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同步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2.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一、教学目标1、了解都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2、明确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紧因素及阻碍地租高低的要紧因素;3 、明白得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并归纳阻碍都市地域结构的其他因素。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要紧涉及的是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连续。
本课时的重难点具体如下所述:1、重点(1)明确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紧因素及阻碍地租高低的要紧因素;(2)明白得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2、难点明白得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一)课程导入(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了解了都市要紧的功能区包括了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不同的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就构成了都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也确实是形成了都市地域结构。
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学习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1-24,完成自主学习的咨询题。
(二)自主学习(15′)1、具有代表性的都市地域结构有哪三种?(1分)设置意图:知识性咨询题,让学生了解都市地域结构的三种差不多类型。
2、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紧因素是___________,此因素关于土地利用来讲,确实是指________的高低,其阻碍因素要紧包括__________ 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
(7分)设置意图:探究性咨询题,让学生明确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地租高低的要紧因素,从而体会经济因素的阻碍力。
3、读图2.7,完成读图摸索题。
(5分)设置意图:探究性咨询题,提升学生的图文转化能力,让学生明白得距市中心的距离对要紧土地利用类型付租能力的阻碍。
4、读图2.8,讲讲除了地租外,都市地域结构还受哪些因素的阻碍。
(2分)设置意图:知识性咨询题,通过读图归纳阻碍都市地域结构的其他因素。
(三)小组讨论(5′)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规律;2、阻碍都市地域结构的因素。
高中地理 第2章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以滨州市滨城区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运用实例说出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过程】一、城市土地利用:根据老师要求思考以下问题:1、沿103公交线我们会看到哪些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用途是什么?2、当我们从黄河五路和渤海七路交叉口向南走,又会发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二、城市功能区1、根据以上所学知识和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完成以商业区形成过程图解:2.【活动探究】右图为某城市河流道路交通状况图,假如你是该市规划小组,随着城市发展该如何布局规划该区域的商业区、住宅区以及工业区等?作为局长,请向广大市民说明你如此布局的理由。
通过集聚效应 土地利用需求相同城市商 业活动 分 布三、城市地域结构思考教材P23页图2.7: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图中各地段分别适合发展哪一类功能区?3、其他因素影响:如 等四、发展变化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变化的。
功能区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主要功能选择区域选择该区域布局的理由其它与市中心的距离 租水平商业 工业住宅 A B C2、以滨州为例,找出滨州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总结】本堂内容可总结如下:集聚分布(土地利用)()()发展变化组合。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学案设计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习目标】结合实例,解释城市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教学过程】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影响因素:(1)历史因素: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城市原有的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城市功能分区是一个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2)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土地是有限的,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活动愿意付出的高低;影响地价或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和。
【活动探究4】(1)观察左图三条直线变化的特点,斜率的不同说明什么问题?(2)判断左图中OA,AB,BC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
(3)城市功能区的分布是否完全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右图中城市环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为什么会出现地租的次高峰?(3)社会因素:的不同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在区位上高、低级住宅区存在发展。
【活动探究5】2011年人民日报对房地产开发商爱用的一些"楼盘宣传用语"进行了"汇总"。
请分析下列广告语体现了影响功能区分布的什么因素?荒山秃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挨着铁道--便利交通,四通八达价格奇高--奢华生活,贵族气息有家小学校--浓郁人文学术氛围,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2.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模式有、、、等。
【练习检测】房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
右图为中国南方某城市等房价线图。
完成1~2题。
1.对比图中M、N、P、Q四处房价及原因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M处房价最高,环境优美B.N处房价最低,距市中心远C.P处房价最高,靠近河流D.Q处房价最低,靠近铁路2.关于城市住宅区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B.社会因素为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C.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D.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重点难点]1.城市形态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不城市各功能区的基本特点为本节重点。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为本节难点。
[课时划分] 本节内容合计用时2课时,具体安排为:第一课时:完成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部分及〖新知学习〗的“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新知学习〗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部分和〖课程达标检测〗部分。
[教学指导]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内容,教学中要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商业区分布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市场最优、交通最优。
教师可以结合商业活动的特点,及商业活动的集聚效应,引导学生分析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教材阅读内容介绍了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
让学生自行阅读即可,不作教学要求。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课堂上多结合学生生活的城市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自身感受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不看不讲〖自主知识梳理〗〖课堂预习导学〗学生预习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学生通读教材。
要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通读,对教材有大致把握,了解城市的常见功能区,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第二步,对照教材,完成〖自主知识梳理〗。
在完成〖自主知识梳理〗中再次阅读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对本节的知识体系大致把握。
〖随堂基础检测〗一.选择题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座充满现代都市特点的千年古城正以崭新的面貌,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展示自己的风采。
回答1~2题。
1.按城市形态划分,北京应属于 ( )A .组团式B .团块式C .条带状D .放射状2.现在北京市围绕故宫—带形成的城市中心功能区是 ( )A .商业区B .工业区C .行政区D .住宅区【解析】北京位于冲积平原上,加之古代布局以皇宫为中心、以城墙为边界的特点,城市形态应属于团块式。
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其中心功能区是行政区。
高中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重难点突破三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4.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判读方法【典例精析】读“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哪一处交通通达性最高()A.甲B.乙C.丙D.丁2.该处最有可能位于()A.高级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中心D.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解析】第1题,影响地价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丙地离市中心较远,但地介却很高,说明其交通通达性最高。
