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加热炉蓄热体知识培训
型钢厂加热炉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型钢厂基础知识及其操作培训讲义加热炉一、对本厂加热炉知识的了解。
炉体长度:29炉膛宽度:4。
7m炉膛高度:1.5炉芯管高度:2炉膛上下比例:3:4炉墙厚度:50mm炉顶结构:浇注进出钢方式:端进侧出钢坯炉内运行方式:推钢式温度制度:三段式燃料方式:发生炉煤气预热方式:单蓄热二、适用于本厂员工实际,应该了解的加热设备扩展知识. *排料方式:单排料、双排料。
*炉体长度:根据产能、钢坯长度,计算公式:小时产量*1000炉底强度=坯长*炉长允许推钢长度*(钢坯从推钢机摆布到小炕处)推钢比=钢坯厚度小时产量*1000炉长= ÷4\6\8\10\12(坯料长度)550一般按照7000或7200小时,炉长的全长、有效长度,全长:炉底砌体的总长.有效长度L效:钢坯在炉内运动的长度。
推钢炉有效长度一般不超过40mGbtL效=nMk3L效—-炉子有效长度,m;G——炉子小时产量,t/h。
b-—钢坯宽度,mm.t—-加热时间,hM—-钢坯质量,tK3——炉底有效长度内的填充系数。
G或:L效=nS lρk3S——钢坯厚度,mρ--钢坯密度,t/m³*炉膛宽度:依据钢坯长度确定炉膛宽度.(0。
2~0。
4m)炉宽B=nl+(n+l)(0。
2~0.4)*炉膛高度:*炉芯管高度:*炉膛上下比例:*炉墙厚度:最内层耐火层230~300mm,耐火浇注料或可塑料。
中间层隔热层115~230mm,黏土质隔热耐火砖。
最外层50~75mm,隔热板或陶瓷纤维。
总厚度420~500mm。
*炉顶结构:预制、砖砌*进出钢方式:端进侧出、端进端出、侧进侧出*钢坯炉内运行方式:推钢式、步进式*温度制度:两段式、三段式*燃料方式: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合气体、燃油、油气混合*预热方式:不预热式(无预热段直接加热)、换热式、蓄热式(单蓄热、双蓄热)、不蓄热式(常规炉)*装出料:根据断面形状和尺寸不同,断面30~60mm坯料,推钢速度:0。
型钢厂加热炉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型钢厂基础知识及其操作培训讲义加热炉一、对本厂加热炉知识的了解。
炉体长度:29炉膛宽度:4.7m炉膛高度:1.5炉芯管高度:2炉膛上下比例:3:4炉墙厚度:50mm炉顶结构:浇注进出钢方式:端进侧出钢坯炉内运行方式:推钢式温度制度:三段式燃料方式:发生炉煤气预热方式:单蓄热二、适用于本厂员工实际,应该了解的加热设备扩展知识。
*排料方式:单排料、双排料。
*炉体长度:根据产能、钢坯长度,计算公式:小时产量*1000炉底强度=坯长*炉长允许推钢长度*(钢坯从推钢机摆布到小炕处)推钢比=钢坯厚度小时产量*1000炉长= ÷4\6\8\10\12(坯料长度)550一般按照7000或7200小时,炉长的全长、有效长度,全长:炉底砌体的总长。
有效长度L效:钢坯在炉内运动的长度。
推钢炉有效长度一般不超过40mGbtL效=nMk3L效——炉子有效长度,m;G——炉子小时产量,t/h.b——钢坯宽度,mm.t——加热时间,hM——钢坯质量,tK3——炉底有效长度内的填充系数。
G或:L效=nS lρk3S——钢坯厚度,mρ——钢坯密度,t/m³*炉膛宽度:依据钢坯长度确定炉膛宽度。
(0.2~0.4m)炉宽B=nl+(n+l)(0.2~0.4) *炉膛高度:*炉芯管高度:*炉膛上下比例:*炉墙厚度:最内层耐火层230~300mm,耐火浇注料或可塑料。
中间层隔热层115~230mm,黏土质隔热耐火砖。
最外层50~75mm,隔热板或陶瓷纤维。
总厚度420~500mm。
*炉顶结构:预制、砖砌*进出钢方式:端进侧出、端进端出、侧进侧出*钢坯炉内运行方式:推钢式、步进式*温度制度:两段式、三段式*燃料方式: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合气体、燃油、油气混合*预热方式:不预热式(无预热段直接加热)、换热式、蓄热式(单蓄热、双蓄热)、不蓄热式(常规炉)*装出料:根据断面形状和尺寸不同,断面30~60mm坯料,推钢速度:0.05~0.08m/s断面100~300mm坯料,推钢速度: 0.1~0.12m/s为提高效率,一般低速推钢,快速返回,推钢行程一般2.5m~4m*炉子内衬:内衬由耐火层和隔热层组成的复合内衬。
