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造假”须狠下猛药
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 淀粉卖出“黄金价”

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淀粉卖出“黄金价”中国中药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中成药产值达2882亿元,同比增长20.8%;饮片产值692亿元,同比增长27.1%。
而与行业规模迅速膨胀不匹配的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劣质饮片大行其道已成顽疾。
国家药监局最近发布的案例显示,2012年,广东、江西等各地查处了多个销售中药或中成药假药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都在千万元以上。
而尽管近年来,国家药监局不断加大对中药材市场的整顿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业内专家指出,由于中药材种植较为分散,中药材造假现象并未根治,应从种植源头把控中药质量。
利润惊人中药材造假手段不断翻新四川省新荷花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云告诉《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中药材是特殊商品,一般消费者缺乏识别药材及饮片真假优劣的能力,而目前获得中药材的渠道除了有医院、药店、集贸市场等正规途径外,还有一些不正规的渠道,如街头小贩、民间草医、游医、庙宇、巫师,甚至骗子等,导致经常有人购得伪劣商品。
据他介绍,中药材造假手段也在不断地翻新,有的伪造品竟可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
一是模制。
即根据一些药材的形状先制成一定的模具,然后用其他材料入模具压制。
如用淀粉、石膏粉调制入模制造“冬虫夏草”。
二是造形。
将一些物品经过刀刻定形,再打光、染色或缝合加工成一定形状,冒充正品药材。
如以鸡蛋、明胶等物质加工成菜花状团块,充紫河车。
三是染色。
掩盖药材本身不良外观的染色手段花样繁多。
如用葡萄皮加颜料染制,冒充山茱萸。
四是熏制。
常见于檀香伪品。
多用无药用价值的檀香边材木块,亦有用其他类似色泽的硬质木块,喷香精充檀香。
五是掺杂。
主要是将砂石、泥块、尘土、滑石粉、石膏、明矾、盐、糖等,以各种手段掺入正品药材中。
江西省九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主任盛晓静说,将中药饮片染色增重出售是一个新现象。
染色增重主要是将一些外形相似、色泽不同的植物切片染色假冒正品饮片,如用白芍的根茎部分染色加工成川乌,用红薯染色加工成首乌等。
中成药临床实验作假

中成药临床实验作假中成药是指通过中药炮制而成的药物,具有一定的药理和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近年来,一些关于中成药临床实验作假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中成药临床实验作假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中成药作为一种具有较长历史的药物形式,其研究与实验必须遵循科学、严谨的方法。
然而,一些制药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存在着一些不合规范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故意篡改实验结果,夸大药效,甚至隐瞒药物存在的副作用,以吸引更多的患者购买和使用中成药。
这种作假行为既欺骗了患者,也对整个医药行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其次,中成药临床实验作假的背后存在着多种原因。
一方面,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尚不完善,导致了中成药临床实验的标准不统一。
另一方面,一些制药企业缺乏监管,药品监管部门对中成药临床实验的审核力度不够,监管漏洞为作假提供了机会。
此外,一些临床实验机构和研究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对中成药临床实验质量把关不力,为作假行为提供了方便。
中成药临床实验作假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
首先,要加强中成药临床实验的规范化管理。
通过建立统一的实验标准和程序,规范临床实验的设计、执行以及结果分析,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要加强对中成药制造企业的监管力度。
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中成药临床实验的审核力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发现作假行为及时予以惩处。
同时,要加强对临床实验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严格把关临床实验的质量。
除了治理措施,加强舆论监督也是解决中成药临床实验作假问题的重要手段。
媒体要积极报道中成药临床实验作假的案例,曝光作假者的违法行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舆论压力。
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中成药临床实验作假问题的关注,提高对中成药的认识和辨别能力,不盲目追求短期功效,避免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中成药临床实验作假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成药的声誉和信任度,也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利益。
中药生产中弄虚作假行为要严打

