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科技学院 建筑安全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设计名称:佳源•罗马都市18#柱模板施工方案学院: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班级:本12安工03班学号: ************名:**指导老师:**2015年12月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建筑安全工程》专业课的基础上,利用品茗建筑安全软件,针对佳源•罗马都市样板区18#楼建筑项目的建筑模板安全施工方案,开展施工安全方案设计。
通过本课程设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熟悉品茗建筑安全软件的使用,熟悉建筑施工安全方案的编制;通过查阅资料,完成调研报告,利用软件开展施工安全方案,作图、分析结果,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工程概况:1.建筑名称:佳源•罗马都市样板区18#楼2.建筑地点:湖南衡阳3.建设单位:湖南中库建恒置业有限公司4.建筑面积:6957.70m25.占地面积:395.78m26.建筑层数:17层7.建筑高度:51.25m8.建筑类别: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二级9.抗震设防烈度:非抗震设防区,不设防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10.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级: Ⅱ级三、设计的主要内容1、参观建筑工地(1天);2、查找与收集设计资料(2天);3、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1天);4、进行初步的设计计算(5天);5、报告的编制与修改(5天)。
四、课程设计要求1、完成时间:2周;2、要求每位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书一份,6000字及25页以上。
要求学生对所设计的内容必须概念准确,参数选择合理,符合设计手册与设计规范及相关参考书籍的要求,计算正确,计算书书写工整、清晰,文笔流畅。
设计合理,图表清晰,符合规范;3、设计电子版及打印纸质版均需上交,电子版文件名以“学号姓名”命名;4、可以小组形式进行方案讨论但要求独立完成报告书写。
五、主要参考资料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同挤大学出版社,2006年;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华北科技学院 《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一、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进行设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和工作流程,初步锻炼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实施方法,实现对学生从事技术工作的启蒙训练。
使学生掌握古斯塔夫(Gustav Purt)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并能对现有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
二、设计任务课程设计具体任务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的课程设计任务,应能满足如下教学要求: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3、了解与课题有关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任务,编写设计说明书,正确地反映设计的成果,正确地绘制技术图纸等;4、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5、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加强对安全法律法规的理解。
三、进度安排依照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1、建筑物调查:调查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及数量、建筑结构及材料、建筑面积、层数等相关情况(3天)2、分析计算:相关参数的取值及分析(2天)3、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进行计算(2天)4、撰写设计说明书:资料整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
(3天)四、考试办法课程设计的成绩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态度和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质量综合评定。
抄袭的设计报告者将按不及格处理。
考核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打分(使用百分制参照: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
五、主要内容本设计主要用古斯塔夫(Gustav Purt)方法进行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析。
建筑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安全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安全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消防设施及逃生通道的设置等。
2. 使学生了解建筑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理解各类建筑安全标准。
3. 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安全评估的基本方法,提高对建筑安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安全知识,对建筑项目进行安全评估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安全,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 激发学生对建筑安全工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3. 培养学生遵守建筑安全法规,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对建筑安全工程的认识尚浅。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案例为引导,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建筑安全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安全工程概述- 建筑安全工程的基本概念- 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国内外建筑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2. 建筑结构安全- 建筑结构类型及受力特点- 建筑结构安全性能指标- 建筑结构安全评估方法3. 消防安全- 建筑消防设施及其作用- 消防安全通道设置要求- 火灾应急预案与逃生技巧4. 建筑安全法律法规- 建筑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建筑安全标准及规范- 法律法规在建筑安全中的应用5. 建筑安全评估- 建筑安全评估的基本原则- 建筑安全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6. 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典型建筑安全事故案例- 实地考察:建筑安全设施现场教学- 小组讨论:建筑安全评估方法的运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16课时,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六个方面进行安排,每部分内容分配2-3课时,确保学生对建筑安全工程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建筑安全学课程设计

建筑安全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建筑安全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结构的安全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安全评估的方法,了解建筑安全防护措施的种类及作用。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建筑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建筑安全进行初步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运用建筑安全学原理,分析建筑事故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建筑安全防护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安全的重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科学,遵循法律法规的态度。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安全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可能对建筑安全知识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建筑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将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以下为详细的教学大纲及内容安排:1. 建筑安全学基本概念- 安全的定义与内涵- 建筑安全的分类与重要性- 教材第二章:建筑安全基本概念2. 建筑结构安全原理- 建筑结构受力分析- 建筑结构稳定性与强度- 教材第三章:建筑结构安全原理3. 建筑安全评估方法- 危险识别与风险评估- 建筑安全评估流程与方法- 教材第四章:建筑安全评估4. 建筑安全防护措施- 防火、防盗、防爆措施- 抗震、抗风、抗涝措施- 教材第五章:建筑安全防护措施5. 我国建筑安全法律法规- 建筑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建筑安全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第六章:建筑安全法律法规6. 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 建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小组合作进行建筑安全防护方案设计- 教材附录:案例分析及实践活动指导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建筑安全基本概念第二周:建筑结构安全原理第三周:建筑安全评估方法第四周:建筑安全防护措施第五周:我国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第六周: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建筑安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法规。