轧钢加热炉及轧制的原理知识

轧钢加热炉及轧制的原理知识一、加热炉的原理1、目的加热的目的是把坯料加热到均匀的、适合轧制的温度(奥氏体组织)。
温度提高以后,首先是提高钢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使钢容易变形。
如T12钢室温下变形抗力约为600Mpa,加热到1200℃时变形抗力下降到30Mpa左右,只相当室温下变形抗力的二十分之一。
加热温度合适的钢,轧制时可以用较大的压下量,减少因磨损和冲击造成的设备事故,提高轧机的生产率和作业率,而且轧制耗能也较少。
其次,加热能改善钢坯的内部组织和性能。
不均匀组织和非金属夹杂物通过高温加热的扩散作用而均匀化。
加热温度和均匀程度是加热质量的标志,加热质量好的钢,容易获得断面形状正确、几何尺寸精确的成品。
2、加热过程钢坯的加热温度包括表面温度、沿断面上的温度差及沿坯子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差。
钢坯在炉内的最终加热温度是考虑了轧制工艺、轧机的结构特点以及炉子的结构特点等实际情况后规定的。
加热到规定温度所需时间,取决于钢坯的尺寸、钢种、采用的温度制度及一些其他条件。
钢坯在炉内以对流方式和辐射方式得到热量,前者是炉气冲刷钢坯表面;后者是炉气和炽热的炉衬辐射热。
我们加热炉沿长度方向上分三段控制:即预加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
钢坯进入加热炉预热段,热流逐渐增大,钢坯到二加热段,热流基本保持不变,钢坯到均热段,热流逐渐减小。
钢坯在均热段内,钢坯表面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而断面温差逐步缩小,钢坯表面得到的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向内部扩散。
传给钢坯表面的热流越小、受热面积越大、钢坯的断面尺寸越小、钢的导热率越大,断面温差就越小。
一般断面大的钢坯要比断面小的钢坯加热时间要长,合金钢要比碳钢的加热时间要长。
3、加热缺陷合金钢开裂:加热开始阶段(700℃以下),对高碳工具钢、高锰钢、轴承钢、高速钢等这类导热率小的钢,如果升温速度过快、表面温度骤然升高而断面温差过大,将产生热应力,导致出现裂纹。
过热和过烧:加热温度过高或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会使钢的晶粒过分长大,晶粒间的联系削弱,钢变脆,这称为过热。
型钢厂加热炉础知识培训教材

型钢厂基础知识及其操作培训讲义加热炉一、对本厂加热炉知识的了解。
炉体长度:29炉膛宽度:炉膛高度:炉芯管高度:2炉膛上下比例:3:4炉墙厚度:50mm炉顶结构:浇注进出钢方式:端进侧出钢坯炉内运行方式:推钢式温度制度:三段式燃料方式:发生炉煤气预热方式:单蓄热二、适用于本厂员工实际,应该了解的加热设备扩展知识。
*排料方式:单排料、双排料。
*炉体长度:根据产能、钢坯长度,计算公式:小时产量*1000炉底强度=坯长*炉长允许推钢长度*(钢坯从推钢机摆布到小炕处)推钢比=钢坯厚度小时产量*1000炉长= ÷4\6\8\10\12(坯料长度)550一般按照7000或7200小时,炉长的全长、有效长度,全长:炉底砌体的总长。
有效长度L效:钢坯在炉内运动的长度。
推钢炉有效长度一般不超过40mGbtL效=nMk3L效——炉子有效长度,m;G——炉子小时产量,t/h.b——钢坯宽度,mm.t——加热时间,hM——钢坯质量,tK3——炉底有效长度内的填充系数。
G或:L效=nS lρk3S——钢坯厚度,mρ——钢坯密度,t/m³*炉膛宽度:依据钢坯长度确定炉膛宽度。
(~)炉宽B=nl+(n+l)~*炉膛高度:*炉芯管高度:*炉膛上下比例:*炉墙厚度:最内层耐火层230~300mm,耐火浇注料或可塑料。
中间层隔热层115~230mm,黏土质隔热耐火砖。
最外层50~75mm,隔热板或陶瓷纤维。
总厚度420~500mm。
*炉顶结构:预制、砖砌*进出钢方式:端进侧出、端进端出、侧进侧出*钢坯炉内运行方式:推钢式、步进式*温度制度:两段式、三段式*燃料方式: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合气体、燃油、油气混合*预热方式:不预热式(无预热段直接加热)、换热式、蓄热式(单蓄热、双蓄热)、不蓄热式(常规炉)*装出料:根据断面形状和尺寸不同,断面30~60mm坯料,推钢速度:~s断面100~300mm坯料,推钢速度: ~s为提高效率,一般低速推钢,快速返回,推钢行程一般~4m*炉子内衬:内衬由耐火层和隔热层组成的复合内衬。
