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生平简介
太平天国为何定都南京:杨秀清用天父下凡排异己

太平天国为何定都南京:杨秀清用天父下凡排异己160年前,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反清第一人”的农民领袖洪秀全在发动推翻清朝统治的农民起义后,率领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粉碎清军的围追堵截,于1853年3月19日打到南京,击溃清军,冲进南京城,直扑两江总督衙门,杀死了两江总督陆建瀛,占领了南京。
洪秀全乘坐黄轿进入南京城时,受到南京市民的热烈欢迎。
3月29日,洪秀全将南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改名为“天京”。
太平天国为何没有乘胜追击,向北进攻,直捣北京抑或定都中原,而是在南京驻足扎根呢?笔者在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太平天国史料中找到了答案。
当时太平军取得中国的半壁江山后,是继续北上占领中原地区,还是直捣北京,或者在南京定都,在太平天国的主要领袖中是存在分歧的。
坚持建都南京的是杨秀清和李秀成。
杨秀清在全州时,“已有窥窜江宁之计”(江宁即南京),当出广西入湖南时,太平军中有些人产生了回老家的念头,他力排众议称:“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去,循江而东,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拢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已……”入武昌后,杨秀清“觊觎江浙财富之区,欲由长江迳取江宁为巢穴,争论不绝。
秀清遂托天父下凡令直犯江南”。
太平天国史料中李秀成的供状写道:“攻破南京之时,水面舟只万余,各尽载满粮食,此时天王与东王尚欲分兵镇守江南,欲取河南为业。
后有一老年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解救。
今得江南,有长江之险,又有舟只万千,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尚不立都,而往河南也’‘河南虽系中州之地,只称稳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之’。
”洪秀全在进入湖南时尚且表示赞同杨秀清“专意金陵”的主张,进入武昌后,却在去河南还是下金陵的问题上开始动摇。
此时,一个江浙名士力荐洪秀全定都南京,《太平天国史实日志》上写道:“钱江,浙江人也,素负胆略,博学多才,林则徐总督两粤时,在幕府甚见器重,后林则徐被贬,他也失意回原籍。
东王——杨秀全

❖ 他因洪秀全虐待女官,便假托天父传言,要打洪 40大板,吓得洪跪地求饶方才罢休
❖ 杨秀清伪托“天父下凡” 。每次下凡,不论白 天黑夜,从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始,直至天王洪 秀全都在被传召之列,都要到场跪听“天父”圣 旨。
“天父下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特权
功绩的卓越
逼封“万岁” 太平天国内部混乱
韦昌辉在9月1日到天 京,与燕王秦日纲在夜 间入城,2日凌晨突袭 东王府,杨秀清、其家 人及大量东王部属被杀。
史称“天京事变”
❖ (一)动员人民,“诛 妖”“讨胡”
❖ (二)审时度势,抉择 战略
❖
❖ (三)设立“营规”, 强化军纪
❖ (一)居功自傲,飞扬 跋扈
❖ (二)逼封“万岁”, 图谋篡位
东 王杨
秀 清
❖ 杨秀清早年生活困苦,一早 加入拜上帝会。
❖ 原因:1848年春,拜上帝会 的领导人之一冯云山被清朝 官府禁锢,洪秀全前往广州 营救。当时会内人心不稳, 杨秀清假装“天父下凡” (降乩)安抚信众。
❖ 结果:事后冯云山获释,洪 秀全回到广西后承认杨秀清 可以“代天父传言”,从此 杨便进入拜上帝会领导层。
早 年
❖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在1854年封杨秀清为正 军师,同年封杨为东王,其他四王皆归东王 节制。自从南王冯云山及西王肖朝贵相继战 死后,权力更加集中在杨秀清一人身上。
从金田村到武昌,从武昌到南京,一直到太平军第一次击垮清朝的江南、 江北大营,这位东王绝对是太平天国实际意义上的全局指挥者。
天王虽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 是一个虚君,实际权力在正军师东王杨秀 清手上。杨秀清不识字,由东殿官吏协助 处理文书,由杨负责决定。虽然军政命令 在形式上要由军师奏请天王降旨,实际上 由杨秀清决定,天王从不否决。
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介绍

