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清洁工的院感控制工作调查及管理对策
医院保洁人员院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保洁人员院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控制院感是医院管理人员重要工作,现阶段临床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居高不下,该如何进行院感控制工作现已逐渐成为临床重点讨论话题。
在医院内部除医务工作人员外,保洁人员也是控制院感的直接参与者。
因保洁人员是患者密切接触者,极易成为病菌感染媒介,因此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现将医院保洁人员院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对策,内容如下:01存在的问题1.1违反操作规程按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要求,病区应实行一桌一巾,拖帕分区使用,标识清楚。
但在实际工作中,保洁公司抹布准备缺乏或保洁人员为省事,病区未做到一桌一巾;拖布虽有分区,但不同的区域共用一个拖帕杆,在拖不同的区域时,只换拖布未换拖帕杆,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对污染的地面处理不当病室、治疗室、换药室地面被血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未按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应先用吸湿的材料去除可见的污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而是用拖帕直接拖掉,未进行消毒处理; 清洗拖帕的容器清洗不彻底,外表污垢多。
L3消毒液使用不规范保洁人员虽然知道病区环境应用含消毒液或其它消毒剂进行湿式清洁,但消毒液的浓度不清楚,对高风险科室如产房、新生儿室、血透室等缺乏认识,且缺乏检测消毒液浓度的试纸,保洁人员凭经验在水中放入含录泡腾片,导致消毒液浓度过高或浓度过低的现象,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1.4个人防护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保洁人员工作时未戴防护手套,或用薄膜手套代替防护手套,直接用手捡医疗废物甚至用手捡针头等,针刺伤后处理流程不清楚,甚至不以为然。
02原因2.1缺乏系统性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保洁人员的岗前培训内容单一,一些保洁人员对医院环境清洁、消毒重要性认识缺乏,违反操作流程;对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的人员本身就缺乏相关的医院感染知识,导致无法保证工作质量。
2.2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缺乏有研究结果说明医院感染病原体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手,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就立即洗手。
医院强化保洁工作和保洁人员院感管理措施

XXXX医院强化保洁工作和保洁人员院感管理措施一、提高站位,高度重视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工作二、建章立制,细化清洁消毒服务规范和工作指引三、强化培训,建立保洁人员培训制度及考核机制四、确保效果,建立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价体系五、强化监管,加强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监测管理一、提高站位,高度重视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工作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是关系到部门内感染防控成效的关键点,是严防部门内交叉感染的重点环节。
在目前新冠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各部门要提高站位,落实主体责任,持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绷疫情防控之弦,提高风险防控意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切实加强保洁、保安及其他第三方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后勤服务科学管理架构,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标准,采取有效保障措施,强化部门分工协作,协调相关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强化重点部门环境及重点人群接触后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对保洁等人员开展培训、考核和质量评价,建立一支高质量的保洁人员队伍,全面提升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质量。
部门将保洁工作交由第三方管理时,应加强与第三方的沟通协调,提供专业支持和培训,共同做好保洁人员管理工作。
二、建章立制,细化清洁消毒服务规范和工作指引各部门要严格落实《部门内新冠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规范》(WS/T367-2012)、《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10-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通用要求》(GB27952-2020)、《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421-2008)、《医院清洗保洁服务规范》(T/YQX004-2020,2020.12.4实施)等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建立健全保洁人员管理制度,明确保洁人员聘用基本条件及人员配置、岗位职责、服务规范、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等,制定分区域、分专业、分科室、分岗位的保洁人员工作手册。
医院保洁员院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医院保洁员院感管理,提高医院环境卫生质量,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保洁员,以及从事医院保洁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
三、职责1. 医院保洁员应具备一定的院感知识,熟悉并遵守本制度。
2. 医院保洁员应定期参加院感知识培训,提高自身院感防控能力。
3. 医院保洁员应严格遵守以下职责:(1)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保洁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2)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3)对保洁工具进行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对保洁区域进行分区管理,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清洁要求进行操作。
(5)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按要求进行处理。
(6)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四、工作流程1. 清洁区域划分(1)清洁区:包括病房、办公室、会议室等区域。
(2)半污染区:包括走廊、楼梯、卫生间等区域。
(3)污染区:包括污物处理区、垃圾处理区等区域。
2. 清洁程序(1)清洁区:采用湿式清扫,拖抹、推尘、吸尘等方法,保持地面、墙壁、家具等清洁。
(2)半污染区:采用湿式清扫,拖抹、推尘、吸尘等方法,保持地面、墙壁、家具等清洁。
(3)污染区:采用湿式清扫,拖抹、推尘、吸尘等方法,保持地面、墙壁、家具等清洁。
3. 清洁工具消毒(1)保洁员应使用专用的保洁工具,不得与其他区域工具混用。
