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春华师网院中国文化概论100分作业(2份100分)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答案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100分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答题答案:D)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2、谈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答题答案:D)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3、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答题答案:A)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4、狭义的文化又称(答题答案:B)A、.历史文化B、小文化C、民族文化D、制度文化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答题答案:B)A、自然现象和规律B、人伦社会规律C、人体花纹D、人的文化水平6、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答题答案:C)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7、在人类漫长的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答题答案:A)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人文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8、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答题答案:C)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9、下列民族中,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答题答案:B)A、鲜卑族B、塔塔尔族C、匈奴D、满族10、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的时间是(答题答案:C)A、康熙十四年B、雍正五年C、乾隆二十四年D、道光六年1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答题答案:D)A、亚热带气候B、高原气候C、海洋气候D、温带气候12、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是(答题答案:C)A、路B、布使政司C、方镇(又称道)D、行中书省13、最能体现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的工程是(答题答案:B)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十三陵14、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进程开始于(答题答案:C)A、商代B、西周C、东周以降D、战国时代15、中国古代统治者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答题答案:D)A、获得经济利益B、得到海外奇珍异宝C、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D、在政治上夸示于海外16、唐代中叶以后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逐渐减弱,出现的新的租佃关系是(答题答案:C)A、均田制B、雇工制C、契约制D、依附型17、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答题答案:B)A、独立性B、依赖性C、寄生性D、对抗性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文化又称(答题答案:ABD)A、中华文化B、汉文化C、民族文化D、华夏文化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答题答案:ABCD)A、文化典籍B、科技工艺C、语言文字D、文学艺术3、文化的结构四层次包括(答题答案:ABDE)A、制度文化层B、物态文化层C、社会意识层D、行为文化层E、心态文化层4、文化的重要属性包括(答题答案:AC)A、国度性B、阶级性C、民族性D、民间性5、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答题答案:ABCD)A、历史性B、遗传性C、同一性D、变异性E、6、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答题答案:BC)A、生产工具B、雕塑C、书籍D、筷子E、衣物7、下列民族中,曾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的有(答题答案:ABDE)A、契丹B、女真C、回族D、鲜卑族E、羌族8、曾统治过整个中国的少数民族是(答题答案:CE)A、匈奴B、女真C、蒙古D、朝鲜族E、满族9、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人口南迁是(答题答案:ABE)A、西晋末永嘉之乱后B、唐安史之乱后C、清代中叶D、明朝初年E、北宋末靖康之乱后10、中国地形、地貌变化比较明显的有(答题答案:ABCD)A、湖泊的发育和消亡B、水道和水系的变迁C、沙漠变迁D、海陆变迁11、下列关于中国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答题答案:ABCD)A、秦汉实行郡县制B、元朝设行省C、清初设18省D、东汉末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12、下列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西北人口稀疏B、东南人口稠密C、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D、人口分布很不均衡13、下列关于中国的地形、地貌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高原和丘陵总面积的65%B、盆地占19%C、超过8000米的山峰12座D、平原占总面积的12%14、春秋战国时期,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改革有(答题答案:ABC)A、管仲的“相地而衰征”B、李悝的“尽地力之教”C、商鞅的“重农固本”D、吴起“厉甲兵”15、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的是(答题答案:CD)A、汉唐的丝绸之路B、昭君出塞C、万里长城D、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6、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答题答案:ABC)A、多元成分结构造B、持续发展C、既早熟而又不成熟D、具有极大的承受力17、中国的农耕经济中除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有(答题答案:BC)A、土地产业B、手工业C、商业D、蚕桑业三、判断题1、“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答题答案:A)A、是B、否2、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一、填空题1、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2、天行健,。

3、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4、致中和,天地位焉,。

5、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6、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7、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8、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10、不知则问,。

二、单选题1、“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为( )。

A. 文物典籍B. 各色交错的纹理 C。

礼乐制度 D.美、善、德行2、“化”的引申义为( )。

A。

改易 B. 生成 C.教行善迁 D.性质改变3、“文”与“化”合成一词是()。

A。

春秋战国B。

殷商西周 C。

东周 D。

西汉以后4、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物质、思想与价值、制度及( )。

A。

风俗习惯 B。

社会关系 C。

语言符号 D.艺术5、文化的核心部分为( )。

A。

物态文化层B。

制度文化层 C. 行为文化层 D。

心态文化层6、属于基层意识形态的是( )。

A。

哲学 B。

政治理论 C. 文学 D.宗教7、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属于( )。

A. 大文化 B。

中文化 C. 小文化 D.泛文化8、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为()。

A. 汉族 B。

中原地区民族 C. 中华民族 D。

黄河流域民族9、本教材重点在中国文化的().A. 昨天 B。

今天 C。

明天 D。

全部10、以下不属于文化(广义)的是( ).A. 火车 B。

河流 C. 房屋 D.风能三、名词解释1、文化:2、物态文化层:3、制度文化层:4、行为文化层:5、心态文化层:四、简答题1、简要回答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2、简要回答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3、简要回答心态文化层的基本内容。

