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图文转换》精讲精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图文转换(有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图文转换(有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图文转换(有答案)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图文转换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例1:【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下图是文旅部公布的“2019-2021中国‘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和消费情况”,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答案】2021年“五一”出游人数较疫情前同期(2019年)的1.95亿人增加了0.35亿人,出游人数达到2.3亿人次。

尽管2021年“五一”旅游收入较疫情前仍有差距,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但是与2020年相比增速已经超过200%,达到238%,反映出我国的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假期成功的刺激了我国的消费。

详解】解答图表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

从图表的标题看,图表所反映的是“2019-2021中国‘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和消费情况”;从具体的数据看,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出游人数较2019年的1.95亿人增加了0.35亿人,达到2.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132.3亿元,比2019年1177亿元略少,但比2020年增加了2倍多,说明我国的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经济已经基本恢复。

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例2:【2021·天津·中考真题】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促进“馆校结合”,某班将开展以“走进博物馆”为主题的综合性研究活动。

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

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1~2020年XXX数量统计图材料二)5月17日,XXX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了北京故宫、云冈石窟的场景,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沉浸与交互式的视听盛宴。

师生在复原场景中观赏、行走与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与历史的魅力。

材料三)为了庆祝XXX建党100周年,XXX举办了主题为“红色基因代代传——甘肃省环县革命斗争史回顾展”的线上云展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例】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南京输送。[“发电 量”和“供给”“输送”搭配不当,应把“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 (2)动宾搭配不当。
【例】课文里乘船观戏的插图,却给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动 词“产生”和宾语“印象”搭配不当,应把“产生”改为“留下”]
(3)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鲁迅表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思想。[修饰语“极大”和中心词“思 想”搭配不当,应把“思想”改为“热情”]
5.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关联词与主语的顺序不当,应将“如果”放到“他”前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合逻辑
有些句子从语法结构上来看没有毛病,但在表达上 却不合事理。所谓不合事理,是指句子前后不一致、自 相矛盾、关系颠倒。 (1)前后不一致。
幸福感,而且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关联词语
位置不当,“不仅”应移到“平果市”之后。)
B.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已经84岁
高龄了,奔赴武汉第一线。(状语残缺,应在“奔赴”之
前加上“仍然”。)
C.百色深圳小镇位于百东新区,实属是深圳帮扶我市的亮点
工程和百东新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用词不当,应把
“实属”改为“实乃”。)
D.黄文秀是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当年她带领群众大
力推进扶贫产业项目,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比上年相比,
增加了一倍。(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应把“比上年相
比”改为“同上年相比”。)
【点拨】C项“实属是”语义重复,应删去“ 实属”或“是”。
4.(2019·梧州)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A.今年以来,中国在量子信息科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发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自守高洁的人生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直接型默写,关键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诗 文的背诵识记,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理解型默写,重 要的是要理解诗文名句的思想内容,并且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
样题2(2018•内江)用课文原句填空。
(1)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
2.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诗中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4.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 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四)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古人道家西, 风瘦马

2.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4.曲中点夕明阳主西旨下,直,断接肠道人出在天天涯涯游子之悲,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
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
真题试做
样题1(2019•内江)用课文原句填空。
(1)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2)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专题:图文转换、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解析版+原卷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专题:图文转换、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解析版+原卷版)

专题04 图文转换、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帐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④⑤① C.③①④⑤② D.②③④①⑤【答案】D【详解】根据前后句描写内容、观察次序及句子之间的相邻关系来确定顺序。

当无法判定整体的语句关系时,从时间、空间、逻辑等关系,找最容易判断的两句两联,然后,借助选项,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如第④句“最远处”和第①句“稍远处”衔接最紧密,⑤句“丘陵处”衔接①句中“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

据此,一下子排除了ABC,再借助D项的排序看一下是否顺畅。

通过比较,ABC均不恰当。

故选D。

2.(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小麦一旦感知到相邻的不同植物达到一定密度,威胁自己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它就开始大量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生长。

②而非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则相反,它们会把根系扎得更深极力侵入和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抑制对方生长。

