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磐石二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9 授课时间:授课者: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课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8-24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预习案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独立规范完成探究案,疑难问题用红色笔做好标记,准备课上质疑讨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用地、休憩及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3.功能分区的特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特征分布位置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和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三种模式。
【预习自测】1.工业区趋向于沿主要_________________分布。
为什么?2. 工业区外迁的原因?【我的疑问】对预习自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探究案1、结合P20课文第二段和图2.4,分析回答:(1)常州市的工业分布有何特点?(2)根据图中“风频玫瑰图”分析,常州市东南部工业应以轻工业为主还是重工业为主?为什么?2、根据P21活动1,读图2.5,分析香港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1)找出商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及知道三个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实例进行实例分析。
3.能结合实例去分析评价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自主预习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_____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_______能力。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一、温故知新(自主探究:三种模式)1.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画出你心目中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跟同桌交换自己的分布图,说出自己的画图依据。
3.阅读P21页阅读部分,猜测城市地域结构3种模式名字的由来,找出三种模式的共同点。
二、追根溯源(合作探究一:影响因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不同?2.判断3条曲线最有可能分别代表哪类活动(商业、住宅、工业)?说出理由。
3.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试在横坐标上用OA、AB、BC 分别表示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并说明理由及说出OA、AB、BC分别布局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好处。
4.若只考虑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试画出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哦变化的影响曲线。
5.若考虑到城市有多条交通线,上题画的曲线会有变化吗?试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三、学以致用(合作探究二:合理布局)1.完成课本P24活动题。
2.结合你对本县城的了解,本地有没有污染大的工厂,它的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练习:一、选择题。
1.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城市具有相同的称呼四地域结构特点。
高一地理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年级:高一地理设计人:王建华审核人:李丽编号:【地】04班级:学习小组:姓名:日期:2013.3.07【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点。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4.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三种、、2.影响因素①最主要的因素:。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利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②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程度: (2)历史因素:①继承与创新;②完全改变(3) 社会因素:①收入、②知名度、③种族与宗教、④行政因素 (4)环境因素—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①要有便利的交通Ⅰ:工业要沿交通线布置 Ⅱ: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②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Ⅰ:布置在城内或居民区内(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仪表等 )Ⅱ:布置在城市近、远郊(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 )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布置在河流的下游盛行单一风向——下风向季风——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多种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读图2.7完成表格功能区 距市中心距离对应地租直线地租 成因 商业区住宅区 工业区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发展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城市地域范围狭小扩大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自然团聚市区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课后练习】1.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区是( )地租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A.商业区、文化区、交通区B.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C.行政区、仓库区、娱乐区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2.市中心的远近,对下列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住宅B.商业C.工业D.文娱3.市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业区占城市用地面积比重较大,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B.商业区的经济活动繁忙程度仅次于工业区C.影响商业区的营业额的直接原因是交通的便捷性D.中心商务区的高层建筑中,其中,低层主要是商业活动场所4.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5.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6.关于商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呈点状、带状分布,在城市用地中占小部分B.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街角路口处C.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D.商业区的区位不一定要有广阔的市场7.)盛行风向A B C D8.美国许多大城市出现唐人街,这是因为()A.收入不同B.知名度不同C.宗教团体占优势D.华人影响较大9.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市中心的地租最高B.市中心环境较好C.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D.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10.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地价最高的是()A.成片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C.大型绿地区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11.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成了功能区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
高中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全册地理学案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
2.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主要功能区的作用、形态和区位。
课前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和等。
2.城市功能区(1)特点:呈现连片分布;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
(2)常见功能区①住宅区:城市中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可分为和住宅区。
②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或街角路口,呈分布。
③工业区: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成,主要分布在地区。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概念: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又称。
(2)典型模式:模式、扇形模式、模式。
2.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付租能力。
①影响地租因素:和距离。
②付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
(2)其他因素:种族和宗教知名度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等。
3.变化(1)城市发展初期: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市中心吸引了工业的。
(2)随着工业发展和的兴起,用地出现各种问题工业用地改造成用地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课内探究案探究一:城市主要功能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工业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类型。
2.功能区的形成与特点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竞争经济活动空间上发生高度集聚导致____区____区____区行政区文教区特点:①②3.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呈现连片分布没有明确的界线商业区最小点状条带状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原则:市场最优、交通最优)高楼林立,人口流量大,经济活动繁忙,内部分区较明显中心商务区(CBD )工业区较小(一个城市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区)聚集性强成片分布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河流、铁路、公路等)分布)企业专业化程度高,相互间集聚性强。
受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影响,趋于分散4.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如何处理好居住区与工业区的关系?基本原则:(1)与工业区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2)污染源布局在居民区下风向或河流下游;(3)在居住区和工业区间建卫生防护带。
福建省泉州十五中高中地理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福建省泉州十五中2014高中地理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
