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看大戏》

合集下载

五年级音乐下册看大戏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看大戏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看大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戏曲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看大戏》,使学生感受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看大戏》,感受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

2. 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

3. 学习戏曲唱腔和表演技巧,如念白、唱词、做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歌曲《看大戏》,了解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

2. 难点:掌握戏曲唱腔和表演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戏曲音乐,引导学生谈论对戏曲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歌曲《看大戏》: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注意体会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

3. 了解戏曲基本知识:教师讲解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学生了解并掌握。

4. 学习戏曲唱腔和表演技巧:教师示范念白、唱词、做功等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段戏曲唱腔进行表演,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看大戏》,了解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学生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

3. 学生能够运用戏曲唱腔和表演技巧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六、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戏曲演员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

2. 组织学生参观戏曲演出,亲身体验现场氛围,加深对戏曲文化的认识。

3. 开展“我是小戏迷”主题活动,鼓励学生收集戏曲资料,进行分享和交流。

七、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通过课堂问答、演唱、表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戏曲音乐和表演的掌握情况。

2.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发现和学习对方的优点,提高自身水平。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发展。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看大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看大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看大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节课程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为“看大戏”主题。

教学目标1.学习和了解戏曲的特点和表演方法。

2.掌握基本的唱腔和舞蹈动作。

3.了解戏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内容内容一:戏曲的特点和表演方法1.了解戏曲的基本形式和表演特点。

2.学习戏曲的唱腔和基本舞蹈动作。

3.学习戏曲中的角色和造型特点,了解角色扮演的方法。

内容二:戏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了解戏曲的起源和历史渊源。

2.学习戏曲中的传统文化和礼仪习惯。

3.了解戏曲的发展和现代演变。

教学步骤1.课前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跟唱方式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形式和表演特点。

2.给学生介绍戏曲的基本唱腔和舞蹈动作,让他们跟着老师一起练习。

3.让学生分组演绎一个戏曲片断,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戏曲表演的乐趣。

4.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PPT、讲解等方式介绍戏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5.让学生自主发挥,创造新的戏曲节目,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6.课后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答题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戏曲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唱腔和舞蹈动作的掌握情况。

2.考察学生对戏曲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观察学生表演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课程,我们让学生了解了戏曲的基本形式和表演特点,同时也了解了戏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通过教学创新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要求。

小学音乐看大戏教学设计(2)

小学音乐看大戏教学设计(2)

看大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看大戏》。

2.初步了解豫剧相关知识。

3.用打击乐器和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2.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3.初步了解有关豫剧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断欣赏,学生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戏曲的种类?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地区?生:回答二、初步了解有关豫剧方面的知识1.教师放豫剧的表演片段。

师:第一个唱段是豫剧《花木兰》中的一个选段,名字叫《谁说女子不如男》。

讲的是花木兰同刘大哥争论“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情景。

生:思考回答。

2.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断欣赏,学生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师:大家说得对!豫剧的唱腔风格是粗犷、豪放的,以上声和去声音调为主,所以大家感觉有下坠和下滑的感觉。

那你知道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唱腔风格吗?生:回答。

3.通过课件了解豫剧伴奏的文场和武场。

三、学唱歌曲1.学生听录音范唱。

师: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呢?从这些歌曲内容中你感觉什么是看大戏呢?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

2.师:这首歌曲是根据哪种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回想上课时3.师:我们今天所学的歌曲就是采用了豫剧的唱腔风格而创作的一首歌曲。

再听歌曲范唱音乐。

师:大家听得很仔细,你们注意到了吗?曲谱中有几处使用了升记号呢?生:观察、回答。

3.教师唱歌曲曲谱,分段学习。

师:请同学们注意升F:这个音在这首歌曲的曲谱中是很典型的,还有也要注意唱好旋律中的大跳。

大家再看,这首歌曲中间还有一段没有歌词的音乐,在歌曲中它叫什么?在戏曲音乐中它又叫什么?现在就随着老师的琴声把曲谱完整地唱一遍,演唱升记号时注意运用气息、声音位置要高一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看大戏》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看大戏》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看大戏》教案一. 教材分析《看大戏》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欢快,歌词富有童趣,通过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戏曲文化,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演唱歌曲《看大戏》,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和歌词的童趣。

3.能够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看大戏》,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2.难点: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对戏曲文化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看大戏》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教学视频:介绍戏曲文化的相关视频。

3.教学道具:头饰、扇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看大戏》的旋律、歌词,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和童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引导学生关注戏曲的特点,如唱腔、服饰、道具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看大戏》,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在学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唱腔和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合作,提高演唱水平。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歌词,体验创作的乐趣。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看大戏》的特点以及戏曲文化的魅力。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看大戏》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看大戏》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看大戏》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看大戏》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五线谱歌曲,这首歌曲以我国传统的戏曲音乐元素为基础,通过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特色的歌词,展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戏曲的散板为基础,节奏自由,旋律富有弹性;第二乐段采用戏曲中的流水板,节奏明快,旋律流畅。

