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_医院服_省略_社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与综合性比较_王亚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的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 服务质量不一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服务质量较为优良,但也有一些服务质量比较差的情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医护人员的聘用难度较大。
因为很多医护人员希望去更好的医院工作,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环境和薪资福利等方面不能够竞争其他医院,这就导致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服务质量也不一。
2. 开设科室单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科室比较单一,很多医护人员也缺乏综合性的医疗技能和知识。
这就导致了服务方面的欠缺,因为如果遇到一些既不是常见病也不是多发病的疾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需要患者到更专业的医院去就诊。
3. 医疗设备落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备也比较落后,很多设备都是二三十年前的技术,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这也导致了很多病人怀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能力和医疗水平,从而选择到其他医院去就诊。
二、对策研究1. 强化医疗人员队伍为了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队伍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工作环境、薪资福利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医护人员加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同时,也可以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上升空间和晋升机会,从而留住人才。
2. 开展综合性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应该开展综合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治疗能力。
同时,也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投入更多资金来更新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同时,也应该引进更专业的诊断仪器和设备,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与医院卫生服务的比较

社区卫生服务与医院卫生服务的比较
尹红
【期刊名称】《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年(卷),期】2001()6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模式的转换,卫生工作已由“小卫生”转向“大卫生”,进入到一个更宽广,更复杂的领域。
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那么,什么是社区卫生服务呢?社区卫生服务是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医院卫生服务是一种传统的医疗方式,社区卫生服务是打破传统的医疗格局,走出医院。
【总页数】1页(P39-39)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医院卫生服务;医疗服务
【作者】尹红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唐县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1
【相关文献】
1.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医院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与综合性比较[J], 王亚东;李航;陈琦;曹红霞;关静;李静;梁万年
2.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医院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比较 [J], 梁万
年;王亚东;李航
3.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就诊患者满意度比较[J], 王亚东;关静;李静;梁万年
4.一流服务一流质量打造社区卫生服务品牌--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访 [J],
5.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及服务量研究——三社区医院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内容、服务量及工作效率分析 [J], 吴秀云;李曼春;乌正赉;郭贵英;汪华;刘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卫生意识日渐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报告,以期能够推动卫生服务的改进和提升。
一、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对象主要是居住在社区的居民,其中包括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等群体,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护士等工作人员。
二、调查结果1.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持肯定态度,认为医生和护士都很亲切、耐心、专业。
其中,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的答案更加积极,这也体现了卫生服务对于这些特殊群体的重要性。
但是,仍有部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持抱怨态度。
部分人认为等待时间长,医疗设备滞后,医疗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专门的医疗专家等问题仍然存在。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情况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情况,设立和建设情况较好,大部分卫生中心布局合理,设施设备齐全。
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队伍也相对稳定,大多数医生和护士都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
但是,也存在一些短板。
例如,医疗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知识储备不足;服务质量亟需提升,医生和护士缺乏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
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宣传力度偏弱,服务意识存在较大差距。
三、调查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是基础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途径。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在服务质量和效益方面有差距,需要进行改革和提高。
以下是本调查的结论:1.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此项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医生和护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规范化服务流程和标准;更新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2.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能力。
此项工作主要在于加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执行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现状研究综述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现状研究综述社区卫生服务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服务,对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善就医环境、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作为衡量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现状进行综述。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发展起步较晚,主要始于1990年代。
在此之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主要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而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则比较缺乏。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结构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结构评价主要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人员配置等进行评估;过程评价主要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执行过程、操作规范等进行评估;结果评价主要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评估。
在结构评价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质量检查。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和人员的情况,进而评估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人员配置是否满足需求。
质量检查则主要通过检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性设施和卫生质量来评估其结构质量。
在过程评价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有观察法和访谈法。
观察法可通过观察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执行过程和操作规范来评估其过程质量。
访谈法则通过与社区居民和医务人员的交流,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执行情况,从而评估其过程质量。
在结果评价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满意度调查和健康状况评估。
满意度调查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和期望。
健康状况评估则通过收集社区居民的健康数据,如慢性病患病率、健康指标等,来评估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效果。
尽管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较为分散,缺乏统一标准和评价体系。
2023年中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研究报告

2023年中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研究报告作为中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资深文案专家,我将为您带来一份关于2023年的中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研究报告。
通过对当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调研和分析,本报告旨在为未来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有力的依据。