[】唐) 3( 苏敬 , 尚志 钧 . ・ 修 本 草( 复 本 ) . 肥 : 徽 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唐 新 辑 [ 合 M】 安
1 8 :3 9 13 9
[ ] 明 军 区后 勤部 卫 生部 编 . 南 中 草 药 选 [ . 津 : 津 人 民印 刷 厂 , 2 昆 6 云 MI 天 天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JM 0 0年 第 2卷 第 2 4期 参考文献 :
【 国家药 典委员 会. 1 ] 中国药 典 一 部 [] s. : 学工业 出版 社,0017 北京 化 2 1:6
[ ( 李时珍 , 守康. 草纲 目[ 一 京 : 国中医 药 出版社,9 8 7 2 明) ] 张 本 M】 E 中 19 : 4 7
编 号 :E 1 1 1 17 ( 回 :2 1—2 1 ) A一0 0 5 2 修 0 01—8
中药 生产 中弄虚 作 假 行 为 要 严 打
国家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局 1 2月 3日在 其 网站 发 布 《 一 步 加 强 中 药 生 产 监 督 检 查 的 通 知 》 要 求 各 级 食 品药 品监 督 管 理 部 门 进 , 加 强对 辖 区 内 中药 生 产 企 业 药 材 和 饮 片 购 入 情 况 的监 督 检 查 ,警 惕 中 药 生 产 质 量 及 在 生 产 流 通 环 节 可 能 出 现 的 安 全 隐 患 。
2 6 7
【6蔡 英 卿, 钟雄 , 子斌 等 . 县紫 山镇 余 甘子 资源 调 查及 开发 建议 [ . 3】 赖 唐 惠安 J J 中国果 业信 息,062 () 52 2 0,32: —8 2
论药材造假乱象

论药材造假乱象摘要:药材是中医师治病救人的基础,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医生的水平再高,诊断正确,没有合适正宗的药材,就算华佗在世也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但现在药材市场乱象丛生,造假成风,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关键词:药材造假虫草据新华网报道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句2011年一季度在抽验的中药材33个品种48批样品中,检出不合格品种28个41批,不合格率为85.42%其中,巴戟天和沉香抽验3批以上均不合格。
如此严峻的现象下,打击中药材造假乱象刻不容缓,本文将给大家介绍中药材造假的几种形式和常见易造假的中药材。
一.药渣。
药厂在制药的过程中,会用酒精萃取药材,以获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按照规定,萃取后所余下的剩料应该销毁,但是有些药厂为了赚钱,会把余下的废料、剩料又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商贩,而商贩再以较高的价格使其进入市场,最后卖给消费者。
二.染色。
中药材黄柏,是黄果树和黄皮树的树皮,可以用来清热解毒,除燥疗疮。
但在目前,很多不法药商拿一般的树皮,加上染料,染成黄色,然后充当黄柏。
不了解内情的群众就容易上当受骗,更严重的是,如果那种染料是化工染料,患者吃了以后容易就会引起中毒反应,毒没解成,却又“引毒上身”。
山茱萸为我国传统大宗地道药材,干燥果肉入药,并可做食品添加剂和饮料等.近年来,由于山茱萸药材供应较紧缺,价格较贵因此市场上屡有伪品代替的现象.常见的伪品有酸枣肉、川楝果皮、山樱桃果皮等加工、染色而成.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鉴别王书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 - 万方三.惨伪。
通常是先加工好一种价格便宜的药材(可能是正规药材,也可能是其他药材加工剩下的下脚料),然后再将其掺入到另一种药材中(通常是价格较贵的药材),采取这种亦真亦假的方式来欺骗消费者。
比如白芍就经常充当这种光荣的角色。
它的根茎可掺入木香、丹参、猪苓等;而麦冬须的根亦可掺入远志、龙胆、白薇、细辛等。
冬虫夏草价格贵过黄金,在巨大利益驱使下,造假者用胶水在虫体表面粘上铅粉,用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剂浸泡,或者将铅丝、竹签插入虫体。
药师曝光名贵中药材造假内幕!快来学点鉴别常识