建筑安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煤矿安全课程设计学生姓名:罗雪松专业班级:安全141 指导教师:宫良伟、黄文祥实习时间:2015.12.28~2015.1.10 实习地点:校内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目录前言 (1)1鱼田堡煤矿概括 (2)1.1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自然地理 (3)1.3气候特征 (3)1.4地震 (3)1.5延伸范围确定 (3)1.6矿井生产概括 (3)2瓦斯储量计算、抽放瓦斯必要性论证 (5)2.1 煤层瓦斯储量 (5)2.2煤层瓦斯瓦抽放率和可抽放量 (5)2.3抽放必要性论证 (6)2.4抽放瓦斯的可行性 (7)3煤层瓦斯抽放方法设计 (8)3.1抽放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8)3.1.1 回采工作面本煤层瓦斯抽放 (9)3.1.2 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 (10)3.1.3 回采工作面高位抽放 (10)3.2抽放施工 (11)3.2.1抽放钻孔布置 (11)3.2.2 抽放钻孔参数确定 (12)3.3封孔方法 (13)3.3.1《设计规范》规定 (13)3.3.2抽放钻孔封孔方法的确定 (14)4.1矿井永久抽放系统 (15)4.2工作面瓦斯抽放设施的配置和布置 (15)4.3抽放管路的计算和选择 (16)5瓦斯泵选型 (17)5.1抽放系统管道阻力计算 (17)5.2瓦斯泵流量和压力计算 (18)5.3瓦斯泵选型确定 (19)5.4附属装置 (19)6 工作面瓦斯抽放安全技术措施 (21)6.1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21)6.2具体安全技术措施 (21)参考文献 (24)前言设计题目:《鱼田堡煤矿二采区4210工作面本煤层瓦斯抽放设计》鱼田堡煤矿不仅工作面满足瓦斯抽放条件,而且该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仅采用通风方法难以解决瓦斯超限问题,从而严重制约正常的生产能力;因此,为了减少和消除瓦斯威胁,保证安全生产,建立了井下瓦斯抽放系统,年抽放量可达几百万立方米。
本文介绍了该井田基本概况,计算了瓦斯的储量,对抽放瓦斯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同时陈述了其可行性。
建筑安全学课程设计

建筑安全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建筑安全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评价方法。
2. 学生能掌握建筑安全规范中关于建筑抗震、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的要求。
3. 学生了解建筑安全事故的案例,能分析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建筑安全学知识进行建筑结构安全分析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建筑安全规范进行建筑设计的初步审核,提出改进建议。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建筑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并提出预防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安全,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与建筑安全问题的讨论和分析。
3. 培养学生热爱建筑事业,树立为我国建筑安全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安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建筑安全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建筑安全学有一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建筑安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安全学基本原理:包括建筑结构稳定性、建筑抗震、建筑防火、建筑防盗等基础知识,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结构稳定性:介绍建筑结构受力分析、稳定性评价方法等。
- 建筑抗震:介绍地震对建筑的影响、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计原则等。
- 建筑防火:介绍建筑火灾的危害、防火设计原则、消防设施配置等。
- 建筑防盗:介绍建筑防盗设计原则、安全防范设施等。
2. 建筑安全规范:学习我国建筑安全相关规范,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抗震规范:学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了解规范要求及实际应用。
- 防火规范:学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了解防火要求及措施。
- 防盗规范:学习建筑防盗规范,了解防盗要求及措施。
教学楼安全课程设计

教学楼安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楼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安全行为习惯。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教学楼各类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自救方法,了解安全标志及其意义。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消防设备,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生命安全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的安全设施、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自救、安全标志的认识、以及基本的急救技能。
1.教学楼各类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自救方法。
3.安全标志的识别和意义。
4.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三、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内容,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安全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教学楼安全手册》。
2.参考书:相关的安全知识书籍。
3.多媒体资料: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的逃生自救视频。
4.实验设备:心肺复苏模拟人、止血包等急救设备。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效支持教学内容的开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占课程总分的30%,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作业将占课程总分的20%,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将占课程总分的50%,主要评估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所有的评估方式都将严格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大学建筑安全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建筑安全授课对象:建筑学相关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建筑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法规和标准,了解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别建筑安全隐患、制定安全措施和预防安全事故的能力。
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建筑安全概述1. 建筑安全的概念及重要性2. 建筑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原因分析3. 建筑安全法规和标准二、建筑安全管理制度1. 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体系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与验收三、建筑安全技术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技术2. 建筑消防技术3. 建筑抗震技术四、建筑安全事故处理1. 建筑安全事故处理程序2. 建筑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3. 建筑安全事故赔偿与责任追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建筑安全事故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建筑安全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
二、讲授新课1. 建筑安全概述- 讲解建筑安全的概念及重要性- 分析建筑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原因- 介绍建筑安全法规和标准2. 建筑安全管理制度- 介绍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讲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分析建筑工程安全检查与验收三、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建筑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提问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建筑安全的基本概念、法规和标准。
