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与研究_李双美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内容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内容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内容1.课程标准的设计原则为了为学习“大学物理”的学生制定适用的课程标准,有必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对其进行优化,以突出高质量的教学并加强所应用的教学概念。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基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学物理课程的特征和实施对象的特征,并着重培养健康,完整的学生。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和情感价值等,目的是培养学生,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典型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课程目标。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专注于基础知识,加强应用程序,提高质量,开发技术应用程序的人才以及增强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技能。

“大学物理”专业的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定理和定律,掌握物理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学会将物理学原理运用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为将来的工程和工程工作奠定基础,在教育和培训中予以加强。

参加创新,企业家精神和科学技术竞赛的学生会产生工程应用感,并增强了他们对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并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此外,有必要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并建立知识网络,以便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

该课程的内容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具体体现。

在所申请的许可证课程“大学物理”的内容中,应注意保留物理学的系统性质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并应注意物理原理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

可以将一些高科技发明引入课堂,并将与物理相关的材料结合到日常生活中,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着重于告知学生关于他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和最有利的方面,根据各个专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古典物理学的内容,开发适当的现代和现代物理学知识的方式,以达到与知识的极限相联系的目的。

物理,场所的社会活动,并加强科学技术发展问题,与社会和技术发展保持同步,并反映该计划的最新动态,加强工程学的应用,扩大物理学在跨学科和工程学领域的应用,从而使大学的物理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相对应:“现代物理与科学技术”,“物理与选修课”的内容建设例如“人类文明”,使学生能够了解物理在高科技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和每种方法的人文基础,了解物理学的进化史以及著名物理学家的生平轶事,以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维护真理的决心和意愿,并对古老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

大学物理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大学物理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大学物理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研究程荣龙;李宜德;许永红;宫昊;王莉【摘要】Afte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 of college physics course and of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with the hope of promoting effect to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in local college,it propose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the concret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valuation meth-odology in this paper.The heart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s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to the course quality which determines directl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urpose of ap-plication-type talents.%通过分析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大学物理课程的目标、课程质量标准建设的内容以及课程质量评价的方法,以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期刊名称】《蚌埠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136-139,143)【关键词】大学物理;评价标准;课程质量【作者】程荣龙;李宜德;许永红;宫昊;王莉【作者单位】蚌埠学院数学与物理系,安徽蚌埠 233030;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蚌埠学院数学与物理系,安徽蚌埠 233030;蚌埠学院数学与物理系,安徽蚌埠 233030;蚌埠学院数学与物理系,安徽蚌埠 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3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地方院校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压缩大学物理课程的课时。

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探讨

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探讨

第16卷 第1期 天 津 农 学 院 学 报 V ol.16,No.1 2009年3月 Journal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arch ,2009*收稿日期:2007-07-30 作者简介:王世平(1955-),男,天津市人,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物理教学和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分析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022)23781298。

文章编号:1008-5394(2009)01-0063-03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探讨*王世平(天津农学院 机电工程系,天津 300384)摘 要:大学物理中的基本原理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因此,有效地开展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重新构建该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大学物理基础性学科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s CurriculumWANG Shi-ping(Department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 :The essential principles of university physics penetrates through all fields of natural sciences. University physics teaching affects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irectl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hat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s curriculum is proceeded effectively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reconstructed. It is put forward that university physics should be developed fully its function of basic subject. Students should be cultivated on the abilities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Key words :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quality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浅析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现状及相关措施