③除了进行交流,植物还能通过感知相邻植物发出的信号决定使用何种方式对付对方。

④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对外交流。

⑤对水稻的进一步研究证实,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最大程度减少竞争:A.④③①⑤② B.⑤②①④③ C.④⑤②①③ D.⑤②④①③【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纵观语段可知,说明的是相邻植物的关系——交流与斗争,重点是谈斗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名著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名著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
专题复习考点精讲精练
名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
专题五 名著阅读
真题面对面
1. (2019河北14~15题7分)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2)题。 (1)下面文段表现了小萝卜头怎样的心理?(3分)
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 ,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 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了铁窗里的 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专题五 名著阅读
5. 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 答。(3分) 示例:在《朝花夕拾》里,童年的鲁迅是个性格活泼、身心健康的孩子。他拔 何首乌、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经》,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丰富 的想象力;他喜欢小动物,为了隐鼠仇猫,和阿长闹意见,表现得爱憎分明, 充满同情心;他在私塾里画绣像,为了看五猖会无奈背书,显得天性自由,活 泼好动,有点顽皮。(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
无情地从学校开除。
专题五 名著阅读
考情总结 1. 考查篇目:河北中考名著范围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准,从2017年开 始,每年考查两部名著,其中红色文化典型作品《红岩》连续考查3年。 2. 分值及考查形式:分值为3~7分,多以简答题形式考查,也有填空题出现。 如2019年以纪念币图案为载体,要求学生辨析作品名称,形式较为灵活。 3. 考查点:①概述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典型情节[2019.15(2):李逵背母; 2018.16:简·爱与好友的患难之情;2017.16:教育子女;2015.17:知恩图报 ;2013.6:美猴王“火眼金睛”]。②典型情节的细节[2018.15;2017.15:绝 食起因]。③作品、人物辨识[2019.15(1);2018.15;2015.16;2012.5(1)]。 ④阅读类考点(2019.14:揣摩人物心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西游记名著导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西游记名著导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二部分(第八回~第十二回):主要写唐僧。写如来说法、观音访 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起 过渡和连接的作用。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第一百回):主要讲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 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一部分是小说 故事的主体。
(一)取经路线图
(二)唐僧 外貌描写: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 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士,一身不俗是才郎。 ——选自第五十四回 使用法器:九环锡杖 称谓变化:江流儿(金山寺法明和尚所取)→玄奘(十八岁受戒所得法 名)→唐僧(唐太宗所封,“御弟圣僧”)→三藏(唐太宗所赐法号)→旃檀功德 佛(佛祖册封)
3.四圣试禅心(第二十三回) 黎山老母和观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变成一母三女,试探唐僧师徒 取经的决心。唐僧、孙悟空、沙僧三人经受住了考验。猪八戒贪恋女色, 没能经受住考验,最后被吊在树上教训。 4.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四~第二十六回) 唐僧师徒来到万寿山,山上有座五庄观,观里有树结人参果,吃了能 长生不死。镇元大仙交代徒弟用人参果招待唐僧。夜里,悟空和八戒偷了 金击子,来到人参园内,偷摘了人参果。事情败露后,悟空又把人参果树 连根拔起。镇元大仙震怒,两次把他们师徒抓回万寿山。最后是悟空请来 观音菩萨把净瓶里的甘露水洒在人参果树上,让树恢复了原来的模样。镇 元大仙与唐僧师徒和好如初。
2.在小说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中,都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 影。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 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 切困难的必胜信念;而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贪婪凶残,或阴险狡
诈,正是封建社会里黑暗势力的代表;至于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 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 现代文阅读之加点词语赏析》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 现代文阅读之加点词语赏析》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答案:“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 是“漂亮”的意思(1分),用“实在”修饰“标 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 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 朝统治的“遗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 之情(1分)。
答题指津
“句中加点词语赏析”答题模式
格式1:本义 + 语境义 (联系中心) 模式:“××”一词原指…… ,文中指……