加热炉基础知识(07年技师培训)讲解

加热炉基础知 识及操作讲义
一 、热工基础知识
3、耐火材料
1)定义: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2)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a 在高温下应有足够的不软化、不熔融的性能。 b 能承受炉子载荷及高温操作中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不丧失结构强
度,不软化变形,不断裂坍塌。 c 在高温下体积稳定,不致由于膨胀和收缩使砌体变形或出现裂纹。 d 在温度急剧变化或受热不均时,不致破裂或剥落。 e 对液态、气态及固态物质的化学腐蚀,应具有一定的耐侵蚀能力。 f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以承受高温高速火焰烟尘炉渣的
加热炉基础知 识及操作讲义
一 、热工基础知识
4)在施工现场如何判别各种耐火制品:
名称
砖的颜色 相对质量
手摸感觉
耐火粘土砖
黄棕色 一 般
粗糙
高铝砖
浅棕色
重
粗糙
刚玉砖白色很重Fra bibliotek光滑镁砖
暗棕色
重
较光滑
轻质耐火粘土砖 黄棕色 很轻
粗糙
5)耐火材料留设膨胀缝的作用是:消除砌体受热膨胀所产生的内 应力。
★留设膨胀缝的原则是:既不减弱砌体的强度,又不应成为炉气 流通的的缝隙。同时还要均匀地分开留设其间距一般不超过2米。
危害:使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冲击韧性、使用寿
命等机械性能显著降低。(工具钢 高碳钢)
防止脱碳的方法:
a 氧化速度≥脱碳速度 高、低温均可
脱碳速度≥氧化速度 较低的加热温度
b 快速加热的方法
c 控制炉内气氛(保护性气体)
加热炉基础知 识及操作讲义
二 、钢的加热工艺
3)钢的过热与过烧
过热 如果钢加热温度过高,而且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 钢内部的晶粒增长过大,晶粒之间的结合力减弱,钢的机械 性能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过热。过热的钢在轧制时极易产生 裂纹。
轧钢加热工技能培训加热炉结构简述及加热原理

— 5—
第一节 加热炉的分类
从轧钢角度
A.推钢式加热炉:靠推钢机完成炉内运料任务的连续加热炉。 为了避免钢坯与炉底直接摩擦而损坏炉底与金属表面,在炉 底上装有金属滑轨或水冷管滑道。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运行可靠、造价低廉等特点。
常工作。绝大多数大中型炉子都采用钢筋混凝土修建。
(5)炉子钢结构一般是由钢柱、横梁、拉杆、拱角梁等组成的
钢架。
— 13 —
第二节 加热炉的结构
冷却系统
加热炉炉底水梁的冷却方式分为水冷却和汽化冷却。
(1)汽化冷却系统主要设备: ①汽包②除氧水箱③电动循环泵④柴油循环泵⑤电动给水泵⑥柴油给 水泵⑦定期排污扩容⑧连续排污扩容器 (2)汽化冷却工艺原理: 加热炉汽化冷却是一个封闭系统。汽化冷却系统由软水除氧给水系统、 汽包、水梁冷却水回路三部分组成。
轧钢加热工基础知识培训
— 1—
单 位: 主讲人:
N0
前言
加热炉的分类 加热炉的结构
加热原理
结束 谢谢
— 2—
— 2—
NO 前言
火焰炉 ——火焰或燃烧产物占据炉膛一部分空间,物
料占据另一部分空间。
竖 炉——炉身直立,大部分空间堆满块状物料,炉
燃料炉
气通过料层的孔隙向上流动。
流态化炉——炉内是细颗粒物料的流态化床,气体由下
Hale Waihona Puke 排烟系统燃烧系统— 10 —
第二节 加热炉的结构
加热炉操作培训计划

加热炉操作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加热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热处理。
正确操作加热炉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加热炉操作的理解和技能,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对象为公司新员工和需要使用加热炉的生产工人。