第2题,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交通通达性高,直线斜率最小,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工业影响最小工业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靠近市中心但占城市面积最小,可接近最大消费群体,商业付租能力靠近商业区和工业区,既方便购物,接近市场,又方便人上下班而且住宅付租能力在此段最高远离市中心,商业住宅活动只愿支付很低租金,只有工业出租金最高直线斜率最大,距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商业直线较平缓,住宿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大而减少住宅地租水平与市中心距离(1)坐标图(2)立体图(3)地租分布等值线图1地价仅次于市中心,形成次一级地价高峰区。
【答案】1.C 2.D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2)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学案2课时一、学习目标1.结合都市地图,说说不同都市土地利用的类型。
2.通过对比,说出都市功能区的形成、特点及类型。
3.联系实例,分析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说出其变化过程。
第一课时完成优化方案P24基础梳理自学导引完成优化方案P25探究一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摸索:1、都市功能区是如何形成的?2、要紧都市功能区有哪些?它们的形状及特点分别是什么?完成优化方案P28同步测控 1 ,2小题第二课时完成优化方案P26探究二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摸索:3、阻碍地租高低的因素要紧有哪些?优化方案P27例2完成优化方案P28同步测控3—6小题,风向玫瑰图的判读技巧“风向玫瑰”图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依照各方向风的显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从外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式犹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如图一),确实是风向玫瑰图。
由于该图的形状形似玫瑰花朵,故名“风向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在气象统计、都市规划、工业布局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例如,把居民区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把污染大气的工厂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方向;在季风气候区,污染大气的工厂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对都市的污染。
【判读技巧】1、判定风向风向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向即风的来向,是指从别处吹向地区中心的方向。
如图二中,①表示北风,②表示西风;图三中,③表示东北风,④表示西南风。
2、判定风向频率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刻内各种风向显现的次数占所有观看次数的百分比。
图中线段最长者,即别处到中心的距离越大,表示风频越大,其为当地主导风向;别处到中心的距离越小,表示风频越小,其为当地最小风频。
如图二中,①线段最长,为当地的主导风向;②线段最短,为当地的最小风频。
假如当地的主导风向相反,则为季风风向,如图三中,其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
高中地理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功能的概念和类型;理解理解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功能区形成的影响;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方法;掌握分析城市功能区成因的思路和方法;经历分析地域文化影响城市的思维过程,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探究能力和爱护社会的意识;养成勤于思考、注意推理的习惯;增强学习先进文化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分析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2、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学法指导:通过讲授、看图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学习过程:一、城市功能区1、主干知识(1)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不同,各项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______________,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2)表格填写2、试题练习:(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A、工业区B、住宅区C、商业区D、交通道路用地(2)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用原因是()A、种族构成B、收入水平C、文化程度D、政治差别(3)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B.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C.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同具有的功能区(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区位于工业区的中心位置B.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最大C.城市中最繁华的是工业区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是为了减少运输费用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主干知识(1)_________________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的影响,如上海现代化中心商务区的形成;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如西方发达国家市中心边缘的住宅区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因素: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________________的高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2.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和主要功能区的作用、形态和区位。
3.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及发展变化。
4.能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课前预习1.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类型?2.这些土地利用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有没有明确的划分?3.住宅区有何特点?可分几类?按照什么标准划分?4.工业区有何特点?在布局上有何要求?5.商业区有何特点?其人口变化是怎样的?6.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有哪些课堂探究【探究一】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探究二】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试简述其理由。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探究三】电视经常报道,我国某大城市位于市中心的地块被房地产商以每平方米几万元的高价购买。
城市中每块土地上最终形成的功能区,是由从事各项功能活动的主体所付租金的高低决定的,并不是由土地的租金决定的,租金仅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付租能力是决定因素。
(如图所示)。
(1)图中A、B、C对应的城市功能区的名称是什么?(2)结合材料说明上述功能分区成因【探究四】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同步学案一、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都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1.三大功能区的形成2.三大功能区的形状、特点及位置功能区形状特点区位选择及缘故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缘故:①人口稠密、市场宽敞;②交通便利、便于商品流通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要紧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缘故:①减轻对市区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运输成本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显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进展高级住宅区都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缘故:①环境优良;②文化氛围浓,人口素养高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邻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缘故: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迁移应用]1.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都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1)、(2)题。
(1)在甲城的都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A.商业用地B.公园绿地C.居住用地D.行政用地(2)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要紧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要紧缘故是 ( )A.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B.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C.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嗓声污染D.远离农田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答案】(1)C (2)B【解析】本题考查都市功能分区的区位选择及缘故。
第(1)题,都市的住宅区,是都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是都市最差不多的一项功能,因此都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
