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及知道三个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实例进行实例分析。
3.能结合实例去分析评价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自主预习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_____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_______能力。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一、温故知新(自主探究:三种模式)1.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画出你心目中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跟同桌交换自己的分布图,说出自己的画图依据。
3.阅读P21页阅读部分,猜测城市地域结构3种模式名字的由来,找出三种模式的共同点。
二、追根溯源(合作探究一:影响因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不同?2.判断3条曲线最有可能分别代表哪类活动(商业、住宅、工业)?说出理由。
3.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试在横坐标上用OA、AB、BC 分别表示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并说明理由及说出OA、AB、BC分别布局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好处。
4.若只考虑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试画出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哦变化的影响曲线。
5.若考虑到城市有多条交通线,上题画的曲线会有变化吗?试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三、学以致用(合作探究二:合理布局)1.完成课本P24活动题。
2.结合你对本县城的了解,本地有没有污染大的工厂,它的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练习:一、选择题。
1.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城市具有相同的称呼四地域结构特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

第二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2、应用实例,能够说出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重难点】1、了解城市的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应用实例说出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阅读课本第二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完成探究题目。
〈注:1、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2、组长组织组员预习并评价。
〉2、课后作业:1、完善探究知识的整理和拓展;2、完成针对性训练;3、整理本节知识结构。
课前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一般将城市用地分为、、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上的 .(2)特点:无明确的 ,某一种功能区,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类型及特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概念: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和构成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称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3、形成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1)经济因素——最重要的因素a、表现: 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里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决定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高低.b、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和两个方面。
c、教材图2.7中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 .(2)其他因素a、的不同,会导致住宅区的分化.b、高低.c、(西方城市)。
d、历史原因。
4、发展变化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的地域范围,功能用地。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的向外搬迁,工业用地改造为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
课内探究案探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读三种城市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三种城市模式示意图名称的是: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2)根据A、C两图,填写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城市用地类型: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结合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图,找出其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2.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归纳各个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初步了解主要的城市空间结构【学习重点】结合实例分析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分布及其成因。
【学习难点】结合实例分析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区位特点及其成因。
【学习过程】【活动探究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调查活动:根据淮安市土地利用规划图,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淮安市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活动探究2】城市功能区1.形成:同类型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而形成2.特点:(1)功能区的划分是相对的,各功能区之间无明确。
(2)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兼有其他功能。
3.主要功能区【案例探究1】结合淮安市土地利用规划图以及你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1)占地面积最广的功能区是哪种?淮安市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地利用方式功能区集聚(2)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呈现这样分布的区位优势?【案例探究2】结合白鹭湖庄园分布图,思考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分布特点?通过案例探究1、2完成下列表格功能区特征位置区位优势住宅区①城市中最的功能区,住宅用地也是最为的土地利用方式。
②分化为住宅区和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多与区相连,环境优美。
低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区附近。
高级住宅区: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重;低级住宅区:租金低商业区①人流量大是城市的地区。
②占地面积小,呈现团块状和状。
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和。
①交通便利,利于。
②人口密集,广阔。
工业区专业化程度高城市的,并沿着分布。
①交通便利,降低。
②城市外围,地价低,减轻。
【活动探究3】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扇形模式、、未来“田园城市”模式。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功能区D.各种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用地B.交通用地C.工业用地D.住宅用地3.城市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A.交通便捷的市中心B.城市外围并沿交通干线分布C.环境优美的区域D.与商业区相邻的地带4.工厂企业寻求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的低平地带布置厂房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地B.接近消费市场C.大量的运输需求D.接近能源地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大厦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学习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学习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预习检测】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____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
(1)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
(2)特点:无明确的________,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类型:①住宅区:特点: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化:____________住宅区与____________住宅区。
②商业区:位置:市中心、________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形状:点状、条状;中心商务区(CBD):商业活动中心与服务中心。
③工业区:工业企业________程度高、协作性强;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也叫___________。
4.主要模式:________模式、________模式、________模式。
5.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______________因素;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其愿意付出__________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下图中的ABC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有关。
