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
《骆驼寻宝记》教案

《骆驼寻宝记》教案《骆驼寻宝记》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骆驼寻宝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骆驼寻宝记》教案1骆驼寻宝记一、导入课文:本学期你们学过童话吗?你能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个丑小鸭的故事吗?写这只普通的丑小鸭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写一个人的人生)所以我们学习童话的意义所在是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童话〈〈骆驼寻宝记〉〉二、感知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我读到几种动物去寻宝?同学们要用笔粗略记下来。
)教师只读到“骆驼一路前去……”2、在学生没有读到课文的情况下,以下的内容让学生去猜。
思考题:其它动物坚持到底了吗?骆驼寻宝会有怎样的遭遇?它是怎样对待的?结果会如何?三、讨论:学生自己在想象;发表个人的想法。
四、给学生发下文章,学生自己出声任意读教师没有读到的内容。
教师重申提示学生思考的以上的三个小题。
(1、2、3)提示:1、动物们都一个个走回头路了。
没有坚持下去。
2、骆驼不灰心,踽踽独行,涉过了冷水滩,趟过冰凌湖,穿行热风洞。
尤其是穿行热风洞它用了四个小时,进行详写。
3、它闯出了峡谷,来到了珍宝关。
真是应了那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来到了美丽的“世外桃源”。
教师过渡语言:1、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美丽的仙境。
2、一骆驼艰难跋涉到来的目的是寻宝,它马上开始找宝了吗?(学生可能众说纷纭,但教师一定提示:它碰到了仙女。
3、面对仙女送到手的宝物,骆驼的'态度如何?(学生能答出来所给的宝物)这一段是骆驼面临命运的抉择的时候。
同学们,越是在舒适幸福的环境中或者一帆风顺时,人都会迷失,而骆驼却是这样面对的。
(插入有关作者介绍)4、骆驼的正是具有坚强屈的精神,找到了“宝”?这个宝是什么呢?5、我们生活中的宝又是什么呢?(朗诵诗歌)五、作业: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那你想不想也成为象陈伯吹那样优秀的童话作家?那老师给大家个机会。
骆驼寻宝记教案

骆驼寻宝记教案骆驼寻宝记教案1课标要求:1、整体感知,学习课文构思精巧的特点。
2、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品味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3、通过片段练习,培养学生想像力。
4、学习骆驼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法点悟]学习这篇童话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作品中夸张式语言的表达效果;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之上,同学们相互质疑,讨论交流;然后进行分角色表演;最后通过叙述骆驼心理活动的片断练习,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以上“读”、“议”、“演”、“练”四个环节的学习,能够训练同学们的语文能力。
另外,通过资料的查阅,了解治理沙漠的方法。
[整体感知]__是一篇语言富有感染力的童话,讲述了骆驼寻宝的经历,描写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坚韧不拨、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者在__前后的内容上作了精心安排。
全文共写了30多种动物,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骆驼有没有找到宝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宝贝?这是我们在学习这篇__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质疑:课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__可以分几部分?解惑:全文共写了30多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
先分别写了30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
基于上述构思,课文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1~10段),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部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段),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质疑: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它们都寻到宝了吗?解惑:除了骆驼外,还有大象、金丝猴、乌鸦、老公鸡和老母鸡、牛、马、羊、大白鹅、鸭子、狮子、老虎、金钱豹、大灰狼、独角犀、河马、麻雀、斑鸠、小毛驴等30多种动物都“火烧火燎”地加入了寻宝的行列。
最终众多动物又毫无例外地退出了寻宝的队伍。
质疑: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解惑: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
《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

《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骆驼寻宝的过程,理解骆驼的形象和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骆驼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骆驼寻宝的过程和骆驼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骆驼的精神和对学生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骆驼寻宝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骆驼的形象和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法:让学生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法:分析骆驼寻宝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骆驼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骆驼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骆驼有什么特点吗?骆驼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 ①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 提问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骆驼为什么要寻宝?(2)精读课文 ① 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细节内容。
② 提问学生:骆驼在寻宝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3)分析课文 ① 让学生分析骆驼的形象和精神,理解课文的主题。
② 提问学生:骆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它具有哪些精神品质?(4)总结课文 ① 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② 提问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骆驼的短文,描述骆驼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精神品质。
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骆驼的形象和精神。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1. 2. 3. 1. 2. 1. 2. 3. 4. 1. 2. 1. 2.布置作业 (1)让学生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
(2)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动物的文3.章,并写一篇读后感。
《骆驼寻宝记》教案-最新范文