三、培训内容1. 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了解加热炉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包括炉体、加热元件、控制系统等。
2. 加热炉的安全操作- 讲解加热炉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如炉体温度控制、防止爆炸或火灾、急救常识等。
3. 加热炉的操作方法- 学习加热炉的启动、停止和调节操作,包括温度控制、加热时间等。
4. 加热炉的维护保养- 了解加热炉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5. 加热炉的故障排除- 掌握加热炉常见故障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如电路故障、加热元件损坏等。
6. 实际操作演练- 安排实际的操作演练,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加热炉的操作技能。
四、培训计划1. 第一天- 上午:开班仪式,介绍培训内容和目标- 下午:讲解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 第二天- 上午:讲解加热炉的安全操作- 下午:学习加热炉的操作方法3. 第三天- 上午:讲解加热炉的维护保养- 下午:学习加热炉的故障排除4. 第四天- 上午:实际操作演练- 下午:总结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五、培训方案1. 知识讲解- 使用PPT等多媒体资料进行知识讲解,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2.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加热炉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实操演练- 安排工位,让学员亲自操作加热炉,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4. 答疑解惑- 设置互动环节,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加深理解。
六、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 培训结束后进行书面考核和实操考核,通过考核才能颁发证书。
2. 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收集学员反馈和建议,为后续培训提供参考。
七、培训师资1. 内部培训师- 由公司内部技术人员担任培训师,具有丰富的加热炉操作经验。
加热炉工培训讲义

加热炉工培训讲义第一章 传热原理1.1 传热及传热的方式1.1.1 传热:不同温度的两个物体放在一起,不久便发现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了,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了。
这说明有一部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了低温物体。
这种现象称为传热。
1.1.2 传热的方式:分对流传热、传导传热、辐射传热三种方式。
1.2 对流传热1.2.1 定义:依靠流体(液体或气体)本身流动而实现的热传递叫做对流传热。
1.2.2 自然对流传热:由于流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比重减小而上升,或流体冷却后体积收缩、比重增加而下降所产生的对流传热叫自然对流传热。
1.2.3 强制对流传热:依靠外力强制流动来实现的热量传递叫强制对流传热。
1.3 传导传热1.3.1 定义:物体通过接触,并没有发生物质的相互转移而传递热量的方式叫传导传热。
1.3.2 导热系数:单位厚度上存在1℃温差时所导热的热流值来衡量不同物质导热性能的差异,称为导热系数。
