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空间形态

合集下载

建筑空间形态

建筑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常见的基本空间形态(1) 下沉式空间 ( 也称地坑 ) .室内地面局部下沉,在统一的室内的空间中就产生了一个界限明确、富有变化的独立空间。

由于下沉地面标高比周围的要低,因此有一种隐蔽感、保护痞和宁静感,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小天地.人们在其中休息、交谈也倍觉亲切,在其中工作、学习,较少受到干扰.同时随着槐点的降低,空间感觉增大,井对室内外景观也会引起不同凡俗的变化,井能适用于多种性质的房间.田 4 — 25 为两个下沉式空间的例子,根据具体条件和不同要求,可以有不同的下降高度,少则一二阶,多则四五阶不等,对高差交界的处理方式也有许多方法,或布置矮墙绿化,或布置沙发座位,或布置干柜,书架以及其他储藏用具和装饰物,可由设计师任意创作.高差较大者应设围栏,但一般来说高差不宜过大,尤其不宜超过一层高度,否则就会如楼上,楼下和进入底层地下室的感觉,失去了下沉空间的童义.(2) 地台式空间.与下沉式空间相反,如将室内地面局部升高也能在室内产生一个边界十分明确的空间,但其功能,作用几乎和下沉式空间相反,由于地面升高形成一个台座,在和周围空间相比变得十分醒目突出,因此它们的用途适宜于惹人注目的展示和陈列或眺望.许多商店常利用地台式空间将最新产品布置在那里,使人们一进店堂就可一目了然,很好地发挥了商品的宜传作用.图 4 —26(d) 为美国纽约诺尔新陈列室,以地台方式展出家具,这些色彩鲜明的家具排列紧密,俨然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抽象图案.现代住宅的卧室或起居室虽然面积不大,但也利用地面局部升高的地台布置床位或座位,有时还利用升高的踏步直接当作座席使用,使室内家具和地面结合起来,产生更为简洁而富有变化的新颖的室内空间形态 ( 图 4 —26b 、‘ ) 。

此外,还可利用地台进行通风换气,改善室内气候环境。

图 4 — 26(d) 为起居主地坪升高,一般为 40~50cm ,最冷的空气在所占地板下面循环.公共建筑,如茶室、咖啡厅常利用升起阶梯形地台方式,以使顾客更好地看清室外景观.(3) 凹室与外凸空间。

空间形态构成

空间形态构成
线 面
E.双向线列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有助于表达大空间的尺度感,在大空间中划 分出不同的空间地带。
第22页/共52页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例:柱网表达的空间尺度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第23页/共52页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F.水平线要素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第15页/共52页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例:虚面限定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第16页/共52页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C.角限定
❖三根以上的线要素可限定出空间容积的角,建立 起一个视觉空间框架。
❖构成通透的空间,边界感很弱,但可调整空间的 形状、尺度、量度感、比例。
第3页/共52页
基本形态要素 要素介绍
要素的空间限定
返回本讲首页 返回本讲框架
ESC
§1 基本形态要素 一、要素介绍
1.点
❖ 建筑中的一个点,表示空间的一个位置,在概 念上没有长度、深度和方向。
❖点的构图作用: ▪积聚性 ▪求心性 ▪控制性 ▪导向性 ▪对空间的限制作用最弱
第4页/共52页
基本形态要素 要素介绍
ESC
材料色彩对比的运用
第51页/共52页
空间形成手法
覆盖 围合 凸起 凹入 架起 对比 设立
7.设立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空间是意象性的,“边界”具有不确定性,与围合是相反 的构成方式。二者分别构成“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如纪念碑的设计,常采用这种手法。