浅析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现状及相关措施
教材,给学生在实际操 作中造成一定困难。
三、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相关措施 1. 规范实验室,强化基础建设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开设已有数十年历史。2003 年物理 实验室通过评估,被评为高职高专类优秀物理实验室。为满足不 同专业,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优化实验资源, 构建出基础性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设计研究性实验室、综 合性实验室四大类。为达到教育部《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2010 版年),建议大学物理实验学时不少于 48 学时 / 年,每个实验项目每套仪器一般为 2 人指标为建设要求 [3]。 2. 保证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物理教师团队学历高,年轻化,科研能力强。实验教师 想要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但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而心有余力不 足。为此我校所有物理教师全部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同时建设一 支以专业基础教师为主,其他技术岗位教师为支撑的专、兼职教 师队伍。教师队伍包括物理实验专职教师,物理理论教师,行政 岗位物理专业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并建立教师信息档案。 3. 重基础,重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培养目标,提出重基础、重能力 培养的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学习的主动积 极性 [4]。首先,科学引导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的理解。对重点理 论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 考问题,在实验中用怎么解决问题,实验方法的使用是否使一个 复杂问题简单化。其次,硬性要求每个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过程 中。为此在实验室实行分组教学,每次两大组学生在同一间实验 室上课,但两大组分开做不一样的实验,每项实验每 2 名学生一 套实验仪器,条件允许的实验项目鼓励学生一人一套仪器。第三, 选择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目前我校学生多元化、专业化、层次 化较为明显,传统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统一实验要求必 须打破。我校已建成新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物理实验以循 序渐进的阶梯式教学模式为基础,中间根据学生专业要求,基础 层次不同进行分级、分层次教学。第四,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 物理实验选修课程,积极录制实验视频。 4. 突出实验室特色,自编实验教材建设

应用型本科课程标准的建设_以大学物理为例_李双美

应用型本科课程标准的建设_以大学物理为例_李双美

应⽤型本科课程标准的建设_以⼤学物理为例_李双美应⽤型本科课程标准的建设———以⼤学物理为例李双美(沈阳⼯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36)摘要:课程标准建设是教学改⾰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构建应⽤型本科课程标准的依据,⼀是社会对应⽤型⼈才的需求,⼆是课程本⾝的特点,三是实施对象的特点。

课程标准建设的内容包括课程⽬标和课程内容。

在课程标准建设中,不仅要综合使⽤各种教学⽅法和⼿段,开展研究性学习,⽽且要采⽤多元评价⽅法。

关键词:应⽤型本科;课程标准;课程改⾰;⼤学物理中图分类号:G 649.21⽂献标识码:A⽂章编号:1674-5485(2013)01-0072-04①基⾦项⽬:辽宁省教育科学“⼗⼀五”规划基⾦资助项⽬“⼤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与研究”(JG09DB116)。

作者简介:李双美(1962-),⼥,辽宁沈阳⼈,沈阳⼯程学院副教授,硕⼠,主要从事⼤学物理教学与研究。

①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1期教学管理课程问题是教育改⾰的核⼼问题,在⼀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教育⽬的和⼈才培养⽬标的实现。

如果没有课程标准来规范、指导教学,⾼校课程改⾰很难达到预期⽬标。

因此,课程标准建设问题,对于实现国家教育⽬的和⼈才培养⽬标,培养⾼素质⼈才起着⾄关重要的作⽤。

⼀、课程标准的内涵与辨析课程标准(curriculum standards )是指确定⼀定学段的课程⽔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献;即衡量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使⽤教材的准则。

课程标准分为课程标准总纲和各部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总纲是对课程进⾏总体设计的纲领性⽂献,它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标、学科设置等;各部分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标准总纲来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的、教学重点和学时数等。

课程标准是规范、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献,是政府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评估、考试命题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各门课程的管理和评价的基础。

课程标准体现了在不同阶段对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
一、概述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未来物理学科发展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作为一所理工类大学,其物理类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也是其物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承担着教育学生实验技能以及科学素养等重要任务。

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升桂林理工大学物理学科教学水平和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验课程的建设应重点强调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实验课程的建设得以贯彻,使学生真正受益于实验教学。

2、实施原则。

课程的建设应注重实施,可以提出详细的实施步骤,以便于落实细节,包括教师的培训、实验器材的购置以及实验教学的组织等。

3、科学原则。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应以科学的理念为基础,强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实效原则。

课程建设应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实施于实际教学中,使学生受益更多。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
1、实施学科教学改革。

实施。

《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学》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4分计划学时:160学时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选用教材:《大学物理学》1.前沿1.1课程定位大学物理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课。

定位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物理基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

它是研究物质世界最普通、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系统地加强物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从而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和组织上,与学校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定位相匹配,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利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视频录像、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1.2设计思路《大学物理学》课程标准是在充分理解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印发的《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国家教委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外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及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1)课程标准符合《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体现“创新思维”,“以人为本”,“为军服务”的现代教育观念。

