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在咯血中的应用
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的观察与护理

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的观察与护理咯血是指由于呼吸道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咳嗽时咳出带血的症状。
咯血时,患者的身体状态较差,需要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垂体后叶素作为一种常用的药物治疗咯血,在观察与护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能够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减少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
观察方面,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
护士可以观察患者的痰液颜色和性质,如果痰液带血量明显减少或消失,说明垂体后叶素的治疗有效。
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全身情况如面色、活动能力等。
如果发现患者有呼吸困难、心慌、出汗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在护理方面,护士要做好患者的精细护理。
首先,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清除痰液、吸痰等方式来保持呼吸道畅通。
其次,护士需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咯血时,患者的身体消耗较大,需要补充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此外,护士还需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按时、按量给予垂体后叶素,确保其疗效的实现。
同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对垂体后叶素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处理。
除了日常的观察和护理,护士还需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提供心理支持。
咯血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引起焦虑、恐惧等情绪。
护士可以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同时,护士还可以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垂体后叶素的治疗原理,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担忧。
总之,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的观察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准确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并及时提供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还需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提供心理支持。
通过综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咯血问题,促进其康复。
硝酸甘油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硝酸甘油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20-09-25T00:41:06.879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作者:王云江[导读] 目的:探究硝酸甘油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人民医院云南牟定 675500摘要:目的:探究硝酸甘油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择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治疗的对照组和硝酸甘油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3.33%(28/30),明显较对照组70.00%(21/3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硝酸甘油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荐。
关键词:硝酸甘油;垂体后叶素;支气管扩张;咯血;治疗效果支气管扩张在当前临床相对常见,多是因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所致,不少患者会合并咯血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死亡风险。
垂体后叶素是临床常用的首选性药物,但不少研究证实:该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妊娠期妇女并无法耐受[1]。
因此,临床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挽救患者生命、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本试验尝试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间收集到的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给予硝酸甘油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试验病例是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共计60例。