药师曝光名贵中药材造假内幕!快来学点鉴别常识百草小妙方中医用502胶水粘接出“野山参”,用铅粉包裹为“冬虫夏草”增重……专家曝光:越名贵的中草药,利润越高,造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看点01越名贵的中药材越多造假“越名贵的中草药,利润越高,造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郭桂明说,最常见的造假手法是在中药的加工炮制过程中违反规定“加料”,比如在何首乌、川乌、天南星中非法加入黑颜料作炮制品,杭白菊加入淀粉蒸制,大约可增重38%。
此外,用豆粉加鱼肚胶等制成“仿生燕窝”,或者以骨渣、面粉、色素加上牛、鼠尾片制成“鹿茸片”。
建议市民应该到有资质的专业药店、信誉好的百年老店或者医院购买。
因为这些地方的中药来自哪里都有备案,一旦发现问题,也能给自己维权。
看点02专家曝名贵药材造假内幕用502胶水粘接出“野山参”,用铅粉包裹为“冬虫夏草”增重……药品检验专家向市民揭露了部分名贵中药造假内幕。
铁丝给冬虫夏草增重目前最多的伪品是亚香棒虫草,外形、颜色与冬虫夏草相似,极易假冒。
亚香棒虫草虫体表面粗糙,环纹不清晰。
劣品冬虫夏草主要是掺有杂质,包括泥沙、草棒和发亮的胶水等,也有为增重在虫体内插入铁丝、保险丝或注入水银等,还有包裹掺有铁粉、铅粉等金属细粉的泥土者。
人为拼接冒充野山参冒充野山参和林下山参的大多是移山参。
移山参是半栽培或栽培的人参,市场上还有很多工艺参通过拼接、雕刻、胶水粘贴等冒充野山参。
玉米须冒充藏红花西红花又称藏红花、番红花,水浸液呈黄色。
目前伪劣品情况有:用菊科红花冒充,用染色玉米须、染色莲须、纸浆加工品、掺油等冒充。
老鼠皮冒充鹿茸市场上曾有多种伪品出现,有的用动物皮,比如:老鼠皮、羊皮、鹿皮等包裹鹿角粉、猪血粉、蛋清等物质伪制,有的用动物骨头片冒充。
市场上没什么真血燕马来西亚霹雳州燕窝公会署理会长苏志雄曾在《厦门商报》上揭露燕窝陷阱:燕子吐血造窝,完全是商家为谋求暴利捏造的谎言。
假中药泛滥应对措施

假中药泛滥应对措施
面对假中药泛滥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监管:加强对中药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中药市场准入机制,严格审核、监督和管理中药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中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2.完善标准体系:建立中药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加强对中药原材料和制剂的质量控制,明确中药的质量要求,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中药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提高公众对假中药的识别能力,加强对中药的正确使用和合理用药的宣传。
4.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假中药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部门与中药行业的合作,形成打击假中药的合力,对违法生产、销售假中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5.加强行业自律:中药行业应自觉加强自律,加强对企业的行业管理,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形象,推动整个中药行业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假中药的泛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在政府的监管下,中药行业、执法部门和公众都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对假中药的泛滥问题进行有效的应对。
卖假中药案例

卖假中药案例
在一些案例中,一些商家为了牟取暴利,会采用一些不法手段来制造假冒中药。
他们可能会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害物质,甚至直接将普通的药品冒充成名贵的中药。
这些假冒中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对个人健康的威胁,假冒中药还给整个中医药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消费
者对中药的信任度下降,导致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受损,也让那些真正有疾病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难以选择到合适的药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严厉打击卖假中药的行为。
首先,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中药市场的监督力度,对于销售假冒中药的商家要严惩不贷,让他们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其次,加强对中药生产的监管,确保中药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符合标准,杜绝劣质中药的生产。
再次,加强对中药销售的监管,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每一盒中药都可以追溯到生产的具体信息,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
最后,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假冒中药的识别能力,让他们不再轻易上当受骗。
总的来说,卖假中药案例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只有
加强监管,打击假冒中药,才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中医药行业的良好形象,让人们真正受益于中药的疗效,避免因为假冒中药而带来的危害。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健康、安全的中药市场,让人们能够放心使用中药,享受到中医药的益处。
在另类商业伦理之下——被造假的中药材