2.河流________地貌是指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并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的地貌。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LYL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 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学习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学习难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 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休憩及 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 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 3.功能分区的特点(1)基本功能区有 区、 区、 区; (2)功能区之间 明显界限,呈混合状态。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 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 的用地【展示交流】小组相互展示自学成果,进行矫正。
【合作探究】【拓展提高】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 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P 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 .东B .南C .西D .北2、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 .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3、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肥厂 D .服装厂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下列两题。
4、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 A .商业用地 B .公园绿地 C .居住用地 D .行政用地5、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 A .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B .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C .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嗓声污染D .远离农田 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B .收入高低C .知名度D .种族和宗教 7、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A .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B .城市的边缘地带C .通达度最高的地区D .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8、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 )A .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B .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C .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D .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9、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的,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B .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C .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D .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的,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学习反思】我学到了什么: 我还有那些知识点存在疑问: 发现了什么学习技巧:【知识纲要】商业用地用地 城市土地 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 利用类型 休憩及绿化用地 用地城 农业用地市 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中土 特点:无明确 ,某一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地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占据城市空间的_______(百分比) 利 功 住宅区 住宅区 用 分化和 能 低级住宅区功 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 分 形状:点状、条状分 商业区 商业活动中心区 区 中心商务区(CBD ) 服务中心工业活动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工业区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城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不同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 市 城市地域 同心圆模式内 结构模式 扇形模式部 多核心模式空 影响地租 间 经济因素 的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结 (主要因素)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最强、___ _其次、_ ___最弱构 形 (付租能力)的 成 土地价格和租金有高低起伏,而非直线变化 形 因 收入(社会地位)导致________分化 成 素 社会因素 知名度和 种族和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变 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在的功能分区 化 历史因素 城市的发展和更新要考虑继承和保持原有特色 昔日的土地利用,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发展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中心的远近对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第二课时)【课标要求】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1_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doc

2.1 城市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和类型及影响因素。
2、了解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
3、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主要功能区的作用、形态和区位。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6—30页完成如下内容:一、城市概述1.概念:2.特点:二、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______关系。
2.城市区位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具体因素山脉、______、湖泊、______等自然地理事物______、公路、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商品农业基地等经济事物特点对城市的影响相对______ 随____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_____条件的改善和______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理想区位在临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在水源条件较好的____________,在荒漠地区的________,有利于形成城市;在________________汇合处,在大河______处,在优良的______和________附近,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邻近矿产资源地,有利于形成______城市。
邻近港口或边境,有利于形成______城市。
邻近多条铁路,尤其是铁路交会处,有利于形成____________城市3.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______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河交汇处,或大的________________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3)交通运输枢纽处,也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4)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三、城市土地利用1.含义: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过程。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

教学模式
“五步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1、激趣引题,自主探究2、精心设疑,引领探究3、解疑导拨,合作探究4、授之以渔,实践探究5、激励评估,引深探究
教学
模式
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激趣
引题
自主
探究
精心
设疑
引领
探究
思维导图
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
合作探究:
1.中心商务区(CBD)有什么特点?
2.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中心商务区多高大建筑?
小结
城市功能分区
位置
特征(布局原则和趋向)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学习反馈卡:
1.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2.本节课学会了哪些新方法?
3.本节课总结了哪些新规律?
4.你还有哪些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材料:纽约CBD ---曼哈顿简介
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人。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歌剧院等名胜都集中在曼哈顿岛,使该岛中的部分地区成为纽约的CBD。曼哈顿主要分布在该区内曼哈顿岛上的老城(Downtown)、中城(Midtown),著名的街区是格林威治街和第五大街。曼哈顿区云集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银行、大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所,摩天大楼耸立,因此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引领探究:
举例说明,不同的功能分区之间有明显的界线吗?