三大构成要素全面讲解

三大构成要素全面讲解
蓝:透明、清凉、冷漠、流动、深远
紫:高贵、庄重、奢华、具有神秘感 白:明亮、干净、纯洁、扩张感
黑:沉静、神秘、消极
五.色系和色调
24色相环
一、色调的分类
配色的一般规律为:任何一个 色相均可以成为主色(主色调), 与其它色相组成互补色关系、 对比色关系、邻近色系和同类 色关系的色彩组织。
二、各色调之间的关系
3.平面构成的框架
(1). 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 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 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 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 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 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2)骨格可以分为:
下图是一组橙蓝互补色对比的色组,橙艳丽、辉煌又安然,恰列好处。
(2)对比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135度或者彼此相隔八几个数位的两色,为对比色 关系,属中强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感鲜明,各色相互排斥,既活泼 又旺盛。配色时,可以通过处理主色与次色的关系而达到色组的调和, 也可以通过色相间秩序排列的方式,求得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下图
B.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C.旋转式发射格
6.空间构成形式
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 形态
A.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 B.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 C.重叠而形成的空间 D.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 行表现的) E.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 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 一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 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 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 化感觉

室内空间设计方法

室内空间设计方法

5.形状
是形式的主要可辩认特证,是一种形式的表面的外轮廊或一个体的轮廊的特 定造型,也是我们用以区别一种形态不同于另一种形态的根本手段。它参照 一条线的边缘、一个面的外轮廊或是一个三维立体的边界而形成。在每种情 况下,形状都是由线或面的特有外形所确定的,这个外形将它从背景或周围 空间中分离出来。因此,对于形状的感知,要靠形式与背景之间视觉对比的 程度来进行。
3.面
面是线运动的轨迹。也可以 由扩大的点或增加线的宽度 来形成,还可以被看成是体 或空间的界面,起到限定体 积和空间界限的作用。因为 作为视知觉艺术的室内空间 设计,是专门处理形式和空 间三度问题,所以面在设计 语汇中便成为一个关键的要 素。
点和线的密集排列可以产生面的视觉效果。 室内的面,限定形式和空间的三维特征, 每个面的属性(尺寸、形状、色彩、质 感),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将最终决 定这些界面现有的形式所具有的视觉特征 以及他们所围合的空间质量。
叠加或旋转都会演化出新的图像。
6.尺寸 尺寸是形式的实际量度,是它的长宽和深,这些量度确定形式的比例,
它的尺度则是由它的尺寸与周围其他形式的关系所决定的,尺度的变 化取决于量度的变化,或者是由于要素的减少或增加而产生的。 一种形式,可以用改变一个或多个量度的方法来进行变化,同时能保 持着本体的本性。比如一个立方体,可以变化其高度、宽度或长度, 使其变形成为其他的棱柱形式,也可以被压缩成一个面的形式,或者 拉伸形成线的形式,有时甚至可以通过削减式和增加式的变化以改变 形式的整体量度,使这种形式原来的本性变得模糊起来。如削减式变 化,就是可以用削减形式的部分体积的方法来进行变化,根据不同的 削减程度、形式可以保持它原来的本性,或者变化成为其他种类的形 式,这时它的尺寸(或称量度)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而增加式变化则 是通过增加其形式要素的方式,来决定是保持还是改变它原来的形式, 这些都与形式的尺寸、量度密切相关。