千卡/米*时*摄氏度1.3.3 传导热流的计算公式:()21t t s q -=λ式中:q ——温降方向上的热流,千卡/平方米*时λ——导热系数,千卡/米*时*摄氏度s ——物体厚度,米21t t -——物体厚度上的温差,摄氏度。
1.4 辐射传热1.4.1 定义:物体间依靠电磁波互相辐射传导热量的方式叫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无需中间介质,热量传递不仅由高向低也由低向高的方式互相传递热量。
1.4.2 气体辐射传热:加热炉燃烧气体中CO2、H2O 、SO2气体能够吸收和辐射能量。
这种气体的辐射传热对钢料的加热很重要,特别是采用煤气无烟燃烧的加热炉,火焰的绝大部分是靠燃烧产物中CO2和水蒸气辐射传热传给钢料的。
1.5 热量在炉内的传递加热炉的烧嘴燃烧时,火焰中的热量靠对流和辐射方式传给炉壁和钢坯。
对流传热主要取决于贴近炉壁或钢坯表面的炉气流速。
为避免局部过热,火焰一般不宜冲着炉壁或钢坯,钢坯只与火焰的边缘接触,因此对流传热强度不大。
火焰对钢坯的辐射传热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钢坯直接接受火焰的辐射热;另一个是以炉壁为介质传递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2、蓄热体局部高温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2、蓄热体局部高温 燃料在炉膛内不完全燃烧,在进入蓄热室后产生二次燃烧。 局部高温,超出蓄热体承受温度,使其 软化甚至出现缩孔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3、耐腐蚀性能不好,抗渣性差
靠近高温侧第一排的蓄热体与烟气 带来的熔融氧化铁或氧化铁皮小颗粒发 生反应,蓄热体内部晶相发生变化,使 得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抗渣能力急 剧下降,相互间发生粘结、缩孔、堵塞 甚至坍塌。
1、荷重软化温度低
如果荷重软化温度低,在正常高温环境长期使用过程中或出现异常高 温时,下部蓄热体会承受不了高温和荷重的共同作用而出现软化、压缩 变形,致使该排的蓄热体坍塌,甚至带动相邻的蓄热体一起坍塌。
后果: 1、下部蓄热室堵塞,上部形成无蓄热体的 直流空隙,高温烟气直接从空隙中溜走。 2、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不能回收利用,排烟 温度高。
怎么办
??????
提要求
1、蓄热体蓄热能力要大。 2、换热速度要快。 3、高温结构强度要好。 4、高温下材料黑度大。 5、抗氧化、耐腐蚀性要好。 6、可以承受频繁的温度变化。 7、使用中无脆性、脱落及变型。 8、使用寿命长,经济可靠。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1、荷重软化温度低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加热炉蓄热体知识
二0一一年三月份
引
言
HTAC技术是高效双蓄热式加热炉的核心系统, 通过该系统实现加热炉供热燃烧和调节控制。 但在生产中,逐渐出现排烟温度高,蓄热体烧 坏,炉压增大,加热能力下降等生产故障。
第一
蓄热体分析
Why ????????
第二
第三 第四
换向阀分析
烧嘴结构 现场调整
6、蓄热体综合优化: 高温段:刚玉莫来石质 如果在前两排采用厚壁蜂窝体,将会减少这种损坏的发生。 如果前两排放置蜂窝孔为:4×4mm;孔壁厚: 2mm的蜂窝体,最佳换向时间会偏移到90-120秒范 围,这样就会使蓄热式燃烧技术的综合性指标大幅度 提高。
6、蓄热体综合优化: 如果前两排放置蜂窝孔为:4×4mm;孔壁厚: 2mm的蜂窝体,对后排壁薄蜂窝体起到了一个屏障作 用,提高了蜂窝体平均使用寿命 ,从传热的观点来看, 在蓄热期间,高温入口放置一到俩排4×4mm孔格和 2mm壁厚的蜂窝体有利于辐射加热。燃烧室烟气入口 处温度高,辐射强度大,蓄热体吸收热量大时间短, 后部放置的薄壁小孔格蓄热体有利于传热作用 。
蓄热体
蓄热体: 结构、材质、性能直接影响加热炉的热效率和加热能力。
作用:吸热---将燃烧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吸收 放热---将吸收的热量释放给冷空(煤)气
作为蓄热体------
挺难!