(2)课程标准力求构建我校新的大学物理学课程体系,更新、拓展课程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

不局限于课堂基本理论教学,而是把实验教学、前沿专题讲座、读书报告、课外科研活动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教学中,丰富大学物理学课程的内涵。

(3)课程标准在全面贯彻《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下,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使课程达到既有前瞻性、科学性又实事求是。

加强大学物理课程建设 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大学物理课程建设 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2 l 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对人才的要求将更高、 更全面, 这对大
学 物 理教 学也 提 出了更 高 的要求 , 必 须 跟上时 代 的步伐 。 物 理学 是一 门重要 的 基 础学 科 , 是 整个 自然 科学 的基 础 。 物理 学 的发展 不仅 推动 了整 个 自然科 学的 发展, 而 且对 人类 的物 质观 、 时空观 、 宇宙 观都产 生 了极其 深 刻的 影响 。 由于物
大多数专业开设的重要公共基础课, 经过全体物理教师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工 作, 教学管理制度 日臻完善, 教学秩序稳定有序 , 教师队伍 日益壮大, 教学改革
不 断深 入 , 教学 质量 稳 步提高 。 我认 为要想 把大 学物 理建 设成 一 门高质 量 的课 程, 必 修做 好 以下 方 面工作 。
学习, 主动 思考 问题 。 例如, 在讲 到 电磁屏 蔽时 , 让学 生思 考怎样 能够 屏蔽 自己 的 手机 信 号等 。 这 样 一来 , 学 生 髓真 正 融入到 课 堂 , 学 生有 课堂 “ 主 人翁 的感 觉, 学 生 的学 习兴趣和 主 动性很 容易 得到 提高 , 学 习接受 过程 也会 由被动 变为 主 动。 随之 , 教学 效果 就会 有 明显 的改 进 。 不断开 展教 育教 学改 革 , 组 织进 行起 点高 、 多 人或整 个教学 团 队共 同参与 的教 改立项 工作 , 用 改革促进 教学质 量 的提高 。 为适应 教育改 革的发展趋 势 , 适 应学 校新 的人 才培养 目标与计 划 , 坚 持教学 研究 与交 流活动 。 教 学 中的难 点内 容 由教学 经验 丰富 的教师做 专题 讲授 。 对 比较抽 象的 内容采 用实验 、 演示 、 C AI
设计课程 目标。 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生为主体 , 树立“ 一切为了学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 法,比学习一些具体的物理知识更有意义。
2. 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学习特点 大学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 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特 点是研制课程标准的客观依据之一。大学生的思维具 有比中学时更高的抽象概括性,思维逐渐从经验思维 转向理性思维,从形式逻辑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 大学阶段是思维最活跃的阶段,也是培养和发展创造 性思维的最佳阶段。 自主性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作用的发 挥,主要表现在自觉性和能动性两个方面。大学生一 般不满足于教材和教师讲授的内容,而且有更多的自 由支配的时间,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结合未来理 想职业的特点而主动选择学习内容,独立地阅读各种 书籍,并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 大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机会和 条件,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也是进行终身 学习的基本条件。 大学阶段是从求学期向工作期、创造期转变的过 渡阶段,探索性和创新性是大学学习活动的深入。大 学的教学内容不再只阐述既定的结论,而是更多地介 绍各派理论观点、争议和最新学术发展动向方面的知 识,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探源索隐,探 寻前人提出与发现概念、定律、定理的思路和方法,创 造性地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同时,由于各个 学科都在不断发展,知识在迅速更新,学科前沿进展突 飞猛进,大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短期行为,应该是其 终身学习的开始。因而,让大学生在探索中学习,鼓励 大学生增强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 和能力,培养其独立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就成了高 等教育刻不容缓的、亟待解决的问题[5]。 3. 21 世纪时代发展的要求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力的竞争,实质上 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 新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复 合型人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用素质教育的观 念来指导课 程 理 念、课 程 目 标、课 程 内 容 和 课 程 评 价 等。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 国家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与手段。
[4] 顾 牡. 对于重新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的认识和体会[J]. 物理与工程,2007,17 ( 1) : 1 - 4,24.
[5] 胡盘新. 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的制 订概况 1954 - 1995 年[J]. 物理与工程,2007( 3) : 10 - 11.
四、构建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标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
· 378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8 卷
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包 含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首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个维度来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次,课程 结构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形成了包括必修课、选修 课、实践课和课外活动在内的新的复合型课程结构模 式; 另外,还要注重科学探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验 项目和创新、创业研究项目。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是注重大学 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强调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 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物理学 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时,在工科大学 物理的课程目标中也提出了要使学生尽可能了解物理 学的近代发展史和科学新成就。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反映了当 时的时代特征,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世纪、新形势对人才素质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这些培养目标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 伐,呈现出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工科大学物理教学 大纲的课程目标,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不够; 而且大学物理课程作