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介绍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东王:杨秀清 (1823~1856)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西王:萧朝贵(~1852)萧朝贵曾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
朝贵娶黄氏女宣娇为妻。
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与秀清为兄妹辈。
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
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南王:冯云山(1815~1852)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
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北王:韦昌辉(1826-1856)韦昌辉经冯云山启发加入拜上帝会,并奉命在家开炉打铁,明则制造农具,暗中制造武器,准备起义。
1851年3月,洪秀全登极,韦昌辉被封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是五军主将之一,永安封王时,又被褒封为北王。
冯云山、萧朝贵分别在全州、长沙牺牲后,韦昌辉的地位自然上升,仅次于洪、杨、居第三位。
翼王:石达开(1831-1863)石达开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
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军主要将领之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
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
杨秀清为什么会被人轻易诛杀 到底是谁出卖了他

杨秀清为什么会被人轻易诛杀到底是谁出卖了他本文导读:太平天国的衰落是,起点在于天京事变。
事变后,东王杨秀清被诛,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从此以后,太平天国一蹶不振。
后虽有李秀成,陈玉成等后起之秀,但再也回不到当年的巅峰。
在天京事变之前,东王杨秀清的权势可以说是达到极致,即便是天王洪秀全也不能撼动其地位。
然而,掌管天下军政大权,统领天京防务的东王,却被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带着三千士兵就灭掉了,这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从普通教众到天国军师杨秀清是最早加入拜上帝会的一批人,但那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徒。
创始人之一冯云山在桂平因带领会众捣毁庙宇入狱,洪秀全不得不返回广州进行营救。
就在这时,拜上帝会突然受到当时地主阶级的迫害,由于首脑人物洪秀全、冯云山等均不在会中,不少教众开始动摇,人心不稳。
杨秀清见状,利用当地迷信的降童巫术,装成神灵附体的样子,代天父传达圣旨(天父即上帝,洪秀全为上帝次子,耶稣为长子即为天兄),终于使拜上帝会稳定了下来,与杨秀清一起的,还有萧朝贵,也是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者之一。
当洪秀全救出冯云山返回广西后,他知道杨秀清是旁门左道,但发现这种方式能够在群众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认为刚好可以利用。
于是乎,杨秀清在拜上帝会中取得了代天父传达圣旨的特殊地位,成为了整个拜上帝会的领导者之一。
洪秀全虽为天父次子,但是却无法与天父直接沟通,因而似杨秀清这样的能够与天父沟通的人,地位自然与众不同。
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确实很有效,在后来的金田起义中,杨秀清多次利用天父下凡来组织对抗清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自封为天王,杨秀清被封为军师。
不过,由于杨秀清可以代天父传旨,冯云山可以代天兄传旨(后被萧朝贵取代),因此权力极大。
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用天兄的旨意命令洪秀全、冯云山“避吉”,因而,军师的权力集中在杨秀清和萧朝贵手中,而冯云山只是有一个副军师的虚衔。
永安封王,权倾朝野1851年,太平军攻克永安。
太平天国的传说 民间故事