而住宅区多临近都市的中心地带——商务区的周围。
据图示,图中①的占地比例也是最大的,故①为住宅用地。
第(2)题,工厂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产出废气、废水和废渣,这些废弃物进入环境,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躯体健康。
据图示,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冬季多吹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因此有严峻大气污染的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和钢铁厂等应该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二、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专门多,自工业化以来,经济因素对其阻碍显著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因素是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紧因素。
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要紧取决于各种活动情愿付出租金的高低。
阻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两个:交通便利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1)交通便利程度交通便利程度越高,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越低。
都市内不同区位的土地交通便利程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
如下图所示:(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与市中心的距离不同,土地租金不同,存在的经济活动也各不相同,都市内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及付租能力随距离(距离市中心的远近)递减规律及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图解如下:地租水平线付租能力功能区区位选择缘故字母名称字母名称a 商业直线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阻碍最大A商业区(地租最高)靠近市中心能够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b 住宅直线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的阻碍较小B住宅区(地租中等)靠近市中心处,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c 工业直线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阻碍最小C工业区(地租最低)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远离市中心处可降低成本2.除经济因素外,历史、社会、行政等因素也通过不同途径阻碍着都市内部空间结构[迁移应用]2.下图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1)图中A为________区,对应地租水平________(字母)线,缘故是________,对商业阻碍最大因素是________。
(2)B为________区,对应地租水平________(字母)线,缘故是________。
(3)C为________区,对应地租水平________(字母)线,缘故是________。
(4)示意图说明直截了当阻碍地租高低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都市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________差别。
【答案】(1)商业 D 商业支付地租最高距离市中心的远近(2)住宅 E 该地区可方便人们上下班,又接近市场,租金较市中心低(3)工业 F 远离市中心,不是最佳区位,租金最低(4)距离中心的远近情愿付出土地租金的高低(或付租能力)【基础达标】“2020年都市进展与规划大会”于2020年6月12~13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主题是“宜居、低碳与可连续进展”。
据此回答1~2题。
1.都市土地利用的一样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阻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要紧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②进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适应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作为一个旅行都市,在桂林的都市用地中,比重最大的是( )A.工业用地B.商业用地C.居住用地D.交通用地某沿海都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 km的范畴内,都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
下图示意该都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
据此完成3~5题。
3.阻碍该都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B.行政中心C.海洋运输和贸易D.居民人口密度4.该都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 km B.9~16 kmC.17~24 km D.25~35 km5.该都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C.土地开发比例逐步降低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6.读“某都市功能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都市要紧功能区分别为:Ⅰ________区、Ⅱ________区、Ⅲ________区,其中用地点式多分布在都市外围的是________区(填代表数字)。
(2)Ⅰ类功能区要紧分布在都市中心或________,下列关于该类功能区要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人口流量大②人口密度较小③交通便利④对外联系不便⑤地租水平高⑥土地利用集约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3)由于经济缘故,许多都市中的Ⅱ类功能区开始显现高级和低级的分化现象。
假如图中都市地区的主导风向与河流的流向大体一致,则高级区应要紧分布在都市________(方位回答),试简述判定理由。
【拓展提升】一、选择题2009年,北京市在优先保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优势产业用地供应的原则下,制定了都市建设土地供应打算(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1~2题。
1.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缘故是( )A.公用事业的进展B.工业仓储增加太快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进展D.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2.该土地供应打算最有利于该市( )A.改善人居环境B.促进工业进展C.调整产业结构D.推动科教事业读“某都市地租等值线和都市进展方向示意图”,回3~4题。
3.图中都市所处的局部地势可能是( )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4.从都市进展方向判定,阻碍该都市空间拓展的要紧因素是( )A.交通B.河流C.地势D.人口分布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为闻名的金融贸易区,白天人来车往,可一到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
据此回答5~6题5.“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B.建筑物高大稠密C.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D.内部分区明显6.与“不夜城”相比,“空心城”没有发挥中心商务区的哪一项功能( ) A.商业活动B.金融贸易C.通信联络D.休闲、娱乐(2020·天津高考)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要紧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
读“高雄都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7~8题。
7.对该都市功能区布局的评判,正确的是(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畴B.住宅区远高海岸,幸免了海洋污染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8.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中的( )A.a地B.b地C.c地D.d地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都市规划示意图”,阴影为城区,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10.该都市的乳畜产品供应基地应规划在( )A.甲B.乙C.丙D.丁(2020·上海高考)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 684人和1 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
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
结合下图,回答11~12题。
11.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能够显示( )①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②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③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④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12.近十年来,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 )A.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B.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C.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D.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二、综合题13.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某都市用地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都市形成时期(Ⅰ时期)决定都市区位的要紧因素是________,而都市选址在河流弯曲较大处的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时期都市开始显现功能分区,简述都市功能分区形成的缘故。
(3)Ⅱ时期商业用地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Ⅲ时期商业用地显现的新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宅区为都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它是都市中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