随机将上述病例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女比16:14,年龄35—70[平均(55.02±4.11)]岁。
观察组:男女比17:13,年龄33—72[平均(55.05±4.10)]岁。
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比价值较高。
垂体后叶素合用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疗效观察

te p t nt i t h mo tss h ai s e w h e py i.M e o s 6 pa e t r a d ml dvd d i t go p ,te e p rme tgo p: h t d 8 t ns wee rn o y iie n wo ru s h x ei n ru i
维普资讯
《 海南 医学 ) 0 8年第 1 20 9卷第 4 期
文 章编 号 :0 3 6 5 (0 8 0 — 0 2 0 1 0 - 3 0 2 0 )4 1— 2
论
著
垂体后叶素合用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疗效观察
饶理强, 王文峰 , 范怀周
( 东省汕 头潮 南民生 医院 , 东 汕头 5 5 4 ) 广 广 1 14
摘 要 目 的 评 价 垂体 后 叶 素 合 用 硝 酸甘 油 治 疗 咯 血 的 疗 效 。 方 法 8 6例 中 量 咯 血 患者 随 机 分 为 两组 , 对
照 组 : 用 垂 体 后 叶 素 治 疗 咯血 4 应 3例 : 疗 组 : 用 垂 体 后 叶素 加 硝 酸 甘 油 联 合 治 疗 咯 血 4 治 应 3例 ; 比分 析 其 疗 对 效 及不 良反应 。 果 结 在治疗 4 8小 时 后显 示 : 治疗 组 疗 效 明 显 比 对照 组 优越 , 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控 制 中 咯血 差 在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疗效观察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与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在疗效及副作用方面的优劣。
方法:治疗组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对照组单用垂体后叶素。
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和平均止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咯血的止血治疗中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明显优于单用垂体后叶素。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咯血【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025-01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大咯血可危及生命。
垂体后叶素是咯血药物治疗的首选,但因其副作用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前已有很多报道,用垂体后叶素加血管扩张剂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近几年我们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治疗组:87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6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8.7岁;其中支气管扩张45例,肺结核39例,肺癌3例;大咯血27例(一次咯血最多≥300ml或24h咯血≥500ml),中量咯血60例(100~300ml/24h)。
对照组:82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50.1岁;其中支气管扩张41例,肺结核37例,肺癌4例;大咯血25例,中量咯血57例。
两组病例均无高血压、冠心病、妊娠等垂体后叶素禁忌者。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垂体后叶素20单位、硝酸甘油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15滴/分持续静脉滴注。
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20单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15滴/分持续静脉滴注。
两组对大咯血者均先给垂体后叶素5单位加生理盐水30ml缓慢静注(>15分钟)。
两组均根据原发病相应给抗炎或抗痨及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
两组在咯血明显减少或仅痰中带血(<20ml/24h)后垂体后叶素减半使用,维持至咯血完全停止后2天。
垂体后叶素及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大咯血疗效对比

经减 少垂 体后叶素用药后好转 。B组 中未 出现不 良反应 。
3 讨 论
咯血是 由于有害 因子对肺 毛细 血管 的直接 损害 或通过 血 管活性物质的作 用使 毛 细血 管壁 的通 透 性所 致 , 可 由 于炎 也 症、 肿瘤或结核等病变侵蚀肺小血管壁 而引起 j 。咯血 的病因 多达 10多种 , 中最常见的 ( 0 可分 为 四大 类 ]①感 0 其 占9 %) : 染性疾病 : 如肺结核 、 支气管炎 、 支气管扩张症 、 肺炎 ( 肺脓 肿 ) 、
【 关键词 】 硝酸甘油 ; 垂体后 叶素 ; 咯血
大咯血威 胁患者生命健康 , 视为 内科 危急重症 。大咯血定 义 为一次咯血量 ≥10m 或 2 t5 0m _ 。因大 咯血会发 生 0 l 4h 0 ll > J 肺泡气体 交换 减少及血 流 动力学 情况 不稳定 , 亡率 较高 , 死 故 需要 立即进行处理 。我科 自 2 0 0 8年 1 月至 2 1 00年 8月 对 1 0 2 例大 咯血 患者分别单用垂 体后 叶素 及垂 体后 叶素联 合硝 酸甘 油治疗效果对 比。现报告如下 :
等。故有垂体后叶素应 用禁 忌而必 须用 垂体后 叶素 的患 者联