1.文章内容

2.词语理解

3.句子理解
Hale Waihona Puke •4.文章中心•
5.体验感悟
考点导航 考纲对理解词语的要求
▪ “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 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考 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句含义的能力。
▪ “在语言环境中”——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2013南宁卷六】 《雨中片段》 23.(1)“奢侈”通过强调 “撒娇”的难得,写出了作者淋雨后得到母亲疼爱的激动心情 (1分),表达了作者美好童年和深沉母爱的无比眷恋(1分)。 (2)“鲜活”化静为动,写出了雨后秧苗重获生机的盎然景 象(1分),表达了乡间“久旱逢甘雨”的喜悦心情(1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2011南宁卷六】《那年冬天好大雪》22.(1)用笑掩饰心事 重重,欲言又止的心情(1分);不好意思把借钱的事说出口 (1分)。(2)胡小兵本想和别人玩牌赢钱寄回家(1分), 没想到却输掉了伍佰元(1分)。
【2012南宁卷六】《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22.(1)竟然,表 示出乎意料之外(1分);对自己儿时的无知之举感到后悔(1 分)。(2)徒劳,白费力气(1分);为流浪蜂寻找家园不得 而心生怜惜之情(1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2.文艺随笔和杂文手法相结合 鲁迅是青年人的导师,是新文化的战士,他的批判精神与“立人”思 想,以及他特有的反讽式幽默不仅在其杂文中有所体现,在他的散文中也 随处可见。鲁迅创作《朝花夕拾》时,社会动荡不安,其自身颠沛流离, 处境艰难,所以他在深情回忆往事时,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抨击 现实,这样,很多回忆性的散文又带有杂文的色彩。如《狗·猫·鼠》一文, 作者从自己仇猫说起,谈到了人们的婚礼,黑猫、猫婆和猫鬼,猫和虎的 师徒关系,老鼠成亲的花纸等许多传说、故事,可谓旁征博引、洋洋洒 洒,丰富的内容让读者大开眼界,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很明显 的文艺随笔风格。同时又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媚态的 猫”式的嘴脸,他们竖着“公理”“正义”的旗子,抢占舆论的制高点, 操纵玩弄公理的把戏,支持对弱者的迫害罪行,实则让人深恶痛绝。在
第三类: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穿插童年的生活经历, 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狗·猫·鼠》——文中选取了“猫”这一物象,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 人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嘲讽了“正人君子”散布的“流言”,表达了对猫 “尽情玩弄弱者”“到处嗥叫”“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作者追忆童年时救 养的一只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 的憎恨。
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
专题复习精讲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 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 示晚年时期,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 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 抄出来”的“回忆文”。全书共十篇,按思想内容可分为三类:
第二类:挖掘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阿长与〈山海经〉》——作者记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 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 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 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范爱农》——作者追叙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 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 又备受打击和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 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藤野先生》——作者在此文中记录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 活,叙述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 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以及没有 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表的阅读与欣赏
1.(2019·安顺中考)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

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请你根据右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

含义是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行业中),形成新的行业(经营)模式。

2.(2019·河北中考) 下面的两枚猴票图样,你喜欢哪一枚?请结合票面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1980年,黄永玉设计了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

时隔36年,黄永玉再次执笔,为丙申猴年设计了两枚猴票:左边这枚寓意为“捧桃献瑞”,右边这枚寓意为“合家欢乐”。

示例1:我喜欢左边这枚,票面中一只猴子一手攀住枝条,一手托着桃子,一条长尾巴缠在枝条上,画面活泼可爱,这枚猴票喻意为捧桃献瑞,是对健康长寿
的美好祝愿。

示例2:我喜欢右边这枚,票面中,一只大猴盘腿坐在中间,两手各抱着一只小猴,两只小猴亲吻着大猴,画面温馨祥和,这枚猴票寓意为合家欢乐,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3.(2019·河南中考)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

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

(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

①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
②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
③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

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示例1:数字化阅读有利有弊。

它有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但信息复杂,其中不良信息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

示例2:我们要合理利用数字化阅读。

既要用它来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
又要注意分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要影响学习和生活。

4.(2019·黄冈中考)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的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漫画内容:(示例)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漫画寓意:(示例)依靠诚信打造承诺。

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

5.(2019·娄底中考) 按要求作答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G8)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2019年G20峰会将于9月4—5日在我国杭州举行。

下图是G20峰会的徽标,请仔细读图,完成下面两道小题(1)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
答案:要素构成:2019年G20峰会会标图案,用20根
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G20 2019 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