4、简要回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321)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C 】A.文化思潮 B.文化传统 C.文化观念 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C 】A.地质灾害等 B.沙尘暴灾害等 C.洪涝灾害等 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D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D 】A.和睦 B.团结 C.和平 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D 】A.原始采集业 B.原始捕捞业 C.原始狩猎业 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C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 C.夏代 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D 】A.教师 B.官吏 C.说客 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C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A 】A.出人相补原理 B.等差原理 C.中国剩余定理 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D 】A.查 B.验 C.测 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 C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12世纪 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B 】A.周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C 】A.选举政治 B.世袭政治 C.伦理政治 D.文官政治1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C 】A.五帝时期 B.夏朝 C.周代 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D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A 】 A.《左传》 B.《周礼》 C.《论语》 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D 】A.《周礼》 B.《庄子》 C.《周易》 D.《诗经》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B 】A.知行合一 B.天人合一 C.重义轻利 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赣南师学院美河绪论一、名词解释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涵。

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华师《文化学概论》在线作业.doc

华师《文化学概论》在线作业.doc

1.()是沙漠地区进行驮运的首选交通工具。

A.公路B.骆驼C.船D.车辆【参考答案】: B2.人类与动物分道扬镳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最本质的标志是A.语言B.劳动C.站立D.智慧【参考答案】: A3.文化系统的表层是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D.信息文化。

【参考答案】: A4.()是在陆路运输过程中,克服河涧、峡谷等障碍,保证运输连续性的重要工具。

A.公路B.桥索C.船D.车辆【参考答案】: B5.()是由扬州菜、苏州菜、南京菜组成的一大菜系。

A.苏菜B.川菜C.鲁菜D.粤菜【参考答案】: A6.不属于文化变迁的原因的是A.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B.文化自身的矛盾冲突、文化的分化C.地理环境的变化D.统治者的干预【参考答案】: D7.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B.农业C.手工业D.采集业【参考答案】: A8.受胡服的影响最为强烈的是A.汉代B.魏晋C.隋唐D.宋代【参考答案】: B9.中国宗教全盛期是指A.南北朝B.魏晋C.隋唐D.宋【参考答案】: C10.国家是A.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B.“伦理观念的现实”C.“理性的形象和现实”D.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参考答案】: D11.文化类型具有A.变异性B.系统性C.继承性D.兼收性【参考答案】: AB12.世界三大人种指的是()A.蒙古人种B.赤道人种C.欧罗巴人种D.华夏人种【参考答案】: ABC13.文化传统是由人们在其所处的自然与()中创造的文化要素凝聚而成的这是文化传统形成与转化的()A.社会人文环境B.内部机制C.外部每件D.社会条件【参考答案】: AB14.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A.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B.人本主义精神C.天人合一的精神D.礼治精神【参考答案】: ABCD15.中国四大菜系A.鲁菜B.川菜C.粤菜D.苏菜【参考答案】: ABCD16.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特点A.父权系统和孝道观念是宗法社会的基础B.夫权C.血缘宗法制D.父权【参考答案】: ABCD17.不同文化交汇有多种结果()。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42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战国B.唐代C.北宋D.明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戴震B.戴震C.顾炎武D.俞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B.米芾C.赵孟D.张择端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张衡B.沈括C.葛洪D.王桢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河姆渡文化时期B.屈家岭文化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原始公有制时期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D.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道安B.慧远C.道生D.僧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敦煌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2011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1)

2011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1)

⼀、简述“⽂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的解释:①“⽂”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②“⽂”的引申义:在⼈类认知领域,“⽂”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引申为“⽂治教化”,主张利⽤礼乐教化提⾼⼈们的修养⽽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和⼈⽂的区别上,天⽂指的是⾃然现象和规律,⼈⽂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化”是指⼈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为什么说中国⽂化属于国别⽂化? (1)它有着共同的⽂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 (2)多元的各民族⽂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形成了多元⼀体的格局; (3)汉民族⽂化在整个中华⽂化中起主导作⽤,是中华⽂化的主体⽂化,它在共同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化的作⽤。

三、什么是两个⽂化层⾯,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 两个⽂化层⾯指上层⽂化与底层⽂化。

(1)上层⽂化:指宫廷⽂化与上层⽂⼈所创造、拥有的⽂化。

(2)底层⽂化:指民间⽂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民及其精英⼈物所创造、拥有的⽂化。

(3)两个⽂化层⾯的关系:两个⽂化层⾯就其来源,都是原始⽂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了差异甚⾄对⽴,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相互关联、互相补充。

民族⽂化与国别⽂化都是由这两个⽂化层⾯联合构成的。

两个⽂化层⾯缺⼀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化。

中华⽂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化精华的苦奉。

四、为什么说⽂化是⼀个历史概念? (1)⽂化是⼀个历史概念。

⽂化的历史传播:上层⽂化是以⽂字典籍为媒体的,⽽底层⽂化主要靠⼝头传承。

以⽂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有关⽂化的重⼤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限,⽂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题《雁塔圣教序》的书法创作者是。

A.褚遂良B.徐浩C.颜真卿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第2题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法则是。

