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事物的正确额U答案不止一个》课件
合集下载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

目标二:读课文,学习词语
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意思 汲( )取: 锲( )而不舍: 不言而喻( ): 根深蒂( )固: 孜孜( )不倦: 持之以恒( ):
目标三:整体感知
1.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B.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之后, 作者又提出并论述了哪几个问题?(提示: 注意文中的几处设问句。)
(1)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 别呢?
3.怎样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 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 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 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 的人。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
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
——罗迦· 因格 费·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 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 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 等。
事物的正确答案 不止一个
(美)罗迦〃费〃因格
学习目标
1.认识议论文,了解有关议论文知识。
6.列举文中的设问句子,并说说运用设问的 好处。 ◇提示读者注意论述的问题和答案。 ◇引发读者思考。 ◇使文章层次清楚。
目标五:拓展迁移
7.“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 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 渐充实。”“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 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你能举出一个事例吗?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d835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1.png)
06
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0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02 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02 提醒学生不要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探索多种可 能性。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01
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
03
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
02 析问题。
敢于挑战传统观念,提出
04 新见解。
相关话题或案例分享
确理解自己的立场。
提供有力论据
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需要提供 有力的论据,包括事实、数据、 案例等,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
保持逻辑严密
在陈述观点和提供论据时,要保 持逻辑严密,避免出现逻辑漏洞
和自相矛盾的情况。
反驳技巧和应对方法
抓住对方漏洞
在倾听对方陈述时,要注意抓住对方观点中的漏洞和矛盾之处, 作为反驳的依据。
巧妙运用反问
当需要反驳对方时,可以巧妙运用反问的方式,让对方陷入思考的 困境,从而削弱对方观点的说服力。
保持冷静和礼貌
在反驳对方时,要保持冷静和礼貌,避免情绪失控和言语冲突,确 保辩论能够顺利进行。
05
小组合作与课堂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会组织
1 2
分组方式
按照学生的座位或者自愿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 每组4-6人。
创新的重要性
01
分享一些创新思维的成功案例,如马云、 马化腾等创业者的经历。
03
02
以苹果、特斯拉等公司的创新为例,说明创 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04
多元文化的价值
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新实践,如日本 、韩国等国家的创意产业发展。
05
06
分析多元文化对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优质课件

是你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样呢?这是唯一……” 。
第4段段尾:“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 素呢?”。
第9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存 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有哪些呢?”。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
它的作用有:①提醒注意,引发思 考,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 起波澜;③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 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第九页,共十六页。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 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历史 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在 过去的几千年人类历史中,最独领风骚者为成吉思汗,而最 具才华者是莎士比亚。”
第七页,共十六页。
这三个要素在5、6两段中就已呈现,那么 是否能删去7、8两节呢?
*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 —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
机和排版术。
*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 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 革命。
第八页,共十六页。
贝多芬
第二页,共十六页。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 轻而易举 )
(2)一件事都没有做成功,形容事业上毫
无成就。( 一事无成)
(3)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方法或措施被
实践证明生效。( 行之有效)
(4)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不言而喻
第三页,共十六页。
第4段段尾:“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 素呢?”。
第9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存 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有哪些呢?”。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
它的作用有:①提醒注意,引发思 考,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 起波澜;③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 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第九页,共十六页。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 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历史 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在 过去的几千年人类历史中,最独领风骚者为成吉思汗,而最 具才华者是莎士比亚。”
第七页,共十六页。
这三个要素在5、6两段中就已呈现,那么 是否能删去7、8两节呢?
