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 奥斯卡-尼迈耶 的传世经典巨作点评
尼迈耶的城市规划启示录

尼迈耶的城市规划启示录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3年第1期文爱德华·格莱泽美国哈佛大学国家和地方政府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系教授一个人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会在何时来临?对于一个建筑师,设计首都算不算辉煌时刻?很多人都曾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之父,享受过人生最辉煌的荣耀的尼迈耶,他的离世让世间再无现代主义建筑之父的同时,也留下了对于城市规划一串串的争论。
迈耶的“财富”2 0 13 年1 2 月5 日去世的奥斯卡· 尼迈耶(OscarNiemeyer)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伟大人物。
尼迈耶的职业生涯,经历了现代建筑的兴起、全盛、转型,他本人就是一部建筑史。
作为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他的作品多达数百个,遍布全球十几个国家。
尼迈耶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为祖国巴西设计的新首都巴西利亚以及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巨大反响。
尼迈耶为他的“荣耀之城”巴西利亚这个城市设计了最重要的一些建筑,包括国会大楼、最高法院、巴西大教堂和司法部大楼。
他的设计简洁干净,富有寓意,能牢牢的抓住人们的眼球。
尼迈耶使高楼超越了应对城市化问题的一种实用手段——他所设计的建筑对于来说城市意义重大,也使他的形象在城市规划者和像我这样审美能力欠缺的经济学家心中显得格外高大。
随着亚洲和非洲的数十亿人从乡村迁往城市,如今这一点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能够帮助穷国脱贫致富,但未来几十年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所需进行的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将面临巨大挑战。
当人们比邻而居时,容易滋生交通拥堵、犯罪以及传染病等问题。
但假如发展中国家的超大型城市中未能建起足够数量的摩天大楼,或者只在城市边缘进行建设,便会造成物价过高、通勤时间过长,城市化进程的受益群体范围过窄等问题。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尼迈耶为中国的建设者们提供了一个大师级的榜样。
他采用钢筋混凝土之类的便宜耐用型材料,这有助于将高层房屋的价格维持在一个令人可以接受的水平。
维度分享建筑界的毕加索

维度分享建筑界的毕加索奥斯卡·尼迈耶,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
他的作品多达数百个,遍布全球十几个国家。
他曾在1946年至1949年作为巴西代表、与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等组成共同负责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十人规划小组,并曾在1956年到1961年担任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总设计师。
巴西利亚被誉为城市规划史上的一座丰碑。
于1987年被教科文组织收录《世界遗产名录》,是历史最短的“世界遗产”。
1988年尼迈耶被授予普利茨克建筑奖。
他曾说过:我总是被曲线的形式所吸引,无拘无束的世俗的曲线激发了用新技术去实现它的潜力,但目前还只是在偶然庄严的旧式巴洛克教堂中才能见到。
Mondadori headquarters奥斯卡·尼迈耶1934年毕业于里约热内卢国立美术学院建筑系。
1936~1937年参与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的设计,并继科斯塔之后担任设计组负责人,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担任这个这个工程的顾问,尼迈耶直接受到其影响。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被认为是巴西第一座重要的现代大厦。
当时的尼迈耶只有29岁,担任柯布西耶的绘图员。
在柯布西耶离开巴西之后,这位年轻设计天才擅自主张,在设计方案做了调整,但这些调整让科斯塔大为惊奇,随即让尼迈耶担任项目的主创设计师。
大厦在1945年竣工,成为巴西第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受全球瞩目。
奥斯卡·尼迈耶从不是一位学者,他对理论、学术、陈词滥调丝毫不感兴趣。
他设计中自由的曲线,从来是准确而肯定的。
他有坚定的立场,这都体现在他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念和实践中,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不同。
他的目标简单甚至天真:为世界创造美!他也的确身体力行了。
Le volcan尼迈耶在建筑设计中一直围绕着“曲线”,而维度在磨石的道路上也尝试运用曲线去进行设计。
在昆山文化中心的项目中维度将曲线融入环氧磨石中,并对其进行了上下呼应。
小到弹簧、贝壳、流水大到海浪、浩瀚星系蕴含着自然中无穷的美感与力量、无限延展的特点激发着设计师的灵感。
注册建筑师的经典案例解析

