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
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
承担者是巫现,传为神农时的《蜡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驱祸
祈福的咒语歌谣。

此外,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些作品,句
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

2.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西
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成了文学主要创作者,比如《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

民间歌谣经专人采集后演奏给天子听。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楚辞》和《诗经》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3.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
歌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南朝民歌,其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概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代表作品。

1. 古代诗歌(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

先秦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305篇诗歌,内容涉及各个方面的生活和社会。

《诗经》的特点是简洁明快,语言朴实,表达了人民的真实感受。

汉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代表作品有《九歌》、《离骚》等。

这些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丰富多样的意象和雄浑激昂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文化多元的影响,诗歌风格多样化,代表作品有《洛神赋》、《七步诗》等。

这些作品注重表达个人情感,探索人生哲理,形式上更加自由灵便。

2. 唐代诗歌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浮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

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唐代诗歌的特点是豪放奔放、雄浑激昂,形式上多样化。

杜甫的作品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李白的作品则以豪放奔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意象为特点,王之涣的作品则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

唐代诗歌的发展,不仅在形式上创造了新的可能性,而且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宋代诗歌宋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代表作家有苏轼、杨万里、辛弃疾等。

宋代诗歌的特点是婉约细腻、清新自然,注重描写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苏轼是宋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情感真挚而著称。

杨万里的作品则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辛弃疾的作品则以慷慨悲忿、豪情壮志为特点。

4. 元明清时期诗歌元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低谷时期,但也浮现了一些杰出的诗人,如关汉卿、马致远等。

明代的诗歌以陈维崧、杨慎、杨基等为代表,清代的诗歌以袁枚、纳兰性德等为代表。

明清时期的诗歌风格多样,有的注重形式和修辞,有的注重情感和思想。

这个时期的诗歌也受到了戏曲、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影响。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阶段。

1. 古代诗歌(先秦时期至唐代)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民间诗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尤其是在唐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元词和诗(宋代至元代)宋代是中国词的黄金时期,词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的短诗体。

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元代继承了宋代的词人传统,但也有所创新,以杨万里、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元代词人注重自然描写和社会批判。

3. 明清诗词(明代至清代)明代的诗歌注重文人雅致和宫廷风格,代表作家有文徵明、于谦等。

清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明清时期的词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代表作家有杨慎、纳兰性德等。

4. 近代诗歌(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诗歌的起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诗歌开始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倾向。

代表诗人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作品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诗歌(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诗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代表作家如毛泽东、艾青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继续传承传统的作家,如北岛、余光中等,也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作家,如海子、杨炼等。

总体而言,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不断演变和创新。

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的多元化创作,中国诗歌一直承载着诗人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悠久并具有独特的特色。

以下是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简要概括:
1. 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221年):先秦时期的诗歌多以祭祀、赞颂国君和歌颂爱情为主题,以《诗经》为代表。

2. 秦汉时期(221年-220年):秦汉时期的诗歌主题开始涉及社会现实和政治抒发,以“乐府”诗和“楚辞”为代表。

3.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豪放不羁为主题,以“乐府”诗、陶渊明和“绝句”为代表。

4. 唐代(618年-907年):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凝练、华丽、豪放为特点,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

5. 宋代(960年-1279年):宋代的诗歌开始注重内心感受和写景描写,以苏轼、杨万里、辛弃疾等为代表。

6. 元明清时期(1271年-1912年):元明清时期的诗歌以别具特色的格律诗和“词”为主,以李清照、辛弃疾、李白等为代表。

总体来说,中国诗歌经历了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和主题转变,却一直保持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1. 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爱情、自然等方面。

其中,以风、雅、颂三类最为著名,风格简洁明快,语言朴实自然。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乐府诗为主要形式,乐府诗是以音乐为伴奏的歌曲,内容多涉及政治、军事、生活等方面。

代表作品包括《陌上桑》、《木兰辞》等。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文人诗为代表的新体诗,注重个人感受和表达。

3. 唐宋元明清时期(公元618年-1912年)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唐代的诗歌以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等。