太平天国的传说民间故事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农民起义政权,它在19世纪中叶存在于
中国的南方,时间跨度大约是1851年到1864年。
关于太平天国的传说和
民间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洪秀全托梦:洪秀全在创立太平天国之前,据说曾受到上帝的启示,上帝告诉他要消灭清朝,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
洪秀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信仰基础。
2. 石达开的智慧: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以智慧和英勇著称。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次战斗中,石达开利用智谋击败了敌人,使得太平天国的军队能够继续前进。
3. 杨秀清的神奇预言:杨秀清在太平天国内部有着很高的声望,他被认为有神灵附身,能够预言未来。
有一个故事说,他在一次战斗前预言了清军的动向,使太平天国能够成功防御。
这些故事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人民对于平等、正义和智慧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对于清朝腐败和压迫的不满。
这些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很长时间,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讲述。
东王杨秀清介绍

1823年(道光三年),杨秀清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5岁丧父,9岁丧母,由伯父杨庆善抚养成人。
从小种山烧灰,未曾上学,识字不多。
但好交游,广结识,富智谋,在平隘山区颇有“人缘”和影响。
19世纪40年代中期,洪秀全、冯云山到广西宣传拜上帝会教义。
1846年,杨秀清结识了冯云山,参加了拜上帝会,并很快接受了密谋造反的思想,他积极联络和组织群众,使紫荆山区拜上帝会众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他也就成为这一带拜上帝会的首领。
1847年冬,洪秀全、冯云山在桂平带领会众捣毁庙宇,引起了地主豪绅的不满,并以“聚众谋反”的罪名将冯云山扭送县衙。
洪秀全为了营救冯云山也返回广东。
拜上帝会群龙无首,失去领导。
这时,足智多谋的杨秀清挺身而出,并开始以“神灵附体"的方式,伪称天父下凡嘱托传言,从而巩固了拜上帝会,并使会众激增到万余人。
从此,杨秀清在拜上帝会内部,取得了代上帝传言的特殊地位。
不久,冯云山获释,洪秀全返回广西,拜上帝会形成了以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6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他们在广西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清起义的鼓舞下,也积极准备发动起义。
1850年夏,洪秀全下达“团营”命令,通知各地拜上帝会众到桂平金田村集中。
金田村的韦昌辉家成了起义的大本营。
12月,自平南前来会合的拜上帝会众受到清军和地主武装的阻拦,杨秀清自金田派人救援,在思旺毙敌50余人,取得了首次作战的胜利。
1851年(咸丰元年)1月初,各地拜上帝会众齐集金田村,并于11日(当日是农历庚戌年十二月初十,为洪秀全的生日)庆祝团营起义成功。
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正式宣布建立太平天国。
同时建立五军主将制度,以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
在金田起义之后的半年内,杨秀清肩负著编组和指挥太平军的重任,与前来镇压的清军转战在桂平、武宣、象州、平南等地。
由于清军越聚越多,围困越来越紧,便决定突出重围以摆脱清军。
杨秀清(太平天国东王)

杨秀清(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
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
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害,家人僚属几无幸免。
少经磨难1823年,杨秀清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杨亚齐,母亲古氏。
他5岁丧父,9岁丧母,由伯父杨庆善抚养成人。