【重 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难 点】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课前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____________、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____、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城市功能区(1)形成: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
(2)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________。
(3)常见功能区①住宅区⎩⎪⎨⎪⎧形态:城市中 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特征: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②商业区⎩⎪⎨⎪⎧位置:多位于 、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形状:呈点状或中心商务区: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③工业区⎩⎪⎨⎪⎧形成: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 而形成分布:交通比较 的地带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概念: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_______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________。
2.形成因素3.形成和变化:随着________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课堂探究案】探究活动一 城市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阅读课本P19-20 1、 城市功能区是如何形成的?3、完成P21活动题:分析香港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探究活动二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探究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因素。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不同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3、完成P24活动题【归纳总结】自己归纳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体系图。
【课堂练习案】一、单项选择题(2012·杭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学习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学习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预习检测】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____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
(1)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
(2)特点:无明确的________,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类型:①住宅区:特点: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化:____________住宅区与____________住宅区。
②商业区:位置:市中心、________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形状:点状、条状;中心商务区(CBD):商业活动中心与服务中心。
③工业区:工业企业________程度高、协作性强;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也叫___________。
4.主要模式:________模式、________模式、________模式。
5.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______________因素;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其愿意付出__________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下图中的ABC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有关。
2.河流________地貌是指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并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的地貌。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LYL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 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学习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学习难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 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休憩及 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 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 3.功能分区的特点(1)基本功能区有 区、 区、 区; (2)功能区之间 明显界限,呈混合状态。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 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 的用地【展示交流】小组相互展示自学成果,进行矫正。
【合作探究】【拓展提高】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 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P 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 .东B .南C .西D .北2、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 .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3、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肥厂 D .服装厂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下列两题。
4、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 A .商业用地 B .公园绿地 C .居住用地 D .行政用地5、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 A .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B .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C .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嗓声污染D .远离农田 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B .收入高低C .知名度D .种族和宗教 7、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A .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B .城市的边缘地带C .通达度最高的地区D .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8、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 )A .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B .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C .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D .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9、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的,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B .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C .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D .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的,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学习反思】我学到了什么: 我还有那些知识点存在疑问: 发现了什么学习技巧:【知识纲要】商业用地用地 城市土地 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 利用类型 休憩及绿化用地 用地城 农业用地市 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中土 特点:无明确 ,某一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地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占据城市空间的_______(百分比) 利 功 住宅区 住宅区 用 分化和 能 低级住宅区功 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 分 形状:点状、条状分 商业区 商业活动中心区 区 中心商务区(CBD ) 服务中心工业活动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工业区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城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不同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 市 城市地域 同心圆模式内 结构模式 扇形模式部 多核心模式空 影响地租 间 经济因素 的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结 (主要因素)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最强、___ _其次、_ ___最弱构 形 (付租能力)的 成 土地价格和租金有高低起伏,而非直线变化 形 因 收入(社会地位)导致________分化 成 素 社会因素 知名度和 种族和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变 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在的功能分区 化 历史因素 城市的发展和更新要考虑继承和保持原有特色 昔日的土地利用,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发展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中心的远近对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第二课时)【课标要求】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导学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程标准:实验版:新课程标准: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017版: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并说明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的意义。
学习目标1. 结合某城市地图,指出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2.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位置、形态以及特征。
3. 结合实例,从经济、社会、历史、行政等因素来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
4. 举例说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会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评价任务1. 能通过自主预习教材,完成学案活动一,初步构建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知识框架2. 依据“香港城市土地利用分布图”,能指出该市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检测目标1)3. 依据“香港城市土地利用分布图”,能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位置、形态和特征(检测目标2)4. 依据“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和“城市地租等高线分布图”,能说明土地租金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检测目标3)5. 通过列表,能比较出城市发展初期和发展中后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