五言绝句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成为中国诗歌的经典形式。

宋代的诗歌则以七言绝句为主,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七言绝句在形式上更为宽松,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元代以后,诗歌的发展逐渐趋向于小令、曲子等民间诗歌形式。

4. 近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近现代时期的中国诗歌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创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民主和个性,形成了新诗运动。

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郭沫若等。

此后,中国诗歌在政治、社会、人文等方面都有了更为广泛的表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风格和流派并存。

总结: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可以概括为先秦时期的《诗经》、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以及近现代时期的新诗运动和多元化发展。

中国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世界文学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诗词发展历程

中国诗词发展历程

中国诗词发展历程
中国诗词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

以下是其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
1.先秦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诗词开始萌芽。

具体来说,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是《诗经》的收集范围。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诗词得到了拓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诗词逐渐从民间走向宫廷,并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挟书令》,使得文化得以传播,这也为诗词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诗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文人墨客们开始强调诗词的韵律和意境,使得诗词的艺术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这一时期的文人还开始尝试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使得诗词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4.隋唐五代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诗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唐诗在形式上讲究平仄和韵律,在内容上则涵盖了国家兴亡、历史沧桑、个人命运等多个方面。

同时,唐代的诗人还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如寓言、象征、讽刺等,使诗词的表达更加丰富和多样。

5.宋元明清时期: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相继出现,这些形式都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但都以诗词为基础。

宋词以其
婉约、柔美、抒情的风格而著名;元曲则以其明快、简洁、幽默的风格而受到欢迎;明清小说则以其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而引人入胜。

以上是对中国诗词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

诗歌的发展史

诗歌的发展史

诗歌的发展史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发展历程如下:1、历史演变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2、汉代的古体诗汉代时乐府诗形成。

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3、唐宋的近体诗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

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

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

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4、后期发展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5、明代的“复古”与革新明代初期,诗歌复兴,代表作家刘基、高启。

明朝中期,台阁体、前七子、后七子相继兴起,作品多为歌功颂德、复古、学习古人等。

明后期诗歌成就不高。

明朝词、曲成就不高。

6、清代的虚假“中兴”清朝诗歌作品、作者数量巨大,滥作之多,触目惊心,代表人物,乾隆帝。

后期有龚自珍等人,诗作不佳。

清代词作较多,有朱彝尊、纳兰性德等,作品很多,号称中兴。

然缺少佳作,内容无聊,境界不高。

7、近现代的虚大与危机近代诗歌初,沿习古制,但产生了黄遵宪等怪胎。

词作有王国维等,然作品不佳。

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诗兴起,即现代诗。

民国现代诗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诗,格调不高、不押韵、内容贫乏、矫揉造作。

新中国建立以后,诗歌创作一度陷于停滞。

1978年后,十年内朦胧诗大为盛行,代表人物北岛等。

20世纪开始以后,网络诗歌兴起,虽然水平错落,但是佳作频多。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起源于古代的歌谣和祭文,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诗歌。

下面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史概述:
1. 先秦诗歌: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221年),诗歌主要表现为歌颂帝王、神话传说、战争等,代表作品有《诗经》。

2. 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诗歌开始转向民间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和人民疾苦,代表作品有《陶渊明集》、《乐府诗集》等。

3. 唐诗:唐代(618-907年)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自然美、人文情感为主题,代表作品有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

4. 宋词: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诗歌的又一个高峰,宋词以清新、婉约为特色,代表作品有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

5. 元曲: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戏曲的鼎盛时期,元曲以抒情、讽刺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汉宫秋》、白朴的《西厢记》等。

6. 明清诗歌:明清时期(1368-1911年),诗歌风格多样,以明朝的文人为代表,以清朝的四大才子为代表。

明代有唐寅、杨慎等人,清代有纳兰性德、李渔等人。

7. 现代诗歌: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和文艺革命,现代诗歌不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代表作品有贺知章、胡适、徐志摩、艾青等人。