A.难易相成B.天人合一C.师法自然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第3题《富春山居图》这幅旷世名画的作者是朝代的。

A.唐阎立本B.东晋顾恺之C.元黄公望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4.第4题孙思邈的医学著作是。

A.《千金方》B.《名医别录》C.《小品方》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5.第5题中国古代农业种植生产特征是北南。

A.粟稻B.稻粟C.小麦大米D.大米小麦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6.第6题《辋川图》的作者是。

A.赵孟坚B.赵孟頫C.王维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7.第7题《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刘涓子B.李时珍C.陶弘景D.葛洪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8.第9题宋代张择瑞的代表作是。

A. 《雪溪图》B.《江帆楼阁图》C.《清明上河图》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9.第10题名画《踏歌图》的作者是。

A.马远B.马致远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0.第11题著名书法名作《胆巴碑》的作者是朝的。

A.元赵孟頫B.唐颜真卿C.晋王献之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1.第12题《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高僧。

A.玄奘B.达摩C.鸩摩罗什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2.第13题《兰亭序》的作者和书写者是。

A.王夫之B.王献之C.王羲之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3.第14题佛教创建于。

A.印度B.印尼C.中国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4.第15题中国见于史籍最早的佛寺是地方的。

A.洛阳白马寺B.广州光孝寺C.韶关南华寺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5.第16题《松风阁诗帖》的创作者是朝的。

A.清康有为B.明唐寅C.宋黄庭坚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6.第17题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是距今6000年前的在今天省地方发现的蚌壳龙。

A.河南郑州B.河南濮阳C.湖北神农架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7.第18题《山水清音图》的作者是。

A.展子虔B.石涛C.赵孟頫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8.第20题《墨葡萄图》的作者是。

A.展子虐B.徐渭C.八大山人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9.第21题晋代著名的道家哲学和医学的代表作《抱朴子》的作者是。

A.葛洪B.李时珍C.张仲景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0.第22题《伤寒论》的作者是。

A.李时珍B.张仲景C.扁鹊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1.第8题中国文化的人文始祖是和。

A.黄帝B.炎帝C.蚩尤您的答案:A,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2.第19题佛教所说的“三宗”,包括了哪三个佛教派别:、和。

A.天台B.华宗C.华严D.禅宗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3.第23题儒家文化经典“三礼”指的是、和三部分。

A.周礼B.礼记C.仪礼D.风E.雅F.颂您的答案:A,B,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4.第24题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历时最久B.影响最深C.化得最好您的答案:A,B,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作业总得分:100.0作业总批注:1.第1题宋代张择瑞的代表作是。

A. 《雪溪图》B.《江帆楼阁图》C.《清明上河图》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第2题孙思邈的医学著作是。

A.《千金方》B.《名医别录》C.《小品方》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第3题马铃薯(土豆)的原产地是。

A.南美洲B.北美洲C.非洲D.澳洲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4.第4题《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A.贾思勰B.张仲景C.王叔和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5.第5题《资治通鉴》的编撰者是。

A.司马光B.司马懿C.司马迁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6.第6题中国古代的第一部医学经典是。

A.本草纲目B.内经C.脉经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7.第7题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法则是。

A.难易相成B.天人合一C.师法自然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8.第8题名画《踏歌图》的作者是。

A.马远B.马致远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9.第9题《草书洛神赋》的书写者是朝的。

A.晋王羲之B.隋智永C.宋赵构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0.第10题《富春山居图》这幅旷世名画的作者是朝代的。

A.唐阎立本B.东晋顾恺之C.元黄公望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1.第11题《兰亭序》的作者和书写者是。

A.王夫之B.王献之C.王羲之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2.第12题《伤寒论》的作者是。

A.李时珍B.张仲景C.扁鹊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3.第14题《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高僧。

A.玄奘B.达摩C.鸩摩罗什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4.第15题《山水清音图》的作者是。

A.展子虔B.石涛C.赵孟頫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5.第16题《墨葡萄图》的作者是。

A.展子虐B.徐渭C.八大山人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6.第17题《辋川图》的作者是。

A.赵孟坚B.赵孟頫C.王维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7.第19题《文史通义》的作者是朝的。

A.清章学诚B.清袁枚C.明汤显祖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8.第20题《针炙甲乙经》的作者中国古代朝的。

A.东晋皇甫谧B.西晋皇甫谧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9.第21题《送子天王图》名画的作者是朝的。

A.唐吴道子B.五代范宽C.元王冕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0.第22题中国古代农业种植生产特征是北南。

A.粟稻B.稻粟C.小麦大米D.大米小麦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1.第13题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历时最久B.影响最深C.化得最好您的答案:A,B,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2.第18题佛教所说的“三宗”,包括了哪三个佛教派别:、和。

A.天台B.华宗C.华严D.禅宗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3.第23题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

A.人文精神B.会通精神C.自然精神D.奇偶精神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4.第24题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六经”具体是指、、、、和。

A.射B.诗C.书D.礼E.乐F.易G.春秋您的答案:B,C,D,E,F,G 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作业总得分:100.0作业总批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