合硝酸甘油 以减轻其不 良反应 。 硝酸甘油可直接 松弛血 管平 滑肌 , 特别 是小 血管平 滑 肌。 使用后血管扩张 , 外周 阻力减少 , 回心血量减 少 J增加体 循环 , 血液滞留 , 内放血 ” 少入肺 血量 , “ 减 同时肺 小静脉 扩张减 轻肺 瘀血 , 从体循环与肺循环 的重新分配角度减少肺血量 , 减少破裂 血管血流而止血 。对合并 高血压病 、 冠心病 者有利 。将硝 酸甘
治疗均在 咯血 停 止 后减 少 垂 体 后 叶 素 用量 , 固 1~2 d后 巩 停药 。
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同时含服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42例临床观察

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同时含服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
大咯血42例临床观察
胡卫华;金龙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卷),期】2016(001)011
【摘要】目的:观察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同时含服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选取并发大咯血的各类肺结核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开通一条静脉通路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同时含服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减少垂体后叶素导致的不良反应。
【总页数】1页(P33-33)
【作者】胡卫华;金龙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500;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1
【相关文献】
1.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J], 张亮
2.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J], 吴德华;黄小忠;张喜;袁通其;胡妙云
3.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J], 张亮
4.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J], 王丹
5.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J], 鲁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为什么用垂体后叶素,有的时候加硝酸甘油

为什么用垂体后叶素,有的时候加硝酸甘油
垂体后叶素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药物,因其止血起效快,疗效显著,故有“内科止血钳”之称,垂体后叶素止血的作用机制是它可直接兴奋血管平滑肌,使肺小动脉、肺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肺循环血量,使肺循环血压降低,体循环血压升高,促使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止血;但不良反应也较多,可引起头晕、恶心、心悸、血压升高等,高血压、冠心病是其使用的禁忌证,因为它能使冠状血管等小动脉收缩,同时也能兴奋肠胃平滑肌等,故可出现心悸、头痛、血压升高、腹痛等不良反应;易诱发心绞痛、高血压等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硝酸甘油则可扩张容量血管,尤其能扩张外周小静脉,使回心血量有效减少,肺动脉压下降,从而起到止血作用;因此,垂体后叶素加硝酸酯类联合使用,利用两药主要作用部位的差异,优势互补,相互协同,既可收缩肺小动脉,降低肺静脉压,又可扩张外周小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肺动脉压,使止血效果更佳;同时硝酸甘油可减少垂体后叶素的不量反应,特别是其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血供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使心悸、胸闷、高血压等症状及并发症大大减少。
垂体我们一般250ml的液体加36u,控制滴速,一直续着,直到无咯血,但也要注意副作用,看患者能不能耐受,同时监测生命体证。
高血压患者禁用垂体,可用酚妥拉明,效果很好,250ml液体加20mg酚妥拉明。
咯血

咯血的治疗
1.垂体后叶素治疗法:(持续微量泵治疗:垂体后叶素注射液12U~24U,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至50mL,以每小时4mL~8mL维持泵入)
①与酚妥拉明联合用:垂体后叶素以0.1 U/(kg.h)同时加用酚妥
拉明以0.08 mg/min持续静脉滴注或酚妥拉敏
10-20mg+垂体后叶素 30-60u 加入葡萄糖
250ml静脉滴注,咯血停止后每日量1/3继续
用2-3天。
②与硝酸甘油联合用:首次垂体后叶素5-10u 静脉注射后,再将PPT+硝酸甘油5-10mg加入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维持。
③与普鲁卡因联合用:普鲁卡因0.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10滴/分。
注要用以PPT禁忌者,但有心脏病慎用
④与山莨菪碱联合用
⑤与氯丙嗪联合用:氯丙秦12.5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⑥与地塞米松联合用:垂体后叶素5u静脉注射后,再 PPT40u +氢可200mg+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2.雾化吸入治疗法:①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垂体后叶素6 U加生理盐水3 m 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4次,每次10~15分钟。
②蛇毒血凝酶雾化吸入;
③血凝酶雾化吸入:
3.其他治疗法:①山莨菪碱联合异烟肼雾化吸入治疗肺结核咯血
②垂体后叶素+硝苯地平+止血敏+强的松联用
③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