注册建筑师的经典案例解析在建筑设计领域,注册建筑师是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和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负责规划、设计和监督建筑项目的实施。
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能够改变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解析几个注册建筑师的经典案例,探讨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成就。
案例一:巴西里约热内卢国家图书馆这座国家图书馆是由巴西著名建筑师、注册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设计的。
他以其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塑造了巴西许多标志性建筑。
这座图书馆采用了曲线造型的建筑设计,给人一种流畅、优雅的感觉。
尼迈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自然光线的利用,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让阳光透过建筑外围的水池投射进入室内,提供宁静、明亮的阅读环境。
案例二:美国纽约双子塔纽约双子塔是美国建筑师丹尼尔·利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的杰作。
这座设计灵感来自于“9.11”事件,在这座建筑中,利伯斯金通过复杂而富有张力的纵向和横向线条,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恐怖主义的抵抗。
纽约双子塔的设计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对人类精神的象征。
这座建筑在恐怖袭击后遭受了破坏,但通过注册建筑师的合理设计和工程师的努力修复,双子塔再次崛起,展示了人类的坚韧和勇气。
案例三:日本京都陶艺馆京都陶艺馆是由日本注册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设计的。
安藤以其简洁、现代且强调自然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他在京都陶艺馆中运用了水、石、木材等自然元素,创造了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
通过精心布置的水池和倾斜的石墙,安藤为游客创造了一种安静、沉思的氛围,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
总结这些经典案例展示了注册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独特的设计风格、前瞻性的创意和对环境的敏感性,创造出令人赞叹的建筑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美化了城市,还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智慧,我们可以感受到建筑艺术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
迈耶分析

迈耶作品分析(转载)2010-04-01 13:10:02| 分类:我的专业|字号订阅以R·迈耶为代表的晚期现代建筑,或称新理性主义,从60年代开始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流派。
他比较正统地继承了现代建筑的基本观点,在设计中强调功能,认为“建筑师应当把90%的精力用于研究功能”。
在建筑艺术方面,晚期现代建筑克服了国际式的简单化倾向,比较重视建筑体型的处理,使建筑具有雕塑感。
迈耶在设计中很注意空间和光影的处理,经常运用空架子增加过渡空间,丰富空间层次。
在建筑风格上他强调表现时代感,认为建筑应当体现它们自己的时代。
对于新旧建筑的关系,他认为应当在尺度和空间关系上考虑建筑的群体关系,而在风格上则强调新旧建筑的对比。
例如在美国印地安纳州新哈孟尼城的亚森南美术馆设计中,他采用了与地方风格截然不同的白派手法,建成后确实很具有吸引力,但也有人批评它象一个“不明飞行物”。
迈耶的白派风格独树一帜,在西方建筑界影响很大。
但他的设计手法比较单一,其主要作品如布朗克斯康复中心(本刊8801)、亚特兰大美术馆法兰克福工艺美术馆(本刊8606)以及最近设计的俄勒岗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等基本上都表现着类似的风格。
他承认自己深受柯布西埃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完全继承柯氏衣钵。
柯布的“隐喻”观点却相反地被后现代建筑师接过去了。
如何阅读大师的作品?大一时,老师说:“可以看图片”;大二时,老师说:“应该看文字”前者让我从形象上去感受建筑;后者让我从本质上去思考建筑;在此两点的基础上,我开始阅读大师的作品。
迈耶的建筑是“Slab”,是由“面”所构成的;迈耶的建筑是从平面开始的。
在此两点的基础上,我开始阅读迈耶。
观察与分析(一):从内部。
在迈耶的许多建筑中,有双向分层的概念,即在垂直方向上分层的同时,水平方向上分“层”,而且一般是以“私用空间”与“共有空间”区分,划为两部分。
这样就存在着对立的空间体系,一边是多米诺体系:方格柱网与混凝土楼板结构体系,水平处理空间;一边是由承重墙构成,垂直处理空间,使人感兴趣的是这两者的交界处:开敞与封闭,水平与垂直,同在一所建筑中,他们将如何会面呢?迈耶的做法很巧妙。
奥斯卡·尼迈耶——简单且天真的建筑大师