治 不 了病 , 至 还 会 诱 发 新 的 疾 病 。 甚
县 ) 得 名 , 品 阿 胶 的 制 作 工 艺 甚 者 来 说 , 猪 皮 取 代 驴 皮 做 阿 胶 其 利 而 上 用
为 了谋 取 暴 利 , 都 置 道 德 和 国 法 于 皮 , 刮 极 ; … … ” 洗 争 不 顾 ,千 方 百 计 地 对 中 药 材 原 料 进
行 造 假 、 假 , 把 地 肤 子 脱 壳 后 掺 上 ,正 规 的 驴 皮 每 吨 售 价 高 达 l 掺 如 0万 进 车 前 子 出 售 , 把 山 药 苓 子 掺 入 元 余 元 , 皮 革 下 脚 料 每 吨 售 价 则 仅 为 假 虫 草 藏 着 什 么 秘 密 ?
治 病 救 人 的 中 药 ,如 今 却 变 身 成 了 材 , 有 可 能 遭 到 造 假 或 掺 假 , 广 造 假 的 案 件 , 明 广 州 市 场 上 的 假 阿 越 让 说
害 人 不 浅 的 毒 物 , 这 究 竟 是 何 原 因 大 消 费 者 越 发 不 能 放 心 服 用 。
很 快 便 爆 料 称 :我 国 中 药 材 市 场 自 皮 者为 上 , 、 、 、 皮者 次 之 , 猪 马 骡 驼
有 关 专 家 指 出 , 前 市 面 上 之 所 目 以 有 这 么 多造 假 阿 胶 , 要 原 因是 目 主
放开 经营 2 0余 年 来 , 多 不 法 商 贩 其 旧 皮 、 、 等 物 者 为 下 。 俱 取 生 前 还 没 有 办 法 检 测 到 药 品 阿 胶 里 的 很 鞋 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如推行饮 片企 业 G M P 认 证 、饮 片包 装 必须 标 注药 品 原产 地 等 ,
但奏效 不大 。笔者 以为 ,要从 根 本上解 决 中药 材染 色 、掺假使 杂
异 ,治病效 果也会 相差 巨大—— 真药 好药能 治病救 人 ,假药 劣药
可 能会 贻 误病 情 。 “ 中药造 假 ” 不仅 影响 中药治疗 效果 ,对 患者 的生命健 康造成威 胁 ,而且对 中 医药行业 的发展 ,负面影 响更是 巨大。如果不及时有效进行打击 , 无 疑 会影 响 国人 对 中药 的信 心 , 使 得本 已艰难 的中药 国际化雪 上
等各地 查处 了多个销售 中药或 中
成 药假 药犯 罪团伙 ,涉案金额 都 在 千万元 以上 。 ( 3 月2 5日 经 济
参考报》 )
门应 建立长期 培训机 制 ,不 断提 高从 业人员 质量验 收 、真伪 鉴别 等 方面 的技 能 ;药监 、工 商 、公 安 等多部 门应开展 信息互 通 、执 法联动严打制假售假。 四要建立健 全追 溯机 制 。西 加 霜Fra bibliotek 1 6
无厂家 、三无 生产 日期 ,再 加上 造假 “ 工艺高超 ” ,普通 消费者很 难鉴别 。因此 ,要让 老百姓 吃上 放心 中药 ,建 立完善 的 中药饮 片
严 格把握 中药饮 片的药源 、药 用 部位及加 工炮 制方法 ,并从有 效 成分 、浸 出物 、杂质检查 等关 键 环节 对 中药 饮 片生 产加 以控 制 ,
的问题 ,还需 狠下 猛药 ,多管齐
下。
一
“ 药材好 ,药才好 。 ”某 中药 企业的这句 广告语可谓十分经典 。
中药方剂 ,药材和药方一样重要 。
要 制定 统一 的中药炮 制标
同一个 药方 ,如果 药材质量 有差
准 。专家认 为 ,当前各地 应按 照 国家 标准 ,尽快 提高 地 方标 准 ,
规范生产行为 。
二要对 冠名贴 牌 的问题企 业
质 量安 全可 追 溯体 系 十分 必 要 。
为 中药 房 的药 材建立 档案 ,从种 植养殖 、加 工到销售 ,各个 链条 都清 晰明 了 ,全方位 进行安 全监
管 ,让造假者无机可趁 。
实行 “ 一票否决 ” 。同济大学法学 院副教授 刘春 彦强调 ,药监部 门 应对冠 名贴牌 企业加强 监管 ,一
模 迅 速 膨 胀 不 匹 配 的
是 ,产品质量 良莠不
齐 .劣 质 饮 夫 行 央
道 已成 顽 疾 。 而 据 国
家 药监 局 最 近 发 布 的
案例显示 ,2 0 1 2年 ,广 东、江西
事 实上 ,国家 有关部 门也试 图对 中药市 场 的混 乱进 行 整 顿 ,
成群 防群治 的格局 ;同时药 监部
中成 药 产 值 达 2 8 8 2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罚 ,要 求其 承担 民事 责任。
三要 多方 充 实检
2 0 . 8 %;饮 片 产 值 6 9 2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2 7 . 1 %。 而与 行 业规
测 队伍 。兰州佛 慈 制
药 股份有 限公 司董秘 孙裕 建议 ,吸 纳一些 药 厂 的执 业药 师等 专 业 力量参 与药 监部 门 督 查 ,重奖激 励 民间 举 报掺假 的行 为 ,形
蝴
s l l i p i n g
对 “ 中药造 假 " 狠 下猛 药
盛 会/ 文
中 国 中 药协 会 的
数 据 显 示 ,2 0 1 2年 前
旦 出现 问题实 行 “ 一 票否决 ” ,立 刻 终 止 其 冠名 贴牌行 为 ,并 给 予 一 定 的 行 政 处
三季度 ,根 据工业和 信息化部统 计 ,我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