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尺度

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尺度
24
第25页/共69页
空间形象的尺度比例
25
第26页/共69页
在空间形象与尺度系统中尺度的概念包 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1、一方面是指室内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尺 度因素,这种因素主要体现在与人的行为心 理有直接联系的功能空间设计上。由于室内 尺度是以人体尺度为模数。人的活动受界面 围合的影响,其尺度感受十分敏锐,从而形 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度量体系。这种体系以满 足功能需求为基本准则,同时影响到内部空 间中人的审美标准。
但是,无论物质或精神需要,都将 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人们的需要随 着社会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空间随着 时间的变化也相应发生改变,这是一个 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因此, 室内空间的内涵、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 的,而是在不断地补充、创新和完善。
1
第2页/共69页
42
第43页/共69页
(4) 过渡性组合:以空间界面交融渗透的 限定方式进行组合,称为过渡性组合。
(5) 综合性组合:综合自然及内外空间要 素,以灵活通透的流动性空间处理进行组 合,称为综合性组合。
43
第44页/共69页
空间组合
44
第45页/共69页
空间组合
45
第46页/共69页
4、 界面处理 (1) 结构与材料:结构和材料是界面处
6
第7页/共69页
由空间限定要素构成的建筑,表现为存 在的物质实体和虚无空间两种形态。前者为 限定要素的本体,后者为限定要素之间的虚 空。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建筑界面 内外的虚空都具有设计上的意义。由建筑界 面围合的内部虚空恰恰是室内设计的主要内 容。这个内部空间的实体与虚空,存在与使 用之间是辨证而又统一的关系。显然,从环 境的主体——人的角度出发,限定要素之间 的“无”,比限定要素的本体“有”,更具 实在的价值。

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

建筑空间是任何形 式的表现方法都 不可能完满表达 的空间形式,它 只能通过直接体 验才能领会和感 受。
从最原始的草棚到最 现代的摩天楼,没有 一个建筑物不需要第 四维空间、不需要入 内察看的行程所需的 时间。
人是在建筑中行动的, 是从连续的各个试点 察看建筑物的,可以 说,他本人在造成第 四维空间,是他本人 赋予这种空间可以完 全的实在性。
引导? 放松? 愉悦? 兴奋人活动的“容器”,实体是构成“容 器”的边界,空间的形成必须通过实体界面的 建构来加以完成,二者是虚实共生、正负反转 的关系。
2、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线、面、体
点是形式的原生要素,它表示在空间中的一个 位置
连接
1、两个空间连接构成的形式有 轴线形式、过渡形式、沿道形式 山地形式等 2、两个空间由一个过渡空间相连 过渡空间的特征对构成关系由作用 1)过渡空间的形状尺寸相同重复 2)过渡空间的形状尺寸不同特异 3)过渡空间大于两空间主导作用 4)过渡空间形状按所联系特征定
接触 两空间的联系取决于分割 程度接触形式 1、实体分割各空间独立 2、透空两空间隔而不断 3、线状柱列分割两空间 4、地、顶、墙高低不同
老子:“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 利,无之以为用。”
诺伯格·舒尔茨在《建筑中的意向》中提出:“ 空间的体积的形式和四周包围面的特性同等重要。 ” 他坚持认为采用狭义但精确的三维空间概念来指 称建筑是合适的。
空间的情感表达
使人感觉…… 压抑? 渺小? 开阔? 舒适? 庄严? 紧张?
运动延伸增长具有扩展的灵活性 既可水平方向组合又可垂直排列 3、线性外空间组合特点; 突出升高某个空间或降低某个空间 线性空间的起点、转折点、终点 设立装饰物加以强调

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

形式美规律与审美是两种不同概念
前者普遍与必然,后者标准与特殊
第一节 主从与重点 1、自然界仿生学中都因主从差异 才成为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2、古典建筑中多以对称形式把体 量高大的主体建筑置于中央 3、现代建筑由于功能地形限制常 用一主一从形式,次要依附主体
第二节 均衡与稳定
1、重力稳定
古埃及、古罗马、哥特式、中国古代 2、静态均衡 自由非对称组合生动有韵律的均衡形式 3、动态均衡
1、重复连续节奏 2、渐变韵律节奏 3、起伏韵律节奏 4、交错韵律节奏
空间构成的布局手法
一、空间网络法 决定建筑空间的开间、进深、柱距 跨度、层高等控制要素。 1、采用柱网形式
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六角形等
2、网格主次轻重不同 网格减少、增加、移位、旋转等
二、几何法
1、单种几何体空间组合 2、各种几何体空间组合
二 放射式 1、中央空间主导形态和多个辐射次形态 2、放射组合向周围“臂膀”轴射扩展 3、放射组合也可风车式延正方形向外伸展
三 组团式
1、类似单元连接灵活多变 2、围绕入口分组增减变换 3、沿道路交通按地形组团
序列
一、对比变化
1、体量对比 2、虚实对比 3、形状对比 4、方向对比
5、标高对比
线在空间构成中的要素
产生视觉引力 成为视觉焦点
系列线面感较强,形成内外过渡空间
1)多根线要素限定一个虚面通透空间
2)廊柱限定空间与周围有视觉连续性
3)柱列与墙面结合可改变墙面比例
面 一系列平行线通过它们的重复,就会加强我们的平面 感。当这些线条沿着它们所表现的平面本身进一步 延伸时,暗示的面就变成了实际的面。
点 一个点标出了空间的一个位置,从概念上讲, 它没有长、宽或深,它是静态的、无方向的, 而且是集中性的。 作为形式语汇中的基本要素,一个点可以用来 标志: · 一条线的两端 · 两线的交点 · 面或体的角上的线条相交处 · 一个范围的中心

