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1. 背景和起因:
- 发生时间:1851年-1864年,持续了14年之久。
- 发生地点: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
- 起因:基于基督教教义的怀疑和反思,加上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
2. 领导人和组织:
- 主要领导人: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杨秀清、韦昌辉等。
- 组织体系:建立"天朝"政权,模拟清王朝体制。
3. 发展过程:
- 拱卫起义(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开端。
- 攻占南京(1853年):建立"天朝"都城。
- 广阔疆土(1856年):疆土最大时横跨16个省。
- 江南基地(1860年后):后期仅存江南地区。
4. 影响和结果:
- 造成了大规模的流离失所、民间伤亡。
- 加剧了清朝中央集权的削弱。
- 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西方列强武力介入埋下伏笔。
- 最终在1864年被清军彻底剿灭。
5. 历史评价:
- 具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
- 具有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色彩。
- 带有一定的农民起义和宗教运动性质。
太平天国的名词解释

太平天国的名词解释太平天国(18511864),也被称为“太平军”或“穆斯林天国”,是以中国清朝为背景,并延续约十八个世纪的中国古代政权秩序的一次民族起义政权。
1851年,出自湖南洞庭湖畔洪秀全率领以农民军队为主体的武装力量,发动了此次农民反抗军事政权的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乱产太平军(太平天国)的起义运动,最终在1864年底被清廷政权终结。
太平天国在起义之初拥有很强的民族精神,以“天下太平”为方针,旨在维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反抗清政府的压迫,改善民生,实现民族解放。
太平天国一方面使用暴力要求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也采取具有改革性的措施,如实行租税免除,取消官吏特权,及对地主阶级进行官府管理,其主要目的是要摆脱统治者的暴政,维护农民的权利,使人们的生活受到保护和改善。
大规模的太平军起义使清政府陷入严重的困境。
清政府担心太平军将背离传统的政治与社会制度,决定继续采取武力行动以压制农民起义运动,并动用了大量的官兵来平息。
最终,清廷政府得以在1864年10月击败太平军,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势力,结束了这场十三年之久的民族起义政权。
虽然太平天国未能圆满成功,但其旨在维护农民百姓的利益,反抗暴政的起义运动引发了很大的震动,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的宗旨体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精神的发展趋势,启迪了清朝末代帝王开展改革的思想,为近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此外,太平天国的建立及其起义运动也催生了许多当代的社会改革思想,推动了中国人民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进程。
太平天国虽然已不复存在,但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衰败,其起义运动及其宗旨,都为推动中国人民向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中国历史发展留下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近代史太平天国

近代史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总况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50年末至1851年 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 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 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 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1872年,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囯 旗号作战的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因清朝推行薙 发易服,太平天囯均不剃发、不结辫,披头散发,故太平军一众均被称作“长 毛”。
对太平天国性质的争议
第一种,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如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 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太平天国期间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 生活中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而“参加太平天国 运动的群众是旧式农民战争中的群众。”因此,“太平天国是旧式农 民革命的顶峰。”[18-19]
第二种,认为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如郭毅生在《略论太平天国革 命的性质》一文中提出:“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 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 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 和骨干。”如“杨秀清、萧朝贵、秦日昌等人便是无产阶级分子杰出 代表”(此等人作者认为属于市民等级,编者注)。“因此,就不能 不使得太平天国革命具有了迥异于以往单纯农民战争的许多特点,其 中如政治纲领中提出的平等观念,否定专制神权和专制政权的思想, 便带有较为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太平天国

简介
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由洪秀全建立的 平天国是清朝后期, 政权,前身为1843年创立的“拜上帝会” 1843年创立的 政权,前身为1843年创立的“拜上帝会”。 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 1853年建都天京 年成立太平天国, 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1853年建都天京 今南京),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 ),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 (今南京),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至 1864年天京陷落止 存在14 年天京陷落止, 14年 1864年天京陷落止,存在14年。
失败原因
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 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 局限性: 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 的代表,不是先进阶级, 的代表,不是先进阶级,不能领导 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 科学革命纲领的指导, 科学革命纲领的指导,再加上反动 势力的强大,失败成为历史的必然。 势力的强大,失败成为历史的必然。
By Roach!!
天国创建者及思想 天王” 天王”。道光 科举不中, 科举不中,遂吸取 教义中的平等思想, 教义中的平等思想, ,撰《原道救 ,主张建立远 盛世。 ”盛世。
人物简介——石达开
石达开( 石达开(1831年- 年 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 小名亚达, 年),小名亚达 石敢当,广西贵县人, 石敢当,广西贵县人,太平 天国名将, 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 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 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 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 六岁“被访出山” 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 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 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 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 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有 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 转战过的大在全盛时期的兵力超 过一百万人,实力雄厚, 过一百万人,实力雄厚,但天京 变乱后,逐渐走向灭亡。最终, 变乱后,逐渐走向灭亡。最终, 太平天国因统治日益腐化和清政 府与列强的镇压而覆灭。 府与列强的镇压而覆灭。
太平天国介绍