奥斯卡·尼迈耶——简单且天真的建筑大师文/王萱1907年出生于里约日内卢的奥斯卡·尼迈耶,不仅是巴西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更是现代主义运动巨匠,有着“建筑界毕加索”的美誉,他几乎一生都在进行设计创作,在美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共有五百多件建筑作品。
像许多巴西人一样,尼迈耶从小就热爱踢足球,这或许也是到了晚年,尼迈耶依旧充满活力,活跃在世界建筑的舞台前沿的重要原因。
尼迈耶热爱建筑设计。
在他看来,建筑一般是为政府和富人服务的,但不应该忘记穷人和处于困境之中的人。
他把自己排除在富人阶级之外,表示自己喜欢工作,喜欢帮助别人,这让他感到快乐。
在尼迈耶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个巴西人的典型特征——热情。
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建筑上,尼迈耶建成的建筑作品几乎每一件都魅力四射,是最具创新力和胆识的建筑师之一。
年轻时,尼迈耶凭借过硬的功底,在里约热内卢的国家美术学院学习建筑,并且在大学期间便与富有影响力的巴西本土建筑师、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塔一起工作。
这段工作经历在之后的几十年对他影响很大,并成就了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史上重要的作品。
1936年尼迈耶加入了由勒·柯布西耶、科斯塔、阿方索等建筑师组成的团队。
后来,在柯布西耶离开巴西之后,年轻的尼迈耶擅作主张,在设计方案上做了调整,使得建筑垂直方向的部分像刀锋一般插入水平方向,这样的改动让尼迈耶获得了科斯塔的青睐,随即让尼迈耶担任项目的主创设计师。
1956年,时任巴西总统库比契克邀请科斯塔、尼迈耶参与设计巴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和建筑项目——新首都巴西利亚。
在1992年的采访中科斯塔说到:“当库比契克成为总统的时候,他就认定了尼迈耶会作新首都的建筑师。
”科斯塔和尼迈耶的合作让全世界焕然耳目:这是第一个完全按照现代主义功能和美学原则设计并建造完成的重要城市。
尼迈耶将改造社会的理想都融入到了巴西利亚的城市建筑设计中,希望能够借此实践心目中的“乌托邦”——阳光灿烂、空气清新、晶莹剔透、人人平等、自然和谐的未来之城。
Casa das Canoas别墅

Casa das Canoas别墅摘要: Casa das Canoas别墅是设计师奥斯卡·尼迈耶的私人别墅,这所别墅没有沙滩,没有互联网,没有邻居。
奥斯卡.尼迈耶在里约热内卢山中为自己设计的一所住宅“Casa das Canoas”,这是一座由玻璃、石头和木头建成的充满时尚和女性气息的乌托邦,也是这位建筑大师心目中的理想居所。
关键词:弧线,自然和谐,融合别墅是什么?看到老师给出这样的一个题目,真的感觉特别刁钻,要写一栋别墅,还不能是特别有名的别墅,但是又不能是没有名气的别墅,这不是很刁难我们吗?这就要在我们心有有一个侧重点,是侧重于名气还是侧重于它是一所别墅那?所以我还是想清楚的了解什么是别墅。
别墅,即别业,是居宅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第二居所而非第一居所。
追溯其起源,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起始点。
我国古代也很早就出现了别墅,大的有帝王的行宫,将相的府邸,小的有富商巨贾地主乡绅的山庄、庄园。
别墅在国外的出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现代意义上的别墅主要是师承国外工业革命后的开发理念。
按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又分为:山地别墅(包括森林别墅)、临水(江、湖、海)别墅、牧场(草原)别墅、庄园式别墅等。
所以就此看来,别墅的主要功能是给人一个舒适的享受环境,因为城市里地皮价格昂贵,而且总是聚集着商业中心等,本来就是一个以享受为主的居住所就不可能选择在这里,所以别墅一般都会选在郊区,那里依山傍水,鸟语花香,更是给人们一种惬意的感觉。
现在随着房价也越来越高,开发商更多的是把土地用来建造高层建筑,以提高收益,所以别墅的建造也越来越少,在北京,几个有名的别墅,像西山一号院,没平米的价格也买到了六万块一名米,最便宜的一套房子就要2000万,这怎么是劳动人民可以居住的起。
随意一直向往着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在欧洲美洲的国家,因为地多人少的原因,所以房价不高,人们在乡村大部分都是住着别墅的,这些别墅基本上都是有一个统一的风格,但是要真的说这是什么别墅,还真的说不出来,所以这些只能算是别墅,还不能算是有名的别墅。
奥斯卡·尼迈耶