这首歌曲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有所了解。

但戏曲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戏曲音乐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此外,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有所欠缺,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五线谱的识谱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曲音乐的特点,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2.学会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看大戏》。

3.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戏曲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2.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3.歌曲《看大戏》的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戏曲音乐的特点、五线谱的识谱方法等。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演唱歌曲,提高演唱技巧。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看大戏》的旋律、歌词、五线谱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看大戏》。

3.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练习演唱。

4.视频资料:介绍戏曲艺术的视频片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简要介绍戏曲艺术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歌曲《看大戏》的五线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看大戏》教学设计(3)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看大戏》教学设计(3)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看大戏》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看大戏》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五线谱歌曲。

这首歌曲以我国传统的戏曲音乐为素材,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展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

歌曲共有四个乐句,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富有特色。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符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戏曲艺术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戏曲文化素养的培养。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戏曲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看大戏》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感受戏曲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戏曲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歌曲《看大戏》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戏曲音乐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特点和演唱技巧。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实践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唱、演奏和舞蹈表演,体验戏曲音乐的魅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戏曲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看大戏》的曲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戏曲音乐。

3.教学道具:如戏服、道具等,用于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戏曲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然后简要介绍戏曲艺术的特点和魅力,以及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看大戏》。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看大戏》的曲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讲解歌曲的结构和演唱技巧,引导学生关注戏曲音乐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看大戏》,学生跟随模仿。

在模仿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看大戏》教案设计

《看大戏》教案设计

《看大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种类、特点、表演形式等。

2、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通过学习戏曲的唱腔、动作,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如京剧、昆曲、豫剧等常见剧种的特点。

(2)学习戏曲的基本唱腔和动作,感受戏曲的魅力。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戏曲中较为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

(2)引导学生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培养独立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戏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戏曲有初步的认识。

2、欣赏法通过观看戏曲视频、音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戏曲的魅力。

3、模仿法让学生模仿戏曲中的唱腔和动作,加深对戏曲的理解和体验。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戏曲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戏曲片段,如京剧《霸王别姬》,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看过戏曲,对戏曲有什么了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看大戏。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戏曲的定义和种类,如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豫剧等。

(2)讲解不同剧种的特点,包括唱腔、服装、化妆、道具等方面。

(3)举例说明一些著名的戏曲剧目和演员,如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等。

3、欣赏体验(20 分钟)(1)播放不同剧种的经典片段,如昆曲《牡丹亭》、豫剧《花木兰》等,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不同剧种的独特魅力。

(2)在欣赏的过程中,适时地讲解一些戏曲表演的技巧和要点,如眼神、手势、步伐等。

4、模仿实践(15 分钟)(1)选择一段简单的戏曲唱腔和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2)分组进行表演,让学生互相观看、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讨论交流(10 分钟)(1)组织学生讨论对戏曲的感受和理解,以及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看大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看大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看大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篇:《看大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看大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歌曲是一首戏曲风格的歌曲,全曲以降B大调为主,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新颖独特。

全曲充满了乡土气息,让人耳目一新。

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感受歌曲感情的基本能力,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戏曲风格音乐的演唱特点。

2、技能目标:从歌曲的旋律入手,唱准曲中的下滑音,拖腔等乐句。

3、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豫剧,了解戏曲文化。

三、重、难点: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培养学生音高概念,唱准滑音,拖腔部分。

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聆听戏曲风格的音乐《新贵妃醉酒》,说出歌曲风格,看戏等词汇,引出今天的课题《看大戏》。

2、(1)仔细聆听歌曲,感知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段落。

作为知识点了解豫剧的基本知识及主要伴奏乐器。

(2)学习念白部分,注意“槐树底下搭戏台”。

(3)学唱第一段,注意音准,力度,拖腔,下滑音的演唱。

(4)在学生学会第一段之后,鼓励学生自己加入第二段的歌词,自己试唱第二段,对于歌曲中学生唱不准的地方,给以指正。

3、为激发学生兴趣,全班分组演唱。

4、课堂拓展:梨园飘香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豫剧:《花木兰》、《朝阳沟》、《穆桂英挂帅》。

京剧:《沙家浜》、《霸王别姬》。

五、作业小结1、有感情的演唱《看大戏》。

2、收集有关戏曲的唱段。

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不光学习了戏曲风格的音乐《看大戏》,还了解了豫剧,京剧的一些经典唱段,更加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最后让我们在《看大戏》的歌声中结束我们本节课。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的是一首戏曲风格的音乐。