(2)保洁工具使用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如浸泡、煮沸等方法。
(3)消毒后的保洁工具应存放于清洁区域,不得与污染物品接触。
五、培训与考核1. 医院定期对保洁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提高保洁员院感防控能力。
2. 医院对保洁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院感知识、操作技能等。
3. 对考核不合格的保洁员,医院应进行补考,直至合格。
六、奖惩1. 对遵守本制度,工作表现突出的保洁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院感事故的保洁员,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附则本制度由医院院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医院保洁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保洁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 建立健全医院保洁工作流程,确保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安全。
2.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
3. 提高保洁人员业务素质,确保保洁工作质量。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保洁工作的监督管理。
2. 保洁部门负责保洁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1)制定保洁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2)组织保洁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3)落实保洁工作措施,确保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安全;(4)定期对保洁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保洁工作内容1. 医院公共区域保洁(1)每日进行地面、墙面、门窗、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2)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地毯、窗帘、沙发等物品的清洗、消毒;(3)保持公共区域无积水、无污垢、无异味。
2. 医疗区域保洁(1)每日对病房、手术室、换药室等医疗区域进行清洁、消毒;(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3)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置。
3. 医院设备保洁(1)每日对医疗设备、仪器进行清洁、消毒;(2)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保洁工作要求1. 保洁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保洁工作质量。
2. 保洁人员应掌握消毒、隔离技术,熟悉医院感染预防知识。
3. 保洁人员应佩戴工作服、口罩等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4. 保洁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六、监督与考核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保洁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保洁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保洁工作质量、业务素质、安全意识等。
3. 对考核不合格的保洁人员,进行培训、整改,直至合格。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加强保洁工人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加强保洁工人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背景医院是一个涉及到无数患者、医护人员的特殊公共场所,感染控制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洁工人作为与环境卫生直接相关的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医院人员众多、任务繁重,对保洁工人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医院感染控制难度加大。
因此,加强保洁工人的管理控制,对于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保洁工人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保洁工人的工作涉及到医院感染控制的多个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实际上,大部分保洁工人缺乏这方面的培训和教育,难以准确把握环境卫生和感染控制的要求。
保洁工人管理不规范在医院中,保洁工人管理缺乏规范化的制度和流程。
缺少有效的考核和监督,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保洁工人的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另外,保洁工人相对于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而言,处于医院的边缘地带,很少受到重视,导致管理不到位。
保洁工人工作环境恶劣保洁工人在医院内需要频繁接触血液、口腔分泌物等污染物,工作环境相对较差,难以避免感染风险。
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易导致保洁工人自身感染,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解决方案加强保洁工人的培训和教育针对保洁工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问题,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来加强其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
比如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对保洁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提供相关知识,同时鼓励保洁工人自学自查,在实践中加深对环境卫生和感染控制的理解和掌握。
规范保洁工人的管理流程针对保洁工人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可以通过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来解决。
比如可以明确保洁工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的考核和奖惩制度,督促保洁工人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工作。
在管理中注重激励和引导,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文化,进一步提高保洁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优化保洁工人的工作环境针对保洁工人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优化。
比如可以从物理环境、设备设施、人员配备等角度入手,提供保洁工人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医院保洁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医院保洁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医院感染控制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参与,更需要保洁人员参与,因为保洁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率和医疗护理工作安全[1]。