杨秀清成年后,由于没有田地耕种,他只能以种山烧炭为业,经常要翻山越岭去卖煤炭,承受着商人的剥削,换回一升半斗米,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这样的出身环境让杨秀清成为一个深谙世故、善于交游的人,未曾上过学、识字也不多的他,在家乡紫荆山一带颇有人缘。
闻教入会1843年,广东花县的洪秀全和冯云山创立了拜上帝会,开始在广东、广西两省传播教义。
1845年,冯云山在寻找一处秘密活动基地过程中,看中了紫荆山区,他以塾师的身份融入这里,开始宣传教义。
1846年,在冯云山的影响下,杨秀清加入拜上帝会。
起初,杨秀清只是普通成员,还未站到反清斗争的前列。
1847年2月底,冯云山在桂平因带领会众捣毁庙宇入狱,洪秀全返回广州营救。
在这当口,拜上帝会突然受到地主势力的破孩,会中又陷於没有首脑主持的瘫痪状态,人心动摇。
这时,杨秀清站了出来,通过利用当地迷信的降童巫术,他伪装成“神灵附体”的样子,代表天父传达圣旨,从而巩固了拜上帝会。
冯云山出狱后,与洪秀全返回广西。
虽然他们知道杨秀清伪装天父下凡是左道巫术,但看见在群众中起了这样大的作用,认为正可以利用。
于是,杨秀清在拜上帝会内部,正式取得了代天父传旨的特殊地位,并一跃成为拜上帝会的领导者之一。
金田起义1850年年底,洪秀全和冯云山在花洲山人村部署起义工作,下达团营令,要求各地拜上帝会员变卖田产到金田集中,并将团营指挥部设在金田村,由杨秀清、萧朝贵和石达开主持。
杨秀清韦昌辉,汉族客家人,原名志正

杨秀清韦昌辉,汉族客家人,原名志正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韦昌辉。
韦昌辉。
汉族客家人。
原名志正。
又名正。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
祖籍广东南海县。
明末清初。
其先祖迁广西。
定居桂平金田村。
他家资富有。
少曾读书。
知文义。
有才华。
遇事能见机应变。
道光二十八年入拜上帝会。
不久成为中坚。
与洪秀全。
冯云山结为兄弟。
称天父第五子。
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
领右军主将。
官封北王。
称六千岁。
地位次于天王洪秀全。
东王杨秀清。
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
中文名,韦昌辉。
别名,韦志正。
韦正。
国籍,太平天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23年。
逝世日期,1856年。
职业,太平天国北王。
信仰,拜上帝会。
主要成就,金田起义。
重要事件,天京之变。
诛杀杨秀清。
祖籍,广东南海县。
人物生平。
韦昌辉生于1826年。
家境丰饶。
但“人少无功名。
有钱无势”。
常受当地大户的欺侮与讹索。
激起了他反抗清朝统治的情绪。
1848年10月。
冯云山出狱回紫荆山。
路经金田。
借宿韦家。
与韦昌辉交谈甚为投合。
韦昌辉便加入拜上帝教。
金田组织团营时。
韦昌辉尽献家财。
率全家参加了团营。
并在他家秘密“开炉火打刀枪。
共除妖魔”。
为起义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金田起义后。
他参加各项军事和政治的指挥活动。
在太平军和群众中影响颇大。
以致清朝官府一度把他当作是“逆首”。
在不少奏折和上谕中竟把他的地位置于洪秀全之上。
1851年先封右军主将。
不久封后护又副军师。
12月。
太平军在永安进行了封王建制。
韦昌辉被封为北王。
六千岁。
在此后太平军出广西。
入两湖。
下两江。
克南京的过程中。
韦昌辉也建有战功。
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牺牲后。
韦昌辉与石达开成为洪秀全。
杨秀清的主要助手。
建都天京后。
韦昌辉主管日常政事与卫戌任务。
当时定制。
各方军务必先“禀”韦昌辉。
“禀报”石达开。
然后“禀奏”杨秀清裁决。
韦昌辉仅位列杨秀清下一等。
咸丰三年三月中旬。
太平天国定都后不久。
英国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文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生平简介
杨秀清,原名杨嗣龙。
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早年的时候家境贫寒,因此不曾读过多少书,也不怎么识字,但是他交游广阔倒是有着不错的人缘,如果没有“拜上帝会”的出现,杨秀清可能也就这样在各种压迫下这么艰苦的度过他这一生了,然而“拜上帝会”彻底改变了杨秀清的一生。
在1843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建立了拜上帝会,后来拜上帝会发展到了杨秀清所在的地方,杨秀清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起初杨秀清只是一个小喽喽。