1. 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基层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疾病预防、健康宣教、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管理等多项任务。
2. 现状分析(1)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才状况:根据统计数据,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配置不到全国医务人员总数的10%,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
(2)服务内容和质量:部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缺乏相应的医疗设备,导致医疗水平参差不齐。
此外,医疗服务范围较窄,未能满足群众的全面需求。
(3)医保政策:当前医保政策对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报销比例较低,社区居民负担较重。
3. 问题与挑战(1)人员培养和管理:通过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同时建立人员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2)设备和资源支持:加大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
(3)医保政策调整:针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适当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减轻社区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
4. 发展前景与建议(1)加强综合医院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衔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2)推动医疗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3)加强社区卫生教育和健康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
(4)加大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保障。
结语通过对2023年中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研究报告,我们了解到当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强人员培养和管理、设备和资源支持以及医保政策的调整,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改善群众的医疗卫生待遇。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地区间比较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地区间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调查和分析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特别关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其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本文期望为政策制定者、医疗服务管理者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化和提升。
本文将首先概述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文章将详细分析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构成,包括人员数量、学历结构、职称分布、专业领域等方面。
本文还将通过对比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揭示人力资源在地区间的差异和不平衡现象,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本文将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地区间差异进行深入讨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和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提升社会对社区卫生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策略,结合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来全面深入地了解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地区间差异。
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的大型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了全国范围内多个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详细信息。
抽样方法:为确保研究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按地区、然后按城乡进行分层,最后随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样本。
变量收集:收集的数据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学历、职称、培训情况等多个维度。
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来描述人力资源的现状,包括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通过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来探讨地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现状研究综述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现状研究综述【摘要】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其现状对于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包括基本情况、服务内容和覆盖范围等方面。
随后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等不同方式。
接着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服务不均衡、管理混乱等。
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
通过国际经验对比,总结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如加强监管、完善服务内容等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现状、研究综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评价方法、问题与挑战、发展趋势、国际经验对比、总结、展望未来、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现状研究中,研究背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改进。
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体系相对较为滞后,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和科学,往往无法全面反映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方法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无法有效评估不同类型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优劣势。
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和数据支持方面的问题,导致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不高,影响了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评估。
加强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现状的研究,有助于发现问题、探索解决办法,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区卫生服务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现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还可以为完善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作者:王海滨石航万叶彪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提供指导。
方法:参照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对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床位数、卫生人力资源、以及医疗服务利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2010-2017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缓慢增长,卫生人员数量持续增长、医护比逐年提高,但医疗服务效率低。
结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实力在在增强,但需进一步完善卫生人员的配置比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促进分级诊疗的良好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卫生人力资源;医疗服务【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254-012015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療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1]。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分级诊疗制度是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要大力推进。
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是重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率的根本策略,是“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2]。
据新华社报道,94.7%的地级以上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3],分级诊疗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基本卫生服务,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4]。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是守护社区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推进医疗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机构数量、人力资源、设备配置等方面均有提升。
本文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现状进行综述,深入了解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卫生服务专题研究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医院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与综合性比较王亚东,李航,陈琦,曹红霞,关静,李静,梁万年作者单位:100069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与医院服务的连续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方法 问卷调查3省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患者,比较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时接受健康教育、医生对患者家庭其他成员的健康指导、每次就诊时是否找同一位医生以及社区医生是否指导患者进一步就医等情况。