学组探究: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收入阶层
建筑质量
位置
公共设施
环境质量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两个方面。
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某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2.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2.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根据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能力说明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因。
3.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投影几幅功能区不同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让同学初步认识到不同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不同,说说在一座城市中,一般有哪几种功能区?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板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师讲解)城市不仅有各种形态,而且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城市内部可能因为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有哪些功能区?(投影展示)各个功能区,加深感性认识(学生答)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
请看图2.2,图中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区?比如说为什么会形成住宅区?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看?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一般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磐石二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9 授课时间:授课者:第2章第1节城市部空间结构(第一课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8-24页,划出重要知识,规完成预习案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独立规完成探究案,疑难问题用红色笔做好标记,准备课上质疑讨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用地、休憩及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相同的→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3.功能分区的特点低级住宅区二.城市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和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三种模式。
【预习自测】1.工业区趋向于沿主要_________________分布。
为什么?2. 工业区外迁的原因?【我的疑问】对预习自学的容,你有什么疑问?探究案1、结合P20课文第二段和图2.4,分析回答:(1)市的工业分布有何特点?(2)根据图中“风频玫瑰图”分析,市东南部工业应以轻工业为主还是重工业为主?为什么?2、根据P21活动1,读图2.5,分析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1)找出商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
商业区的外围主要是哪一类功能区?(2)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是否相邻?为什么?(3)试画简图归纳功能区分布的特点。
课堂练习:读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2.下列企业最适宜布局在丁地的是( )。
A.印刷厂B.自来水厂C.化肥厂D.服装厂3.读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主要的扩展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长途汽车站的位置变化及其原因。
(3)该城市计划在甲处规划一个物流中心,请说明其理由。
磐石二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10 授课时间:授课者:第2章第1节城市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8-24页,划出重要知识,规完成预习案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独立规完成探究案,疑难问题用红色笔做好标记,准备课上质疑讨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预习案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用地、休憩及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3.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相同的→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3.功能分区的特点城市地域特征分布位置功能分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二.城市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和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三种模式。
3.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土地的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付出高低。
影响地租的因素有和。
(2)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的影响。
(3)社会因素:收入、、种族、等对住宅影响大。
(4)我国许多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看作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我的疑问】对预习自学的容,你有什么疑问?探究案3、读图2.7,结合P22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图例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途中0A、AB、BC各分别最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3)除了距离市中心远近外,地租高低还要受哪个因素影响?请举例说明。
4、读图2.8和P24“案例1 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说出除了经济因素外城市地域结构还受哪些因素影响?5、结合P24活动,完成下列要求:(1)城市地域结构的合理规划应如何处理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2)试评价图2.9中城市布局的两种方案较为合理,说明理由。
(3)如果你有更好的修改意见,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1、.下图是我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2、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B.土地利用方式C.交通通达度D.企业的支付能力(2)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区,原因是。
(5)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6)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填字母),面积最大的是,(填字母)。
磐石二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11 授课时间:授课者:第2章第1节城市部空间结构(习题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A.平原地区B.山区或丘陵地区C.陆地区D.湿润的气候区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区功能用地B.住宅区功能用地C.工业区功能用地D.文化区功能用地3.以下城市形态类型属于团块状的是()A.B.C.华盛顿D.4.影响城市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收入高低C.知名度D.种族和5.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①不同的功能活动②城市环境的优劣③距离市中心远近④交通便捷程度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6.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A.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B.城市的边缘地带C.通达度最高的地区D.工业区的中心部位【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B.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C.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D.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现代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2.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的,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B.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C.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D.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的,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3.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A.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B.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C.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D.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4.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B.住宅区C.行政区D.工业区5.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6.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B.经济因素的影响C.民族与因素的影响D.地理因素的影响7.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图2-1),最合理的是()8.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2-2),完成下列要求:(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 ,故租金最。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区,因这里靠近,既有利于,又方便_______ 。
(5)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区。
(6)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填字母)。
2.读某城市平面图(图2-3),该地常年盛行西风。
完成下列要求:(1)从该城市布局图中看受、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若干片、组。
这种城市布局形式的主要缺点表现为用地上,彼此联系,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上相对要。
(2)图上各点适宜建疗养院的是,适宜建化工厂的是。
(3)若建一座自来水厂,应建在点,理由是。
图2-1与市中心的距离地租水平商业工业住宅ABC图2-3图2-2【课外拓展—超越自我】1.图2-4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4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下图是某城市的横剖面图(图2-5),读图完成相关问题:(1)在图A~F中:代表中心商务区的代号是;代表工业区的代号是;代表低级住宅区代号是,代表高级住宅区代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