空间构成设计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设计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空间构成设计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64适用专业:环境艺术先修课程:素描、平面构成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分院一、讲课内容第一章空间造型设计概述一、空间造型设计教学主要内容二、本专业空间造型设计研究对象,三、空间造型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四、作业要求及能力目标五、材料资源准备第二章构成知识归类第一节空间构成的原理一、空间的概念二、空间知觉与秩序三、空间构成的审美特征第二节空间限定表述一、什么是空间限定,空间限定的具体化表现二、空间的组织的一般方法三、空间的结构的分类及特点四、空间的性格五、空间的变化第三节内空间构成一、内空间形态二、内空间洞口设计方法第四节外空间构成一、外空间的空间体认知二、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三、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四、外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第五节光空间构成一、光的基本概念二、光的照射空间构成三、透射光的空间构成四、反射光的空间构成五、动态光的空间构成六、光环境与空间性格七、光空间构成与展示设计第六节水体空间构成一、水体特性与空间构二、水体造型与空间构成第七节动态空间设计一、自然水游动与空间构成二、机械效应与空间构成三、人力触动与空间构成四、动态设计案例分析第三章综合练习一、设计构思二、材料加工三、空间构成制作与光、水、电的运用教学大纲说明书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等空间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

培养学生建立空间设计概念,从建立空间感知出发,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然后以物理量、心理量、尺度感及错觉所营造成的空间印象作为理论支撑;为后续课程建立专业设计基础的课程。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三、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设计思想上建立空间设计的概念,增加单一空间的构成方法和组合空间的组织方式的知识,提高用三维的方式进行空间设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组建空间结构,营造空间形态作为技术探索;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空间形态的意念创造,图文并茂,阐释理论,让学生更易于了解空间塑造的方式方法;从借鉴国内外的名家名作而引发创想,鼓励原创性的呈现;在空间构成类型、构成手法、创新手段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运用平面转向立体的图学表达方式,以及系统的空间美学表达方法,探讨空间的构成和创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物体的维数与延展度
空间物体的维数:随应用环境而定,取决 于分析空间的维数。 空间物体的延展度反映了空间物体的空间 延展特性。

– 点、线、面、曲面(体)的延展度分别为0,1, 2, 3。
空间物体的维数与延展度的意义

空间物体的维数和延展度构成了对空间物体的特 征的概括与描述。是对空间物体以数值表示的坐 标串的补充,可以用来进行空间分析运算、语法 正确性和数据正确性的检验。
地图投影系统
圆锥、圆柱和方位投影示意图
按照变形性质的投影分类



等角(conformal)投影: 正形投影,保证投影 后,任意两条微分线段构成的角度不产生变形。 等面积投影:保证投影前后面积保持不变,但形 状变形却随远离中心的程度而逐渐增大,对于专 题图:人口密度图、土地利用图、经济图等 任意投影:投影后既不保持角度也不保持面积不 变。同时存在角度、长度和面积变形。

