段,合理设计油井的结构、配置适当的工艺设备和工具,以及精确的施工工艺流程,都是延长免修期的有效手段。

在油井的生产过程中,高效完善的生产工艺控制也是延长免修期的重要保障。

合理控制生产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都可以延长免修期。

三、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应用也是延长免修期的重要技术措施。

通过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和系统,实时监测油井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或异常,预测设备的寿命和维修周期,可以提前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从而延长免修期。

通过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应用,可以降低因设备故障和损坏导致的停产和维修时间,进而延长免修期。

四、油井管理和维护油井的管理和维护也是延长免修期的重要手段。

建立科学合理的油井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和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延缓设备的老化和损坏,可以有效延长免修期。

加强油井的日常维护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效率,减少设备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损坏,也是延长免修期的重要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1. 选择合适的抽油泵:根据井底情况、地层特点和井口压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抽油泵。

不同地层和工况下,选择不同类型的抽油泵,如离心泵、柱塞泵等,以提高泵效。

2. 优化泵的结构和材料:改进抽油泵的结构设计,减小泵的阻力,提高流体的流动
速率,从而提高泵的泵效。

采用高强度、耐磨的材料制造泵的内部零部件,能够延长泵的
使用寿命,保持泵的泵效。

3. 控制井口压力:根据地层压力和油井生产情况控制井口压力,使其保持在合理范
围内。

过高或过低的井口压力都会影响抽油泵的工作效率,适当调整井口压力可以提高泵
的泵效。

4. 采用先进的提升技术:引入先进的提升技术,如人工举升技术、气体助力技术等,可以减小抽油泵的工作负荷,提高泵的泵效。

5.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定期对抽油泵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泵的零部件、检查密
封件的损坏情况、修复泵的磨损或破损部件等。

通过有效的运行维护管理,保持抽油泵的
正常工作状态,提高泵的泵效。

6. 优化井眼和油管:在井底增设井眼和油管,以减小油液流动的阻力,提高油液的
流动速率,从而提高泵的泵效。

7. 应用智能控制技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对抽油泵的启停、运行参数进行自动调节,以及实时监测泵的工况和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提高泵的泵效。

提高井下抽油泵的泵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优化,包括选择合适的抽油泵、优化
泵的结构和材料、控制井口压力、采用先进的提升技术、加强运行维护管理、优化井眼和
油管等。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提高抽油泵的泵效。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井下抽油泵是油田开发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泵效的提高对于提高油井的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1. 优化泵选型:合理选择泵的类型和规格可以提高泵效。

根据井筒形状、流体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离心泵、潜水泵或柱塞泵等不同类型的抽油泵,以及合适的泵材质和尺寸。

2. 提高抽油泵的工作效率:通过优化抽油泵的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提高泵的转矩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采用高效节流件、减阻件等技术措施,减小局部阻力,提高流体通过泵的能力。

3. 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对泵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泵的各项性能指标处于良好状态。

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清洗排除堵塞物,保证泵的畅通工作状态。

4. 运用智能监测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智能监测技术对抽油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前预警和处理故障,避免泵的不正常运行,提高泵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5. 优化泵浦配置:根据井下抽油的工况要求,合理配置泵浦,将泵浦安装在最佳位置,以减少管道阻力和泵下压力,提高泵效。

6. 减少泵的摩擦损失:减少泵的密封件磨损,采用低摩擦材料,最大限度减少摩擦损失,提高泵效。

7. 控制系统优化: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对抽油泵进行控制和调节,根据井下工况实时调整泵的转速、流量和压力等参数,使泵工作在最佳工况,提高泵的效率。

8. 降低筒压差:通过减小井筒中的摩擦阻力和压力损失,降低井下的筒压差,减轻泵的工作负荷,提高泵效。

9. 采用高效节能措施:使用变频调速技术、节能型电机等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量损失,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包括优化泵选型、提高泵的工作效率、定期维护和检修、运用智能监测技术、优化泵浦配置、减少泵的摩擦损失、优化控制系统、降低筒压差和采用高效节能措施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提高井下抽油泵的泵效,提高油井的产量和效益。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的技术措施抽油泵是油田生产过程中最核心的设备之一,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井下环境复杂、油层性质不同、油井天然产能差异等因素,经常出现抽油泵泵效达不到预期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提高井下抽油泵泵效。

1. 优化油液系统在抽油泵运行过程中,油液系统的运行状况会直接影响泵效。

因此,优化油液系统是提高抽油泵泵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具体做法如下:(1)完善油井基础设施,确保油井地面油液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装油液泵,增大油液流量,提高泵效。

(3)优化油液管路,减少管阻、限制油液流通的窄口和弯道等,以提高油液流动性,减少能量损失,从而提高泵效。

2. 优化泵设计抽油泵的设计是提高泵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油层的特点和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泵型和参数,确保泵的工作性能最大化。

具体做法如下:(1)确定合适的泵型和参数,包括泵径、叶轮进口直径、鼓风器旋速等,以提高泵效。

(2)采用CAD技术进行泵的设计和优化,提高泵的机械强度和液体流动性能。

(3)采用先进的材料,如新型合金材料、陶瓷材料等,以提高泵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 优化井筒状态井筒状态也是影响抽油泵泵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化井筒状态可以改善油液流动性和减小泵的摩擦阻力,从而提高泵效。

具体做法如下:(1)清堵井筒,减小井筒壁面的摩擦阻力,提高油液流动性。

(2)加强井筒防护,减少井壁破裂和塌陷等现象,减小摩擦阻力。

(3)合理选用井泵放置位置,避免井泵受到沉积物、杂质等影响,提高井泵的泵效。

4.采用智能电控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电控技术在抽油泵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采用智能电控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泵的运行参数,避免过载、过流等故障,从而保证泵的正常运行和泵效的优化。