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监测,发现保洁人员由于个人素质,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一系列原因,影响个人工作行为,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人员,对此通过改变管理方式,强化科护士长监管职责,加强培训,定期考核等措施,有效规范了保洁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端正了工作态度,达到了改善医院环境质量,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
1 存在问题1.1 为节约开支,违反各种操作规程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病区应实施一桌一巾,拖把使用区域分开,标识明显,病室、治疗室、换药室等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先用1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 min 后,用拖把把地面拖干净,拖把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2]。
由于我院保洁工作实施的是外包,承包人员为了节省开支,用物配备不足,或保洁人员私下预留,导致备用的擦拭毛巾和拖把数量不足,常出现混用现象,而且用后不消毒,是导致环境交叉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消毒液使用不规范医院应实施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剂拖地或喷洒地面[3]。
保洁人员为节省消毒剂,降低配制浓度或采用0浓度,达不到消毒目的。
1.3 个人防护知识缺乏,不到位在日常考核中发现,常有保洁人员工作是不戴防护手套,用薄膜手套代替防护手套,不穿工作服,整理医疗废物时直接用手接触,甚至用手拣针头等锐器,对暴漏后处理了解不足。
1.4 不重视手卫生,观念陈旧医院感染病原体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污染的手,医院工作者接触患者或污染后均应洗手[4]。
但医院保洁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程度较差或操作时不戴手套,或脱手套后不洗手,由于每个保洁人员只配一副手套,既用来倒垃圾桶,又用来擦拭患者单元。
1.5 隔离意识不强,交叉感染意识几乎空白临床考核中发现许多保洁人员毫无隔离意识,经常串科室,串病房,特别对有特殊感染和隔离患者的隔离要求了解不够,防护意识也很片面,成为一个流动的载体,穿梭于不同的患者之间,造成交叉感染隐患。
保洁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保洁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一、问题分析保洁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专业培训:保洁员缺乏相关的培训和知识,在清洁工作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不了解感染防控知识等问题,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 清洁器具不规范:保洁员使用的清洁器具可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比如清洁抹布、拖把等重复使用或没有进行合理的消毒,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3. 清洁频次不足:医院是一个高风险的感染传播场所,保洁员清洁频次不足可能导致病房、手术室等关键区域的清洁不及时,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4. 防护意识不强:保洁员对于个人防护的意识不强,可能存在不按规定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的情况,容易接触到感染源。
5. 工作环境不佳:保洁员长时间在医院工作,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噪音、尘埃等不良环境可能影响其工作质量和健康状况。
二、管理措施为了解决保洁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 建立专业培训机制:医院应建立健全保洁员培训机制,定期进行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确保清洁工作符合规范。
2. 优化清洁器具管理:医院应建立清洁器具的管理制度,确保清洁器具的选择、消毒和更换符合规定,保证其清洁效果和安全性。
3. 加强监督和检查: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保洁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保洁员按照规定进行清洁工作,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提高清洁频次:针对医院关键区域,比如病房、手术室等,提高保洁员的清洁频次,确保清洁及时到位,减少感染的风险。
5. 加强个人防护培训:医院应加强对保洁员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指导其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6.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医院管理部门应为保洁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噪音、尘埃等不良因素的干扰,保证其工作质量和健康。
7. 疫情期间的特殊管理:在疫情期间,医院需加强对保洁员的健康管理,进行健康检查和体温监测,确保其身体状况良好,避免感染传播。
医院保洁员的院感管理分析及对策

医院保洁员的院感管理分析及对策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控制医院感染不仅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保洁人员管理领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保洁人员和病员接触较多,易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媒介。
对他们进行规范有效地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
但通过长期的观察、监测,笔者发现保洁人员由于个人素质、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一系列原因,影响其个人工作行为,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人员。
因此,加强保洁人员培训、不定期考核及与保洁公司联手管理等,才能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
1 保洁工作存在的院感问题1.1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因保洁人员大多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接受能力差、缺乏医学知识等情况,导致其对医院感染知识不能及时掌握,不能很好地执行工作中的各种规范要求。
1.2 违背操作常规按院感管理制度规定,医院保洁实施一桌一巾、一室一布制,拖把使用区域分开,标识明显,但由于公司配备不足或私下预留,导致备用的擦拭毛巾和拖把数量不足,常出现混用现象,这是导致环境交叉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消毒药液使用不规范医院实施湿式清洁,常规采用84等含氯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擦拭,保洁员为节省84消毒剂,常降低消毒剂配制浓度或采用零浓度,导致物体表面监测不合格。
1.4 个人防护不到位在日常考核中发现,常有保洁员工作时不戴手套,整理医疗废物时直接用手接触,甚至用手捡针头等锐器,对暴露后处理措施了解不足。
保洁员对手卫生的认识程度较差,或操作时不戴手套,或戴手套后就不注意操作前后洗手。
由于每个保洁员配备手套有限,甚至出现有的既用来倾倒垃圾桶,又用来擦拭病人的现象。
1.5 隔离意识不强临床考核中发现许多保洁员毫无隔离意识,经常串科室、串病房。