孩子们虽然平时有所接触戏曲音乐,但是真正去唱的段落并不多。

这次讲课,对曲中乐谱的学习有所忽略,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培训。

在教唱念白部分时,应该让学生自己上台打击节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地位,加深印象。

在学唱部分,鼓励学生自己根据第一段曲调,试唱第二段歌词,自己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五年级《看大戏——详案
大连市西岗区水仙小学
李冬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看大戏》,感受歌曲中的豫剧唱腔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河北梆子的相关文化知识。

3、学习歌曲,并能为歌曲的念白设计节奏。

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学习,体会歌曲中的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

教学难点:
能用较准确的河南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象(教师放赵本山演的东北二人转。

教室内笑声不断。


师:从大家的笑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非常喜欢这段录象,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位演员叫什么名字?演的又是什么?
生:他叫赵本山,演的是东北二人转。

师:对,东北二人转是我们东北的地方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深受大家的喜爱,人们常常在农闲季节以及喜庆的节日,或自娱自乐,或请二
人转的演员来演,其乐融融。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地域辽阔,
地方戏种也非常的多。

你们有谁知道还有那些地方戏?
生:有河南豫剧、越剧。

生:有评剧、黄梅戏。

师:很好,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首地方戏,请同学们欣赏。

(教师放河南豫剧、越剧、评剧的片段,边放边告诉学生剧种的名称。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这几个唱段在旋律及情绪上各有什么特点?
生:河南豫剧旋律比较高亢,特别朴实。

生:越剧特别柔美、细腻。

生:评剧就象平常说话一样,朗朗上口。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棒极了,可以看出他们平日比较注意聆听、积累。

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向他们学习。

下面老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

听听它和我们
刚才听过的唱段有没有相似之处?(教师放《唱大戏》的录音范唱。

)生:老师,我听着好象和河南豫剧比较相似。

师:同学们,他说的对不对?
生:对。

师:河南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朝末期由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

唱腔高
亢流畅、表演风格朴实,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小三弦、笛子等。

就象
我们刚才听的《花木兰》一样。

(教师边讲解边放介绍河南豫剧的课件。

)师:你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
生:想。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

注意观察歌曲的演唱顺序。

(教师再放《唱大戏》的录音范唱。


生: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从第一段唱到结束句前面的反复记号处,再唱第二段,然后接结束句,歌曲唱完。

师:听得非常仔细,老师用钢琴弹奏,请同学们小声模唱,注意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歌曲中的难点教师应指导学生按节奏反复巩固几次。

歌曲中的后半拍起,曲谱的演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师:刚才同学们在演唱中有哪个地方觉得比较难?
生:“爷爷奶奶老戏迷”这句中的节奏总是唱不好。

师:(教师将这句的节奏和歌词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先来打节奏。

生:(边打打拍子边读节奏。


师:我们再来按节奏读歌词。

X X X X. 0 X X X 0
生:爷爷奶奶老戏迷
师:随琴轻声演唱。

(教师钢琴伴奏)
师:第一段我们已经学会了,你们能不能自学第二段?
生:能。

(学生们手打拍子,用慢速随琴轻声演唱第二段。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结束句。

(教师弹琴,教唱。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歌曲,下面随老师的钢琴伴奏轻声唱一遍好吗?生:好。

(全班演唱歌曲)
师:在戏剧中除了有唱还有说,你们知道在戏剧中这个说叫什么吗?
生:叫念白。

师:对,那么戏剧中的念白和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是的,那戏剧中的念白有什么特点呢?
生:读起来特别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师:我们刚才已经学着唱了,现在你们想不想说一说呀?
生:想。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各小组进行创编,给这段念白加上恰当的节奏,再练习读读,一会儿小组汇报,我们看一看哪个小组创编的节奏最好,好吗?
生:好。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教师下去指导。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能来读一读?(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将学生创编的节奏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创编的都非常好,哪一个最好呢?(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选出最佳方案。


师: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并且加入演唱好吗?
生:好。

(全班学生随琴演唱。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方言,你们谁会说河南话?
生:老师,我就是河南人,我会说河南话。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如果没有学生会说河南话,那就由教师来教。


师:太好了,你来教大家用河南话读歌词,好吗?
生:好,看呀看大戏,唱呀唱大戏……(学生们感到很新奇、好笑,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位同学教我们的河南话来演唱这首歌曲,好吗?
生:(教室里一片笑声)好!
(学生们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有说有唱。


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了《看大戏》这首歌曲,并了解了河南梆子的唱腔风格。

那其实我们也知道地方戏在我们国家有很多种。

让我们在下节课中继续走进地方戏那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去领略和感受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