1937年
1939 年
在里约热内卢开设事务所 。
与科斯塔合作设计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巴西馆。 首次独立设计了在巴 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州府贝洛 奥里藏特市的一批建筑,其 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圣弗朗西 斯科教堂。
1940年
1941年 1947年 1956~1961年 1964年
承接帕普哈建筑群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这个项目因其中 许多建筑物 采用了自由曲线而闻名。 作为巴西代表参加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的十人规划小组 。 参加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的建设工作,设计了三权广场 以及广场上的总统府、巴西议会大厦和大教堂等建筑。 巴西军政府上台后,极力打击左翼领导人,尼迈耶受到迫害, 被迫流往海外,1980年才重回巴西。
1998年 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颁发的斯特林奖。 2004年 获日本松下宫世界文化奖。
1988年的普利策奖授予了两个崇尚现代主义的建筑 师,即巴西的奥斯卡·尼迈耶和美国的戈登·邦夏。 尼迈耶设计的建筑被认为是充满情感的雕塑,他扩 大了建筑的基本原理,并且在吸取勒·柯布西耶风
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
教堂地面部分
教堂主体坐落在地下,教堂 内一派金碧辉煌,大厅中神 像恳挂于空中。
没有通常的高尖屋顶, 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 撑起教堂的穹顶,支柱间 用大块的彩色玻璃相接, 远远望去如同皇冠。
澳大利亚建筑批评家罗伯特·休斯对巴西利亚的评价: “一个乌托邦式的噩梦”。巴西利亚是一座“乌托邦”这 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的,规划和设计的思想并没有能够 按理想实现。
总统府
最高法院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
被认为是巴西第一座重要的现代建筑
继科斯塔之后任设计组负责人
勒· 柯布西耶担任这个工程 的顾问, 尼迈耶直接受到他的影响
建筑界的毕加索

建筑界的毕加索作者:闫婧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3期摘要:从奥斯卡·尼迈耶的生平经历、设计思想发展历程,及其对世人的影响,并通过奥斯卡·尼迈耶的两件经典建筑作品来分析巴西建筑大师奥斯卡·尼迈耶。
关键词:尼迈耶;现代主义风格;曲线;创新;混凝土美学一、奥斯卡·尼迈耶生平简介奥斯卡·尼迈耶是一名杰出的巴西建筑大师,也是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
在他7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创作了500多件令人赞叹的作品,这些作品遍布了世界的不同纬度。
尼迈耶也因此享有“世纪建筑师”“建筑界的毕加索”“活着的现代艺术传奇”等美誉。
奥斯卡·尼迈耶1907年出生在里约热内卢,1934年毕业于里约热内卢国立美术学院建筑系, 1932年起在巴西现代建筑师卢西奥·科斯塔和卡洛斯·莱昂的事务所工作,开始接触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
1936年他受邀参与设计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并担任勒·柯布西埃的顾问,尼迈耶直接受到他的影响,并逐渐将形式服从功能改良成形式服从美,在建筑中大胆地加入了表现主义和巴洛克元素,创造了混凝土曲线美学。
他是一位善于观察、敢于尝试的建筑师,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标新立异的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将会构成一个新的城市。
”他用超越逻辑的方式创造了真正的艺术,影响了大批的建筑师,如保罗·门德斯·达·洛查、安藤忠雄和扎哈·哈迪德。
形的表现是尼迈耶在他的建筑设计中最为注重的,他认为包豪斯的“建筑应当纯粹是功能性的”理论是“纯粹胡扯”,他追求的是更加自由、更加美的建筑,支撑更少,空间更大,并热衷于运用曲线——让建筑能够产生新的行为方式,让建筑更加抒情甚至富有“女人味”。
尽管尼迈耶的“混凝土曲线美学”在建筑界褒贬不一,但他的建筑风格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学家们。
二、奥斯卡·尼迈耶设计风格要说尼迈耶个人风格最突出的作品,那一定是被千万巴西人赞叹的新首都巴西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