*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 —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
机和排版术。
*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 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 革命。
第八页,共十六页。
贝多芬
第二页,共十六页。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 轻而易举 )
(2)一件事都没有做成功,形容事业上毫
无成就。( 一事无成)
(3)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方法或措施被
实践证明生效。( 行之有效)
(4)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不言而喻
第三页,共十六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117 苏教版 (共30张PPT)

寄语:
爱因斯坦说:“个21世纪富有创造性思维 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

能证明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最佳论据是 商鞅因变法被车裂,伽利略为科学被焚烧,但真理在他们一边。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一次做试验时药品爆炸,但他身上带血从实验室跳出,兴奋地狂呼:“我成功了。” 英国作家克里西初学写作曾被连续退稿743份,但他把这些退稿当作镜子,总结经验 教训继续写作出版了560部著作。 陈景润为攀登数学高峰,演算的稿纸 有几麻袋,失败的次数更是无法计算。
读一读,想一想
重要句子理解一
如果认为只有答案只有一个------只有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才会有发明创造。 对比论证
01
02
重要句子理解二
理清思路
论 证 过 程 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 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 (层层深入)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条件
卡通圣诞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美国实业家
议论文
罗迦·费·因格(Roger von Oech,一般译作“罗杰·冯·欧克”),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家。
01
。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02
作者名片
复习议论文知识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01
1、什么是议论文?
2、议论文的要素
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 主张和看法。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 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 理由和根据。
运用论据证明论 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练习一 填空: 1、本文论述了只要确立 的思维方式,具备 的条件, 坚信任何人都拥有 ,就一定能成为 一个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

例: 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生活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生活是一份试卷,写满了人生的功过是非。 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生活是一团线,编织着人生的纵横交错。 生活是一条路,布满了人生的荆棘坎坷。
(4)答D。因为D是惟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 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由于背景的不同,考 虑问题角度的变化,知识 积累的差异等原因,事物 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问题: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 有几个角?
4- 1= 3
4- 1= 4
4- 1 = 5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下列算式成立吗?
1、1+1=24 (1年+1年=24个月) 2、3+3=2 (3个月+3个月=2个季度) 3、9+3=1 (9个月+3个月=1年) 4、30+30=1 (30分钟+30分钟=1小时) 5、8+16=1 (8小时+16小时=1天)
生活是一场戏,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惧。 生活是一张照片,记录着真实的市井百态。 生活是一个调色板,调试出人生的多姿多彩。
生活是一支梭,穿透了人生的层层壁垒。 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活是一场梦,模拟着人生的虚虚实实。 生活是一幅画,临摹出人生的曲折漫长。 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善恶美丑。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 费 因格
看一看:图中是什么?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 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 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美)罗迦· 费· 因格
罗迦· 费· 因格1948年生,当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 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 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
关于“推敲”的典故: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 “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 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 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 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 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 《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 酌字句,反复琢磨。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 心、有毅力。锲,雕刻。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 本文论述了哪几个问题?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3) •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4-8) • 是否人人都有创造力( 9-12) • 怎样成为有创造性的人(13)
• 达尔文:鸡从森林来到人家再发展 到马路,这是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
• 爱因斯坦:小鸡的成功=勇敢的穿 越+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 拿破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好鸡。 • 阿基米德:只要给我一条马路,我 就能让小鸡走过去。
• 科学老师: • 体育老师: • 数学老师: • 语文老师: • 英语老师:
是否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呢?
认识伟人(1):
罗迦 费 因格
看一看:图中是什么?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 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 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美)罗迦· 费· 因格
罗迦· 费· 因格1948年生,当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 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 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
关于“推敲”的典故: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 “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 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 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 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 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 《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 酌字句,反复琢磨。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 心、有毅力。锲,雕刻。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 本文论述了哪几个问题?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3) •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4-8) • 是否人人都有创造力( 9-12) • 怎样成为有创造性的人(13)
• 达尔文:鸡从森林来到人家再发展 到马路,这是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
• 爱因斯坦:小鸡的成功=勇敢的穿 越+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 拿破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好鸡。 • 阿基米德:只要给我一条马路,我 就能让小鸡走过去。
• 科学老师: • 体育老师: • 数学老师: • 语文老师: • 英语老师:
是否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呢?
认识伟人(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 (4)

看一看:图中画了些什么?
猜一猜:
-1=?