《骆驼寻宝记》教案篇一:骆驼寻宝记骆驼寻宝记一、学习目标1. 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概括骆驼的形象特点。
3.理解文中“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及其所起的作用。
一、自学检测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言简意赅)2.骆驼寻到了什么样的宝?二、合作探究1.骆驼寻宝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骆驼凭借什么冲破这种种难关的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
三、展示交流从骆驼寻宝途中的表现来看,你认为这是一只的骆驼?(性格特征精神品质)勇敢自信不畏艰险胸怀大众无私奉献四、写法探究1. 你知道这两句话写的是哪种动物吗?肥胖蠢笨的()看到大伙都去寻宝,不觉眼红,也不自量力地上了岸,可是没走多远,就累得直喘粗气,肚子也饿了,不得不下河去找些水生植物充饥。
于是()展开红黄绿色交织的彩羽。
她饶舌地邀请啄木鸟一同去寻宝。
交流总结:童话的写作特点: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拟人化的描写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
五、拓展延伸同学们知道童话的目的不仅是反映生活,而且给人以思想、知识教育,那么读完这篇童话,你认为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宝呢?六、布置作业文中一直没有写到骆驼寻宝途中的心理活动,请你结合骆驼精神发挥想象写一写骆驼在途中想了些什么。
篇二:骆驼寻宝记教学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童话这一文体特征;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刻画寻宝者的形象的。
2.能力目标:通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本文构思与组织材料上的巧妙。
3.情感目标:认识骆驼这一形象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骆驼形象,学习骆驼精神。
教学难点:对比与反衬的写作手法。
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激趣导入—简介作家作品知识——积累字词—整体感知—研读理解—拓展延伸(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信心百倍的进入课堂(二)简介作家作品知识:《骆驼寻宝记》是本单元第一篇童话,所以,适当的讲解童话的文体特征,是教学的必要。
《骆驼寻宝记》教案两篇

改进措施
针对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情境创 设的细节和时间安排,以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参,挖掘更多有 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 骆驼和寻宝的兴趣,以及他们 已有的相关知识。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 案例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 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 入思考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 主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
促进学生实践应用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模仿故 事中的描写手法,提高他们的 写作能力。
教学手段
教科书和讲义
提供详细的课文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内容。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对课堂所授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程度,能否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态度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 认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 ,是否主动进行课外拓展 学习。
教师评价
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氛围
教师能否营造出良好的课 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 悦的环境中学习。
语言点解析
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进行详细解释和练习 。
课堂活动
80%
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意 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 能力。
100%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 表演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80%
创意写作
让学生根据课文主题创作自己的 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
七年级语文教案 骆驼寻宝记9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骆驼寻宝记9篇骆驼寻宝记 1班级姓名座号【课标要求】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几篇童话的思想内涵,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在了解童话童话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学习创作有生活哲理和思想内涵的童话故事。
【学习目标】1.能记住本文生字词,并学习作者刻画骆驼的方法2.能结合文章相关语句说出本文刻画的“骆驼”形象。
3.共同品味鲜明生动的童话语言,体悟语言的感染力。
4.能体会骆驼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能结合文章相关语句说出本文刻画的“骆驼”形象。
【学习难点】能体会骆驼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课前导学】你知道被人们称作“沙漠之舟”的骆驼吗?骆驼,凭着它抗御风沙的能力和耐渴耐饥耐劳的特点,驮着人及其生活必需品穿越茫茫戈壁。
【自主学习】1、字词积累。
请你查字典,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自己把每个字词默读两遍。
瀚海()潺潺()旱獭()高瞻远瞩()淙淙()狼嗥()踽踽独行()一瘸一拐()嫉妒()对峙()自我积累: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体裁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中国__________作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3、查找作品背景圈点法整体阅读课文:4、除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请你用横线画出来。
它们都寻到宝了吗?5、根据作者构思,本文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1—段)第二部分(—段)具体阅读:6、课文一开头,作者就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写了禽兽国的各种动物急切地要去寻宝的情景。
请你用小括号圈出课文中用来表现动物们急切心情及渲染寻宝场面的语句,试着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好处是7、在熙熙攘攘的寻宝路上,很多动物半途而废,他们相同的行动——“打道回府”。
《骆驼寻宝记》教案