1、进行周期性的吸热、放热,温度变化剧烈、内部温 差大。
2、承受高温、急冷急热、热应力的破坏作用 3、承受烟气、空、煤气以及它们携带的粉尘颗粒的冲涮。 4、承受高温下的各种化学反应。 5、承受氧化铁皮的侵蚀
6、蓄热体综合优化: 在相同的蓄热空间内,蓄热体的蓄热量大换向时 间就长,蓄热体的蓄热量低换向时间就短;同样,蓄 热体的比表面积大换向时间就短,比表面积小换向时 间就长。
6、蓄热体综合优化: 最佳换向时间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 效益综合分析确定。换向时间增加后,蓄热体的蓄热量会 增加,蓄热体的温度相应增高,进而强化了放热阶段被预 热介质与蓄热体的对流交换。另一方面,换向时间的增加, 将使通过蓄热体的被预热介质总质量不断提高,如果蓄热 体的蓄热量能满足被预热介质单位质量所带走的热量,选 取相应厚壁蜂窝体和换向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4、高温体积稳定性差,重烧变形量大。
在使用过程中,蓄热体大多是冷态安装,热态使用。 由于蓄热体高温体积稳定性差,重烧变形收缩量大, 则在使用过程中会在蓄热室上部形成无蓄热体的空 隙,此时蓄热体本身并没有损坏,但烟气大多从上 部空隙直接溜走。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5、耐急冷急热性差。
蓄热体频繁的蓄热和放热,温度变化较剧烈,使得蓄热体 格孔壁面交替地受到拉应力和挤压应力的作用。如果材料 的耐急冷急热性差,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会因温度变化剧 烈和热应力的作用而产生裂纹,严重的会出现碎裂,同时 也会出现坍塌,导致蓄热体下部堵塞,上部产生空洞,不 能正常使用。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6、燃料或烟气粉尘多,会直接堵塞蓄热体内部的空 格3 3×3 3×3 4×4 φ15 φ20 φ25
0.71 0.86 0.92 1.04 1.15
0.6 0.8 1.0 1.5 2.0
104.6 122.3 144.5 168.5 192.6
904 780 714 576 462 252 189 151
0.5 (平均) 1 5 (平均) (平均)
看几组图表:
看几组图表:
5、蓄热体换向时间优化:
高温段:刚玉莫来石质
实践证明,在生产使用中紧靠炉膛高温处的前几排 蜂窝体使用寿命短,蜂窝体更换频繁。这说明处在高温 端的蜂窝体不是耐火度的问题,而是孔格间壁太薄,强 度低和抗热震稳定性差的原因。 如果在前两排采用厚壁蜂窝体,将会减少这种损坏的发生。 换向时间在60-90秒时间内,综合指标为最佳。换向周 期60-90秒时,被预热介质温度高于1000℃,排烟温度小 于160℃,见上图3和图4
堵塞后既不能向炉内供气,又不能 将炉内的烟气抽出,直接影响炉子 的正常工作。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7、挡板砖质量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7、挡板砖质量
蓄热体现场损坏情况分析
下一步:怎么办??????????
How
1、挡板砖的材质:
采用刚玉质(SiO2≥95%)
2、蓄热体材质优化:
高温段:刚玉莫来石质
低温段:莫来石—堇青石质
孔型尺寸:3.0*3.0mm,壁厚:1.1mm
3、蓄热体尺寸优化:
蜂窝式蓄热体 名称 通孔直径 mm 体积密度 g/cm3 通孔壁 厚 mm 蓄热量 1150℃×5min kj 比表面积 m2.m-3 抗热震性能 1150℃水冷 次数
陶瓷蜂窝体 陶瓷蜂窝体 陶瓷蜂窝体 陶瓷蜂窝体 陶瓷蜂窝体 陶瓷小球 陶瓷小球 陶瓷小球
15 (平均) 20 (平均)
数据收集:外形尺寸全部为50×50×50mm
4、蓄热体布置优化: 高温段:刚玉莫来石质
实践证明,在生产使用中紧靠炉膛高温处的前几排 蜂窝体使用寿命短,蜂窝体更换频繁。这说明处在高温 端的蜂窝体不是耐火度的问题,而是孔格间壁太薄,强 度低和抗热震稳定性差的原因。
如果在前两排采用厚壁蜂窝体,将会减少这种损坏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