总之,中国诗歌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诗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 汉
汉乐府代表作:
《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中国第一叙事长诗) 乐府双璧 《木兰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 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 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 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 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 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 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 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黍 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元明清
明清:小说 戏曲
1.小说:明—《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金瓶梅》
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红楼梦》 2.戏曲:明—汤显祖:《牡丹亭》 清—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哀江南(《桃花扇》)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
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 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 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 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 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 照,剩一树柳弯腰。
象征诗派

(早期现代诗派)李金发 《弃妇》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
长染在游鸦之羽,
将同止于海啸之石上, 静听舟子之歌。

现实主义诗人 臧克家、艾青、田间
《老马》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二.宋词:
1.北宋:苏轼(豪放派) 柳永、秦观、朱淑真(婉约派) 2.南宋:辛弃疾(豪放派) 李清照(婉约派)
浣 溪 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 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近代
现代诗歌(新诗)
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 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 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以打破旧体 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 诗。

自由诗派 郭沫若《女神》——日暮的婚筵
夕阳,笼在蔷薇花色的纱罗中 , 如象满月一轮,寂然有所思索。 恋着她的海水也故意装出个平静的样儿, 可他嫩绿的绢衣却遮不过他心中的激动。 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笑语娟娟地, 在枯草原中替他们准备着结欢的婚筵。 新嫁娘最后涨红了她丰满的面庞儿, 被她最心爱的情郎拥抱着去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元明清
元明清的诗歌一直在发展但占主导地 位的是其它的文学体裁: 元曲四大家: ①关汉卿 ②白 朴 ③马致远 ④郑光祖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二、“竹林七贤”
三、东晋:陶渊明----田园诗
四、南北朝:谢灵运----山水诗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陶渊明《归园田 居》等作品,语言朴 素自然,充满了对田 园生活的热爱、对污 浊社会现实的憎恶, 给人以含蓄隽永、意 境醇美的享受。
中国诗歌 发展历程
古体诗(古风)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唐以前诗歌及唐以后诗人仿作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
词(五代宋)
散曲
曲(元)
剧曲
上 古
诗歌的起源
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
一种文学样式。最早的诗歌创作是
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
以不依赖文字。
先 秦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
楚辞——浪漫主义源头
内容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 兴(起兴) 艺术形式:句式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离骚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 又重之以修能: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扈江离与辟芷兮: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 纫秋兰以为佩: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汩余若将不及兮: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 恐年岁之不吾与: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朝搴阰之木兰兮:早晨我在山坡采集木兰, 夕揽洲之宿莽: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 春与秋其代序:四季更相代替变化有常。 惟草木之零落兮: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 恐美人之迟暮:害怕君王逐渐衰老。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 何不改此度: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河为竭,冬 雷震震,夏雨雪,天地 合,乃敢与君绝!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魏晋南北朝
一、“建安风骨”: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建安七子”

新月诗派(闻一多、徐志摩) 死水 闻一多
格律诗派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出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元曲四大悲剧:
①关汉卿《窦娥冤》②白朴《梧桐雨》 ③马致远《汉宫秋》④纪君祥《赵氏孤儿》
长亭送别(《西厢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 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辶 屯)辶屯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却告 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 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 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现代诗派
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林庚、废名 《距离的组织》卞之琳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2.盛

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王昌龄、高适、岑参
3.中
4.晚
唐:元白、韩孟
唐:李商隐、杜牧
五代十国
帝王词人——李煜 花间派————温庭筠、韦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 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南唐】李煜《相见欢》
宋 代
一.宋诗:
1.北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2.南宋:陆游、文天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 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 边塞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唐 朝
1.初 唐
初唐四杰: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 贺知章 陈子昂 张若虚
综上所述,中国诗词歌曲均源于民间, 它们虽然各自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 程,各有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血脉相 通,都是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情感。
而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大致是:
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
衍至清末,梁起超等人倡导的“诗 界革命”,又预示着新的诗歌体式即将 形成。五四新文学运动如星如日的光芒 已经照亮了现代新诗的“诗国天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