直到1847年的时候,冯云山因为广州地主阶级的迫害,被捕入狱,洪秀全也回了广州救冯云山,这时候,当地的地主阶级开始打压“拜上帝会”,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拜上帝会”人心浮动,陷入到危机之中,这时,杨秀清机智的站了出来,宣称自己可以招来天父下凡,从而稳定了“拜上帝会”的军心,还使得入会人数大增。
等到后来洪秀全等人回来之后,虽然知道杨秀清是假装的,但是奈何杨秀清大势已成,而且这对于整个组织也有着好处就承认了他的地位,自此杨秀清一跃成为“拜上帝会”的一大首脑。
后来随着势力的扩张,杨秀清的权力也在不断的增大,在太平天国成立之后,杨秀清被封为军师,又在封王的时候,杨被封为东王,并且总领太平天国大军。
后来太平天国攻下南京,定都在此之后,杨秀清依旧手握重兵,他先是指挥大军兵分两路,一支部队北上讨伐京师,但是因为孤立无援,全军覆没了。
另一支部队向西征讨湘潭一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后来到了1856年的时候,杨秀清孤注一掷,指挥大军连下江北、江南两座清军大营,一时之间风头大劲,声势已经不在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之下。
这时的杨秀清已经不满足于位居人下了,假借天父之名想要篡位,结果洪秀全下令让韦昌辉、石达开进京诛杀杨秀清。
没多久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连夜进天京诛杀了杨秀清以及一应家属、部下,太平天国自此没落。
杨秀清怎么死的清末太平天国领袖之一的东王杨秀清怎么死的呢?私以为,与其说是被洪秀全设计杀害,不如说是死于他自己的骄横无度,杨秀清之死,也给现代职场人士敲响了一记警钟;;职业场是一群人的江湖,既然是江湖,必然有其既定的潜规则,因而在工作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可太过得意忘形。
尊重自己的领导,时刻牢记成功得益于领导给予自己的机会,不与领导争风头,职业生涯方才得以长久。
起初杨秀清不过是萧朝贵府上的一名“食客”,靠着风流倜傥的外表搭上了洪秀全的胞妹洪宣娇才被引荐入拜上帝会。
然而不可否认杨秀清是有本事的,不仅善于带兵打仗,还靠着“天父下凡”的精湛
演出帮助洪秀全将一众信徒安抚得服服帖帖,可以说太平天国初期的江山,有一半是东王杨秀清打下来的,洪秀全一度也相当赏识他,若不是杨秀清后来的飞扬跋扈,不把“天王”放在眼里,断不会这么快就招来杀身之祸。
最终杨秀清怎么死的呢?熟悉太平天国历史的朋友一定对那场轰轰烈烈的天京事变印象深刻。
在杨秀清又一次借“天父下凡”的戏码蛊惑信徒,并公然要求洪秀全将他从“九千岁”晋封为“万岁”之时,洪秀全终于意识到再不处置这位骄横的东王,自己的第一把交椅早晚坐不住了,于是先下手为强,暗中联络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返回天京,准备诛杀杨秀清。
1856年9月2日,天京事变爆发,东王府突遭大军包围,英雄一世的杨秀清在自家的酒宴上惨遭横死。
杨秀清的女人提到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国二号人物;;杨秀清的女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个盛名不亚于潘金莲的淫妇洪宣娇。
洪宣娇本是洪秀全同父异母的妹妹,亦是与西王萧朝贵有过事实婚姻关系的女人,那她是怎么和杨秀清搞到一块儿去的呢?这得从杨秀清作为萧家座上宾的时候说起。
当年的杨秀清尚未加入拜上帝会,却频频以桂平富商的身份出入萧家。
洪宣娇被其风流倜傥的外表所吸引,屡次借机与杨秀清亲近,两人渐渐有了暧昧关系。
在此期间,洪宣娇几次三番游说杨秀清加入拜上帝会,杨秀清逐渐心动。
然而,萧朝贵得知他二人的奸情后,不由得醋意大发,怂恿洪秀全杀杨秀清。
洪秀全不愿将事情闹大,又感
杨秀清是个人才,于是主动招揽,杨秀清欣然答应入会。
由于杨秀清手腕高明,善于迎奉,又有军功,因而很快获得了洪秀全的信任,到后来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凭这教众的爱戴,竟然顺利坐上了拜上帝会的第二把交椅,风头大有盖过洪秀全之势。
不久之后,天京事变爆发。
杨秀清渐渐独揽大权,野心彰显,洪秀全对其已有戒心,洪宣娇看在眼里,自然心中有数,这个惯会玩弄权术的女人此时一改往日对情郎的温情脉脉,着力联合了一批倒杨势力,并凭借其女性魅力展开了一系列政治行动。
她一边紧抱杨秀清的大腿,一边又私下令几位对杨秀清早有不满的太平军将领臣服在自己的石榴裙下,终于在1856年9月2日,东王府的酒宴上成功刺杀杨秀清。
可怜东王杨秀清英雄一世,竟被自己枕边的女人暗算了。
1.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介绍
2.中国近代史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论文
3.历史上的杨秀清到底是谁
4.太平天国的荒淫腐败历史
5.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