(2)请说说该徽标的寓意
答案:寓意: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

同时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

图案中G20的“”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

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

(解析:图文标志题应先明确该标志使用的场合。

再认真观察标志的组成部分,分析该标志使用场所的主题。


6.(2019·连云港中考)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能超过6个字)
耐心等待(守株待“伐”)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示例1:鞭挞人们的贪婪和对自然无情的破坏;示例2: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7.(2019·苏州中考) 下表为某市二轮电动车实际使用量和车辆事故率的统计表,请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年份实际使用量车辆事故率
公安机关已登记车辆公安机关
未已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
已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
未已登记车辆
2014年 1.3万辆7.2万辆24.6万辆75.4万辆
2015年 2.1万辆10.7万辆15.1万辆84.9万辆
二轮电动车不论是否登记实际使用量均明显上升(二轮电动车未登记车辆总量及增量都要超过已登记车辆),在车辆事故率方面,公安机关已登记的车辆事故率明显下降,而未登记的车辆事故率明显上升。

(2)根据表格信息,请就如何降低二轮电动车车辆事故率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加强二轮电动车的登记管理。

8.(2019·宁夏中考)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①请根据画面拟一个标题。

春光好,正读书;与春天一起读书;春光明媚读书时;阳光三月好读书;沉醉在春光里。

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答案要求:画面内容完整;有情景;语言连贯生动。

9.(2019·青海中考)XX学校学生会邀请青海省著名作家井石先生于2019年6月26日下午14:00—17:30在学校礼堂举行“初中生与文学创作”专题讲座。

校学生会李明同学拟写了一则海报(见右图),准备在24日张贴。

请你在下列横线处补写出这则海报中缺少的三项主要内容。

⑴专题讲座:初中生与文学创作
⑵主讲人:青海省著名作家井石先生
⑶地点:学校礼堂
10.(2019·东营中考) 观察下面黎雄才的面作《驾云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示例一:画面由一棵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

画的主体是一棵高大的松树,树枝向一侧伸展,枝繁叶茂,四周云雾缭绕,远处是数座钻出云雾的山峰。

这松树仿佛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

而松树紧挨一方巨大的岩石,树干的下部隐入山石中,原来它能高驾于峰顶云端,源白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自强不息、进取向上的精神。

这幅画融主观与客观、静与动、自然与理趣于一体,构思不落窠臼,手法以形传神,具有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

示例二:画面由一棵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

这幅画主体是一棵松树,树枝向一侧伸展,仿佛是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

松树傍依一块巨石,将根扎到山石深处,大
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势。

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把松树烘托得更加坚韧和挺拔。

整幅画气韵生动,浑然一体,匠心独运,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发人深思。

11.(2019·山西中考)下面两张图来自美国哈佛大学。

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

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

(不少于20字)
“图一”理解:
同学一: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你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示例1:大脑犹如肌肉,锻炼越多收获也越多,当我们的大脑充满活动的思考和运作的时候,获得的快乐就越多;示例2:学习的动力来自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示例3:善于提出问题,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12.(2019·湖州中考) 家住湖州市中心的晓华(化名)同学,家里来了一位中美交流生汤姆。

晓华想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带汤姆出去游玩。

晓华的家长建议去三个地方(见下图),感受湖州的“山水清丽,文化悠远”。

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资料,帮助晓华设计“二日游”行程,并用文字表述出来。

要求:行程设计合理,有主题;语言表述简洁,有条理;120字左右。

湖笔博物馆南浔古镇德清莫干山
(湖州市中心)(市中心往东约35公里)(市中心往西南约70公里)
示例1:第一天.感受湖州悠远的文化。

早上去湖笔博物馆参观,了解湖笔传统的制作工艺与悠久的文化历史。

下午去南浔古镇,游览“小莲庄”等古迹,领略江南古镇的风貌。

当天返回。

笫二天,感受湖州“清丽山水”。

早上乘车去徳淸莫干山,感受“云、泉、竹”组成的“清凉世界”。

(行程安排也可以是笫一天晚上住宿在南浔。

)
示例2:笫一天,早上出发去德淸莫干山,感受“清丽山水”。

晚上住宿在莫干山,领略山顶独特的淸凉与美面的夜景。

笫二天,先游南浔古镇,感受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特有魅力;之后返回湖城,参观湖笔博物馆,了解有着悠久历史的湖笔文化。

(行程安排也可以是第一天下午前往南浔,并住宿在南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