三、建设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论依 据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随 着物理学科、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更新 和优化。研制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 面: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以 下通过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 特点,以及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为应用型 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在课程内容上,为突出物理学在生产和技术各个 领域中的应用,可将一些与高新技术、现代社会生活相 关的内容穿插在物理教学中,将新概念、新成果有机地
融合进来,注重让学生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对其终身 发展有用的知识与技能; 适当增加近代、现代物理知 识,加强与物理前沿、社会热点、科技发展的联系,与社 会、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相适应,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摘 要: 课程问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标准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建设的
重要性,依据大学物理课程特点、大学生心理特点、学习特点,以及 21 世纪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课程标准
的建设思路和构想,以期促进高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物理; 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一、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
近几 年 来,虽 然 在 大 学 物 理 的 课 程 内 容、课 程 体 系、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 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大学物理课程标准 这一课题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己全面展开,教育部颁布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并 己经在一些地区开始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 就要求高等院校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也应该 研制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和以提高、完善学生素质为目 的的大学物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的宗旨应全面 体现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能力培养,以及科学素 质的提高和完善。
第 8 卷第 3 期 2 012 年7 月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Vol. 8 No. 3 Jul. 2012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与研究
李双美
( 沈阳工程学院 基础教学部,沈阳 110136)
参考文献
[1] 沈 兰.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建议—兼评《加拿大安省数 学课程标准》[J]. 外国教育资料,2000,29( 5) : 21.
[2] 崔允廓. 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J].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8) : 5.
[3] 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 员会. 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 物理与工程,2006,16( 5) : 1 - 8.
收稿日期: 2012 - 04 - 28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资助项目( JG09DB116) 作者简介: 李双美( 1962 - ) ,女,沈阳人,副教授,硕· 377 ·
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为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 习打基础,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方 面更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缺乏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明确要 求和具体规定。此外,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知识传授以 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缺乏 参与意识,使教与学两个方面缺乏有机的联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9617( 2012) 03 - 0376 - 03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持 续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跨入了大 众化教育阶段,各高校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正不断探索 新的改革发展之路。一些高校非物理专业都不同程度 地压缩了大学物理课程的课时。因此,这些专业的教 育、教学质量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中所 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也给大学物理课程改革 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各 高校必须规定各门课程基本的课程要求。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自 1952 年以来,教育部曾多次组织了对工科大 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制订和修改,特别是 1985 年还成立 了高等学校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了扩大高校 的办学自主权,教育部已不再编写和审定工科基础课 程的教学大纲,而是委托课程指导委员会制订有关课 程教学基本要求。这是一个教学指导性文件,它规定 了工科本科大学生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各校以此为 依据,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 大纲[3 - 4]。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是大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的纲领 性文件,是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的要求。 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 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的基本要求。所以,课程改革的核心是颁布各门课程
统一的、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即课程标准,规定各门课 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实施 建议等,为教学、教学效果评价以及教材的编写提供依 据[1 - 2]。
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以大学物理课 程的特点、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时代发展对人 才的需求为依据,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 方面进行整体优化改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 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研究能力,进一 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目标上,要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理论修养, 强化知识应用,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材。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原 理、定理、定律,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获 得作为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的物理基础知 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为培养具有较高科学 素质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