• 少年读诗如隙中窥月 • 中年读诗如台上观月 • 老年读诗如庭中赏月
由于背景的不同 ,考虑问题的角 想一想: 度不同 ,知识积累的差异等原因, 同样是读诗,感受何以不同呢? 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 · 费· 因格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 法阅读(包括朗读、默读、边 读边圈点勾画· · · · · · · )课文,要 求做到: 用概括的语句说一说本文 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研读课文
你认为作者的观点 (即“ 中心论点”)是什么?有何理 由?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学以致用
文章开头由 一道有趣的图形选择题 引出论点,中间部分又用了两个典型事 例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 如何运用知识”这一观点。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发挥各自的创造力, 重新为课文写一个开头,再找一个事实论据来 替换原来的论据。
课后作业
不仅文章的开头和中间部分可 以改写,全文都可以另辟蹊径,可 以重新构思,重新作文。
请看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出了这样一道 题: 他在黑板上画了圆形、三角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月牙 形四个图形,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一个区别于其他三个的图形 来。同学们选出的图形各不相同, 但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 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 方法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 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一、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事物的正确 答案不止一个) 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 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三、创造性的思维必需的要素——1.孜孜不倦地汲 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 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 种尝试。 四、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根据——1.是否 相信自己具有创造力;2.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五、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基本条件——1.相信 自己拥有创造力;2.保持好奇心;3.探求新思路;4. 发展小灵感。
猜一猜:
-1=?
• 少年读诗如隙中窥月 • 中年读诗如台上观月 • 老年读诗如庭中赏月
由于背景的不同 ,考虑问题的角 想一想: 度不同 ,知识积累的差异等原因, 同样是读诗,感受何以不同呢? 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 · 费· 因格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 法阅读(包括朗读、默读、边 读边圈点勾画· · · · · · · )课文,要 求做到: 用概括的语句说一说本文 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研读课文
你认为作者的观点 (即“ 中心论点”)是什么?有何理 由?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学以致用
文章开头由 一道有趣的图形选择题 引出论点,中间部分又用了两个典型事 例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 如何运用知识”这一观点。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发挥各自的创造力, 重新为课文写一个开头,再找一个事实论据来 替换原来的论据。
课后作业
不仅文章的开头和中间部分可 以改写,全文都可以另辟蹊径,可 以重新构思,重新作文。
请看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出了这样一道 题: 他在黑板上画了圆形、三角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月牙 形四个图形,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一个区别于其他三个的图形 来。同学们选出的图形各不相同, 但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 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 方法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 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一、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事物的正确 答案不止一个) 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 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三、创造性的思维必需的要素——1.孜孜不倦地汲 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 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 种尝试。 四、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根据——1.是否 相信自己具有创造力;2.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五、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基本条件——1.相信 自己拥有创造力;2.保持好奇心;3.探求新思路;4. 发展小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多芬:
他幼年早慧,在年轻时就确立了作曲 家的地位。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在人生最 辉煌的时刻,他却失聪了。但是,在这之 后的八年中,他依旧继续着音乐家的生命, 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 。他是德国最 伟大的乐曲家之一,创作了如:《英雄》、 《命运》、《田园》等交响曲,《月光》、 《热情》、《黎明》等钢琴奏鸣曲。
一、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
a、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 、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 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 C识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引用论证、举例论证
——教师寄语
谢谢大家
再见
1、提出问题: 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事物的正确答 案不止一个” (1-3) a.渊博的知识 必需 b.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2、分析问题: (4-12) 要素 c.持之以恒的毅力 探求第二种答案有 区分 a.缺乏的人:自我压制 赖于创造性思维 根据 b.拥有的人:留意细小的想 法,使之变为现实
3、解决问题: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要具备三个要 (13) 素。
亚里士多德+支点=整个世界
李白+酒=诗百篇
你+努力=?