消心痛 10mg 3次/日或舌下含化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宜与(酚磺乙胺、氨甲环酸、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注射液和注射用蛇毒血凝酶)上述止血药物混合输注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垂 体后 叶素 硝 酸甘 油 联合 用药 咯 血
中大量咯血属于临床 中常见的紧急病症 , 一般 由呼吸系统疾病 、 循环 系统疾病 、 外 伤或是其 他全 身 性 因 素所 引起 。 随 着 临 床 医疗 的不 断 进 步 , 治疗 咯血 的方 案也逐渐 多样化口 】 。 目前 , 临床 常用垂 体 后 叶素进行治疗 , 但其禁忌症较多 , 易引起不 良反 应。 为进 一 步 提 高 治 疗 安 全 性 和 效 果 , 文 中采 取 垂 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咯血 , 效果 良好 。
Hale Waihona Puke ) ( 2 4 . 7 8
2 . 2 两组 患者 不 良反 应 情况 比较
在治疗 期 间 , 观
1 . 2 治疗 方法 对照组单纯使用垂体后 叶素注射 液展开治疗 , 将2 4 3 6 单位 的垂体后 叶素注射液融 人到5 0 mL 0 . 9 %氯 化钠 注射 液 中持续 泵 入 ; 观 察 组 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 , 加人量为 1 0 2 0 m g 融入 到5 0 m L O . 9 % 氯化钠注射 液中持续泵人 , 注射 过 程 中需 要 密 切 观察 患 者 的血 压 情 况 , 并 根 据 血压 状况 适 当 的调整 硝 酸甘 油的用 量 。 l _ 3 临床观察指标 ①对 比两组 的治疗有效 : 无效 : 治疗后4 8 小 时后 咯血量 未 见减 少 甚至 有所 增 加; 有效 : 治疗 后 4 8 小 时 患 者 的 咯血 量 减 少 到治 疗 前的2 6 %~ 6 5 %; 显效 : 治疗后 4 8 小 时患者的咯血量
丝型 丝 垂垫 观察组 4 0 4 ( 1 0 . O )
对照组 4 0 1 3 ( 3 2 . 5 )
墼 1 3 ( 3 2 . 5 )
l S ( 3 7 . 5 )
里垫 壹鏊圣 2 3 ( 5 7 . 5 ) 9 0 %
1 2 ( 3 o . O ) 6 7 . 5 %
作者单位 : 遵 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贵州遵义 5 6 3 0 0 0
察组有 5 例患者 出现了胸闷症状 , 5 例患者 出现心悸 症状 , l 1 例 患者 出现 了出汗 症状 , 7 例患 者 出现 腹痛 症状 , 8 例患 者 出现 了腹泻 症状 ; 对 照组 1 4 例 患者 出 现 了胸 闷症 状 、 l 3 例 患 者 出现 心 悸 症 状 , 1 2 例 患 者 出现 了出汗症状 , 1 5 例患者出现腹痛症状 , 6 例患者 出 现 了腹 泻症 状 。 可 见 两 组 出现 腹 泻 、 出 汗 的情 况 相近 ,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其他各 项 不 良反 应 相 比 , 差 异 存 在 明显 的统 计 学 意 义 ( P
1 资料与 方 法
减 少 到 治疗 前 的 2 5 %[ 有 效 率= ( 有效 + 显效 ) / 总人
数 ×1 0 0 %] 。 ②对 比治疗期 间两组不 良反应 的发生 率。 1 . 4 统计 学方法 数 据使用S P S S I 7 . 0 统计 学软件 对相关数据展开分析 , 计数资料以( , z , %) 形式表示 , 进行 卡方 ) 检验, 当J p <0 . 0 5 为差 异存 在 统计 学 意义。
・
5 8・
J 造 压 堂盟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在咯血中的应用
陈代 刚
【 中国分类号 】 R 5 7
【 摘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8 0 5 4 ( 2 0 1 7 ) 0 1 — 0 0 5 8 — 0 2
要】 目的: 对垂体后 叶素联合硝 酸甘油应 用于咯血 治疗的效果进行分 析。 方法 : 随机将 8 0 例咯 血 患者平均 分为 两组 : 对照组单 纯采取垂 体后 叶素进行 治疗 , 观察组接 受垂体后 叶素联合硝酸甘 油治疗。 对 比治疗 4 8 h 后两组 患者 的咯
血量减 少情 况即不 良反应情 况, 进 而评价联 合用 药的疗效 。 结果 : 观察纽 用药后 治疗有效率达到 了9 0 % ( 3 6 / 4 0),
对照组治疗有 效率为 6 7 . 5 %( 2 7 / 4 0), 组 间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尸 <0 . 0 5); 观察组 出现胸 闷、 心悸 、 腹痛等不 良 反 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 差异存在 统计学意义 ( 尸<0 . 0 5)。 结论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应用于咯血治疗
比性 。
从 治疗效 果 来看 , 观 察 组 用药后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 0 %( 3 6 / 4 0 ), 对照组治疗 有效率为6 7 . 5 % ( 2 7 / 4 0 ), 组间比较差异存在 明显的 统计学意义 ( 尸 <0 . 0 5 ) 。 见表 l 。 表1 两 组治疗 效 果 比较 例 ( %)
2 结 果
2 . 1 两组 治疗 效果 比较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1 4 年5 月一 2 0 1 6 年5 月 收治 的8 O 例咯血患者 , 随机分为两组 。 观察组 : 男2 8 例、 女1 2 例, 平均年 龄为( 5 6 . 5 - I - 6 . 5 , 中量咯血 2 5 例、 大量咯血 1 5 例, 发 病原 因: 肺部肿瘤 2 2 例、 肺 结 核 l O 例、 肺部支气管 扩张 8 例; 对 照组 : 男2 6 例、 女1 4 例, 平 均 年 龄 为( 5 7 . 2 ±7 . 4) 岁, 中量 咯 血 2 7 例、 大 量 咯血 1 3 例, 发病原 因: 肺 部肿瘤 l 9 例、 肺结核 8 例、 肺部支气管扩张 9 例, 肺脓肿 4 / 0 i ] 。 所有患者均 自愿 参 与本 组 研 究并 签 署 了知情 同意 书 。 对 比两 组 患者 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具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