《骆驼寻宝记》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友谊、勇敢等品质。
1.2 教学内容《骆驼寻宝记》故事梗概介绍故事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分析故事情节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行为和心理。
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中人物品质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情节中隐藏的寓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故事中的人物。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4.2 讲解故事梗概详细讲解《骆驼寻宝记》的故事梗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4.3 分析故事角色分析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点。
4.4 讨论故事情节组织学生讨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5.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作业设计与辅导6.1 作业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6.2 作业辅导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作业辅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课堂活动设计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7.2 活动组织与指导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第八章: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8.1 教学资源开发根据教学需求,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素材等。
8.2 教学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
《骆驼寻宝记》教案两篇

《骆驼寻宝记》教案两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骆驼寻宝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敢、坚持、自信的品质。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骆驼寻宝记》讲述了一只骆驼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宝藏,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宝藏的故事。
2. 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阐述故事寓意。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骆驼在寻宝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品质。
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简要介绍《骆驼寻宝记》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寓意。
3. 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4. 案例分析,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骆驼在寻宝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品质,如勇敢、坚持、自信等。
5. 总结提升,培养品质:教师总结故事寓意,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培养自身品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勇敢、坚持、自信等品质。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骆驼寻宝记》原著或改编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驼寻宝记》教学设计
胡桥中心校董芹
一、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在构思和组材上的特点。
(二)品味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引领学生体悟语言中的感染力。
(三)理解骆驼形象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课时安排: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大家见过骆驼吗?喜欢这种动物吗?(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同学们都知道骆驼是沙漠商队中运输货物的重要工具。
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骆驼不是去运输商品,而是去寻宝,寻什么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陈伯吹的一篇童话《骆驼寻宝记》。
二、看单元说明P62 通过单元说明的学习,我们学童话单单是为了学习童话吗?(不是)对,学习它的语言,学习它丰富的想象和夸张,那生动、形象、美妙的故事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大家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三、陈伯吹(1906——1997)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
上海宝山人。
四、我们撇开课文内容不说,先来看课题,你有那些疑问?
a、骆驼寻的是什么宝?
b、骆驼为什么去寻宝?
c、骆驼怎样去寻宝?
d、骆驼在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e、还有其他动物去寻宝吗?
f、他寻的宝在哪呢?
五、好,现在大家来看课文.
1、第一遍注意: a、标出段落序号;
b、画出不会读的,不懂的字、词。
múxiâháo mōu miēwōgāgūyùe liáo
大模大样水泄不通狼嗥牛哞羊咩鸡喔鸭呷咕跃跃欲火烧火燎
dūn lài tǎzǎi hàn bǒráo tiǎn bìzhìbǐyí
蹲赖旱獭崽瘸瀚跛饶舌舔憋对峙鄙夷
cóngchán lín jīsuō
淙淙潺潺水波粼粼芨芨草梭梭草
六、随堂练习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
嗥_________獾_________瘸__________踽踽__________淙淙_________携手__________ 2.根据各种动物特征填空
(1)公象扇动着两只__________的耳朵。