空间物体

空间物体是指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形态特征并具有 地理意义的地理空间的物体。
– 确定的位置:指至少在给定的时刻,空间物体具有确 定的位置; – 确定的形状:并不意味着空间物体必须是可见的、可 触及的实体,亦可以是不可见的概念上的东西,如境 界、航线等。 –地理意义:指特定的地学应用环境中,被认为具有确 认和分析的必要。排除了诸如办公室里的一张桌子和 桌子上的一本书作为空间物体来研究的可能。
地理坐标系

对于地球上的任意一点P, 其在椭球表面 的位置(地理位置)是由(,)来表示 的,为地理纬度,为地理经度



多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转换问题 坐标系统转换中的精度问题 带与带之间的快速衔接、转换问题 梯形图幅的接边问题
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是从总体的、全局的角度
来描述空间度量和空间物体的特征。 分布对象:是我们所研究的空间物 体和对象; 分布区域:是分布对象所占据的空 间域、定义域。

–度量关系 –空间拓扑关系 –序关系 –相似和相关等。
空间位置

空间位置:空间位置是借助于空间坐标系 来传递空间物体的个体信息。
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反映了同类空间事物的群体定位 信息。描述空间分布的参数和方法多种多 样,常用的有分布中心、标准距离、分布 密度、分布轴线、空间聚类、趋势面等。
空间形态
有序尺度

表示事物的等级和次序的概念。这种等级 或次序比名义尺度稍具量的色彩。例如:
– 人口按年龄分组:老、中、青、少、幼; – 土壤类别:一、二、三等等级; – 有序是指具有“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间隔尺度

反映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在间隔尺度系 统中,数值的零点的设置具有随意性。
– 温度:250C 和500C 只具有对比性,不能说 500C 是250C 的两倍。
– 例1:延展度为2的空间物体的坐标串必须闭合,三维 物体的坐标必须是三元组。 – 例 2 :在二维分析空间中,坐标串闭合的空间对象可 能是线对象,也可能是面对象,怎么区别呢?可以看 其空间延展度。

数据是对事物的描述,可以文字、数字、 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方式存在,但是 数据不是事物本身。
– 1) 数据只能从有限的方面去描述事物,而不 可能也没必要全面、详尽、保真的复制事物本 身。 – 2) 数据是以诸如人工统计、仪器测量、社会 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得的,这就必然导致甚至可 能是必然存在的各种误差。
YW Yi W ( Pi ) / W ( Pi )
中位中心(Xm, Ym)

中位中心(median center) 是这样一个点位, 它使到所有点Pi 的路程(距离)之和为最 短 n

i 1
( X i X m ) 2 (Yi Ym ) 2 min
中位中心的应用:如:在商业点的选址过程中,应力求使 其到附近居民点的距离之和为最小。中位中心也有权的概 念,在商业点的选址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各个居民点的人 口数 问题:权如何考虑?
高斯—克吕格投影示意图
城市测量与工程测量基准

高斯平面坐标系:投影带宽,投影带中央子午线, 投影面 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
–统一 3 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 2.5cm/km时) –投影于抵偿高程面(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 –采用任意3度面(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 –不经投影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面积小于25平方公里 的市镇,县城)
空间详细性举例
Level-1
Level-2 Intersection
数据的尺度
名义尺度 有序尺度 间隔尺度 比率尺度 尺度间的转换: 名义 有序 间隔 比率

名义尺度

描述事物名义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往往是 质的差别。只回答“异”、“同”的问题。
– 如:民族:回、汉、藏、蒙古族等; – 陆地地貌: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
数据的基本特性
数据的基本特性
1) 2) 3) 4)

选择性 可靠性 时间性 完备性:指数据是否系统、是否缺失
– 时间、空间及主题的完备性。
5) 详细性:
数据的详细性
空间详细性: 时间详细性:指统计的周期、时间间隔的 大小。 质量详细性:是指分类指标体系的详细性。 数量详细性:指计量的单位、分级情况、 使用的量等。