(检测目标4) 学习过程活动一:课前预习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包括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例如:住宅区、商业区、 工业区、等。
然而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它类型的用地。
域结构 。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 同心圆 、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 (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行政因素6.城市内部空间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活动二:读“香港城市土地利用分布图”分析下列各题。
1.据图说出香港的城市功能分区2.描述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据图说出香港商业区的分布,并分析原因4.图中显示的香港高级住宅区主要有三个,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有课堂反馈(2016•温州高一月考)下图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磐石二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9 授课时间:授课者: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课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8-24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预习案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独立规范完成探究案,疑难问题用红色笔做好标记,准备课上质疑讨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用地、休憩及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和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三种模式。
【预习自测】1.工业区趋向于沿主要_________________分布。
为什么?2. 工业区外迁的原因?【我的疑问】对预习自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探究案1、结合P20课文第二段和图2.4,分析回答:(1)常州市的工业分布有何特点?(2)根据图中“风频玫瑰图”分析,常州市东南部工业应以轻工业为主还是重工业为主?为什么?2、根据P21活动1,读图2.5,分析香港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1)找出商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
商业区的外围主要是哪一类功能区?(2)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是否相邻?为什么?(3)试画简图归纳香港功能区分布的特点。
课堂练习:读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2.下列企业最适宜布局在丁地的是( )。
A.印刷厂B.自来水厂C.化肥厂D.服装厂3.读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主要的扩展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长途汽车站的位置变化及其原因。
(3)该城市计划在甲处规划一个物流中心,请说明其理由。
磐石二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10 授课时间:授课者: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8-24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预习案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独立规范完成探究案,疑难问题用红色笔做好标记,准备课上质疑讨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用地、休憩及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3.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和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三种模式。
3.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土地的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付出高低。
影响地租的因素有和。
(2)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的影响。
(3)社会因素:收入、、种族、等对住宅影响大。
(4)我国许多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看作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我的疑问】对预习自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探 究 案3、读图2.7,结合P22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图例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途中0A 、AB 、BC 各分别最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3)除了距离市中心远近外,地租高低还要受哪个因素影响?请举例说明。
4、读图2.8和P24“案例1 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说出除了经济因素外城市地域结构还受哪些因素影响?5、结合P24活动,完成下列要求:(1)城市地域结构的合理规划应如何处理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2)试评价图2.9中城市布局的两种方案较为合理,说明理由。
(3)如果你有更好的修改意见,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1、.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2、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 A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 .土地利用方式 C .交通通达度 D .企业的支付能力 (2)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 .规模的大小B .重要的程度C .付出租金的高低D .由政府的决策(3)市中心应为图中A 、B 、C 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4)图中B 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原因是 。
(5)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
(6)图中A 、B 、C 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 (填字母),面积最大的是 ,(填字母)。
磐石二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11 授课时间:授课者: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习题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A.平原地区B.山区或丘陵地区C.内陆地区D.湿润的气候区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区功能用地B.住宅区功能用地C.工业区功能用地D.文化区功能用地3.以下城市形态类型属于团块状的是()A.兰州B.西安C.华盛顿D.重庆4.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收入高低C.知名度D.种族和宗教5.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①不同的功能活动②城市环境的优劣③距离市中心远近④交通便捷程度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6.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A.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B.城市的边缘地带C.通达度最高的地区D.工业区的中心部位【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B.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C.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D.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现代北京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2.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的,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B.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C.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D.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的,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3.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A.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B.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C.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D.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4.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B.住宅区C.行政区D.工业区5.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6.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B.经济因素的影响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D.地理因素的影响7.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图2-1),最合理的是()8.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图2-1【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2-2),完成下列要求:(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 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 ,故租金最。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区,因这里靠近,既有利于,又方便_______ 。
(5)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区。
(6)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填字母)。
2.读某城市平面图(图2-3),该地常年盛行西风。
完成下列要求:(1)从该城市布局图中看受、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若干片、组。
这种城市布局形式的主要缺点表现为用地上,彼此联系,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上相对要。
(2)图上各点适宜建疗养院的是,适宜建化工厂的是。
(3)若建一座自来水厂,应建在点,理由是。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1.图2-4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4 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下图是某城市的横剖面图(图2-5),读图完成相关问题:(1)在图A~F中:代表中心商务区的代号是;代表工业区的代号是;代表低级住宅区代号是,代表高级住宅区代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