发挥想象,下面的图形会是什么
关于小鸡过马路的话题
唐僧说:“打雷啦,下雨啦,小鸡快 过马路啊!” 王朔:我是流氓鸡我怕谁?! 钱钟书:马路这边的鸡想跑过去, 马路那边的鸡想走过来—— 欧阳修:小鸡之意不在路,在乎山 水之间也。
汲取
jí
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 dì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 qiè 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
孜孜不倦 zī 不言而喻 yù
勤勉的样子。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持之以恒 héng 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分析课文
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 一点很重要。
复习议论文知识
1、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2、议论文的要素
论点 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 主张和看法。
三 要 素
论据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 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 理由和根据。
论证 运用论据证明论 点的过程和方法。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 。 。 。 。
请选择其中两个,根据各自老师 的特点,也创造性的写出一句。
1、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鸡过马路事件揭露了一个怎样 的社会现实,表达了饲养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文
2、Do you know?小鸡过马路肯定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将
来时.——英语
3、有两只小鸡过马路,两鸡同时相对而行,分别以每 秒10厘米和15厘米的速度过长50米的马路,请问两鸡何 时相遇?——数学 4、一个质量为0.3千克的小鸡在马路上跑过,请说说它的 受力状况是怎样的?——科学 5、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组织小鸡掌握50米快速穿越马 路跑技术。——体育
六、多角度语言思维训练①
例: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生活是 。
请仿照例句,再写出至少3句。
生活是一份试卷,写满了人生的功过是非。 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生活是一团线,编织着人生的纵横交错。 生活是一条路,布满了人生的荆棘坎坷。 生活是一场戏,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惧。 生活是一张照片,记录着真实的市井百态。 生活是一个调色板,调试出人生的多姿多彩。 生活是一支梭,穿透了人生的层层壁垒。 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活是一场梦,模拟着人生的虚虚实实。 生活是一幅画,临摹出人生的曲折漫长。 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善恶美丑。
莎士比亚: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 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 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 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 克白》。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 才。” “在过去的几千年人类历史中,最独领风骚 者为成吉思汗,而最具才华者是莎士比亚。”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 比亚!” 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 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
立 论: 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
驳 论: 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 的论点的论证方式。
A 事实论据 4、论据可分为两种: B 道理论据 5、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驳论中还采用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 归谬法
自读要求
1 、认真朗读课文 1-3 节,找出表明作者 观点的语句。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 题,在文中划出概括性的语句。
江泽民总书记语重心长 地告诫我们:“创新是一个民 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 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同学们,创新带给我们的快乐 洋溢在每个同学脸上,解决问题 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只要我们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你就会 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4、最后,作者是如何总结的? 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a.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路,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 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有什么作用?
列举约翰· 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 的事例以及罗兰· 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 游戏的事例 作用:举例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 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不是 “ 9” , 是“6”
观察图形,你能看出的有什么?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美]罗迦· 费· 因格
罗迦· 费· 因格及其作品简介
罗迦· 费· 因格,1948年 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 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 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 《当头棒喝》、《创造性 纸牌》 等。“唯一真正快 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 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 的名言。
来看小品《卖车》中的一段话
1、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 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
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2、赵本山问:“你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3、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 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 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
爱因斯坦: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 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妙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 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 动它?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 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域:狭义相对 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 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
达尔文:鸡从森林来到人家再发展 到马路,这是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
爱因斯坦:小鸡的成功=勇敢的穿 越+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拿破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好鸡。 阿基米德:只要给我老师: 体育老师: 数学老师: 语文老师: 英语老师:
1+1=?
一片荒漠… “一把锯子 + 一片森林 一幅画、一首诗、一 一支笔 + 一张纸 首歌、一个世界… 一个李白+ 一壶酒” 诗百篇
练习三
1+1=?
2
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
一把锯子+一片森林=一片荒漠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 · · · · ·
雪+太阳=水、春天
牛顿+苹果=万有引力定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这样显得更 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 一、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 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提出这两个问题,作者运用什么句式? 设问句。它的作用有:引出下文,引发思考,使文 势有变化。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 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