具体做法如下:(1)采用智能电控器,实现泵的自动控制和监测,提高泵的生产效率和泵效。

(2)采用远程监测技术,实现实时监测泵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减少停车维修时间,避免生产损失,提高泵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旋流井;磨损;高分子涂层
【中图分类号】 TH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6-6764(2016)09-0038-03
A Technical Discussion on Extending the Service Life of Water Pump Components in Whirl Well
冶金动力
2016 年第 9 期
38
METALLURGICAL POWER
总 第 199 期
供排水
延长旋流井水泵部件使用寿命的技术探讨
崔 隆, 杜连涛, 吕海涛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动力部,唐山 063016)
【摘 要】针对目前钢铁企业的旋流井的水质问题,分析了水泵各部件磨损的原因,从材质的选型、使用工
况的改善以及先进的修复技术等方面,研究并提出了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的措施。
2 水泵各部件损坏的原因的分析
2.1 密封环的磨损 在解体旋流井提升泵组时发现,在水泵的密封
环的内侧发现宽 10 mm,深度 10 mm 的沟槽。分析 原因主要有由于旋流井水质中含大量的氧化铁皮, 当水泵运转过程中,寄存在密封环间隙中的氧化铁 皮跟着叶轮一起旋转,造成密封环内侧形成沟槽,从 而导致水泵容积损失增加,效率下降。具体磨损情况 如图 1 所示。
表 1 几种赛伦(Thereon)轴承材质的性能比较
材料名称
摩擦系数
水润滑
干磨擦
干运转时间/s
抗冲击强度 /(cm-kg/cm)
使用温度/益
耐腐蚀性 (pH 值)
Thordon XL 0.0208~0.0395 0.08~0.12
赛龙(Thordon)材料最早由加拿大赛龙公司研 制、开发、生产,因此而得名。从开始投放市场至今, 赛龙材料在水泵、水电、船舶、矿山、运输等领域得到 广泛应用。赛龙材料是一种热凝性树脂,它与传统非 金属材料相比,其物理性能、机械性能有许多不同之 处。在一些特定的工况下,有其独特的作用。现有的 旋流井提升泵组采用的是 Thereon XL 形式的材质, 比较几种赛伦材质的性能比较,如表 1 所示。
1)冲洗水的压力不稳定,造成水封槽内部容易 积攒氧化铁皮;
质选型存在缺陷。如图 3 所示。
图 3 水泵滑动轴承的磨损示意图
2.4 分析水泵的流道的磨损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水中含有的大量
图 4 泵壳流道的磨损示意图
3 通过以上现象分析,采取的具体的措施
3.1 针对水泵的密封环磨损,现在采用两种方案 方案一,将原有的密封环的材质由铸铜调整为
耐磨的双向不锈钢材质; 方案二,对密封环的沟槽部位进行补焊修复。 第一种方案已经在 2 台水泵中实施,效果比较
明显,密封环的使用寿命可以从原来的 2 年延长达 到 5 年以上;第二种方案只能是对现有的备件基础 上进行修复,节省备件费用。 3.2 赛伦材质的性能
图 1 水泵密封环磨损示意图
2.2 叶轮的磨损 解体检修时,发现在叶片的根部由于氧化铁皮
的冲刷,叶片的厚度明显变薄。同时,在叶轮的前盖 板与密封环接触的位置,和密封环一样出现明显的
2016 年第 9 期 总 第 199 期
沟槽。具体磨损情况如图 2 所示。
冶金动力
METALLURGICAL POWER
39
氧化铁皮对泵壳的冲刷造成,从而造成泵壳的内侧 流道出现麻坑现象。二是由于水泵选型不合理影响 的水泵的气蚀,从而造成泵壳内流道出现蜂窝状凹 坑。具体磨损情况如图 4 所示。
图 2 水泵叶轮磨损示意图
2.3 滑动轴承的磨损 旋流井提升泵组采用带真空引水系统的立式双
吸泵,其滑动轴承采用的赛龙轴承。解体时发现轴承 内侧磨损比较严重,而且存在偏磨现象,磨损量在 2 mm耀3 mm 之间。同时,赛龙轴承的水封槽深度明显 变浅,从而造成润滑效果不好,加速轴承的磨损。分 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Keywords] whirl well; wear; polymer coating
1 前言
在钢铁行业的连铸连轧循环水系统中,对于旋 流井提升泵组,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水泵部件的损 坏,从而影响水泵的高效运行。因此解决提升泵组的 各部件的磨损,已经成为提升水泵稳定运行而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对现有的旋流井水泵现状的分析,主要体 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浊环水中含有大量的 氧化铁皮,造成水泵的密封环、叶轮、滑动轴承等部 件的磨损,尤其是水泵的过流部件,磨损更为严重。 首先是水泵的叶轮受到大角度冲击而导致金属表面 磨损。再者是流道内侧受到固体颗粒的反复冲击而 产生疲劳损伤。另一方面,泵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气 蚀原因,过流部件的局部区域内液体的绝对压力下 降到运行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汽化, 形成气泡。这些气泡随液体流动在某高压处时溃灭, 发生互相撞击而形成水击。气泡在凝结时金属表面 受到高频强烈冲击使表面受冲击疲劳而剥裂,造成 材料的流失。针对以上情况,对现有的旋流井提升泵 组的磨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Cui Long, Du Liantao, Lu Haitao
(The Power Dept. of Tangshan Steel, Hebei Iron and Steel Group, Tangshan, Hebei 063016, China)
[Abstract] In light of whirl well water quality issues in steel enterprises, the causes of wear of water pump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Measures to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water pump components were studied and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material selection, im原 provement of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use of advanced restoration techniqu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