2. 分析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课1. 建筑安全技术措施- 讲解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技术- 介绍建筑消防技术- 分析建筑抗震技术2. 建筑安全事故处理- 讲解建筑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分析建筑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 介绍建筑安全事故赔偿与责任追究三、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建筑安全技术措施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处理建筑安全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程 结 业 报 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B104
机电安全技术课程总结
目录
0 前言.........................................................................................................................................2 1 绪论.........................................................................................................................................3 2 编制说明................................................................................................................................. 4 2.1 设置依据.......................................................................................................................4 2.2 现场情况.......................................................................................................................4 3 设计概况................................................................................................................................. 5 3.1 工程概况.......................................................................................................................5 3.2 施工工具.......................................................................................................................5 4 用电原则................................................................................................................................. 5 4.1 配电原则........................................................................................................................5 4.2 配电箱设置原则...........................................................................................................6 5 配电箱内电气装置的设置及原则......................................................................................... 6 5.1 电气装置的设置............................................................................................................6 5.2 电气装置的安装及操作程序.......................................................................................7 5.3 配电线路的敷设要求...................................................................................................8 6 现场用电负荷计算................................................................................................................. 8 6.1 变压器负荷....................................................................................................................8 7 接地保护和防雷保护........................................................................................................... 10 8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1 8.1 用电设施技术规定......................................................................................................11 8.2 用电操作技术规定......................................................................................................12 9 用电安全监控和消防制度................................................................................................... 13 10 备注..................................................................................................................................... 14 11 感想.....................................................................................................................................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第 3页共 16 页
临时施工用电设计
2 编制说明
2.1 设计依据
(1)为了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及建设部 JGJ46--2005 有关规范 编制本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2)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中的其它有关技术问题应遵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 或规程规定。
第 1页共 16 页
临时施工用电设计
前言
主要为了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展现出来, 实事求是。 以及贯彻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以使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用电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范,从而保障其使 用的安全性, 可靠性, 以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 本设计参照了 JGJ59—99 《建 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规范 本论文是讲解了施工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重点对临时用电的接零与接地原理作了 详细讲解,向读者展示了接地,TN-C 接零,TN-S 接零保护是怎样防止触电的,另外还 重点讲解了漏电保护器的原理,以及负荷的相关计算。 主要用到的知识有大二下学期学习的《电工学》以及大三上学期学习的《机电安全 技术》
2.2 现场情况
本工程施工用电电源引自建设单位提供的临时电源, 甲方已配备好二台 1000KVA 电 力变压器,电压为 380/220V。安装多台动力配电柜及计量装置。商务文化中心行政办 公业务用房主楼建筑高度 43.2 米;主楼地上 10 层,地下 1 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抗 震设防烈度 6 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层耐用年限 15 年;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其做法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下 100mm 厚素混凝土垫层上 刷三度 2mm 厚高分子防水涂料,30mm 厚海泡石保温砂浆,地下室外墙外侧防水采用三度 2mm 厚高分子防水涂料,贴 2×2 麻布片,外粉 20 厚 1∶2 水泥砂浆,分层抹平。室内 装饰主要做法:楼地面有花岗石、防滑地砖、耐磨漆地面、水泥楼地面、抛光地砖、复 合木地板等;墙面有乳胶漆、彩釉面砖等;顶棚有乳胶漆、铝合金方板和穿孔板、石膏 板吊顶等;工程分别采用木门、防火门、铝合金门窗;工程的外立面分别采用干挂石材 幕墙、玻璃幕墙。 配套用房工程建筑高度 23.85 米,地上 5 层,地下 1 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抗震 设防烈度 6 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层耐用年限 15 年;地 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其做法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下 100mm 厚素混凝土垫层上刷 三度 2mm 厚高分子防水涂料, 30mm 厚海泡石保温砂浆,地下室外墙外侧防水采用三度 2mm 厚高分子防水涂料,贴 2×2 麻布片,外粉 20 厚 1∶2 水泥砂浆,分层抹平。室内装饰 主要做法:楼地面有花岗石、防滑地砖、耐磨漆地面、水泥楼地面、抛光地砖、复合木 地板等;墙面有乳胶漆、彩釉面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