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
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而且它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和水平还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不少先例,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
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1872年4月,石达开余部李文彩部在贵州大塘覆灭,这是最后一支可以查证的使用太平天国旗号的反清武装,理论上是最后一支太平军。
不少学者认为,应以李文彩部的覆灭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标志。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中国历史政权)编辑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囯”字内为“王”字),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1] 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2]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
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而且它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和水平还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不少先例,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
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3]中文名称太平天国英文名称Taiping Kingdom of Heaven 简称天朝所属洲亚洲首都天京(南京)主要城市九江、安庆、扬州、镇江官方语言汉语(客家语)货币初为“通宝”其余称为“圣宝”时区东八区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国家领袖天王:洪秀全主要民族汉族、壮族主要宗教拜上帝会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公里(1854年)[4] 军事制度参考太平天国兵制行省制度参考太平天国行政区服饰制度参考太平天国衣冠服饰宗教制度参考太平天国宗教行政机构参考太平天国官制历法制度天历目录1 名称2 历史▪兴起原因▪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出师北伐▪西征及天京解围▪天京事变▪翼王西征▪东征与清军反击▪天京陷落与败亡▪余部战斗3 疆域4 政治▪君权与神权的结合▪政治纲领▪爵位表▪玉玺▪理论纲领▪保举与黜陟▪教育与司法5 军事6 外交7 经济▪圣库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发行货币▪物资分配8 文化▪衣冠▪节日▪历法▪建筑▪书籍9 历史功绩10 重要影响11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其他原因12 历史评价▪名人评价▪国民党评价▪大陆评价13 历史教训14 后世纪念15 艺术作品名称编辑太平天国或称太平天囯,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太平天国简介

太平天国简介
“天”字的两横上长下短;“国”字写作“囯”内为“王”字),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国、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经过多年传播拜上帝教,在广西金田村组织团营,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
太平天国武装力量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
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
1872年5月12日(同治十一年四月初六日),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国旗号作战的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囯”字内为“王”字),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
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而且它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和水平还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不少先例,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
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清朝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统治者腐朽、剥削严重; 统治者腐朽、剥削严重;外来侵略 者导致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阶级矛 盾,外国侵略者破坏了中国长期的 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使得矛盾升 级 外部原因:鸦片战争的推动。 外部原因:鸦片战争的推动。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直接原因:
均 匀
原 则 : 凡 天 下 田 , 天 下
的 《 天 朝 田 亩 制 度
颁 布 了 以 解 决 土 地 问 题 为 中 心
一 八 五 三 年 , 太 平 天 国 制 定 并
地
BACK
洪 仁
《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 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 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 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 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 主义性质。 主义性质。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 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 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 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 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 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 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 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 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 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 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 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 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它的主张反映 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如何正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 如何正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 1. 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反外侵 反封建主义的同时, 2.受到西方影响,从拜上帝教创立, 2.受到西方影响,从拜上帝教创立,到洪仁 受到西方影响 资政新篇》 轩《资政新篇》,太平天国领袖们不自觉的学习 西方 3.主张与西方平等往来,发展正常贸易关系, 3.主张与西方平等往来,发展正常贸易关系, 主张与西方平等往来 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强调不允许外国干涉中 国内政。 国内政。 4. 面临敌人是中外反动势力 5.太平天国运动在世界史上属于“ 5.太平天国运动在世界史上属于“亚洲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在世界史上属于 风 然 屏 障 , 可 以 控 制 长 江 中 游
定 都 天 京
.
地 理 位 置 : 南 京 处 于 长 江 下 游 ,
天 京 地 图
击破洋枪队
洪秀全改 南京为天 京,定都 天京
9月,攻占永安后, 月 攻占永安后, 各自封王, 各自封王 1851年初,洪,初步 年初, 年初 奠定了太平天国 秀全起义 政权的基础。 政权的基础。
文 化 中 心 。
都 之 一 。 是 著 名 的 政 治 、 经 济 、 历 史 上 : 南 京 是 著 名 的 六 朝 古
支 持
中 国 经 济 最 发 达 地 区 , 提 供 物 质 经 济 上 : 长 江 中 下 游 , 是 当 时
革 命 政 权
集 中 革 命 力 量 形 成 对 清 朝 对 峙 的 政 治 上 : 建 立 相 对 稳 定 根 据 地 ;
一 八 五 九 年 , 为 了 振 兴 太 平 天 国 ,
环 提 出 《资 政 新 篇
BACK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主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狭义性、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狭义性、保守 思想比较落后; 性、思想比较落后;战略错误 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运动
不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基本纲领,解决土地问题 是太平天国基本纲领, 提出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提出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重新分配土地原则和平分土地。 重新分配土地原则和平分土地 。 试图建 立一个理想社会。 立一个理想社会。 革命性:反映出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 革命性: 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空想性:并没有真正实行。( )没有 空想性:并没有真正实行。(1) 。( 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 ) 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2)绝对平分 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无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