结果 76 60%的医院就诊患者和87 34%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获得了健康教育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活动明显高于医院;70 19%和26 10%的社区卫生服务就诊者和医院就诊者接受了医生为其家庭其他成员提供的健康指导服务;38 25%的医院就诊患者和71 95%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患者经常就诊于同一位医生;62 65%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患者接受了社区医生关于进一步就诊的指导。
结论 健康教育活动在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服务中均有较广泛的开展,但健教手段、方式及方法应多样化;连续性的医学照顾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根本,应大力提倡和规范化;以家庭为中心的连续性照顾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应加强社区医生对患者进一步就医的指导,促进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连续性;综合性【中图分类号】R 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72(2006)11-0905-04Co mparati veAna l ysis of Conti nuity and Co mprehensi veness of Hos pita l Service and Co mmunity H ea lth Service WANG Ya -dong,LIH ang ,C HEN Q i ,et a l .Capit a l Un iversity of M ed ical S ciences ,B eijing 100069,China【Abstract 】 Objecti 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onti nuous and co mp rehensi ve characters of hospital service and community healt h service .M ethods A questi onnaire on patients who seek form ed ical care o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HS)i nstituti ons and hospitals from 3provi nces (ormunici paliti es)w as carried ou.t H ealth educati on ,health i nstructi on ,con ti nu it y of care and s i tuati on of referral w ere co mpared .Results The rati os of patients who got healt h i nstruction w ere 76 60%and 87 34%of thosewhow ent to hospitals and CHS i nstituti ons respectivel y ;t he rati os of patients 'fa m il y m e mbers who got health in structi on in the t w o types were 26 10%and 70 19%respecti vely .Therew ere 38 25%of t he pati ents whow ent to hospitals and sa w t he sa m e doctor frequently ,whereas 71 95%of the pati ents whow en t to C H SI and sa w the sa m e doctor ;and 62 65%of pa ti ents who went to C H S instit u ti ons and got t he i nstructi on of seek i ng furt herm edical servi ce .Conclusi on H ealth education has been w i del y carried on ,ho w ever t hew ays and met hods of it shou l d be expanded .The conti nuous med i cal care is the f oundati on of C H S .Fa m ily-based continuous C H S is the key to m i prove the quality ofCHS ,and the directi on of devel op i ng C H S .The i nstruc ti on of f urther health care fro the patients shou l d be enhanced ,and t he syste m of dual-referral shou l d be founded .【Key w ord 】 Co mm un it y healt h services ;Conti nu ity of care ;Co m prehensive care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包括服务的综合性和连续性[1,2]。
事实上,医疗服务的综合性与连续性是任何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所不可缺少的特征,也是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追求的目标。
本文通过对医院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在综合性和连续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两类服务机构的优势与特点,为总结社区卫生服务成效、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优势与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为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无锡市、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九江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的就诊者。
详见《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研究背景与设计》[3]。
1 2 调查内容 包括医院就诊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患者的健康教育服务、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健康指导、是否每次就诊都找同一位医生及社区医生是否指导患者进一步就医等。
严格意义上的综合性服务和连续性服务均涉及较广泛的内容,本次调查仅以就诊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是否接受健康教育服务及服务类型作为衡量综合性服务的一个指标,以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健康指导和是否每次就诊都找同一位医生及社区医生是否指导患者进一步就医作为衡量连续性服务的指标。
1 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定性指标采用率、构成比表示,定量指标视其资料类型和分布特征,选择参数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并整理成统计表、统计图的形式表示。
2 结果调查的总体质量见《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调查结果与设计的一致性分析》[4]。
2 1 患者就诊时的健康教育 在就医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者获得健康教育服务的比例高于医院就诊者,特别在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方面明显高于医院(ch i-square =228 995,P =0 000)。
在医院就诊过程中,有76 60%的患者接受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健康教育,其中,患者在候诊时阅读健康教育宣传栏的比例最高,达到57 76%,还有27 64%的就诊者在医院获得了免费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由医生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行为指导的患者也超过20 00%。
就各地区来看,北京市就诊患者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阅读宣传栏和健康宣传资料;江苏省两个城市的就诊患者除从上述两种途径获得健康知识外,约有10 00%的人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健康咨询、看录像接受健康行为指导等方式获得健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江西省两个城市医院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较普遍,特别是免费的健康咨询活动,使近40 00%的就诊患者受益(见表1)。
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包括就诊患者和一般社区居民。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者中有87 34%的人接受了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这个比例比医院(76 60%)高(ch i -square =38 331,P =0 000),其最常用的方式也是阅读健康教育宣传栏,阅读者的比例高于医院(ch i-square=19 605,P =0 000);在免费获得健康宣传资料、听健康教育讲座及医师指导的健身运动等方面,社区就诊者比例均高于医院的2倍以上。
但地区间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开展水平相差较大(ch i-square=29 837,P =0 000)。
江西省两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健康教育的开展比例远高于本地医院的开展水平(chi-square=11 477,P =0 001);北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开展比例相对江西、江苏两省较低,特别在免费获得健康宣传资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及免费健康咨询方面比例较低,但与北京市医院就诊患者相比,这几种健教形式的开展比例明显高于医院;江苏省的两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开展比例较高,特别是免费健康咨询,远高于医院(ch i-square=153 184,P =0 000,见表2)。
2 2 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健康指导 在为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有些医生还为患者家庭的其他成员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社区医生提供这种服务的比例达到70 19%,远高于医院(26 10%)的比例(ch i -square=376 849,P =0 000,见表3,4)。
各地医院的医生在为就诊者提供家庭其他成员健康指导服务的比例差别很大(ch i -square=97 474,P =0 000),江苏省南京和无锡两市平均达到41 23%,而北京只有7 04%,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的疾病类型、疾病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患者的要求以及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理解不同等因素有关,也一定与医生综合性服务观念的建立与理解有关。
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就诊者家庭其他成员提供健康指导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医院(北京:ch i-square=127 716,P =0 000;江苏:chi-square=141 758,P =0 000;江西:ch i -square=192 705,P =0 000),尽管北京市这种服务的提供比例在三地区间是最低的,但却高于本地医院这种服务提供比例的5倍以上,江苏和江西各城市的比例也高于本地医院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