(2)金丝猴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穿上__________又摘了十来个__________,装进__________口袋里,往肩上一搭,也上路。
(3)孔雀心疼自己__________ ,也打个盘旋飞回去了。
(4)长颈鹿是个“巨人”,__________ 可是他已经跑了两天,这条路还是望不到尽头。
3.仿照下列例句来造句。
隐隐的青山,峰峦起伏,像座翡翠的绿屏风。
4.说说下列加点词的作用。
(1)可是他很谦虚,从不大喊大叫,只是默默的走着
(2)骆驼以最大的耐性,强行穿走这两里长的“夹扁谷”。
七、讨论交流
1.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它们都寻到宝了吗?
明确:有大象、金丝猴、乌鸦、老公鸡和老母鸡、牛、马、羊、大白鹅、鸭子、狮子、老虎、金钱豹、大灰狼、独角犀、河马、麻雀、斑鸠、小毛驴等三十多种动物都“火烧火燎”地加入了寻宝的行列。
最终众多动物又毫无例外的退出了寻宝的道路。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做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
3.构思特点
引导:在构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对前后的内容作了精心安排。
全文写了三十余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
先分别写二十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
在写骆驼时还穿插了鹦鹉和燕子,来和骆驼作比较,以突出骆驼的形象。
基于上述构思,课文可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10)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4.默读,感受第一部分“多而不乱、杂而有续”的写作特色和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的描写。
第二课时
一、精读品析
1.浏览课文
浏览要求与策略
①第二部分第11至第13小节,画出描写骆驼的句子。
②思考: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2.讨论交流
①初登场时骆驼的形象
明确:描写特点
一瘸一拐高大
身姿雄伟
不大喊大叫谦虚
只默默地走踏实
“一瘸一拐”的形象并非完美,但这样写其实更能突出骆驼的高大,这说明骆驼是带伤上阵的。
作者告诉我们,它去年冬天“为了送一位旅客”,“冻坏了一条腿”,这无疑增加了骆驼寻宝的困难。
这里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在鹦鹉的眼里,骆驼是个“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寻宝”。
骆驼正是凭着这股执著的“傻劲”,瘸着腿,忍着痛,不顾路途遥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②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明确:作者着重写了骆驼通过“夹扁谷”时的艰辛:
夹扁谷骆驼
两山对峙的高山间挤、强行穿过
头皮破
窄得只容一匹瘦马挤过不顾肩骨伤坚韧不拔
腿脚流血百折不挠
两里长边挤边走四个钟头
二、研读比较
1.为什么骆驼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呢?请学生齐声诵读第11小节“这是一头身姿雄伟的骆驼。
……只是默默的走着。
”
明确:三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骆驼“忍饥耐渴”、负重致远的特点,也写出了它能克服重重困难的原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骆驼的赞颂之情。
2.其他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明确:①“火烧火燎”地去寻宝,一路吵吵闹闹、一片混乱的样子。
②遇到困难,如黑熊:“他一想起蜜,更无心寻宝了,心想还是回去钻进篱笆闯进蜂场饱吃一顿再说。
”活灵活现地写出黑熊的形象。
③生性好斗的金钱豹和大灰狼竟然因一些小事就相互“撕咬起来”结果两败俱伤,“狼狈不成样子,也都无心寻宝,灰溜溜地回去了”。
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寻宝的动机,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
这
些描写都从反面有力的衬托了骆驼的形象。
l 活动引导
请几位同学同时模仿几种熟悉的动物的叫声,营造吵闹混乱的氛围,体会这里叠词、拟声词的表达效果和生动的细节描写。
请喜欢卡通的同学画动物们“狂奔乱窜”、“个个像疯子一样”的形象。
三、朗读体悟
朗读第14小节,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胜利者的心情。
第三课时
一、领悟深意
1.浏览思考
骆驼有没有找到宝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宝贝?
2.讨论交流
明确:仙女拿出各种各样的珠宝让骆驼随意挑选,但骆驼没有向仙女要珍珠玛瑙之类的宝贝,而是要了适于在沙漠中生长的胡杨、沙枣、罗布麻、沙芦草、芨芨草、梭梭草等,在骆驼眼里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些植物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
骆驼寻宝的动机比其他动物崇高许多,作者这样写立意十分明显;即通过骆驼的举动来告诉读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
二、提高升华
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讨论:怎样对待财富?如何获取财富?
活动要求与策略
允许同学畅所欲言,鼓励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观念和合作“双赢”的现代观念,都是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
三、总结活动
1.活动方式
教师提出课堂总结的方向,放手让学生学会总结。
①主题方面:通过骆驼寻宝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技巧方面:在写作上有那些方法值得学习?
2.规范结论
主题:描写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技巧:衬托手法
四、迁移活动
1.口头作文“寻宝的路上骆驼会想些什么?”
①要求:用第一人称,根据骆驼的行为作合理想象。
②策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2.研究拓展
①研究专题一:防治沙尘暴
②研究专题二:治理精神沙漠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第三题
2、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胡杨、沙枣、罗布麻、沙芦草、芨芨草、梭梭草和骆驼刺的生长习性,以及它们对改变沙漠生态环境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坚忍不拔
骆驼→百折不挠
动机耸高
其他动物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