空间形态是空间物体的几何特征。空间物 体的形态计算主要就物体的几何特征进行 描述,如:线状物体的长度、弯曲程度、 分数维、面状物体的轴线、形心、周长、 面积、外接圆、凸包等,曲面的坡度、坡 向、结构线等
空间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主要特征, 也是评价一个GIS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 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 息。 空间分析是各类综合性地学分析模型的基础, 为人们建立复杂的空间应用模型提供了基本工 具。 空间分析与应用模型之间的关系是“零件”与 “机器”的关系。

空间分析的分类
空间数据的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一般不考 虑数据抽样点的空间位置,但描述的仍然 是空间过程,揭示的也必然是空间规律和 空间机制。 数据的空间分析:是直接从空间物体的空 间位置、联系等方面去研究事物,以期对 空间事物作出定量的描述。

空间分析的内容
空间位置 空间分布 空间形态 空间关系
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是描述地球表层(有一 定厚度)一定范围内的地理事物 及其关系的数据。
–空间分析的对象是空间数据
地理空间与分析空间
地理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具有 一定厚度的连续空间域,是一个空心的椭 球体。通过投影,地理空间被变换为包含 二维投影面的三维欧氏空间,通常用三维 实数予以描述。 分析空间:通常为二维欧氏空间,或三维 欧氏空间。
空间分析基础
周 晓 光
Zxg@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内 容
绪论 空间数据 空间位置 空间分布 空间形态

空间分析的概念与含义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 征(分布、关系)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 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郭仁忠)。
– 空间分析无处不在; – 空间分析的内含与外延目前难以界定; – 空间分析的对象: –空间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 信息
注意:数据不等于信息
从例子中看空间分析的含义
中国大陆SARS病例分布分析-2003/5/14
从例子中看空间分析的含义2
例 1 : 1854 年,英国琼 . 斯诺博士根据霍乱 病死者居住位置分布图分析霍乱病源所在 地的例子。 例2:1949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地形、 距离、连通性等) 例3:日常生活中找目标:知道图书馆寻找 一办公楼、二办公楼等(邻近关系、方位 关系)。
分布密度分子、分母的计算
分布密度= 分布对象的数量 / 分布区域 分子的计算
– 对点状要素以频数计 – 对线状要素以长度计 –对面状要素以面积计
分母的计算:
– 对线状要素以长度计 – 对面状要素以面积计



均值:是针对分布现象及其属性的。如人 口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密度、城市平均规模、平均气温、 平均高程。
–注意:在不同的应用中,应该注意均值本身 的含义,如:平均人口=总人口/总面积。

空间详细性

空间详细性:是指统计单元的级别高低,在非空 间数据中,空间详细性可指统计(抽样)的基本 单位。
– – – – 统计单元的大小、 地图比例尺、 图像分辨率、 格网和抽样点的密度等。

数据的空间详细性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一个重 要研究方向。如何实现数据的自动综合以减少数 据采集的成本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一个迫切需要 解决的难题。
比率尺度

比率尺度比间隔尺度更进了一步,它除了 具有间隔尺度描述事物差异的一切能力外, 还可以明确描述事物间的比率关系。
– 如人口:100万是50万的两倍。
空间位置
地理空间数字基准框架

空间数字基准框架包括:
– – – – – 参考椭球模型 平面基准 高程基准 重力基准 地图投影系统

作用:提供一个统一的三维、动态、实用、高精 度、时空的空间定位基准,实现多源数据的无缝 无边的连接和整合,保证地理空间数据的一致性、 兼容性或可转换性。
分布中心

一般用来表示沿面状分布的离散点的总体 分布位置 :
–算术平均中心 –加权平均中心 –中位中心
算术平均中心、加权平均中心

1、 算术平均中心:( X ,Y )
X Xi / n
Y Yi / n

2、 加权平均中心(X W ,Y 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