特别对有特殊感染和采取隔离措施的病人隔离要求了解不够;甚至对特殊感染的防护意识也很片面,成为一个流动的载体,穿梭于不同的病人之间,造成极大的交叉感染隐患。
2 管理对策2.1 引入专业物业公司管理物业公司为专业公司,实行的是规范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医院清洁工的院感控制工作调查及管理对策
作者:郑敏娣
来源:《中外医疗》2011年第10期
【摘要】目的了解清洁工院感防控工作实况,探讨清洁工管理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中与清洁工相关章节,自行设计表格,对基层医院清洁工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医院感染意识相当淡薄,清洁工对医院感染平均知晓率为39.2%,尤其是锐器伤的正确处理率仅为6、2%。
结论基层医院清洁工院感知识缺乏,在日常工作中存在较严重的医院感染隐患。
根据清洁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可行采用相关措施。
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置环节管理,提高清洁工对医院感染意识及自我防护意识、强化环节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关键词】清洁工医院感染调查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4(a)-0000-00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是治疗疾病和救治生命的地方,同时也是病原微生物群聚的场所。
医院内卫生保洁工作渋及到各个科室及众多环节,做好保洁工作,不仅给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洁净、舒适的环境,而且还有效地减少了交叉感染[1]。
清洁工在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控制医院感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受人力、物力、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作为最易成为医院感染媒介的清洁工的管理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通过对清洁工的调查、分析、管理,逐步提高其对清洁、消毒和隔离认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1对象及方法
2010年3月20日,对3家基层医院清洁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中与清洁工相关章节,自行设计表格,形成问卷调查表。
内容包括:工作区域划分;消毒液配置方法;医疗废物正确处置;锐器伤的正确处理方法等。
被观察清洁工65人。
2结果
基层医院清洁工对医院感染平均知晓率为39.2%,尤其是锐器伤的正确处理率仅为6、2%。
见表1
表1基层医院清洁工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
3探讨
3.1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3.1.1文化水平低基层医院清洁工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来自农村的居多,卫生习惯差。
缺乏必要的日常卫生知识及科学的清洁卫生理念。
3.1.2人员流动性大清洁工工资福利待遇低,工作没有保障,导致工作不认真,人员流动性大。
清洁工队伍的不稳定性,成为医院感染管理薄弱环节[2]。
3.1.3缺乏消毒隔离知识由于对清洁工未进行反复系统培训,再加上清洁工自身接受能力差。
在给予知识的培训中,似懂非懂,凭自己的习惯做事,导致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
3.1.4自我防护意识差尽管上岗前接受了培训,但医院感染意识相当淡薄。
她们在工作中,没有主动防范的意识。
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未执行标准预防。
锐器伤时,未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导致间接感染。
3.1.5管理不到位保洁公司管理者缺乏医学知识,对医院感染控制及其管理方面知识掌握甚少。
不能按照医院感染的要求实施管理。
保洁管理者检查保洁员工作时,只查在岗及表面洁净情况,而忽视了保洁的过程。
如果中间环节质量出错,就会埋下很大的医院感染隐患。
3.2管理措施
3.2.1提高清洁工素质考虑医院保洁工作的特殊性,录用时尽量选择热爱本职工作、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理解能力较好的人员。
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起主人翁的态度。
她们从事着的是一项促进病人健康的后勤服务保洁工作,这是一项看似平凡但又极其重要的工作。
他能使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及其家属无后顾之忧,安心地工作和治疗。
在促进病人健康方面她们也有一份功劳。
医院需要她们,离不开她们。
3.2.2规范工作流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各自责任。
对不同的具体岗位制定操作流程,如医疗废
物收集流程、器械清洗流程、配置消毒液流程及方法等。
制定清洁工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制定清洁工锐器伤后应急处理流程、消毒剂损伤后应急处理流程等,使她们在具体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3]。
3.2.3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后勤服务公司从管理人员到员工进行全面、整体的培训。
首先,要使管理者认识到保洁工作重要性,熟悉各项保洁工作流程、操作规范,标准预防等。
对员工,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中与员工相关的内容,并根据员工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员工理解能力进行强化培训。
让员工了解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有效预防交叉感染。
3.2.4加强监督考核协同管理工勤公司的主管部门应与医院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协同管理。
不定期对每名工勤人员进行工作考核。
同时,各科室护士长及医院感染质控护士也经常监督清洁工,指出工作中错误之处,及时改正。
工勤公司的主管人每月一次召开清洁工会议,总结本月各科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与时限,组织学习清洁消毒工作的新知识、新方法。
并把检查情况纳入保洁部的绩效考核之中,促进他们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结语
通过对清洁工的监管,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保洁人员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队伍。
虽然保洁人
员基本上属于医院的编外人员,自身素质低。
但只要领导重视、各部门配合、强化教育、加大管理力度是清洁工做好保洁工作的关键所在。
在努力抓好清洁卫生工作的同时,必须关注清洁工群体的卫生防护保障。
建立必要的健康档案,改善劳动待遇,配备统一防护用品,避免超负荷工作等。
总之,通过加强卫生工作的监管,使清洁工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发挥最大的责任性和积极性。
确保卫生工作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医务人员控制医院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 胡萍波.加强工勤人员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116.
[2] 魏侍萍.工勤人员职业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191.
[3] 徐少珍.手术室保洁人员管理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8):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